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 被引量:120
1
作者 罗永常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8,共4页
民族村寨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区域。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社区旅游利益的保障是社区有效参与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旅游利益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出发,基于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民族村寨... 民族村寨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区域。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社区旅游利益的保障是社区有效参与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旅游利益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出发,基于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开发 社区参与 利益保障机制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被引量:66
2
作者 黄亮 陆林 丁雨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56,共4页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村寨、文化、旅游、经济四大发展要素以及“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该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实施整体开发战略、以人为本战略、文化制胜战略和科学管理战略,以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模式 傣族园
下载PDF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华明 滕健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103,共7页
民族旅游的开发是近年来旅游学术界和实践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主要围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而展开。村寨旅游是民族旅游开发中一种主要的形式,本文在比较几种民族村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以“中缅第一寨”———勐景来的成功开发实践为案... 民族旅游的开发是近年来旅游学术界和实践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主要围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而展开。村寨旅游是民族旅游开发中一种主要的形式,本文在比较几种民族村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以“中缅第一寨”———勐景来的成功开发实践为案例分析,提出一种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公司起主导作用、有鲜明特色主题、村民普遍受益的多赢发展模式,即CCTV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CCTV模式 勐景来
原文传递
基于游憩体验质量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优化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为例 被引量:41
4
作者 钟洁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8期95-103,共9页
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两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游客调查研究点,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基础,开发设计了旨在适应中国... 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两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游客调查研究点,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基础,开发设计了旨在适应中国本土化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测量量表,并对其加以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存在"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心理压力缓解、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放松"6个共同因子;并根据其定量评价结果,提供了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优化策略,以期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结构合理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体验 民族村寨 旅游产品
下载PDF
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被引量:31
5
作者 罗永常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101,共6页
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肩负着脱贫致富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顺应“文化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在确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基本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从立法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参... 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肩负着脱贫致富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顺应“文化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在确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基本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从立法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参与、财政刺激、教育培训、监控评价等方面,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合理开发,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民族村寨 旅游开发 立法保障
下载PDF
西部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6
6
作者 钟洁 皮方於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27,128,共8页
旅游业一直是西部少数民族村寨脱贫致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也必将长期伴随着民族村寨乡村振兴发展的整个进程。本文在阐释乡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概念基础上,针对当前西部地区民族村寨发展面临的乡村衰落困境,提出旅游... 旅游业一直是西部少数民族村寨脱贫致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也必将长期伴随着民族村寨乡村振兴发展的整个进程。本文在阐释乡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概念基础上,针对当前西部地区民族村寨发展面临的乡村衰落困境,提出旅游业能够促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探索分析中国特色的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村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并按照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三步走”目标任务等一系列中央精神指导,尝试性提供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村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增权研究——以四川省石椅羌寨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金伟 陈昕蕾 +2 位作者 张丽艳 金梦迪 余得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7,130,共12页
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而增权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羌寨为例,运用社区增权理论,从经济、社会、心理、政治4个维度对当地居民的权利感知和旅游增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 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而增权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羌寨为例,运用社区增权理论,从经济、社会、心理、政治4个维度对当地居民的权利感知和旅游增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权能是最核心的维度,居民对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较足,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与管理,经济增权后劲不足;居民对社会增权的感知表现为旅游对社区凝聚力的增强作用,但由于受益机制不完善,社会去权不容忽视;居民对心理权能的感知也较明显,表现为较高的文化自豪感和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自身水平的愿望,但因其综合素质跟不上旅游发展需求,心理增权尚显不足;在政治权能方面,社区实现了基本的民主自治,但多数居民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权利”状态,同时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完善等导致政治去权现象严重。基于以上发现,从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社区教育增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增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扶贫 民族村寨 社区旅游 旅游增权
下载PDF
巴泽尔产权模型在少数民族村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汝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5,共5页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不断专业化配置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手中,各相关利益者互不信任、相互侵权等现象与问题的背后深层次根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巴泽尔产权模型 可持续开发 桃坪羌寨
下载PDF
旅游增权、社区参与和公平感知的关系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量:24
9
作者 马东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11,共8页
运用结构方程(SEM)建模方法,构建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的旅游增权、社区参与和公平感知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SPSS18.0和AMOS12.0软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旅游增权对社区参与和公平感知均具有显... 运用结构方程(SEM)建模方法,构建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的旅游增权、社区参与和公平感知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SPSS18.0和AMOS12.0软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旅游增权对社区参与和公平感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将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公平性与和谐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增权 社区参与 公平感知
原文传递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19
10
作者 罗永常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7,共6页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本文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结合旅游开发现...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本文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结合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制度建设、财政刺激、技术支撑、监控评价等方面探讨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合理开发和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开发 政策选择
原文传递
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23
11
作者 徐燕 吴再英 +2 位作者 陆仙梅 陈洪智 石贤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肇兴侗寨
下载PDF
民族乡村经济振兴的“龙脊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吴忠军 罗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资源富集区,民族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多数是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禀赋。自1999年以来,龙脊景区以龙胜县“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战略为契机,充分整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在旅游开发管理...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资源富集区,民族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多数是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禀赋。自1999年以来,龙脊景区以龙胜县“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战略为契机,充分整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在旅游开发管理、产业发展、文化和生态保护、脱贫致富等方面产生突出成效。我们将这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可以操作的运行体系称作“龙脊模式”,“龙脊模式”是一种民族乡村走资源型经济发展道路的成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乡村 经济振兴 资源禀赋 民族文化旅游 龙脊模式
下载PDF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及传承比较研究——基于贵州、湖北两省三个民族旅游村寨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21
13
作者 田敏 撒露莎 邓小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4,共7页
以贵州、湖北两省三个民族旅游村寨为典型个案,从共性与差异性两个视角分析了三个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异同,提出了两个核心命题: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是文化开发;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弊并存,但利大于弊。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 以贵州、湖北两省三个民族旅游村寨为典型个案,从共性与差异性两个视角分析了三个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异同,提出了两个核心命题: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是文化开发;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弊并存,但利大于弊。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良性互动的对策为:构建有效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从文化产品与文化空间两方面把握好文化开发的"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实地民族文化村模式或异地民族文化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民族村寨 传统文化保护 传统文化开发
原文传递
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 被引量:17
14
作者 钟洁 陈飙 杨桂华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90,共6页
本文对1995年以来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反映了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及其旅游效应研究的进展、学术动态,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效应
原文传递
社区营造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 被引量:21
15
作者 彭永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31,共11页
当前乡村文化多从文化的表象层面进行建设,一是相对现代文化或主流文化的认识,针对贫穷与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造建设工程;二是从文化多样性原则出发,针对快速消失和同质化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工程。这忽略了文化空间及其整体... 当前乡村文化多从文化的表象层面进行建设,一是相对现代文化或主流文化的认识,针对贫穷与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造建设工程;二是从文化多样性原则出发,针对快速消失和同质化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工程。这忽略了文化空间及其整体性的内在关联。透过文化政策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自觉,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强调社区自主的文化重构过程,对建立以民族村寨为社区平台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建设 武陵山区 民族村寨 社区营造 文化自觉
下载PDF
基于文化空间生产的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被引量:20
16
作者 范颖 周波 唐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2-69,共8页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侧重产业、轻视文化软环境系统,侧重近期建设、忽视过程与回溯等现象。文章通过剖析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属性及其演变导向,结合国家战略,指出文化振兴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核与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侧重产业、轻视文化软环境系统,侧重近期建设、忽视过程与回溯等现象。文章通过剖析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属性及其演变导向,结合国家战略,指出文化振兴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核与可持续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空间生产为文化振兴的核心切入点,以文化空间实践、文化空间表征及表征的文化空间为民族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过程与路径,结合西藏隆子县斗玉珞巴族乡村典型案例,阐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以期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提供一条特色鲜明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生产 民族乡村 乡村文化振兴 西藏斗玉珞巴族
下载PDF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洋 蔡溢 +3 位作者 周秋文 杨红梅 吴沛丽 殷红梅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201,共10页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结构急剧变迁。研究基于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综合遥感解译分析、GIS空间分析及定性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西...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结构急剧变迁。研究基于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综合遥感解译分析、GIS空间分析及定性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西江苗寨空间形态和功能演化规律与旅游发展线性相关,整体呈现抱团集聚、垂直分异与旅游异质性的特征;村寨从生活自居空间转化为多元势力协商的空间,并逐步演化为以旅游为主导的混合型空间,内部差异显著。②村寨社会空间演化动力源于利益主体对空间资源的占据和生产的"推力"以及游客对异质文化的诉求的"拉力"叠加。③"空间实践、空间再现以及再现的空间"的生产逻辑成为村寨社会空间演化机理。④旅游影响下村寨社会空间演化呈现非均衡性实践特征,权利-资本空间"簇"和"柱"形成,但村寨精神文化空间仍就稳固。该研究为后续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转换关系、路径以及机制提供一定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民族村寨 社会空间 演化 西江苗寨
原文传递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田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1-187,共7页
在分析我国事实上存在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和现有的补偿理论基础上,比照生物资源补偿机制构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是比较可行的。但在具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益补偿方式的选择上则要考虑传统社区的实际... 在分析我国事实上存在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和现有的补偿理论基础上,比照生物资源补偿机制构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是比较可行的。但在具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益补偿方式的选择上则要考虑传统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地选取合适的方式,传统文化的集体管理是比较适合西部传统社区的一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的运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开发 利益补偿 利益分享 知情同意
下载PDF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财产制度瓶颈与破解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卢丽娟 曹务坤 辛纪元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因地制宜地重构或完善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机制是解决民族村寨扶贫开发中所存在问题的重要方法,而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财产制度瓶颈是制约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机制重构或完善的重要因素,所以民族村寨社区... 因地制宜地重构或完善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机制是解决民族村寨扶贫开发中所存在问题的重要方法,而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财产制度瓶颈是制约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机制重构或完善的重要因素,所以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财产制度瓶颈之破解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扶贫 制度瓶颈 破解
原文传递
微观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评价实证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县(区)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七军 胡垚坤 +1 位作者 李昭楠 韦孟丹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5-236,共12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解决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之根本。构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这一战略在民族地区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基于农户这一微观视角,运用熵权TOPSIS法,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解决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之根本。构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这一战略在民族地区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基于农户这一微观视角,运用熵权TOPSIS法,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维度,选取33个具体指标,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雷达图法对宁夏西夏区、沙坡头区和贺兰县的13村的乡村振兴现状进行定量、直观分析。(1)从总体看,宁夏3县(区)乡村振兴水平发展有较大差异,中卫市沙坡头区凭借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得分最高,达0.095,西夏区最低,为0.051;(2)从各子系统看,宁夏3县(区)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农村市场化水平差距过大、农户对乡村治理参与积极性不高(平均参与率49.59%)、村民生活成本较高(家庭恩格尔系数25.30%)等问题;(3)从聚类分析结果看,可将宁夏3县(区)乡村振兴发展划分为中高等水平、中等水平、低等水平3个等级;(4)从分级特征看,民族特色村寨在提升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效果明显(分别是均值1.37与1.29倍),民族特色村寨对乡村振兴发展有一定正向影响。政府应通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掘民族特色村寨内生性力量等多重手段,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政策的更快落地和更好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微观视角 特色村寨 熵权TOPSIS 雷达图 宁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