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在儿童肘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晓娜 彭志刚 +6 位作者 张雪松 王晓英 孙英彩 张英华 赵利阳 张超 刘美荣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肘关节损伤的X线片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评价骨垢损伤情况,探讨MRI在儿童肘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肘关节外伤患者87例,所有患者进行X线及MRI检查。X线平片行正侧位,MRI采用T1WI、T2WI...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肘关节损伤的X线片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评价骨垢损伤情况,探讨MRI在儿童肘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肘关节外伤患者87例,所有患者进行X线及MRI检查。X线平片行正侧位,MRI采用T1WI、T2WI、PDWI及STIR序列,冠状、矢状及轴面扫描。比较X线平片及MR检查结果,计算骨折的种类比例,分析各个骨骼骨骺骨折与年龄的关系及MRI相对于X线平片的优势作用。结果MRI诊断发现肘关节骨折患者83例,其中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14例,肱骨外髁骨折11例,肱骨髁上骨折10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5例,肱骨内髁骨折2例,肱骨远端干骺端骨折6例,尺骨鹰嘴骨折15例,尺骨冠突骨折4例,桡骨头颈骨折9例,桡骨小头脱位4例,孟氏骨折3例。儿童最常见的肘关节骨折类型分别是尺骨鹰嘴骨折(18.07%)、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16.87%)、肱骨外髁骨折(13.25%)、肱骨髁上骨折(12.04%)及桡骨头颈骨折(10.84%),其中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及尺骨鹰嘴骨折主要发生于4~12岁,发病高峰年龄均在8~11岁,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及桡骨头颈骨折主要发生于<7岁。与MRI检查比较X线平片漏诊6个,对骨折类型判断错误的8例,其中误诊最多的骨折是髁上骨折,易误诊为全骨骺分离。结论与X线平片比较,MRI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可以肘关节骨折的损伤做出正确的诊断,是儿童肘关节损伤的重要检查手段,可有效补充X线对儿童肘关节损伤诊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骨骺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SCT对儿童肘关节骨骺及骺板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永飞 洪国斌 +1 位作者 余水全 李水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影像学证实的118例儿童急性肘关节骨骺及骺板损伤患儿先后行X线片和MSCT检查,分析影像学征象,采用χ2检验比较X线片和MSCT对儿童肘关节骨骺及骺板损伤的诊断准...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影像学证实的118例儿童急性肘关节骨骺及骺板损伤患儿先后行X线片和MSCT检查,分析影像学征象,采用χ2检验比较X线片和MSCT对儿童肘关节骨骺及骺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18例儿童急性肘关节骨骺及骺板损伤,按Salter-Harris法分型:Ⅰ型8例、Ⅱ型45例、Ⅳ型65例;X线片诊断准确率为80.5%(95/118),MSCT诊断准确率为97.5%(115/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X线阴性者MSCT有阳性发现。结论 MSCT较X线对肘关节骨骺及骺板损伤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能提供更多信息,减少X线漏诊或误诊,并对肘关节隐匿性骨折及复杂性骨折进行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医生对肘关节骨骺及骺板损伤的术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骨骺 骺板 儿童 损伤 多排螺旋CT
原文传递
三种染色方法观察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潘源城 张信照 陈顺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49-3653,共5页
背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种染色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探究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形态学表现。目前对于多种染色法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3种染色方法观... 背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种染色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探究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形态学表现。目前对于多种染色法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3种染色方法观察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表现。方法:SD大鼠40只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方案经福建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2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建立胫骨近端骨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7,28d拍摄X射线片和7,28d行MRI扫描;于造模后1,7,14,28d麻醉大鼠后取胫骨损伤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生长板损伤区的组织形态表现。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显示:造模后1d,胫骨干骺端骨骺损伤,软骨膜周围生长板间隙增宽;第7天,骨骺损伤处骨膜反应明显;第28天,骨膜反应消失,干骺端与生长板间隙关系基本恢复正常;MRI显示:造模后第28天MRI T2WI示骺板模糊,并可见一黑色线条形低信号影,提示骨桥形成;②造模后第1天,3种染色均可显示入侵的血管,Masson染色更为清晰;第7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较番红固绿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了损伤区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更加明显;第14天,番红O-固绿染色生长板与骨桥对比鲜明,Masson染色可观察到骨桥内尚未骨化的纤维血管组织;第28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软骨细胞的周期性形态变化较明显,番红O-固绿染色骨桥和生长板形态分明,可清晰的表现损伤区生长板的压缩性改变;③结果说明,3种染色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全面、客观地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方法 骨骺损伤 骨桥 骨膜 组织学 苏木精-伊红染色 翻红O-固绿染色 MASSON染色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宋泽进 何来昌 谭永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3期78-80,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小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中肱骨外髁骨骺骨折11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2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7例。X线平片与C...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小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中肱骨外髁骨骺骨折11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2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7例。X线平片与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相符的8例,X线平片发现了骨折但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更多骨折的4例,X线平片怀疑有骨折但通过CT三维重建确定诊断的5例,通过CT三维重建检查更正X线平片诊断的3例。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螺旋CT三维重建对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诊断更具优势,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 骨骺损伤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骨骺损伤的分类和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建军 张春慕 刘保健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0期3739-3741,共3页
治疗儿童骨骺损伤需要有耐心,对于活跃的孩子需要适当的固定。索尔特Ⅰ型和Ⅱ型的骨折经常表现出惊人的重塑潜力,而关节内索尔特Ⅲ型和Ⅳ型骨折通常需要手术修复,往往出现生长障碍和创伤性关节炎。为让患者家属安心、提高其治疗的依从... 治疗儿童骨骺损伤需要有耐心,对于活跃的孩子需要适当的固定。索尔特Ⅰ型和Ⅱ型的骨折经常表现出惊人的重塑潜力,而关节内索尔特Ⅲ型和Ⅳ型骨折通常需要手术修复,往往出现生长障碍和创伤性关节炎。为让患者家属安心、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并理解损伤生长面可能出现的不良预后结果,医师应与孩子及其父母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损伤 分类 内固定 治疗进展
下载PDF
改良克氏针固定并肌腱修复治疗儿童腱性锤状指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净宇 于志亮 +3 位作者 高顺红 胡宏宇 张云鹏 齐巍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腱性锤状指的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2月至2011年7月,对17例(17指)儿童锤状指进行治疗,分别在骨骺两端用4枚克氏针置入指骨,远近端克氏针交叉固定于远指间关节过伸5°-10°位,并缝合断裂伸肌腱。术后支具外固定... 目的探讨儿童腱性锤状指的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2月至2011年7月,对17例(17指)儿童锤状指进行治疗,分别在骨骺两端用4枚克氏针置入指骨,远近端克氏针交叉固定于远指间关节过伸5°-10°位,并缝合断裂伸肌腱。术后支具外固定,4周后去除。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锻炼伤指屈伸功能。结果本组患儿17例(17指)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50个月,平均29个月。指伸肌腱愈合良好,锤状指畸形被矫正,关节活动正常,伤指骨骼生长未受影响,不影响生活。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4.1%。结论改良克氏针固定并肌腱修复治疗儿童腱性锤状指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腱损伤 锤状指 骨骺损伤
原文传递
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7
作者 赵纯 刘政 李静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手法操作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46例,采取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复位后6月... 目的:探讨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手法操作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46例,采取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复位后6月测量腕关节桡骨高度、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采用Gartland-Welley评估量表评价腕关节功能,记录患者压疮、张力性水泡、皮肤红疹、骨折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压迫性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复位后即刻测量桡骨高度为10.71±2.25mm,桡骨掌倾角为12.84±3.63°,桡骨尺偏角为22.47±4.31°,均较复位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月患者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总分显著低于复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观评价、客观评价、残余畸形、并发症得分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复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artland-Welley评分结果:优39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具有复位成功率高、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闭合复位 外固定 骨骺损伤
下载PDF
不同损伤时间对骺板软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燕铁斌 徐斌铨 +1 位作者 赵翱 王斌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9,43,共3页
用机械的方法对40只幼年家兔右前肢远端反复挤压撞击,观察不同损伤时间(2、4、6、8、12周)对骺板软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损伤(2~4周)生长加速,长时问损伤(6周以后)生长减慢甚至停止。不同的损伤时问可以引起骺板发生不同形状... 用机械的方法对40只幼年家兔右前肢远端反复挤压撞击,观察不同损伤时间(2、4、6、8、12周)对骺板软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损伤(2~4周)生长加速,长时问损伤(6周以后)生长减慢甚至停止。不同的损伤时问可以引起骺板发生不同形状的裂隙或镜下骨折,其发生与损伤的外力和持续时间有关。损伤时间越长,对骺板软骨的生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骺板软骨生长 损伤时间
下载PDF
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治疗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殷渠东 顾三军 +3 位作者 韩晓飞 芮永军 吴永伟 周子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治疗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撕脱性骨折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1月,应用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治疗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新鲜撕脱性骨折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0~15岁,平均13.0岁;骨折类型(Salter-Harris分类):I... 目的探讨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治疗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撕脱性骨折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1月,应用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治疗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新鲜撕脱性骨折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0~15岁,平均13.0岁;骨折类型(Salter-Harris分类):I型8例,II型10例,III型3例,IV型1例;骨折部位:尺骨鹰嘴6例,肱骨内上髁4例,肱骨外上髁4例,肱骨大结节2例,外踝4例,内踝2例。术后均早期康复活动。骨愈合后及时取出内固定物。所有患者获12~28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按DASH上肢功能调查表和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切口均I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骨折均顺利愈合,未见移位和延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患肢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无关节不稳,无明显骨骼发育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结论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对骨骺或骺板无继发性、医源性损伤,是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撕脱性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需注意勿过度加压和控制固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损伤 撕脱性骨折 内固定 钩钢板
下载PDF
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内固定在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Ⅲ、Ⅳ型骨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龙 石荣剑 +2 位作者 周吉 孙杰 曹广超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Ⅲ、Ⅳ型骨骺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治疗的9例(9足)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Ⅲ、...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Ⅲ、Ⅳ型骨骺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治疗的9例(9足)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Ⅲ、Ⅳ型骨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8~15(12.1±2.0)岁;右足3例,左足6例。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疼痛和踝关节功能;测量下肢力线及胫骨长度,比较末次随访时患侧与对侧的胫骨全长。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6~21(14.7±4.6)个月,术后患者切口无感染、裂开等并发症,均一期愈合;骨折端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0~14(11.9±1.4)周。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VAS评分为1(1,2)分,较术前的6(5,6)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0,P=0.004);AOFAS评分87~93(90.0±1.9)分,踝关节功能均为优;9例患者下肢力线无异常,患侧胫骨全长为29.2(28.1,30.4)cm,健侧胫骨全长为29.4(28.3,30.5)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50,P=0.063)。患者均无患肢缩短或内外翻等畸形发生。结论踝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Ⅲ、Ⅳ型骨骺损伤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骨骺愈合良好,短期随访效果满意,是微创治疗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Ⅲ、Ⅳ型骨骺损伤的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骺损伤 胫骨远端 关节镜手术
原文传递
儿童骨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意侠 利春叶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在骨骼发育不成熟的儿童中,骨骺是负责未成熟骨骼纵向生长的重要结构,一旦骨折或者其他因素所致的骨骺损伤,干骺端骨骺生长板软骨组织可能会发生过早骨化,从而形成“骨桥”,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双侧肢体长度差异、成角... 在骨骼发育不成熟的儿童中,骨骺是负责未成熟骨骼纵向生长的重要结构,一旦骨折或者其他因素所致的骨骺损伤,干骺端骨骺生长板软骨组织可能会发生过早骨化,从而形成“骨桥”,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双侧肢体长度差异、成角畸形、关节生物力学改变等,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这些损伤的并发症常常引起小儿骨科领域中缺乏经验的医生的焦虑。目前,对于如何对骨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将对骨骺损伤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损伤 儿童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小儿慢性骨骺损伤MRI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绍成 史大鹏 郑稼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小儿骨骺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小儿骨骺损伤6个月后同时行X线、MRI检查,其中4例行CT检查,对影像检查结果相互对照。结果:隐性骨骺损伤X线表现为骺线轻度增宽,CT表现为局限性骨质吸收,MRI表现为生长板区带状...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小儿骨骺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小儿骨骺损伤6个月后同时行X线、MRI检查,其中4例行CT检查,对影像检查结果相互对照。结果:隐性骨骺损伤X线表现为骺线轻度增宽,CT表现为局限性骨质吸收,MRI表现为生长板区带状长T1、长T2信号,生长板相邻骨质轮廓不光滑。骨骺滑脱X线表现为骨骺半脱位、骺线增宽;CT表现为骺线增宽,骺线两侧骨质轻度硬化;MRI表现为骨骺半脱位,生长板增宽,T2WI信号升高。骨桥形成X线和MRI均显示骨骺和干骺端之间骨桥相连,骺线(或生长板)局限性消失,骨骺和干骺端短缩。结论:轻微骨骺损伤宜采用MRI诊断,骨骺滑脱X线、CT及MRI均可明确诊断,骨桥形成X线、MRI均有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损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RI
原文传递
骨骺损伤90例X线平片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兴吉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1期3220-3222,共3页
目的:探讨骨骺损伤的分型和各型损伤的X线表现。方法:采用Salter-Harris分类法对90例(93个)骨骺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HⅡ型、Ⅳ型和Ⅰ型最常见,占93个骨骺损伤的94.2%(88个)。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骺损伤的最佳方法,X线表现为骨... 目的:探讨骨骺损伤的分型和各型损伤的X线表现。方法:采用Salter-Harris分类法对90例(93个)骨骺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HⅡ型、Ⅳ型和Ⅰ型最常见,占93个骨骺损伤的94.2%(88个)。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骺损伤的最佳方法,X线表现为骨骺和骨干的对应位置发生错位和骨骺线增宽,轻微移位和(或)骺线增宽易被忽略,须摄健侧对比观察。三角征或板征对诊断Ⅱ、Ⅳ型损伤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损伤 分型 X线诊断
下载PDF
骺板骨桥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思宇 梅海波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4,共6页
儿童长骨末端的骺板提供骨骼的纵向生长,骺板的各种损伤可导致骨桥的形成,进而导致肢体缩短和成角畸形。本文首先阐述了儿童骺板及骺板损伤的特点,然后对骺板骨桥的主要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骺板 损伤 骨桥 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治疗骨骺未闭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雄清 叶运廷 +1 位作者 李亦明 吴云祥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4期304-305,310,共3页
目的探讨骨骺未闭Pilon骨折的特点、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1999年6月-2005年9月间38例骨骺未闭Pilon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Merv-Letts分型:Ⅰ型11例,Ⅱ型20例,Ⅲ型7例。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12例;有限... 目的探讨骨骺未闭Pilon骨折的特点、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1999年6月-2005年9月间38例骨骺未闭Pilon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Merv-Letts分型:Ⅰ型11例,Ⅱ型20例,Ⅲ型7例。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12例;有限内固定17例;微创外支架固定(MIEFF)5例;有限内固定结合MIEFF固定4例。结果本组经随访8-60个月。按Helfet踝关节功能评价:优27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94.7%。并发症:皮肤坏死6例,MIEFF钉道松动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畸形愈合2例,延迟愈合3例,骨骺早闭4例。总体并发症33.6%。结论骨骺未闭Pilon骨折,疗效与创伤程度及治疗方法密切有关,Ⅲ型骨折有较高的并发症,因此必须根据其分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未闭 PILON骨折 骨骺损伤 复位固定
下载PDF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正红 《中国校医》 2022年第2期126-127,130,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2例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2例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治疗6个月后AOFAS评分为(88.43±4.26),高于对照组的(75.24±3.38)分,Wong-Baker评分为(2.01±0.52)分,低于对照组的(3.65±0.98)分,随访12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χ^(2)=4.292,P=0.038)。结论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治疗能改善踝关节功能,减轻患儿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固定牢靠,不易损伤骨骺,利于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 骨骺损伤 儿童 闭合复位 空心螺钉 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克氏针
原文传递
接骨药丸联合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43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小鹏 余昕 +2 位作者 谭勇海 侯燕 姜红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接骨药丸联合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小儿骨科收治的43例儿童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患者,均为伤后立即就诊的新鲜闭合伤;... 目的:观察接骨药丸联合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小儿骨科收治的43例儿童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患者,均为伤后立即就诊的新鲜闭合伤;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6~12岁,中位数8.5岁。左侧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22例,右侧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21例。其中摔伤32例,车祸伤11例。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口服接骨药丸1个月。观察患者骨折解剖复位,骨性愈合时间,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情况。对于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进行评定。结果:4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12~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法整复并交叉克氏针固定成功,骨折解剖复位。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5个月,中位数4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没有出现骨骺早闭和关节面不平整等后遗症。按照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踝关节功能评分:优3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5.3%。结论:接骨药丸结合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好、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药丸 闭合复位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骨骺损伤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伴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学建 秦泗河 +3 位作者 郭保逢 石磊 赵俊 王执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80-484,共5页
背景:幼年期的股骨远端骨骺损伤,随年龄增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短缩、膝关节内外翻和前弓等畸形,传统方法需多次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 背景:幼年期的股骨远端骨骺损伤,随年龄增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短缩、膝关节内外翻和前弓等畸形,传统方法需多次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9例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8~26岁,平均(22.1±2.9)岁;左侧2例,右侧7例;合并膝内、外翻5例,股骨髁上前弓4例。术中即时矫正膝关节内外翻及前弓畸形,然后在股骨中段斜形截骨,安装Ilizarov外固定器,术后逐渐调整外固定器,进行股骨延长及远端残留畸形的微调。随访复查双下肢全长正侧位X线片,观察下肢肢体长度、下肢力线、关节线及延长成骨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平均(20.5±7.6)个月。患者术后股骨短缩畸形和膝关节畸形均获得矫正。术后股骨延长3.0~7.5 cm,平均(4.1±0.9)cm;矫正膝关节内外翻畸形15°~25°,平均17.9°±2.8°;前弓畸形12°~20°,平均14.4°±2.4°。术后外固定器佩戴时间6~14个月,平均(9.3±2.6)个月。术后3例发生针道感染,换药处理后感染控制;1例针道松动,更换穿针位置,重新固定,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膝关节KSS评分79~100分,平均(94.2±3.9)分。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骺损伤后遗股骨短缩合并膝关节畸形,能够准确恢复下肢长度和力线,手术创伤小、手术次数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 骨骺损伤 股骨短缩 膝关节畸形
下载PDF
青少年踝内翻踝上截骨是否腓骨截骨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会法 李超 +5 位作者 刘峙辰 沙佳 范宗峙 第五维龙 严亚波 黄鲁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117-2122,共6页
[目的]比较踝上截骨矫正青少年踝内翻畸形是否腓骨截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踝上截骨矫正踝内翻畸形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18例保持腓骨完整(fibula intact,FI),11例... [目的]比较踝上截骨矫正青少年踝内翻畸形是否腓骨截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踝上截骨矫正踝内翻畸形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18例保持腓骨完整(fibula intact,FI),11例同时行腓骨截骨(fibular osteotomy,FO)。对比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FI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显著优于FO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随访(49.72±19.44)个月。FI组恢复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早于FO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踝背伸-跖屈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至末次随访所有截骨均骨性愈合。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胫骨远端关节面角、胫骨侧位关节面角、胫骨踝穴角均显著改善(P<0.05),距骨倾斜角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FO组TC角均显著优于FI组(P<0.05)。[结论]两组均可矫正胫骨远端内翻畸形。FI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优于FO组,而FO组对TC角矫正优于FI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损伤 踝内翻畸形 踝上截骨 腓骨截骨
原文传递
慢性撞击对骨骺软骨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燕铁斌 徐斌铨 +1 位作者 赵翱 王斌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9-82,共4页
本文用自行设计的自控撞击装置,对幼兔前肢远端进行慢性损伤实验,建立囊外压力骨骺软骨板慢性损伤的动物病理模型,并报导了桡骨远端骺板慢性损伤的病理变化为增生、变性、萎缩,病变部位为生发层、增殖层、骨化沟和软骨膜环,发生机制为... 本文用自行设计的自控撞击装置,对幼兔前肢远端进行慢性损伤实验,建立囊外压力骨骺软骨板慢性损伤的动物病理模型,并报导了桡骨远端骺板慢性损伤的病理变化为增生、变性、萎缩,病变部位为生发层、增殖层、骨化沟和软骨膜环,发生机制为外力的反复撞击引起局部缺血、缺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 骺板损伤 病理 发生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