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广兰 冯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8-1220,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1~31日在本院产检门诊正规产检并选择阴道试产的孕妇,临产后,无硬膜外镇痛禁忌证者,根据有无镇痛要求分别纳入镇痛组(166例),及对照组(162例)...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1~31日在本院产检门诊正规产检并选择阴道试产的孕妇,临产后,无硬膜外镇痛禁忌证者,根据有无镇痛要求分别纳入镇痛组(166例),及对照组(162例)。对比两组第1、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等指标,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于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镇痛组第1产程(497.9±168.4)min、第2产程(54.3±43.8)min、总产程时间(522.1±178.9)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4.2±156.0)min,(31.5±19.8)min,(435.8±159.2)min(P值均<0.05);两组催产素使用率、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硬膜外镇痛会使产程延长,尤其是延长第2产程,但不增加急诊剖宫产率和经阴道器械助产率,明显降低了社会因素手术率,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用于分娩镇痛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阵痛 产程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娴 徐世琴 +1 位作者 冯善武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6-858,共3页
目的观察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449例,当镇痛效果确切,进入第二产程后分别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镇痛组,R组,n=287)或生理盐水(暂停镇痛组,N组,n=162)。胎儿娩出后,... 目的观察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449例,当镇痛效果确切,进入第二产程后分别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镇痛组,R组,n=287)或生理盐水(暂停镇痛组,N组,n=162)。胎儿娩出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程镇痛满意度、会阴部修复时VAS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产妇第二产程镇痛满意度(91±6)分,明显高于N组(84±7)分(P<0.05),而R组会阴部修复时VAS评分为(0.7±0.6)分,明显低于N组(1.2±0.8)分(P<0.05)。结论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而且第二产程及会阴部修复时镇痛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 分娩方式 镇痛满意度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徐黎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6期3949-3951,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有无分娩镇痛需要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5...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有无分娩镇痛需要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50例,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和对照组(150例,不给予任何镇痛处理)。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妇疼痛程度、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和第一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催产素和产钳使用率及第二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给予硬膜外镇痛,会延长第二产程时间,增加阴道助产率,缩短总产程时间,降低分娩疼痛,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无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程时间 分娩结局 影响
原文传递
腰硬联合镇痛及患者自控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黎黎 王芬 +2 位作者 柯善高 夏夷 钟明 《安徽医学》 2016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CSEA)及患者自控镇痛(PCEA)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足月待产、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初产妇996例,其中503例产妇于活跃期实施CSEA+PCEA镇痛(分娩镇痛组),493例未行分娩镇痛(对照组),分别记...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CSEA)及患者自控镇痛(PCEA)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足月待产、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初产妇996例,其中503例产妇于活跃期实施CSEA+PCEA镇痛(分娩镇痛组),493例未行分娩镇痛(对照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子宫收缩、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程中缩宫素的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结果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无明显改变;子宫收缩力减弱;分娩镇痛组较对照组镇痛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程度低;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羊水Ⅲ度污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能会使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延长,对子宫收缩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未增加缩宫素的使用率及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其镇痛效果显著,运动阻滞程度低,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 自控镇痛 产程 分娩结局
下载PDF
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子痫前期阴道分娩孕妇分娩疼痛、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何焕玲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2305-2310,共6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实施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疼痛、孕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进行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实施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疼痛、孕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进行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分娩,观察组进行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娩,对比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母婴分娩结局。结果:镇痛后,观察组第1、第2产程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后,宫口开10 cm和娩出时的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后,观察组的第1、第2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第3产程相比无差异(P>0.05);镇痛后,观察组宫缩素使用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孕妇产后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能使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降低,维持血压的稳定,对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没有不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子痫前期 产程进展 分娩结局
下载PDF
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临产孕妇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孟馨 李元涛 +1 位作者 胡薇 苏娇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0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临产孕妇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更好的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将600例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镇痛组实行持续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观察并记...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临产孕妇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更好的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将600例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镇痛组实行持续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妇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情况。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妊娠时活跃期、第二产程和总产程较对照组均有所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孕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宫内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临产孕妇的分娩镇痛能减轻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改善孕妇的分娩结局,但有延长产程,造成尿潴留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产痛 产程 分娩结局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琼 洪琳 赵小扬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2 406例产检正常并选择阴道试产的单胎初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硬膜外镇痛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产妇...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2 406例产检正常并选择阴道试产的单胎初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硬膜外镇痛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产妇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镇痛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平均用时较对照组长,产后2 h平均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别为70.36%、29.18%,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7发生率为1.37%、0.61%,羊水胎粪污染Ⅱ度、Ⅲ度发生率为0.30%、0.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会延长产程时间,但对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程 分娩结局 影响
下载PDF
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钱静 袁从虎 +1 位作者 于广东 高群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临床分析、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全程硬膜外镇痛对其第二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具体影响情况。方法方便择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68例,根据所选分娩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第一产程硬膜外镇痛)和观... 目的临床分析、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全程硬膜外镇痛对其第二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具体影响情况。方法方便择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68例,根据所选分娩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第一产程硬膜外镇痛)和观察组(全程硬膜外镇痛),各34例,统计并对比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镇痛满意度及新生儿相关指标。结果①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4,P=0.413>0.05)。②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镇痛满意度分别为85.3%、88.2%,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χ^2=4.836,P=0.028;镇痛满意度:χ^2=4.422,P=0.035)。③两组新生儿在体重、1 min的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9、0.484、1.617,P=0.094、0.630、0.111>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行全程硬膜外镇痛对胎儿及第二产程时间影响小,且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镇痛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全程硬膜外镇痛 第二产程 分娩方式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第二产程镇痛满意度及分娩方式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秀芹 闫洪超 武玉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681-683,共3页
目的:分析孕妇第二产程中的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效果,分析其对孕妇镇痛满意度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分娩孕妇中随机选取120例,依照将其分成三组,每组40例,无镇痛组给予镇痛处理对照组在第二... 目的:分析孕妇第二产程中的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效果,分析其对孕妇镇痛满意度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分娩孕妇中随机选取120例,依照将其分成三组,每组40例,无镇痛组给予镇痛处理对照组在第二产程暂停镇痛生理盐水,观察组实施罗帕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持续镇痛。统计分析三组孕妇的平均产程时间、会阴修复VAS评分、第二产程镇痛满意度以及分娩方式。结果:和无镇痛组孕妇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的平均分娩时间和会阴修复VAS评分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但是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平均分娩时间差异P〉0.05,会阴修复VAS评分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和无镇痛组孕妇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的第二产程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偏高,产后出血量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同时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第二产程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偏高,产后出血量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和无镇痛组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分娩率比较低,差异对比P〈0.05,但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之间的剖宫产分娩率差异P〉0.05;和无镇痛组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不同时间差异明显,对比P〈0.05,但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以及不同时间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P〉0.05。结论: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孕妇镇痛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孕妇第二产程镇痛满意度以及会阴修复,同时能够降低剖宫产分娩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 镇痛满意度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分娩腹压训练装置应用于硬膜外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倩 倪爱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16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探讨分娩腹压训练装置对行硬膜外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健康初产妇按住院顺序编号后以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分娩腹压训练装置对行硬膜外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健康初产妇按住院顺序编号后以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产妇在进入第二产程后采用常规的口头指导用力,观察组产妇使用分娩腹压训练装置引导用力,观察学会用力所需的时间、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学会正确用力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二产程自我效能感评分、产后疲劳度评分分别为(13.56±5.32)min、(76.32±10.58)min、(121.38±17.52)分、(8.56±0.72)分,对照组分别为(25.47±7.65)min、(105.21±18.41)min、(101.42±14.32)分、(13.31±0.4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326~11.002,均P<0.05);观察组产妇自娩率、胎吸助产率、产钳助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正中切率、会阴撕裂>Ⅰ°率分别为94.44%(119/126)、4.76%(6/126)、0.79%(1/126)、9.52%(12/126)、11.11%(14/126)、6.35%(8/126),对照组分别为85.25%(104/122)、12.30%(15/122)、2.46%(3/122)、29.51%(36/122)、4.10%(5/122)、9.84%(12/1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582~9.437,均P<0.05或0.01)。结论行硬膜外镇痛初产妇使用分娩腹压训练装置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和学习用力时间,提高第二产程自我效能感,降低会阴损伤和疲劳程度,降低阴道助产率,有利于保障母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第二产程 腹压训练 会阴损伤 分娩
原文传递
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可疑型电子胎心监护的母儿结局的影响--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慧倩 张慧珠 +1 位作者 何平 赖毓冕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622-627,共6页
目的研究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在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电子胎心监护(EFM)时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定期产检、单胎头位足月分娩且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的117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 目的研究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在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电子胎心监护(EFM)时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定期产检、单胎头位足月分娩且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的117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产妇为镇痛组,未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产妇为非镇痛组,比较2组产妇及新生儿近期结局。结果镇痛组中产妇的产钳助产率为51.3%,新生儿住院率为13.8%,新生儿轻度酸血症发生率为53.4%,均高于非镇痛组,且住院时间也比非镇痛组延长(P均<0.05)。2组间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严重会阴裂伤、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重度酸血症、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ICU入住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可疑型EFM的类型包括频发早期减速、频发变异减速、持续胎心过速和延长减速,在镇痛组及非镇痛组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镇痛增加产钳助产及新生儿轻度酸血症的风险(OR分别为2.412、1.733,P均<0.05),但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风险(P>0.05)。结论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时需对产妇积极处理,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不会增加母亲及新生儿的严重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 电子胎心监护 不良结局 麻醉药物 助产
下载PDF
分娩镇痛时机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婧娴 秦瑶 +5 位作者 赖幼琳 黄玲玲 曹怡 沈海岚 何秋瑾 张雪芹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产程中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行阴道试产的150例初产妇,据临产后是否接受分娩镇痛及不同分娩镇痛时机,将其分为潜伏期镇痛A组(50例)、活跃期镇痛B组(50例)及拒绝镇痛对照C组... 目的探讨产程中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行阴道试产的150例初产妇,据临产后是否接受分娩镇痛及不同分娩镇痛时机,将其分为潜伏期镇痛A组(50例)、活跃期镇痛B组(50例)及拒绝镇痛对照C组(50例)。比较各组镇痛效果、产程、缩宫素使用率和分娩结局。结果 A组T2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较低(2.66分),说明镇痛效果优于B、C组(7.52分与7.26分);A、B组第二产程(84.82min与82.28min)比C组(57.28min)长;A、B组缩宫素使用率(60.0%与64.0%)比C组(36.0%)高;各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潜伏期实施分娩镇痛,可提高产妇镇痛效果及舒适度,未增加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 分娩结局 视觉模拟评分(VAS)
原文传递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淑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分娩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镇痛组,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似的未实施分娩镇痛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两组孕妇疼痛感觉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硬膜分娩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镇痛组,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似的未实施分娩镇痛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两组孕妇疼痛感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镇痛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延长产程、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不影响新生儿评分,是安全有效的。同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程 产后出血量 分娩方式 新生儿评分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吴清清 蔡温和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64-2067,2073,共5页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镇痛不同介入时机对初产妇产程进展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本院行阴道试产分娩的420例初产妇资料。其中240例实施分娩镇痛,依据镇痛时机分为潜伏期镇痛组(宫口扩张<4cm,120例)、活跃期镇痛组...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镇痛不同介入时机对初产妇产程进展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本院行阴道试产分娩的420例初产妇资料。其中240例实施分娩镇痛,依据镇痛时机分为潜伏期镇痛组(宫口扩张<4cm,120例)、活跃期镇痛组(宫口扩张≥4cm,120例)。未镇痛者列为对照(180例)。对比3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软产道损伤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潜伏期镇痛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长于未镇痛组(q=4.71、6.57、6.02;P<0.05);活跃期镇痛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潜伏期镇痛组(q=5.06、4.23;P<0.05);潜伏期镇痛组、活跃期镇痛组宫颈裂伤率、会阴侧切率均低于未镇痛组(χ^(2)=5.91、4.54、7.30、3.86;P<0.05);活跃期镇痛组胎窘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均低于潜伏期镇痛组(χ^(2)=4.71、4.55;P<0.05),胎位异常发生率高于未镇痛组(χ^(2)=3.87;P<0.05),3组会阴Ⅱ度裂伤率、产后24h出血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虽延长产程,但未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及产后出血发生风险,且有助于降低宫颈裂伤及会阴侧切率。活跃期镇痛产妇总产程、胎儿窘迫、中转剖宫产发生率较潜伏期更低,故考虑宫口≥4cm为更适宜的镇痛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硬膜外麻醉 镇痛时机 产程 分娩结局
下载PDF
拉玛泽减痛分娩在缩短初产妇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50例初产妇按照分娩时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痛、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50例初产妇按照分娩时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痛、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中0级、1级疼痛的比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够显著减少产时疼痛,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玛泽减痛分娩 产程 初产妇 分娩方式
原文传递
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疼痛、分娩结局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苏华 李维维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7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疼痛、分娩结局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研究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疼痛、分娩结局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研究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疼痛程度、分娩结局、分娩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总产程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显著缩短产程,降低产程疼痛程度,且可改善分娩结局和减少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 应激反应 产程 疼痛程度 分娩结局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时发热和产程相关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丽洁 曹惠敏 +2 位作者 罗珊 孟琼 徐子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时发热和产程相关关系的影响。方法提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的电子病历数据并开展观察性队列研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产程和产时发热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硬膜外镇痛组与非硬...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时发热和产程相关关系的影响。方法提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的电子病历数据并开展观察性队列研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产程和产时发热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硬膜外镇痛组与非硬膜外镇痛组之间相关系数的差异。结果在37786例入组产妇中,镇痛增加产时发热的风险(校正相对风险为3.37,P<0.05)。产时发热发生率与产程时长呈线性相关(镇痛组r=0.909,P<0.05;非镇痛组r=0.777,P<0.05)。镇痛组的回归线相关系数大于非镇痛组(P<0.05)。在发热产妇中,硬膜外镇痛并未额外增加母婴不良事件的风险。结论经阴道分娩足月初产妇的产时发热发生率与产程的时长呈线性相关,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进一步促进产程相关产时发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分娩 发热 产程 母婴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用于阴道分娩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少敏 吴瑞芬 +1 位作者 林佳 杨伟洵 《妇儿健康导刊》 2022年第1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用于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揭阳市慈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下行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组和C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T组在宫口...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用于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揭阳市慈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下行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组和C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T组在宫口开全或近开全时行会阴神经阻滞,C组未进行会阴神经阻滞。记录两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长;记录两组缩宫素使用剂量,新生儿出生后5、10 min Apgar评分;记录两组胎头着冠、缝合会阴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记录两组产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T组第二产程缩短(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剂量,新生儿出生后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T组胎头着冠、缝合会阴时VAS评分降低(P<0.05),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会阴神经阻滞能安全有效用于阴道分娩,提供良好镇痛同时缩短第二产程,提高镇痛满意度,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会阴神经阻滞 阴道分娩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永凤 程明华 +1 位作者 徐岚 周家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 (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 5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 ,在产程进入活跃早期宫口开大 3~ 4cm时 ,给予腰硬联合麻醉 (观察组 ) ,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 (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 5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 ,在产程进入活跃早期宫口开大 3~ 4cm时 ,给予腰硬联合麻醉 (观察组 ) ,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 3 0 5例初产妇进行对比 (对照组 )。比较两组产妇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 ) ,且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宫颈口扩张速度加快 ,经阴道分娩助产率增高 (P <0 .0 5 )。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则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SEA可有效用于分娩镇痛、加速产程 ,且对胎儿及产妇无不良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 分娩 镇痛 产程 分娩方式 芬太尼 布比卡因
下载PDF
产程中持续静脉输液对初产妇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沙晓燕 吴雪 +2 位作者 郑峥 张慧珠 赖毓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有研究认为阴道分娩过程中静脉输液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然而产程中静脉输液的管理尚无共识。临床工作中,分娩镇痛后常需给予短暂静脉输液预防低血压,本研究旨在评估持续静脉输液是否能改变初产妇的母儿结局。方法﹒采取前... 目的有研究认为阴道分娩过程中静脉输液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然而产程中静脉输液的管理尚无共识。临床工作中,分娩镇痛后常需给予短暂静脉输液预防低血压,本研究旨在评估持续静脉输液是否能改变初产妇的母儿结局。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检、足月单胎头位,要求阴道试产并行分娩镇痛的154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娩镇痛时常规开放静脉输液,孕妇可正常饮食,对照组的782例孕妇给予静脉输液250 mL/h,维持4 h;补液组的766例孕妇给予输液250 mLh直至分娩。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长及母儿结局。结果﹐①孕妇中转剖宫产率对照组为11.89%,补液组为14.62%(P=0.116),产后出血率为5.12%和5.48%(P=0.747),产妇均未出现肺水肿。②阴道分娩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限在对照组及补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5,0.288,0.829),总产程>12h发生率分别为36.28%和35.16%(P=0.690),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率分别为5.08%和6.26%(P=0.349)。③两组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7、新生儿住院率、羊水粪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1.000,1.000,0.923)。结论﹐对于产程中饮食正常的初产妇,持续静脉输液并不能改善母儿结局,可仅给予分娩镇痛后常规静脉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初产妇 分娩镇痛 产程 剖宫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