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1
1
作者 魏作磊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9,共8页
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主要是由以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卫生业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就业增长推动的。生产者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是今后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领域,但服务业难以承担... 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主要是由以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卫生业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就业增长推动的。生产者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是今后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领域,但服务业难以承担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是今后转移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就业 就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对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效应:理论与检验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晓栋 万诗婕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数字化时代,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2011-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内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将减... 数字化时代,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2011-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内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将减少对中等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即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单向极化趋势,但目前这种替代效应较小。从地区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高级化趋势,但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依然以中、低技能劳动力就业人员为主。因此,应重视对中等技能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引导职业转型或跨行业流动;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升高技能人才规模和质量;提高对中西部等发展较缓慢地区的资源倾斜,促进数字资源和人力资源均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发展 劳动力就业结构 单向极化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门槛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惠树鹏 朱晶莹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86,共18页
工业智能化在推动工业高效、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对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运用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的方法检验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创造吸纳效应,且有持续增强之... 工业智能化在推动工业高效、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对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运用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的方法检验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创造吸纳效应,且有持续增强之势,而对中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呈现冲击替代效应,且有逐渐削弱之势。进一步归因分析表明,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门槛效应是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在产业结构、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分析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方向与全国一致,而中部地区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方向则相反。就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边际影响而言,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就影响的具体形式而言,东部地区工业智能化对中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呈现双重门槛特征,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呈现单门槛特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工业智能化对中低技能劳动力和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都存在双重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劳动力就业结构 门槛效应 区域异质性 创造吸纳效应
下载PDF
就业扩容提质 促进共同富裕--以加快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为抓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彬斌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2年第2期168-185,共18页
劳动报酬是中等及偏下收入群体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就业扩容提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结构性矛盾正在拖累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导致就业损失和就业质量提升乏力。本文基于多系统的广泛数据信息,计算并提炼出当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具... 劳动报酬是中等及偏下收入群体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就业扩容提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结构性矛盾正在拖累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导致就业损失和就业质量提升乏力。本文基于多系统的广泛数据信息,计算并提炼出当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具有五大特征化表现:劳动力供给总态势于就业有利,但全社会就业忧虑却不断积累;市场主体数量扩张,但边际就业创造能力趋弱;城镇新增就业“读数”可观,但难支撑就业净增加;青年失业普遍,失业率随劳动者年龄增加明显呈L型,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制造业等最缺工的行业失业率远高于其他行业;劳动力参与率变化和就业统计变化等因素掩盖了部分深层矛盾。矛盾形成机理在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品市场调整,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力既稀缺又过剩,市场主体内生发展动力羸弱,劳动力供需不匹配,青年群体技能和就业意向不适,劳动力跨行业流动存在壁垒等。破解这些矛盾必须强化人力资本投入,补齐职业教育的文化素养短板,注重学习能力培养,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优化保市场主体的政策空间,促进就业稳和经营活;微观就业政策要向末端劳动者延伸,提高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加快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以创新驱动和新发展格局促进就业质量提高,形成就业扩容提质的发展导向,促进各类发展政策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扩容提质 结构性就业矛盾 供需错配 重点群体就业 宏观经济治理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钞小静 沈路 廉园梅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0,共18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2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探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垂直产业链溢出维度,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技术关联和产... 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2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探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垂直产业链溢出维度,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技术关联和产品关联路径对制造业就业规模产生显著为负的前向和后向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就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为正的前向溢出效应,但其后向溢出效应在考察期内尚未显现。从水平技术关联溢出维度,人才流动与产业竞合能促使邻近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对本行业的就业规模扩张和就业结构优化分别产生显著负溢出和正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考虑科研水平、资本深化和行业规模的调节作用后,人工智能技术对本行业的岗位替代效应有所缓解,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不断加强。本文从产业关联溢出视角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为合理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实现稳就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劳动力就业规模 劳动力就业结构 产业链溢出 技术关联溢出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及其作用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梁牧 刘富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9-34,共6页
数字经济的智能化特征形成了就业破坏和就业创造的双重效应,网络化特征则促进了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匹配,二者均会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 数字经济的智能化特征形成了就业破坏和就业创造的双重效应,网络化特征则促进了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匹配,二者均会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就业结构向制造化、服务化、高技术化、高技能化方向调整,呈现单极化趋势。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失业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两种作用路径对就业结构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且这种间接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就业结构 失业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供需匹配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税制结构变动与地区产出波动——来自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7
作者 史晓红 江泽源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0,78,共6页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完善税制结构体系是必要的,但幅度必须适当。检验2000—2018年我国税制结构变动与地区产出波动的影响机制以及就业结构对其的重要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以直接税占比、间接税占比、房产税占比衡量的税制结构变动...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完善税制结构体系是必要的,但幅度必须适当。检验2000—2018年我国税制结构变动与地区产出波动的影响机制以及就业结构对其的重要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以直接税占比、间接税占比、房产税占比衡量的税制结构变动会负向影响地区产出,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有明显的差异;税制结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对于不同经济属性、地理区位的省份,其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同;税制结构变动显著的通过就业渠道影响地区产出变动。在调整税制结构的过程中,政策执行者需要采取配套的就业措施,以减轻在优化税制结构过程中,提高各税种比例所造成的效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结构变动 地区产出波动 劳动力就业结构
下载PDF
尽快实施国家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制度——兼论提升结构性就业水平的一个制度途径 被引量:3
8
作者 钱伟荣 高均玉 +1 位作者 张师允 尹明远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11,共6页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面临拐点。从就业角度展开对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分析可以看到,在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注定牵动和影响就业结构变动,从而引起新的教育需求和新的教育供给的多元条件下,社会对高技能职业型人力资本...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面临拐点。从就业角度展开对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分析可以看到,在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注定牵动和影响就业结构变动,从而引起新的教育需求和新的教育供给的多元条件下,社会对高技能职业型人力资本的需求,是现有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的。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亟待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制度创新,开辟新的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从一般劳动力要素供给,向高端的知识技能型的职业劳动力要素配置转变。尽快实施国家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制度,建立新的高端化高职教育体系,应当成为提升结构性就业水平的一个可行的制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 就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 劳动力要素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会减少就业岗位吗?
9
作者 卢超 刘国亮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 2022年第4期98-119,共22页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但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劳动力技能结构和需求结构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加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加剧。本文通过构建新旧动能转换指数,...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但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劳动力技能结构和需求结构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加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加剧。本文通过构建新旧动能转换指数,实证检验了新旧动能转换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新旧动能转换伴随着就业两极化的现象并加剧了劳动力就业两极化。并且,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就业两极化现象的发生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均出现了就业两极化现象,但就业两极化表现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就业两极化突出表现为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更多;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就业两极化突出表现为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更多。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要高度关注经济落后地区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加过快的现象,着重对经济发达地区进行高技能劳动力的投资和引进,加大对中技能劳动力向高端就业转岗的培训以及关注就业两极化问题可能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指数 劳动力就业结构 就业两极化
原文传递
服务业能承担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任吗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作磊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72,77,共6页
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难用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来解释。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变迁表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实质上是以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卫生业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从目前来看,短期内我国服... 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难用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来解释。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变迁表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实质上是以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卫生业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从目前来看,短期内我国服务业难以承担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但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就业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原文传递
城乡非农就业结构、人口转移方式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维奇 韩媛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8期85-92,共8页
利用中国1952—2011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比重、农村非农就业占城乡总非农就业比重、城镇劳动参与率、农村劳动参与率四个变量间存在... 利用中国1952—2011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比重、农村非农就业占城乡总非农就业比重、城镇劳动参与率、农村劳动参与率四个变量间存在着均衡关系。中国城镇化在波动期、持续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受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的影响不一样。中国城镇化要健康发展,应该调整城乡非农结构和平滑城镇化过程。同时,要注意改变人口转移方式,使更多的非劳动力能伴随劳动力的转移而进入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结构 城镇化 人口转移方式 劳动参与率
下载PDF
重庆中长期劳动力变动及供需预测与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瑶奇 米清奎 《西部论坛》 2013年第5期48-60,共13页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劳动力资源比重低、劳动参与率10年来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人口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是重庆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预测分析表明,劳动力规模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劳动力供求关系将从供过于求逐渐走向结构性...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劳动力资源比重低、劳动参与率10年来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人口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是重庆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预测分析表明,劳动力规模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劳动力供求关系将从供过于求逐渐走向结构性供不应求是未来重庆劳动力供需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应及时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统筹城乡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并适时、适度调整人口政策。同时,目前影响我国区域人口规模的因素中总和生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而迁移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各地区应制定有吸引力的人口迁移政策,以在未来的劳动力资源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资源 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供需 就业人口结构 劳动力迁移率 人口政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动年龄 刘易斯拐点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就业结构的调整及存在问题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秀兰 付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西部民族地区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与过去相比在向合理化转换。第一次就业比重明显下降,有些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有一定的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但总体来看,就业结构仍然比较落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还很高,... 西部民族地区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与过去相比在向合理化转换。第一次就业比重明显下降,有些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有一定的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但总体来看,就业结构仍然比较落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还很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甚至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劳动生产率也还比较低。落后的就业结构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进而影响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就业结构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