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儿童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美芳 邢晓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2,236,共5页
目的:考察我国小学儿童遭受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测查938名小学儿童的父母。结果:63.2%的小学儿童父母在近半年内对孩子实施过体罚,实施体罚的平均次数约为8次;我国父母使用最普遍的体罚方式... 目的:考察我国小学儿童遭受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测查938名小学儿童的父母。结果:63.2%的小学儿童父母在近半年内对孩子实施过体罚,实施体罚的平均次数约为8次;我国父母使用最普遍的体罚方式依次是用手打孩子的屁股,打孩子的手、胳膊或腿,打孩子的脸、头或揪孩子的耳朵,体罚孩子最多的身体部位依次为屁股,手和胳膊;父母对男孩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及实施严厉体罚的频繁性均显著均高于女孩;父母对一、二、三年级儿童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显著高于对四、五、六年级儿童的体罚;低中社经地位家庭中的父母对儿童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及实施严厉体罚的频繁性均显著高于高社经地位家庭的父母。结论:在我国,父母体罚的普遍性和频繁性均较高,且其发生情况与儿童的性别,年龄和家庭的社经地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父母体罚 普遍性 频繁性 社会经济地位
原文传递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编码加工特点:基于PASS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邓赐平 左志宏 +1 位作者 李其维 J.P.Das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0-833,共4页
同时加工和继时加工是PASS模型中的两类编码加工,二者在数学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基于PASS理论的认知评估系统(DN:CAS)对单纯型数学困难、混合型数学困难和正常小学生进行两类编码加工的测评,比较研究发现,两类困难学生的两类编码... 同时加工和继时加工是PASS模型中的两类编码加工,二者在数学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基于PASS理论的认知评估系统(DN:CAS)对单纯型数学困难、混合型数学困难和正常小学生进行两类编码加工的测评,比较研究发现,两类困难学生的两类编码加工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两类困难学生间的同时加工差异不显著,而混合型困难学生的继时加工水平显著低于单纯型困难学生。较低的同时加工水平似乎是两类数学困难的共同特征,继时加工水平的差异则似可作为单纯型与混合型困难的区分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困难 小学儿童 PASS理论 同时性加工 继时性加工
下载PDF
三项球类运动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效果 被引量:15
3
作者 金刚 陈健 +4 位作者 陈钢 谈强 周晟 潘景玲 蔡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观察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三项球类运动对小学1~3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至6月,选择4所小学1~3年级7~9岁学生123名,分为对照组(n=32)、羽毛球组(n=33)、乒乓球组(n=30)和足球组(n=28),各实验组参加相应球类训练16... 目的观察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三项球类运动对小学1~3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至6月,选择4所小学1~3年级7~9岁学生123名,分为对照组(n=32)、羽毛球组(n=33)、乒乓球组(n=30)和足球组(n=28),各实验组参加相应球类训练16周,对照组无相关干预。训练前后进行动态视敏度测量。结果各实验组的动态视敏度均较训练前提高(t> 2.196, P <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t=1.570, P> 0.05)。动态视敏度提高百分比依次为:足球(26.82%)、羽毛球(25.44%)、乒乓球(19.21%)。结论球类运动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有积极作用;大球类运动效果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类运动 小学 儿童 动态视敏度
下载PDF
简算策略教学提高小学四年级儿童的计算水平及延迟效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电芝 黄希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3组平衡组实验设计对小学四年级171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两组实验班学生分别采用讲授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简算策略计算教学,对照班教师自主进行计算教学。结果揭示:通过专门开设简算策略教学训练课,实验班学生的的计算成绩、计算... 采用3组平衡组实验设计对小学四年级171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两组实验班学生分别采用讲授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简算策略计算教学,对照班教师自主进行计算教学。结果揭示:通过专门开设简算策略教学训练课,实验班学生的的计算成绩、计算速度和计算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的延迟提示与不提示测验无显著差异,未出现策略"利用性缺陷"现象;讲授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策略教学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专门开设策略训练课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学习兴趣,是有效的和必要的;只要教学方法得当,策略"利用性缺陷"可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简算 策略训练 利用性缺陷 延迟
下载PDF
温州市小学生伤害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志远 洪宇轩 +5 位作者 杨丽 李严 赵怡 张雪波 杨新军 钟崇洲 《预防医学》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3—2015年温州市6所小学,每所小学的每个年级抽取3个班级,每个班级抽取28名小学生,调查研究对象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共调查... 目的了解温州市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3—2015年温州市6所小学,每所小学的每个年级抽取3个班级,每个班级抽取28名小学生,调查研究对象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共调查2 859名小学生,伤害年平均发生率为30.81%(95%CI:29.12%~32.50%),伤害发生密度为2.79;受伤部位主要是腿部(35.02%)和手部(33.79%);受伤地点主要在家庭(37.69%)和学校(32.39%)。伤害类型的发生率排前三的依次为跌伤(35.64%)、割/刺伤(33.40%)和挤压伤(25.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是挤压伤(OR=0.825)、电击伤(OR=0.594)、交通事故(OR=0.645)、砸伤(OR=0.722)、烧/烫伤(OR=0.782)、爆炸伤(OR=0.401)、溺水(OR=0.636)、中毒(OR=0.671)和抓/咬伤发生(OR=0.723)的保护因素,是多次伤害的危险因素(OR=1.323);年龄增长是跌伤(OR=1.475)、挤压伤(OR=1.620)、砸伤(OR=1.571)、烫/烧伤(OR=1.194)、刺/割伤(OR=1.464)、爆炸伤(OR=1.431)和抓/咬伤(OR=1.263)发生的危险因素,是中毒(OR=0.671)的保护因素;独自乘车(OR=0.360)和家长陪同上学(OR=0.424)相对独自步行上学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保护因素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学生各类伤害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生更易发生伤害;应针对低年龄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伤害 流行病学特征 发生率
原文传递
状态与特质之分:来自社会创造性的证据 被引量:9
6
作者 谷传华 张笑容 +2 位作者 陈洁 郝恩河 王亚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3-490,共8页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50名小学儿童,采用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了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同时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性分量表、Rosenberg(1965)编制的...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50名小学儿童,采用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了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同时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性分量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以及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中的(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考察了儿童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的特点和性质。结果表明:(1)二者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创造性得分总体上呈现"倒Z形"的发展趋势,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倾向总体上呈现"U形"发展趋势;(2)两种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呈现不同的相关,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偏好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之间也具有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而且与网络交往偏好无显著相关;(3)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均可以显著地预测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而难以预测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这表明,社会创造性可能存在状态与特质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创造性 特质创造性 社会创造性 小学儿童
原文传递
幼小衔接视角下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肖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75-81,共7页
本研究采用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量表,以西安市某小学510名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从幼小衔接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一年级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水平、特征及现状。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良好,呈中等水平,但在年龄上... 本研究采用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量表,以西安市某小学510名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从幼小衔接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一年级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水平、特征及现状。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良好,呈中等水平,但在年龄上一年级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女孩的学习适应性高于男孩。并以幼小衔接断层理论为基础,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提出对策:外部包括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内部指儿童自身方面。在家庭方面,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培养一年级儿童的独立性和毅力;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学校方面,幼儿园加强与小学的交流,增强一年级儿童对小学的向往;小学要布置适合儿童的教育环境,创设良好的衔接环境;在儿童自身方面,一年级儿童要树立自主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家校合力,培养一年级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小学新生 儿童学习适应性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小学高年级儿童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陈 倪海鹰 杨静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7-113,160,共8页
采用MCYQ儿童气质问卷和EMBU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问卷调查了80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气质及其父母的教养方式。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气质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三个维度显著相关。儿童气质对父母教养... 采用MCYQ儿童气质问卷和EMBU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问卷调查了80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气质及其父母的教养方式。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气质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三个维度显著相关。儿童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存在共性和差异,节律性、适应性和坚持性与父母亲的教养方式都显著相关,而情绪、注意品质和反应阈只和母亲的教养行为显著相关。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积极气质因素为节律性强、适应迅速、坚持性强和注意不易分散,消极因素为活动量大、适应缓慢、趋避性为易接近、注意易分散等。难养型和偏难养型儿童,其母亲较少表现情感温暖、理解行为,较多给予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气质 父亲教养方式 母亲教养方式
下载PDF
小学四~六年级儿童估算策略选择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丽兰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66,共4页
估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而能否恰当选择策略是估算过程的关键.利用自编估算算式题,考察小学四~六年级儿童在有无策略指导两种条件下估算策略选择的情况.结果发现:经策略指导后,四~六年级儿童的估算策略选择的最佳策略击中率显著... 估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而能否恰当选择策略是估算过程的关键.利用自编估算算式题,考察小学四~六年级儿童在有无策略指导两种条件下估算策略选择的情况.结果发现:经策略指导后,四~六年级儿童的估算策略选择的最佳策略击中率显著高于无策略指导组;估算策略选择的个数也增加了,其中四年级增加得最显著,其次是五年级.研究表明,估算策略技能的短期指导、干预对四~五年级(10岁左右)儿童的估算策略选择有更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估算策略选择 策略指导
下载PDF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逻辑起点探析
10
作者 宋彩琴 吕尚睿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逻辑起点是探寻一门学科内在规律的出发点。关于初等教育学学科逻辑起点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化。只有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逻辑起点,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通过文献检索和文本分析,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分化、... 逻辑起点是探寻一门学科内在规律的出发点。关于初等教育学学科逻辑起点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化。只有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逻辑起点,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通过文献检索和文本分析,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分化、小学教育活动特点及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解析及论证,小学儿童学习符合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等教育学 学科 逻辑起点 小学儿童 学习
下载PDF
小学儿童校园欺凌行为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雅菊 王有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98-303,共6页
目的:了解小学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方法:采用欺凌行为调查问卷对西安市某小学6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儿童校园欺凌行为普遍存在,男女生均有欺凌他人的行为,且男生比女生更易受... 目的:了解小学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方法:采用欺凌行为调查问卷对西安市某小学6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儿童校园欺凌行为普遍存在,男女生均有欺凌他人的行为,且男生比女生更易受到欺凌(χ~2=25.573,P<0.001);男生身体欺凌的发生率高于女生(χ~2=19.068,P<0.001),而女生语言欺凌的发生率高于男生(χ~2=5.017,P<0.05),但并无年级差异;欺凌他人行为的发生率随结伴人数的增加明显上升;被欺凌发生场所从高到低依次是教室(52.8%)、学校其它地方(47.7%)、操场(44.8%)、走廊或大厅(20.7%);自己被欺凌后,小学儿童保持沉默和选择告知他人的比例相当,告知对象的选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分别为朋友(53.0%)、父母(48.7%)和老师(43.6%);他人被欺凌时,70.93%的儿童有制止倾向;家长或老师对小学儿童欺凌行为的态度参差不齐,有2/3慎重其事,还有1/3不以为然。结论:小学儿童校园欺凌行为客观存在,且有其特点,欺凌教育的开展应充分考虑过程及对象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欺凌行为 身体欺凌 语言欺凌
下载PDF
亲子关系与小学生抑郁的关系:学业压力的中介作用与心理素质的调节作用
12
作者 曾晋逸 郭成 +2 位作者 刘鑫 聂倩 童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9,共8页
抑郁作为评估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指标,其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目前,我国小学儿童的抑郁检出率偏高,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探究小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对于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抑郁作为评估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指标,其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目前,我国小学儿童的抑郁检出率偏高,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探究小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对于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来自四川省3所小学4~6年级3853名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研,结果发现:①亲子关系负向预测小学生的抑郁水平;②学业压力在亲子关系和小学生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亲子关系越好,小学生感知到的学业压力越低,抑郁水平也越低;③心理素质能够调节学业压力和抑郁的关系,即高心理素质的小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更不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亲子关系 抑郁 学业压力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应用声能比评价小学教室中的汉语语言清晰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健新 严南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共5页
针对2、4、6年级学生(7-12岁儿童)在9所小学的28间教室进行汉语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并测量听音位置的房间脉冲响应和背景噪声,计算不同听音条件下不同听音位置的不同早期声能时间限值的有益有害声能比Ut,从而得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主... 针对2、4、6年级学生(7-12岁儿童)在9所小学的28间教室进行汉语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并测量听音位置的房间脉冲响应和背景噪声,计算不同听音条件下不同听音位置的不同早期声能时间限值的有益有害声能比Ut,从而得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主观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与有益有害声能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而言,早期声能时间限值为50 ms和80 ms时的有益有害声能比(U50、U80)均能较好地评价儿童教室室内汉语语言清晰度;在相同的有益有害声能比条件下,儿童主观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2、4、6年级儿童在教室内达到95%的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需要的U50值分别为7.4、4.5、2.8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言清晰度 有益有害声能比 小学教室 儿童
下载PDF
初中生元情绪发展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焦海涛 张乐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了解初中生元情绪的发展特点。方法使用修订的特质元情绪量表对28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初中生的特质元情绪总体水平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2不同性别初中生的元情绪特点未见显著差异;3不同家庭排行的初中生的元情... 目的了解初中生元情绪的发展特点。方法使用修订的特质元情绪量表对28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初中生的特质元情绪总体水平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2不同性别初中生的元情绪特点未见显著差异;3不同家庭排行的初中生的元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初中生元情绪能力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在初中阶段发展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元情绪 发展 特质性元情绪量表
下载PDF
中日小学生生活习惯及行为对其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鈴木明 尹小俭 +5 位作者 季浏 高橋進 進藤周治 小沼彰彦 只隈伸也 佐藤真太郎 《武术研究》 2017年第2期107-110,126,共5页
目的:为制定中日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合理锻炼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日本埼玉县和中国江西省南康县横市镇773名3-5年级小学生,进行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新体能测试》体质健康项目测试,并通过问卷进行小学生生活习惯与性格调查... 目的:为制定中日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合理锻炼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日本埼玉县和中国江西省南康县横市镇773名3-5年级小学生,进行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新体能测试》体质健康项目测试,并通过问卷进行小学生生活习惯与性格调查。结果:对体育锻炼兴趣浓厚以及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运动的中日小学生(8-10岁),较之同龄人的体质健康状况更好;除了柔韧指标外,日本小学生的其它体能指标均优于中国小学生;对于中国小学生而言,体温低于36℃和日常步行数少于8000步可能导致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但睡眠时间与体质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关系;拥有开朗性格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相比其它性格小学生更好;没有“恐高症”儿童的肌肉力量、力量和灵敏性更好。结论:中日小学生体格比较差异不明显,日本小学生体能总体状况优于中国小学生;开朗性格与中日小学生运动能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体质 生活习惯 运动习惯 性格
下载PDF
好友可信度与9~12岁儿童信任的关系及其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庆功 周小梅 徐芬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237,共6页
以361名9~12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同伴互评和同伴提名的方法考察了好友可信度与9~12岁儿童信任的关系,以及年龄在好友可信度与儿童信任关系上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好友可信度对儿童信任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其次,年龄在好友可信... 以361名9~12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同伴互评和同伴提名的方法考察了好友可信度与9~12岁儿童信任的关系,以及年龄在好友可信度与儿童信任关系上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好友可信度对儿童信任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其次,年龄在好友可信度与儿童信任的关系上具有调节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友可信度对儿童信任的正向预测作用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度 信任 同伴 儿童社会化 小学儿童
原文传递
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友荣 张晶晶 +5 位作者 桂胡蝶 王梦晨 梁莹 李星星 项荣荣 张昕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CR)》作为测查工具,调查样本为小学五、六年级,回收有效问卷1364份;研究发现,不同省份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农村留守女生更易出现... 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CR)》作为测查工具,调查样本为小学五、六年级,回收有效问卷1364份;研究发现,不同省份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农村留守女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孤独体验较少;叔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较少;留守儿童和一般儿童组间差别不属于结构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小学生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与儿童知识观偏差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国瑞 秦金亮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6年第7期3-7,12,共6页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表层反映的是家长、幼儿园教师、专家学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教育利益诉求与教育理想追求之间的纠葛,深层则反映了相关利益主体的儿童知识观偏差。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正视儿童的个体经验,重新认识...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表层反映的是家长、幼儿园教师、专家学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教育利益诉求与教育理想追求之间的纠葛,深层则反映了相关利益主体的儿童知识观偏差。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正视儿童的个体经验,重新认识儿童;尊重儿童的知识生产过程;打破知识权威,树立信息时代的主流知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儿童知识观 偏差
原文传递
北京4~6年级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肖卓然 张亚迪 +4 位作者 阿丽亚·依加提 李函凝 李程 胡翼飞 余焕玲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目的分析营养相关知识、习惯强度、结果预期、社会赞许性、自我效能5种社会心理决定因素与高年级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行为的关系,为社会认知理论在儿童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北京市两所小学共1487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 目的分析营养相关知识、习惯强度、结果预期、社会赞许性、自我效能5种社会心理决定因素与高年级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行为的关系,为社会认知理论在儿童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北京市两所小学共1487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上述5种因素得分,分别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问卷中相关因素与含糖饮料摄入行为的关系。结果小学生每周含糖饮料摄入次数为6.0(3.0,10.0)次,每日含糖饮料摄入量为117.9(50.7,200.7)mL;小学生营养相关知识得分为3.0(2.0,4.0)分,含糖饮料摄入的习惯强度、结果预期、社会赞许性、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1.0(1.0,3.0)分、-1.7(-2.7,-1.0)分、7.0(5.0,8.0)、4.7(4.0,5.0)分。不同含糖饮料摄入次数分级的被调查小学生在上述5种因素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5种因素得分均对被调查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行为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特别是习惯强度、结果预期、自我效能。结论5种社会心理决定因素与高年级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行为影响均较为显著。在设计健康教育课程时应注意考虑这几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含糖饮料 营养知识 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
下载PDF
小学儿童混合情绪理解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国兴 孙贵凤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321-325,共5页
旨在探究小学阶段儿童的混合情绪理解发展状况。以能够引发儿童混合情绪的经典故事情景为材料,对小学1-6年级242名儿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测验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小学儿童混合情绪理解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呈现出随年龄增大混合... 旨在探究小学阶段儿童的混合情绪理解发展状况。以能够引发儿童混合情绪的经典故事情景为材料,对小学1-6年级242名儿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测验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小学儿童混合情绪理解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呈现出随年龄增大混合情绪理解水平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对他人和对自身混合情绪理解差异显著,对他人混合情绪的理解是对自身混合理解的基础,同性质和不同性质(冲突)混合情绪的理解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质(冲突)混合情绪的理解能力发展较晚。因此,混合情绪理解能力在小学阶段快速发展,呈现出年龄、理解的对象、情绪的性质三个方面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混合情绪理解 同性质混合情绪理解 冲突混合情绪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