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优先发展背景下城乡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 被引量:81
1
作者 宁志中 张琦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01-2213,共1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乡村进入优先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认知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的城乡要素配置规律与保障途径,对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立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要素-结构-功能"的发展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乡村进入优先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认知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的城乡要素配置规律与保障途径,对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立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要素-结构-功能"的发展逻辑,解析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城乡关系与要素优先保障的科学内涵,梳理中国城乡关系与要素流动的演变特征,进而从要素整合、空间融合和机制协同3个层面构建乡村要素优先保障的调控框架。结果表明:乡村优先发展是立足乡村要素、优化乡村结构、实现乡村功能的演变过程;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城市优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乡村要素配置总体上呈现可流动要素类型少、要素流出难、要素流入难、要素留下更难的"一少三难"状态;在当前阶段,亟需通过扩大乡村可流动要素类型、增强要素流动权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及疏解乡村流入城市的要素存量、扩大要素流入乡村的渠道和扩展城乡"灰色空间"等多种途径,以实现"乡村富余要素流得出、城市要素流得进、稀缺要素留得下"的乡村要素优先配置目标,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 要素流动 要素配置
原文传递
毛果苔草湿地营养元素的积累、分配及其生物循环特征 被引量:51
2
作者 何池全 赵魁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74-2080,共7页
毛果苔草 ( Carex lasiocarpa)湿地地上部分积累量小于地下部分的积累量 ,在地上几个构件中 ,叶片比叶鞘积累量大 ,而穗的积累量最小 ;地下部分中细根比根茎的积累量大。土壤分室营养元素贮量在系统的各分室中占绝对优势 ,毛果苔草湿地... 毛果苔草 ( Carex lasiocarpa)湿地地上部分积累量小于地下部分的积累量 ,在地上几个构件中 ,叶片比叶鞘积累量大 ,而穗的积累量最小 ;地下部分中细根比根茎的积累量大。土壤分室营养元素贮量在系统的各分室中占绝对优势 ,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总贮量的顺序为 :K>Fe>N>Ca>P>Mg>Mn>Zn>Cu;它们的吸收系数的排序是 :Mn>N>P>Zn>Mg>Cu>Ca>Fe>K;几种营养元素的利用系数的排序是 :Mn>N>P>Zn>Mg>Cu>Ca>Fe>K;几种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的排序为 :Ca>K>Mg>N>P>Mn>Zn>Cu>Fe;因此 ,该系统中钙、钾的存留比例最小 ,而流动性较大 ,而铁则相反 ,存留比例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积累 毛果苔草 营养分配 生物循环
下载PDF
川西云杉人工林养分含量、贮量及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兴良 肖林 +2 位作者 宿以明 向成华 邹伯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8,共9页
采用固定标准法、标准木法对四川西部林区川西云杉 (Piceabalfouriana)人工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贮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系统植物子室中 ,营养元素总贮量为 12 2 9 5 0 2kg·hm- 2 ,其中乔木层贮量为 949 36 2kg·hm-... 采用固定标准法、标准木法对四川西部林区川西云杉 (Piceabalfouriana)人工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贮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系统植物子室中 ,营养元素总贮量为 12 2 9 5 0 2kg·hm- 2 ,其中乔木层贮量为 949 36 2kg·hm- 2 ,贮量最多 ,占 77 2 2 % ,灌木层、草木层、苔藓层及枯落物层分别为 42 85 6kg·hm- 2 (3 4% )、15 95 1kg·hm- 2 (1 30 % )、15 36 1kg·hm- 2 (1 2 5 % )和 2 0 5 972kg·hm- 2 (16 73% ) ;人工林生态系统 5种大量元素的积累为 2 116 96 0 97kg·hm- 2 ,其中土壤子室为 2 10 493 2kg·hm- 2 ,占系统总贮量的 99 432 % ,植物子室为12 0 2 892kg·hm- 2 ,占系统总贮量的 0 5 6 8% ;比较分析了迹地、人工林及原始林土壤子室的养分状况 ,其养分能够满足人工林的正常生长 ,但密度过大是人工林 2 6年后生长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人工林 营养元素 含量 贮量 分配 生物量 川西林区
下载PDF
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思路探索 被引量:17
4
作者 顾建波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11期17-25,共9页
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位于“五级”规划体系的实施层,主要任务是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进行细化和落实;县级空间单元又是“三类”空间规划的集中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专项规划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也是详细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县市... 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位于“五级”规划体系的实施层,主要任务是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进行细化和落实;县级空间单元又是“三类”空间规划的集中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专项规划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也是详细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全域空间格局、优化空间要素配置”,因此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和把握各个工作环节的技术思路,还需要贯彻当前规划理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格局 功能分区 要素配置
下载PDF
铜对凤丹生长、生理及体内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燕 张桂花 +3 位作者 徐迎春 程家高 陈亚华 李雪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23,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凤丹(Paeonia ostii)在添加低(300mg.kg-1)、中(600mg.kg-1)、高(900mg.kg-1)铜浓度处理下的耐性。结果表明:凤丹的株高增长、地茎加粗、主根增粗及伸长、根系及地上部干重的积累等对铜具有较强的耐性。各添加铜处理...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凤丹(Paeonia ostii)在添加低(300mg.kg-1)、中(600mg.kg-1)、高(900mg.kg-1)铜浓度处理下的耐性。结果表明:凤丹的株高增长、地茎加粗、主根增粗及伸长、根系及地上部干重的积累等对铜具有较强的耐性。各添加铜处理下,地上及地下耐性指数均>0.5。各铜处理下根部SOD活性显著下降,但低铜浓度下叶片SOD活性升高;各铜处理下根部及叶部POD活性先升后降;低、中铜浓度下根部及叶部MDA含量均未有显著增加;根、叶内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铜浓度升高而逐渐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均在中浓度铜处理下上升至最高。根、茎部铜含量均随铜浓度增加而上升,叶部铜含量则先升后降。铜处理下根、茎、叶对铜的富集系数均<1。铜处理抑制凤丹根部对P、Ca的吸收,但促进P、K向上运输;低、中铜浓度下叶对Mg积累增加,高浓度降低。铜处理抑制根对Fe、Mn的吸收,低、中铜浓度促进叶对Fe、B的积累及Fe、Mn、Zn、B的向上运输,凤丹各部位对Zn的积累不受铜处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铜耐性 生理反应 元素 吸收分配
原文传递
红三叶群落微量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积累量的分配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钟华平 杜占池 樊江文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81-87,共7页
对红三叶群落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积累量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有关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在红三叶群落中的积累、分配和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三叶群落11种元素的积累量水平为Fe和Na元素积累量大于100mg/m2,Mn... 对红三叶群落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积累量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有关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在红三叶群落中的积累、分配和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三叶群落11种元素的积累量水平为Fe和Na元素积累量大于100mg/m2,Mn、Cu、Zn、B、Sr元素积累量在10~100mg/m2之间,Mo、V、Ni、Co元素积累量小于10mg/m2;各元素积累的部位表现为Zn、B、Mo、Cu、Mn、Ni、Co、Sr元素为地上部高积累特征,Fe和Na则表现为地下部高积累特征;在器官分配上表现为叶>茎>花序;红三叶群落营养元素积累动态以正态单峰型和W或M波型为基本模式,但地下部元素积累量动态有较大的差异,地下部元素积累量动态则以半W波型和线性化的正态单峰型动态为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三叶群落 微量元素 积累量 分配 动态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常见种营养元素生殖分配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阿里穆斯 刘颖茹 杨持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9-652,共4页
测定了锡林郭勒草原中 1 2种常见植物种群在不同的物候期 (营养、花蕾、结实 )不同器官 (茎、叶、花、果 )中 6种营养元素 (C、N、P、K、Ca、Mg)的含量 ,以其探索随物候期的变化 ,营养元素在生殖分配上的动态规律 .结果如下 :1茎中的营... 测定了锡林郭勒草原中 1 2种常见植物种群在不同的物候期 (营养、花蕾、结实 )不同器官 (茎、叶、花、果 )中 6种营养元素 (C、N、P、K、Ca、Mg)的含量 ,以其探索随物候期的变化 ,营养元素在生殖分配上的动态规律 .结果如下 :1茎中的营养元素不随物候期的变化而变化 ;营养元素含量在营养期叶中既与不同物候期的叶有明显区别 ,又与同一物候期的不同器官(营养期茎 )有明显差异 .2不同植物种群的 6种营养元素生殖分配只在营养物候内表现一致 ,叶中分配比例明显大于茎中的 ,在茎中占 2 0 %~ 3 5 % ,叶中占 65 %~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植物 物侯期 营养元素 生殖分配 生物量 植物种群 分配规律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要素配置与城乡融合发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娜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5,共10页
基于2012-2020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从要素配置视域切入,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要素配置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普惠金融可经由提升... 基于2012-2020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从要素配置视域切入,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要素配置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普惠金融可经由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助益城乡融合发展;要素配置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双重门槛效应。故应推动前沿技术赋能数字普惠金融、提振要素配置效率、深入挖掘欠发达区域数字普惠金融潜在优势,以发挥金融与市场要素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要素配置 城乡融合发展 城镇化
下载PDF
硼在梨树苗不同部位的分布及与其他元素分配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纪忠 陶书田 +2 位作者 齐开杰 周宏胜 张绍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0-1245,共6页
以‘翠冠’梨树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微波消解提取灰分结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法,研究硼(B)添加对梨不同部位B分布及对P、K、Ca、Mg、Fe、Zn、Mn和Cu8种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不同器官B浓度大小为叶片>根系>茎,... 以‘翠冠’梨树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微波消解提取灰分结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法,研究硼(B)添加对梨不同部位B分布及对P、K、Ca、Mg、Fe、Zn、Mn和Cu8种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不同器官B浓度大小为叶片>根系>茎,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翠冠’梨根、茎、叶B浓度呈增加的趋势,营养液B浓度越高根系B浓度增加幅度越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高B处理明显影响‘翠冠’梨苗8种矿质元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根中P、K、Mg、Zn、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Ca和Fe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而转运系数均随B浓度增加而增大;茎中P、Ca、Mg、Zn、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K和Fe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P和K转运系数随B浓度增加而增大,Fe无明显变化,其他元素的转运系数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叶中P、K、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Fe和Zn则相反,而Ca和Mg则先升高后降低,除Zn与Mn外,其他元素的转运系数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元素 分配
原文传递
金融发展与土地流转:事实、理论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永峰 路瑶 《世界农业》 CSSCI 2022年第3期36-47,共12页
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具体的作用机制有两个:一是缓解土地流转融资约束的信贷支持效应,二... 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具体的作用机制有两个:一是缓解土地流转融资约束的信贷支持效应,二是促进农户转移就业的要素配置效应。其中,信贷支持效应主要是促进了土地转入,而要素配置效应则是推动了土地转出;同时,金融发展促进土地转出的要素配置效应显著大于促进土地转入的信贷支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土地流转促进作用的边际效用呈先增后减的倒U形特征,因此需要警惕土地流转中的金融过度发展问题。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发展在促进土地流转中存在“精英捕获”现象并引致了农户的职业分层,可能加剧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贷支持 劳动力配置 土地流转
下载PDF
臭氧浓度增加对不同敏感型水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邵在胜 沈士博 +4 位作者 贾一磊 穆海蓉 王云霞 杨连新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42-1652,共11页
利用新型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10.4 n L·L-1)和臭氧浓度增高(100 n L·L-1)处理,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材料按地上部最终生物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从小到大... 利用新型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10.4 n L·L-1)和臭氧浓度增高(100 n L·L-1)处理,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材料按地上部最终生物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从小到大依次分为A、B和C类,研究不同敏感类型水稻营养器官中元素浓度、吸收与分配对臭氧胁迫的响应。臭氧熏蒸使A、B和C三类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平均分别下降19%、39%和52%,后两者达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臭氧胁迫使稻草中N、P、K、Mg、Mn、Fe、Cu和Zn浓度显著或极显著增加(5%~42%),但对Ca浓度没有影响。与此相反,臭氧熏蒸使稻草中所有测定元素的吸收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N、P、K、Ca、Mg、Cu、Fe和Zn吸收量的降幅均达极显著水平(11%~34%)。多数情形下,茎鞘各元素浓度和吸收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大于叶片。与此相对应,臭氧胁迫使水稻吸收的元素向叶片中分配的比例增加,而向茎鞘分配的比例减少,导致叶片与茎鞘元素吸收量的比值大幅增加(32%~92%)。臭氧与水稻类型的互作对营养器官各元素浓度以及元素在茎叶中的分配比例多无显著影响,但对元素吸收量的影响多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后者表现为臭氧胁迫下敏感水稻元素吸收的受抑程度更大。研究结果表明,与干净空气相比,100 n L·L-1臭氧浓度对水稻营养器官中各元素浓度、吸收和分配多有显著影响,其中元素吸收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明显受水稻敏感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臭氧 元素浓度 元素吸收 元素分配
下载PDF
封育对伊犁绢蒿种群营养元素分配格局及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03-1511,共9页
以绢蒿(Seriphidium)荒漠草地上的伊犁绢蒿(S.transiliense)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构件的生物量、碳(C)与营养元素含量、贮量及分配格局入手,研究围栏封育对其资源分配格局和生态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围栏封育3~4年时,伊犁绢蒿根中磷(P... 以绢蒿(Seriphidium)荒漠草地上的伊犁绢蒿(S.transiliense)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构件的生物量、碳(C)与营养元素含量、贮量及分配格局入手,研究围栏封育对其资源分配格局和生态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围栏封育3~4年时,伊犁绢蒿根中磷(P)含量和根颈、生殖枝中氮(N)含量以及根颈、营养枝中钙(C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除Ca、镁(Mg)外,其他营养元素贮量在围栏封育后显著增加(P<0.05);随着退化梯度的减轻,生殖枝、营养枝生物量与C贮量均呈增加趋势,围栏封育使其进一步增加。围栏封育后,生殖枝的N、钾(K)分配比例与营养枝Ca、Mg、C的分配比例均增加,根颈的N/C增加,生殖枝的N/C则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后绢蒿荒漠草地土壤供给营养元素的能力增加,伊犁绢蒿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上的资源投入增加,有利于伊犁绢蒿种群的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绢蒿 围栏封育 营养元素 积累规律 分配格局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13
作者 陈卫洪 于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型变化趋势,上游农业生态效率高于中游、下游及总体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门槛检验进一步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由此,长江经济带应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劳动力 资本 要素配置 农业生态效率
创新配置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基本模式与路径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金明 蒲金芳 夏方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剖析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土地要素的需求,探讨创新配置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施路径与实现机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研究目的:剖析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土地要素的需求,探讨创新配置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施路径与实现机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遵循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逻辑、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相适应的结构演进逻辑、土地要素需求侧和供给侧结构性匹配的市场竞争逻辑、新质生产力需要适配新型生产关系的机制保障逻辑;(2)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具象化为4类基本模式,数字虚拟化生产模式需要数字产业支撑空间、特殊需求保障空间和宜居宜工复合空间,绿色低碳化生产模式需要循环利用生产空间、清洁能源供给空间和产业污染处理空间,智能制造化生产模式需要集约高效生产空间、灵活动态调整空间和多维功能融合空间,网络链接化生产模式需要物流仓储配送空间、自由功能组团空间和多元主体共享空间;(3)创新配置土地要素需要以数量精准保障新质生产力需求、以空间统筹协调新质生产力布局、以时序动态适应新质生产力变化,并以规划引导机制、市场决定机制和社会共治机制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结论:创新配置土地要素是保障新质生产力在空间上落位的关键,更是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手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深化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认知,在复杂性、多变性和动态性发展过程中不断细化生产模式,精准识别不同生产模式的具体实际需求,才能持续优化创新配置土地要素的实施路径与实现机制,从而有效打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土地要素 生产模式 创新配置
下载PDF
放牧地伊犁绢蒿营养元素分配特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智芳 安沙舟 孙宗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以蒿类荒漠草地上的建群种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为对象, 研究其根、茎、叶、花/种子中的氮、磷、钾、有机碳含量及其贮量分配对放牧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 放牧导致伊犁绢蒿根中的磷含量减少, 花/种子中的氮、磷、钾以... 以蒿类荒漠草地上的建群种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为对象, 研究其根、茎、叶、花/种子中的氮、磷、钾、有机碳含量及其贮量分配对放牧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 放牧导致伊犁绢蒿根中的磷含量减少, 花/种子中的氮、磷、钾以及有机碳含量减少, 而放牧对其他构件中营养元素的影响不一致。从分配格局来看, 放牧后根中的钾、有机碳的分配增加, 分别为3.16%-12.79%、2.12%-12.74%;茎、叶和花中钾和碳元素分配减小, 钾元素分别减少1.67%-14.13%、1.49%-2.89%和0.33%-0.41%, 碳元素分别减少6.45%-11.37%、0.77%-4.18%和0.01%-0.09%。在营养期和开花期放牧后, 伊犁绢蒿根中氮分配增加, 增加11.91%-18.45%;茎和叶中氮分配减小, 分别为8.00%-14.58%、1.78%-4.76%, 磷分配规律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绢蒿 营养元素 资源分配 放牧
下载PDF
城市土地要素配置扭曲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璋 周海川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12-124,共13页
在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要素单元,其市场化配置程度以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深刻影响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构建土地要素配置扭曲模型基础上,测算了全国105... 在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要素单元,其市场化配置程度以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深刻影响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构建土地要素配置扭曲模型基础上,测算了全国105个城市的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值,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分析2000—2019年全国以及三个经济圈城市土地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要素在工业和服务业部门间的配置扭曲值近年来趋缓,且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土地要素配置扭曲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土地要素扭曲配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逐渐变强,说明现行城市建设用地配置不仅存在效率低下问题,还进一步制约了产业升级的步伐。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地方政府应转变“以地谋发展”的方式,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用地供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土地供给 配置扭曲 产业结构
下载PDF
海洲香薷种群微量金属元素的累积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柯文山 王万贤 杨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41-44,共4页
分析了大冶铜绿山铜矿区海洲香薷种群几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吸收累积和分布特征、生殖分配( RA)特征及植物与土壤元素的关系 ,并就该植物对铜等金属元素的耐受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该植物生长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很高 ,其中 Cu的... 分析了大冶铜绿山铜矿区海洲香薷种群几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吸收累积和分布特征、生殖分配( RA)特征及植物与土壤元素的关系 ,并就该植物对铜等金属元素的耐受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该植物生长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很高 ,其中 Cu的含量 (平均 5 843μg/ g)是背景值的 2 0 0多倍。 Cu、Mn、Zn、Cd、Pb几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 ,以 Cu最高 ,Cd最低。几种元素的大小顺序表现为 :Cu>Mn>Zn>Pb>Cd。不同元素在植物不同构件的含量为 :Cu,根 >花 >叶 >茎 ;Mn,叶 >根 >花 >茎 ;Zn,叶 >花 >茎 >根 ;Cd,叶 >花 >根 >茎 ;Pb,根 >叶 >茎 >花。这几种元素的 RA范围为 10 %~ 40 % ,平均为 2 4.97% ;生物量 RA为 2 6.5 %。植物铜元素与土壤显著正相关。海洲香薷对铜等金属具有很强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洲香薷 微量金属元素 生殖分配 耐受性
下载PDF
转进改革“下半场”:大学治理能力的理论框架与院校生产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志敏 陈春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4,共12页
拥有同样治理体系、结构或制度的大学在治理绩效水平上存在天壤之别,往往源自于差别化的治理能力。当前发展新征程下,转向治理能力的研究,不仅能突破和弥补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壁障和“能力不在场”的缺憾,也是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改革往... 拥有同样治理体系、结构或制度的大学在治理绩效水平上存在天壤之别,往往源自于差别化的治理能力。当前发展新征程下,转向治理能力的研究,不仅能突破和弥补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壁障和“能力不在场”的缺憾,也是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改革往“下半场”转进的现实需要。基于要素-资源的视角,大学治理能力作为大学实现治理目标的综合性力量,就其本质而言是大学对其拥有的各种要素进行配置过程中的影响力、控制力及其效果的综合体现,表现为所能生产的资源的多少。在大学治理能力生产中,院校作为行动者和要素配置的平台,承担着从“潜能”(要素)到“显能”(资源)现实转化的中介角色。院校对相关要素的配置,不是简单的要素加总,而是现有时空条件下最大治理成效获取的配置,并形成对要素利用、探索、再利用、再探索的良性治理循环。在具体的配置方式上,院校要根据要素在不同维度上所具有的时效性、流动性、离散性和稀缺性,相机采用或综合采用研判、响应、转移、联结、转换、延展等配置方式,从而将大学发展所需的资源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治理能力 要素 资源 要素配置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创新驱动与要素配置视角的检验
19
作者 邸勍 袁晓玲 张美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8,共10页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数字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生产率提升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2011—2020年286个城市为样本,考察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数字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生产率提升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2011—2020年286个城市为样本,考察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数字金融覆盖广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之后依次为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数字金融数字化程度。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要素配置两种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创新驱动效应的贡献度大于要素配置效应。不同城市化推进模式下,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存在差异。相比于政府主导型和广度推进型城市,市场主导型和深度推进型城市的数字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驱动 要素配置 城市化推进模式
下载PDF
不同供氮水平下野慈菇营养元素(N)的生殖分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巍 郭伟 +3 位作者 孙备 潘星极 赵丽丽 燕雪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93-198,共6页
通过不同氮水平稻田杂草野慈菇(Sagittatia trifolia)的取样测定,研究了野慈菇在开花前期、盛花期和结实期各构件的营养元素(N)生殖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从开花前期到结实期,野慈菇各器官中的全氮含量及总氮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根茎中氮... 通过不同氮水平稻田杂草野慈菇(Sagittatia trifolia)的取样测定,研究了野慈菇在开花前期、盛花期和结实期各构件的营养元素(N)生殖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从开花前期到结实期,野慈菇各器官中的全氮含量及总氮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根茎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上升,叶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下降,生殖器官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上升;在盛花期,氮元素分配格局表现为:叶>根茎>花>生殖附属器官(花葶),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根茎中氮元素分配呈增大趋势,叶中氮元素分配呈减小趋势,氮元素生殖分配比例为:N2>N3>N1>CK;在结实期分配格局,则为:根茎>叶>果>生殖附属器官(花葶),优先将氮元素分配给营养贮藏器官——根茎,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根茎中氮元素分配呈下降趋势,叶中氮元素分配呈上升趋势,氮元素生殖分配比例为:N3>N2>CK>N1;同时,在低供氮量下(CK和N1),野慈菇以无性繁殖为主;在高供氮量下(N2和N3),野慈菇则以有性繁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慈菇 氮元素 生殖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