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阶广义积分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观测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守道 陈婷 吴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7,共9页
由于逆变器非线性、磁场空间谐波、检测误差等因素,令滑模观测器系统中的反电动势存在直流偏置和谐波,进而导致了转子位置观测值中6k次谐波脉动生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五阶广义积分器的转子位置滑模观测器,在锁频环确保频率自... 由于逆变器非线性、磁场空间谐波、检测误差等因素,令滑模观测器系统中的反电动势存在直流偏置和谐波,进而导致了转子位置观测值中6k次谐波脉动生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五阶广义积分器的转子位置滑模观测器,在锁频环确保频率自适应的前提下,完成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精确解耦,改善驱动系统的控制性能.在五阶广义积分器作用下,反电动势谐波及直流分量将得到更完善的滤除,进而保证了锁相环计算转子位置角度的准确性.将五阶广义积分器与经典控制系统中的五阶标准积分方程类比,在充分合理简化其参数整定过程的同时保证了转子位置观测系统的快速收敛性.在与传统二阶广义积分器进行动态响应、干扰抑制等性能方面的比较后,通过仿真和1.5 kW dsPACE半实物实验论证该控制策略的优势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反电动势 位置观测误差 五阶广义积分器
下载PDF
基于锁频环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岳岩 王惠民 葛兴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75-3084,共10页
针对传统利用锁相环获取扩展反电动势中转速与转子位置信息的方法在电机升速或降速时会产生一定转速观测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锁频环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策略。采用锁频环辨识转子角速度,可有效增强电机在升速或降... 针对传统利用锁相环获取扩展反电动势中转速与转子位置信息的方法在电机升速或降速时会产生一定转速观测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锁频环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策略。采用锁频环辨识转子角速度,可有效增强电机在升速或降速时对转速的辨识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同步坐标系滤波器指定消除扩展反电动势中包含的低次谐波;设计输出滤波器进一步提高转速与位置观测的抗扰能力。此外,文中推导转速与位置观测的传递函数,依据传递函数给出控制参数设计原则,最后通过仿真及硬件在环测试,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锁频环 扩展反电动势
下载PDF
铁路10kV三相电力电缆接地短路电流对通信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建国 刘洋 +3 位作者 孙建明 鲁铁成 赵庆青 周思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5,共7页
通过ATP-EMTP软件仿真计算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铁路10 kV三相电力电缆短路电流对通信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结果表明:电力电缆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随着电力电缆长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增关系,而两相接地短路电流的大小与电缆屏蔽层接地电阻和... 通过ATP-EMTP软件仿真计算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铁路10 kV三相电力电缆短路电流对通信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结果表明:电力电缆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随着电力电缆长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增关系,而两相接地短路电流的大小与电缆屏蔽层接地电阻和供电变压器电源容量有关;电力电缆接地短路电流在通信信号电缆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电力电缆和通信信号电缆平行铺设的长度、电缆间距、接地方式及电流的大小;电力电缆发生单相和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会在通信信号电缆上产生较大幅值的感应电动势,随着电缆间距的增大,感应电动势逐渐减小;通信信号电缆屏蔽层经综合地线接地比屏蔽层两端经接地装置接地时的感应电动势要大。根据仿真计算和实验室模拟结果,给出在电力电缆发生短路故障时,在屏蔽层不同接地方式、不同接地电阻、不同电缆间距时通信信号电缆最大铺设长度与电缆间距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通信信号电缆 电磁感应 感应电动势 短路电流
下载PDF
基于反电动势函数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炜 刘会民 +2 位作者 谷鑫 李新旻 史婷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661-4669,共9页
高速重载工况下无刷直流电机断开相换相续流时间较长,有时续流的电角度甚至超过30°,导致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到反电动势过零点信号,造成换相失败。该文提出基于反电动势函数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通过对断开相反电动... 高速重载工况下无刷直流电机断开相换相续流时间较长,有时续流的电角度甚至超过30°,导致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到反电动势过零点信号,造成换相失败。该文提出基于反电动势函数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通过对断开相反电动势和反电动势斜率的分析,构造了一个与电机转速无关的反电动势函数,其阈值直接对应换相信号。因此不需要反电动势过零点信号,在换相续流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也能控制电机稳定运行,适用于更宽的工况范围。由于没有使用低通滤波器,该方法还避免了滤波所带来的相移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反电动势 续流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形状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常九健 马文礼 黄金龙 《大电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本文通过对永磁体形状进行分析和优化使永磁同步电机产生正弦形反电动势。首先在理想条件下利用拉普拉斯方程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形状进行了推导,并提出了两种近似的永磁体形状来代替理想的正弦形永磁体,然后通过对两种永磁体气隙进... 本文通过对永磁体形状进行分析和优化使永磁同步电机产生正弦形反电动势。首先在理想条件下利用拉普拉斯方程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形状进行了推导,并提出了两种近似的永磁体形状来代替理想的正弦形永磁体,然后通过对两种永磁体气隙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出这两种永磁体产生的气隙磁密与标准的正弦形气隙磁密波形比较接近。最后通过对两种永磁体电机的反电动势进行谐波分析得出弧形永磁体较瓦片型永磁体产生的反电动势谐波成分少,更适合用于永磁同步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反电动势 永磁体形状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海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装置参数研究及实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慧 林君 +4 位作者 王艳 周国华 周逢道 刘长胜 嵇艳鞠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9-665,共7页
可控源时间域电磁法应用在海底探测,需要确定装置参数,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确定了发射频率的最大值;分析了发射线圈的电性对发射电流后沿的影响,确定了作为发射线圈的导线的时间常数应尽量小;对接收线圈的参数及过渡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 可控源时间域电磁法应用在海底探测,需要确定装置参数,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确定了发射频率的最大值;分析了发射线圈的电性对发射电流后沿的影响,确定了作为发射线圈的导线的时间常数应尽量小;对接收线圈的参数及过渡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实验,理论计算了接收线圈电路模型在发射电流斜阶跃下降和关断后在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状态的一次感应电动势解的情况,确定了采用并联匹配电阻消除振荡的方法,并依据所分析的装置参数设计实施了海上实验,探测出海底低阻体的准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瞬变电磁法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感应电动势 过渡过程
下载PDF
磁悬浮列车中直线发电机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慧娟 张奕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1-194,共4页
对磁悬浮列车中,利用气隙磁场的一阶、二阶齿谐波发电的直线发电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导出了直线发电机电枢绕组在两种连接方案下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继而导出了满足一阶齿谐波感应电动势同相位的条件,为磁悬浮列车中的直线发电机的... 对磁悬浮列车中,利用气隙磁场的一阶、二阶齿谐波发电的直线发电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导出了直线发电机电枢绕组在两种连接方案下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继而导出了满足一阶齿谐波感应电动势同相位的条件,为磁悬浮列车中的直线发电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 直线发电机 感应电动势 计算 齿谐波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式反电动势法的直线游标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矫帅 赵文祥 +1 位作者 邱先群 张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36-242,共7页
直线游标永磁电机兼具高效率、低成本和大推力的优点,适合于轨道交通等长行程应用领域,但其位置传感器需沿轨道铺设,成本非常高.研究了一种基于反电动势的动子位置估计方法,实现该类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运行.采用定子磁链角与负载角相减... 直线游标永磁电机兼具高效率、低成本和大推力的优点,适合于轨道交通等长行程应用领域,但其位置传感器需沿轨道铺设,成本非常高.研究了一种基于反电动势的动子位置估计方法,实现该类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运行.采用定子磁链角与负载角相减的途径估计动子位置,估计的动子位置经锁相环得到动子速度,并构建了仿真模型.基于直线游标永磁电机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当被控对象速度在0-1.5m/s范围内,动子位置估计误差在±5°范围内,速度估计误差在±0.01m/s范围内.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子位置估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动子位置辨识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锁相环 反电动势
下载PDF
基于DSP的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本贤 郭福权 +1 位作者 娄天玲 吴筱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05-509,共5页
介绍了基于DSP的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系统以反电势法为基础,通过检测电动机三相端电压来实现转子定位和换相,并针对反电势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在具体设计时,遵循硬件软化的思想即简化片外硬件控制电路,... 介绍了基于DSP的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系统以反电势法为基础,通过检测电动机三相端电压来实现转子定位和换相,并针对反电势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在具体设计时,遵循硬件软化的思想即简化片外硬件控制电路,主要依靠软件来实现电动机的启动、换相控制及速度闭环运行,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电动机运行稳定、换相性能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无刷直流电动机 控制系统 传感器 控制原理 反电势过零检测 换相点 速度环 电流环 软件设计 启动
下载PDF
基于相位分析的双定子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鲍晓华 朱然 +1 位作者 刘佶炜 李仕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660-5669,共10页
针对双定子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脉动问题,该文基于相位分析研究了内外定子槽数配合以及内外定子相对位置对双定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的影响。利用叠加原理,将整个电机分为两个部分,即内、外两个电机分开研究转矩脉动。... 针对双定子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脉动问题,该文基于相位分析研究了内外定子槽数配合以及内外定子相对位置对双定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的影响。利用叠加原理,将整个电机分为两个部分,即内、外两个电机分开研究转矩脉动。在内外定子槽数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反电动势,发现谐波的绕组系数正负性会对内外电机反电动势的相位产生影响,基于此,对内外电机反电动势相位进行了预测,并进一步预测内外电机各自的纹波转矩相位,分析了内外电机纹波转矩相位对整个电机纹波转矩的影响。在内外定子槽数相同时,基于电动势和电流的转矩模型,论证了内外定子A相轴线的相对位置会影响整个电机的转矩脉动大小。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以上的理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定子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 转矩脉动 叠加原理 反电动势 相位分析
下载PDF
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SOC估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韦莉 张世博 +3 位作者 姚勇涛 苗小丽 章锦 翁焕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188-5197,共10页
作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是能量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超级电容器SOC预估方法。首先,利用参数辨识方法求解超级电容器实时电动势,定义不... 作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是能量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超级电容器SOC预估方法。首先,利用参数辨识方法求解超级电容器实时电动势,定义不同初始电压放电至相同终止电压的容值为动态容值。其次,设计不同温度、不同电流倍率的实验得到超级电容器不同工况下特性。再次,建立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全工况预测模型,修正电动势归一化和电荷再分配现象导致的SOC估计的误差。最后,通过多个温度下的随机变电流放电实验数据,将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SOC估计值和电流Ah积分法得到的SOC参考值进行对比,证明该SOC估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SOC估计 电动势 动态容值 电荷再分配
下载PDF
热电偶电动势规范和允差国家标准修订解读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红练 《自动化仪表》 CAS 2018年第7期51-55,60,共6页
IEC 60584-1:2013《热电偶第1部分:电动势规范和允差》的国内标准转化工作已完成,新版国家标准正待发布。新版国家标准等同采用该国际标准,并对GB/T 16839.1-1997《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和GB/T 16839.2-1997《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进... IEC 60584-1:2013《热电偶第1部分:电动势规范和允差》的国内标准转化工作已完成,新版国家标准正待发布。新版国家标准等同采用该国际标准,并对GB/T 16839.1-1997《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和GB/T 16839.2-1997《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进行修订。从标准化角度,介绍了新版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0种类型热电偶分度函数及允差)、与原国家标准相比修订前后主要变化(包括结构变化、增加A型和C型热电偶及其相关内容、增加资料性附录以提供使用建议等)、对IEC 60584标准中错误的修正、标准文本中注释的变化以及与该标准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情况。此外,给出了与标准相关的思考和建议,包括我国热电偶的标准化历程以及现今常用热电偶类型相关标准,并提醒企业及用户注意热电偶允差与产品准确度的区别。该研究对热电偶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修订 热电偶 电动势规范 分度表 允差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电流环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军 敖然 +2 位作者 韩海云 秦海鸿 朱德明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19,26,共4页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和伺服系统的硬件结构。为构成高性能的伺服系统,设计了电流环调节器的形式并选择了合适的参数。针对电机电枢反电势使电机在高速时出现电流环性能变差的问题,在PWM调制器中采用过调制技术,使实际电流...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和伺服系统的硬件结构。为构成高性能的伺服系统,设计了电流环调节器的形式并选择了合适的参数。针对电机电枢反电势使电机在高速时出现电流环性能变差的问题,在PWM调制器中采用过调制技术,使实际电流能准确快速跟踪给定电流。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流环性能较好,并且经过补偿后的系统是稳定的。所采取的过调制技术能有效地抑制反电势的影响,提高和改善电流环的性能,为实现高性能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电流环 反电势 过调制
下载PDF
改进神经网络的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容错处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温嘉斌 赵红阳 +1 位作者 刘子宁 包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0期132-134,138,共4页
为提高神经网络对霍尔传感器发生故障诊断率,设计了一种改进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由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并行组成,利用算法对各BP神经网络输出进行加权整合,进而得到误差更小的输出结果,并将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霍尔传... 为提高神经网络对霍尔传感器发生故障诊断率,设计了一种改进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由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并行组成,利用算法对各BP神经网络输出进行加权整合,进而得到误差更小的输出结果,并将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霍尔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中,利用无位置传感器系统实现霍尔传感器故障容错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神经网络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6%,高于传统BP神经网络,且容错控制系统能够显著降低霍尔传感器故障对电机转速的影响,使电机能够在霍尔传感器故障时正常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传感器 神经网络 无刷直流电机 故障诊断 容错 反电势
下载PDF
不同相移角度绕组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花为 吴铎 +1 位作者 杜晋文 吴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2-980,共9页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行的空间相移角度,即0°、15°和30°,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空间相移角度绕组产生的电枢磁动势频谱;然后,结合电枢磁动势谐波和电机电磁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0°、15°和30°相移角度的绕组拓扑对不平衡磁拉力、反电势、平均转矩和转矩脉动等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制作了2台单层和双层空间相移30°绕组的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空间相移0°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磁拉力;空间相移30°电机平均转矩最大,转矩脉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绕组结构 不平衡磁拉力 反电势 转矩 转矩脉动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机改进型SEPIC电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俊杰 刘浩然 +1 位作者 蒋峰 王湘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66-2873,共8页
无刷直流电机在换相过程中产生的转矩脉动,已严重阻碍其在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研究无刷直流电机在换相过程中产生转矩脉动的成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电能变换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在传统单端初级... 无刷直流电机在换相过程中产生的转矩脉动,已严重阻碍其在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研究无刷直流电机在换相过程中产生转矩脉动的成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电能变换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在传统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的基础上嵌入一个电容与二极管的并联电路,有效提高了输出电压,减小了开关电压应力。同时在系统非换相运行过程中根据变化的速度调整电压,以达到直流侧输出电压与反电动势成正比的目的,从而抑制换相转矩脉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能变换器拓扑结构能有效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电机在不同速度阶段换相转矩脉动都得到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换相转矩脉动 SEPIC电路 反电动势
下载PDF
变压器T型等效电路的简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志刚 纪亚芳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1-63,共3页
变压器T型等效电路中,一次侧和二次侧电势平衡方程式中的负号较多,在工程计算时非常不便.本文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基础,对变压器T型等效电路进行分析推导后得出结论:变压器电势平衡方程式中的负号来源于右手螺旋定则、楞次定律和基尔... 变压器T型等效电路中,一次侧和二次侧电势平衡方程式中的负号较多,在工程计算时非常不便.本文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基础,对变压器T型等效电路进行分析推导后得出结论:变压器电势平衡方程式中的负号来源于右手螺旋定则、楞次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为了除去不必要的负号,方便工程应用,指定另一种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动势正方向,简化了变压器T型等效电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学 变压器 等效电路
下载PDF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新型转子位置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东轩 王剑 田联房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79,共3页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及其电路实现,与现有反电势法相比,不需要对相电压进行滤波,不会带来相移问题,因此也无需进行补偿[1-3]。实验中,即使速度低至100 r/m,该方法依然有效,而目前普遍...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及其电路实现,与现有反电势法相比,不需要对相电压进行滤波,不会带来相移问题,因此也无需进行补偿[1-3]。实验中,即使速度低至100 r/m,该方法依然有效,而目前普遍采用的反电势法只能在速度大于150 r/m条件下有效,扩展了反电动势法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无刷电机 反电动势法 过零检测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下载PDF
基于新型抗低频扰动反电势观测器的直线永磁游标电机无位置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阳 吉敬华 +2 位作者 赵文祥 许德志 杨安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43-248,257,共7页
直线永磁游标(linear permanent magnet vernier,LPMV)电机拥有效率高、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在长行程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位置传感器的安装增加了系统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反电势观测器的LPMV电机的无位置控制策略,... 直线永磁游标(linear permanent magnet vernier,LPMV)电机拥有效率高、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在长行程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位置传感器的安装增加了系统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反电势观测器的LPMV电机的无位置控制策略,该观测器不但可获得反电势信息,而且能有效抑制低频扰动。电机的速度和位置角由锁相环获得,启动阶段采用I/F启动,提高了启动的可靠性。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动子位置估计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观测器 无位置控制 反电势 锁相环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EMF谐波自适应补偿的PMSG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柴秀慧 张纯江 +1 位作者 肖宏伟 赵晓君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55-61,共7页
提出一种改进型反电动势谐波自适应补偿的PMSG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滑模观测器SMO(sliding model observer)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广义二阶积分器SOGI(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减小了反电动势观测中谐波对转子位置... 提出一种改进型反电动势谐波自适应补偿的PMSG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滑模观测器SMO(sliding model observer)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广义二阶积分器SOGI(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减小了反电动势观测中谐波对转子位置的影响,提高了转子位置估计的准确性。由于电机参数的变化和变换器的非线性,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中含有大量的5、7、11次等低次谐波。使用自适应SOGI取代低通滤波器,对基频信号进行提取,一方面减小了低频谐波含量,从而减小了由低频谐波引起的转子位置估计偏差,同时消除了由滤波延时引起的相位偏差;另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使得相位误差收敛于0。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位置传感器 反电动势 滑模观测器 广义二阶积分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