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庆气田腐蚀及防护 被引量:29
1
作者 任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3-67,共5页
长庆气田开发过程中,硫化氢、二氧化碳、氯离子及水等多种腐蚀介质对井下管柱,地面采、集、输设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造成油、套管的断裂,井口装置失灵,集输管线爆破等事故。该气田腐蚀主要有硫化物应力腐蚀和酸性气体的电化学... 长庆气田开发过程中,硫化氢、二氧化碳、氯离子及水等多种腐蚀介质对井下管柱,地面采、集、输设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造成油、套管的断裂,井口装置失灵,集输管线爆破等事故。该气田腐蚀主要有硫化物应力腐蚀和酸性气体的电化学失重腐蚀两类。初期开发的气井由于井底残存部分积液,其中溶有一定量的酸性气体,从而形成酸液对井下管柱的腐蚀破坏。随着气井开发周期的延长,酸液腐蚀过程中产生的H+在井下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将不断地渗入到管柱内,从而降低管柱的硬度和强度,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将会造成管柱的应力变形或断裂。为抑制腐蚀介质的腐蚀破坏,建立了气田防腐专项研究项目,从根本上探明长庆气田的腐蚀特点,并借鉴国内其它油气田有关防腐工作的研究结果,开发出适合长庆气田的防腐措施,确保气田长期、高效地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防护 气田 机械设备
下载PDF
Effect of H_2S concentration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pipeline steel under the coexistence of H_2S and CO_2 被引量:21
2
作者 Da-peng Li Lei Zhang +3 位作者 Jian-wei Yang Min-xu Lu Jin-hui Ding Ming-liang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88-394,共7页
The effect of H2S concentration on H2S/CO2 corrosion of API-X60 steel was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 weight-loss metho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test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 The effect of H2S concentration on H2S/CO2 corrosion of API-X60 steel was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 weight-loss metho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test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osion process of the steel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H2S and CO2 coexist at different H2S concentrations is related to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the corrosion product film. With the addi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H2S, the size of the anode reaction region is de-creased due to constant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of more FeS sediment or more FeHS+i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eel. Meanwhile, the dou-ble-layer capacitance is diminished with increasing anion adsorption capacity. Therefore, the corrosion process is inhibited. The general cor-rosion rate of the steel rapidly decreases after the addi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H2S under the coexistence of H2S and CO2. With a further increase in H2S concentration, certain parts of the corrosion product film become loose and even fall off. Thus, the protection provided by the corrosion product film worsens, and the corrosion rate tends to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 steel hydrogen sulfide carbon dioxide corrosion corrosion rat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有色冶炼污酸综合处理及废水回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洪贵 陈朋伟 庄小波 《硫酸工业》 CAS 2019年第12期39-42,46,共5页
介绍了化学沉淀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电化学法等污酸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石灰-碳酸钠法、膜分离法、CO2+碳酸钠法等中和水除硬度技术。针对有色冶炼污酸污水特性,开发了污酸过滤+多级硫化除砷+中和处理+电化学深度处理+二氧化... 介绍了化学沉淀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电化学法等污酸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石灰-碳酸钠法、膜分离法、CO2+碳酸钠法等中和水除硬度技术。针对有色冶炼污酸污水特性,开发了污酸过滤+多级硫化除砷+中和处理+电化学深度处理+二氧化碳降硬度回用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可达标排放,中和水降硬度后低于自来水硬度指标,可直接生产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冶炼 污酸 污水 硫化法 电化学法 二氧化碳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study on the corrosion of the weld zone of 3Cr steel welded joints in CO_2 environments 被引量:8
4
作者 Li-ning Xu Jin-yang Zhu +2 位作者 Min-xu Lu Lei Zhang Wei C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00-508,共9页
The welded joints of 3Cr pipeline steel were fabricated with commercial welding wire using the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GTAW) technique.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s, linear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LPR), ... The welded joints of 3Cr pipeline steel were fabricated with commercial welding wire using the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GTAW) technique.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s, linear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LPR),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scan- 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ry (E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the growth of a corrosion film on the weld zone (WZ). The changes in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m were obtained through fitting of the EIS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rrosion rate of the WZ in CO2 environments first increased, then fluctuated, and finally de- creased gradually. The formation of the film on the WZ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dynamic adsorption, incomplete-coverage layer forma- tion, and integral layer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pipelines steel corrosion welded joints carbon dioxid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示踪单原子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间体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严靖 倪嘉琪 +2 位作者 孙宏丽 苏陈良 刘彬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32-52,共21页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涉及多个电子和质子转移,动态演变过程复杂.具有结构简单性和均匀性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研究上述复杂过程的理想模型催化剂,有利于理解催化构效关系.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为识别单原...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涉及多个电子和质子转移,动态演变过程复杂.具有结构简单性和均匀性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研究上述复杂过程的理想模型催化剂,有利于理解催化构效关系.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为识别单原子催化CO_(2)RR的动态演变过程提供了有利方法.本文总结了原位红外光谱在电催化CO_(2)RR研究中的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化学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的表面增强机制;详细探讨了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在研究原子级金属催化剂催化CO_(2)/CORR反应动态演变过程的关键作用;简述了原位红外谱图确定界面水的相关信息以及电极局部pH值的定量方法.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技术加深了对CO_(2)RR反应机制的理解,揭示了催化剂结构、电解质种类、分子吸附方式等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调控规律.尽管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电催化CO_(2)RR的复杂性,学者对该反应的认知仍不够全面和深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下:(1)精准辨识CO_(2)RR关键中间体/生成物.特别是当中间体/生成物的特征峰与其他峰重叠时,精准识别相关特征峰将极具挑战.一方面,需进一步提高原位光谱技术分辨率;另一方面,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光谱分析领域的应用为中间体/生成物混合特征峰的精准识别提供了有效方案,此类算法能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光谱中特征信息的智能、精准提取;(2)深入解析CO_(2)RR机理和复杂的反应路径.目前,研究者尚难以通过直接实验手段明确CO_(2)RR路径.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是明确CO_(2)RR中间体和反应途径的可行方案,能够进一步指导反应条件优化和催化剂结构设计;(3)建立工况下的原位CO_(2)RR机理研究方案.膜电极组件(MEA)电解槽通过使用膜直接连接阴极气体扩散电极和阳极,有效解决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还原 单原子催化剂 电化学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 反应动态演变过程 界面水
下载PDF
超亲气泡沫铜纳米线电极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
6
作者 王凯 叶丁丁 +3 位作者 朱恂 杨扬 陈蓉 廖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2-1240,共9页
利用可再生电能进行电化学还原CO_(2)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储能和减排技术,但在阴极发生析氢副反应,将降低电化学还原CO_(2)的性能。采用泡沫铜为基底制备铜纳米线电极扩展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然后通过十七氟癸基三甲基硅烷对电极进... 利用可再生电能进行电化学还原CO_(2)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储能和减排技术,但在阴极发生析氢副反应,将降低电化学还原CO_(2)的性能。采用泡沫铜为基底制备铜纳米线电极扩展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然后通过十七氟癸基三甲基硅烷对电极进行亲气处理,使电极表面从疏气状态变为超亲气状态,从而强化气相反应物CO_(2)传质,增加反应三相接触线,提高电极的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未亲气处理的泡沫铜纳米线电极相比,所制备的超亲气泡沫铜纳米线电极虽然具有较小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但其超亲气的特性更有利于CO_(2)的传质,抑制了电解液中氢离子的传输,有效削弱了析氢副反应的发生。在电解电位为-1.5V(vs.Ag/AgCl)时,H_(2)法拉第效率降低了17.7%,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还原 二氧化碳 铜纳米线 超亲气 传质
下载PDF
补CO_(2)对高硬低碱水质电化学除硬的增强作用
7
作者 朱田震 于德泽 +5 位作者 章明歅 姚光源 胡兴刚 何爱珍 陶蕾 滕厚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36,共7页
针对典型高硬度、低碳酸盐碱度的煤气化灰水直接电化学除硬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在隔膜法电化学除硬之前预补加CO_(2)来提升除硬效果。实验首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在不同电流-流量条件下考察了CO_(2)补加量对电化学除硬率、除硬速... 针对典型高硬度、低碳酸盐碱度的煤气化灰水直接电化学除硬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在隔膜法电化学除硬之前预补加CO_(2)来提升除硬效果。实验首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在不同电流-流量条件下考察了CO_(2)补加量对电化学除硬率、除硬速率、电流效率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加CO_(2)能明显提升除硬效果,在5 A-5 L/h电流-流量下,当补加CO_(2)使总无机碳含量接近总硬度时,除硬率提升至60%左右,电流效率提升至50%,除硬速率提升至470 g/(m^(2)·h)(以CaCO_(3)计),去除单位质量CaCO_(3)的能耗降至13.5 kW·h/kg。同比例降低电流-流量可进一步降低能耗,同时电流效率仍稳定在50%,但除硬速率也同比例降低。固定流量(5 L/h),进一步补加CO_(2)使pH=5.57,并提升电流至10 A,除硬率增至80.6%,但能耗增加明显。因此,合理调控CO_(2)补加量和电解电流是提升灰水电化学除硬效果的关键,后续研究可关注提升隔膜离子导电性、电流效率或加速垢晶析出,以降低能耗、提升设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灰水 电化学 除硬 CO_(2) 高硬度 低碳酸盐碱度
下载PDF
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合成碳材料电催化还原氧气合成过氧化氢 被引量:3
8
作者 喻奥 马国铭 +2 位作者 朱龙涛 彭平 李芳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665,共9页
研究了3种不同阳极(铜丝,镀锌铁丝和镍丝)材料对在熔盐中电化学还原CO_(2)制备的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探究了制备的3种碳材料,中空四面体碳(HQC,Cu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碳纳米片(CNS,Fe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和海绵状多孔碳(SPC... 研究了3种不同阳极(铜丝,镀锌铁丝和镍丝)材料对在熔盐中电化学还原CO_(2)制备的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探究了制备的3种碳材料,中空四面体碳(HQC,Cu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碳纳米片(CNS,Fe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和海绵状多孔碳(SPC,Ni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对2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的电催化性能。研究表明,使用镀锌铁丝作为阳极材料制备的CNS由大量的碳纳米片构成,且该纳米片上具有丰富的孔洞结构以及较大的I_(D)/I_(C)(Raman光谱中D峰与G峰的强度之比,其比值反映材料的缺陷程度)值(0.996)。与HQC和SPC相比,CNS表现出最高的2e;ORR电催化活性和H_(2)O_(2)选择性(接近90%)。CNS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归因于其高的I_(D)/I_(C)值和高C—O/C=O比值,说明结构缺陷和C—O/C=O官能团对CNS催化性能至关重要。此外,CNS还具有非常优异的电催化稳定性,在长达14 h的恒电压电化学催化测试后,环电流几乎无衰减。这种以CO_(2)为碳源合成可用于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_(2)O_(2))的碳材料的方法,不仅可以作为缓解温室效应的潜在选项,也为CO_(2)衍生碳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二氧化碳 碳材料 过氧化氢
下载PDF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CO_2合成甲酸和乙酸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鹏程 王黎 +2 位作者 李洋洋 陈小进 胡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26-1829,1833,共5页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微生物,与电化学系统结合还原CO_2合成甲酸和乙酸。通过扫描电镜(SEM)、PCR和16S r DNA检测菌种,并命名为Clostridium. sp. S。循环伏安扫描(CV)测试菌种具有电化学活性,在-500 m V出现CO_2还原峰。...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微生物,与电化学系统结合还原CO_2合成甲酸和乙酸。通过扫描电镜(SEM)、PCR和16S r DNA检测菌种,并命名为Clostridium. sp. S。循环伏安扫描(CV)测试菌种具有电化学活性,在-500 m V出现CO_2还原峰。设定阴极电势-900 m V,反应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氢气利用率达到81. 8%,甲酸最大累积浓度为4. 8 mmol/L,乙酸最大累积浓度为7. 76 mmol/L,总库伦效率最大为95. 41%。表明在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生物阴极可以将CO_2还原为多种有机物,确定菌种通过电极直接传递和氢气传递两种方式获得电子,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电合成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化学 CO2 H2 甲酸 乙酸
下载PDF
一种用于电还原CO_(2)生成甲酸的高性能连续流动式MEA反应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佩璇 彭芦苇 +2 位作者 何瑞楠 李露露 乔锦丽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8,共9页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是一种利用间歇性可再生电力缓解环境问题,并且生产液体燃料和工业化学品的有前途的方法。然而,传统的H型反应器由于在电解液中较低的CO_(2)溶解度以及两电极之间较大的极距而导致高欧姆电阻,严重限制...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是一种利用间歇性可再生电力缓解环境问题,并且生产液体燃料和工业化学品的有前途的方法。然而,传统的H型反应器由于在电解液中较低的CO_(2)溶解度以及两电极之间较大的极距而导致高欧姆电阻,严重限制了CO_(2)RR的电化学性能,不利于CO_(2)RR在工业应用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0.5 mol·L^(-1)KHCO_(2)的自生长Cu/Sn双金属电催化剂的高性能连续流膜电极组件(MEA)反应器,用于将CO_(2)转化为甲酸。与H型反应器相比,流动式MEA反应器不仅显示出优异的电流密度(-1.11 V_(RHE)时电流密度为66.41 mA·cm^(-2)),而且还保持了较高的甲酸法拉第效率(89.56%),并且能够稳定工作至少20 h。本文还设计了一套新型CO_(2)RR系统,可以有效地分离气态/液态产物。出乎意料的是,在-0.91 V_(RHE)且电池电压为3.17 V时,甲酸的生产率为163μmol·h^(-1)·cm^(-2)。本文为克服电化学CO_(2)RR的传质限制以及分离液体和气体产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二氧化碳 流动式MEA反应器 电解槽
下载PDF
锡气体扩散电极上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酸性能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启年 郑璐 +3 位作者 程庆宇 梁阿芳 孙晓文 孙庆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9-1195,共7页
研究了Sn气体扩散电极(SGDE)上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ERCF)性能的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和活性表面积测试等技术手段分别表征SGDE在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过程前后的物相结构、表面形... 研究了Sn气体扩散电极(SGDE)上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ERCF)性能的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和活性表面积测试等技术手段分别表征SGDE在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过程前后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活性表面积。采用生成甲酸的法拉第效率(fHCOOH)评价SGDE上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的性能。结果显示,fHCOOH随电解时间的延长急剧地降低,电解时间12 h的fHCOOH((36.6±1.6)%)比电解时间0.5 h时的fHCOOH((78.5±0.1)%)降低了53%。SGDE在12 h电还原反应后,表面沉积了微量Fe,而且Sn含量(质量分数)减少了66%,活性表面积降低了4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沉积的微量Fe对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过程基本没有影响,Sn含量和活性表面积的降低可能是SGDE上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二氧化碳 甲酸 锡气体扩散电极 稳定性
下载PDF
Cu修饰的多孔碳材料高效电化学还原CO2为CO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路喜 杨芳麒 +3 位作者 林欢欢 李响 王珺 邓曙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85-3691,共7页
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为一氧化碳是一种实现碳循环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利用大量过剩的二氧化碳资源,本文制备了一种简单合成的电催化剂,以生物质壳聚糖为前体制备了含氮多孔碳基底,嵌入均匀分布的非贵金属铜纳米颗粒进行修饰,通过调... 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为一氧化碳是一种实现碳循环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利用大量过剩的二氧化碳资源,本文制备了一种简单合成的电催化剂,以生物质壳聚糖为前体制备了含氮多孔碳基底,嵌入均匀分布的非贵金属铜纳米颗粒进行修饰,通过调节铜的负载量,达到充分利用铜金属的活性,从而在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实现了优异的一氧化碳法拉第效率和选择性。在-0.6V vs. RHE时下,一氧化碳的最大法拉第效率(FE)为78%,并且没有其他有效产物的生成,从而一氧化碳的选择性达到了100%,电流密度为1.9mA/cm2。并且在0.1mol/L KHCO3水溶液中连续电解13h以上,一氧化碳的法拉第效率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制备的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二氧化碳 多孔碳 铜纳米颗粒 法拉第效率 稳定性
下载PDF
表面改性水热自生长SnO_(2)碳布电极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宇航 叶丁丁 +3 位作者 朱恂 杨扬 陈蓉 廖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488-3496,共9页
电化学还原CO_(2)是一种有效的CO_(2)转化及利用方法,但是由于CO_(2)在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较低,限制了其电化学还原性能.为增加电极-溶液-CO_(2)的三相反应界面,本文通过水热自生长的方法在碳布基底上制备SnO_(2)纳米片催化剂,利用三甲... 电化学还原CO_(2)是一种有效的CO_(2)转化及利用方法,但是由于CO_(2)在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较低,限制了其电化学还原性能.为增加电极-溶液-CO_(2)的三相反应界面,本文通过水热自生长的方法在碳布基底上制备SnO_(2)纳米片催化剂,利用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电极使其表面具有疏水性,研究了疏水电极与亲水电极的微观形貌和元素价态,对比了疏水电极与亲水电极的表面浸润性、双电层电容、塔菲尔斜率和电化学阻抗,并在不同电位下进行了电化学还原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亲水电极相比,表面改性后的疏水电极具有更低的塔菲尔斜率和传质阻力,表现出更优的电化学还原性能;在-1.8 V(vs.Ag/AgCl)电解电位下,电流密度为(28.0±0.6)mA cm^(-2),法拉第效率为77.2%±1.9%,比亲水电极的法拉第效率提高了14.7%;经12 h的电解测试后仍可维持72.6%的法拉第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二氧化碳 SnO_(2)纳米片 表面改性 三相反应界面
原文传递
电化学法原位碳化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慨 周欢 +5 位作者 顾传君 黄绍权 黄华林 冼学权 李冬冬 黄志民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84-192,共9页
本文聚焦大理石加工行业废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以湿法冶金萃取工艺纯化得到的氯化钙溶液为主要原料,重点探索利用电化学原位碳化的方法从氯化钙制备纳米碳酸钙,实现从固废转变成高端钙基材料的目标。研究采用电化学法+原位碳化反应的制... 本文聚焦大理石加工行业废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以湿法冶金萃取工艺纯化得到的氯化钙溶液为主要原料,重点探索利用电化学原位碳化的方法从氯化钙制备纳米碳酸钙,实现从固废转变成高端钙基材料的目标。研究采用电化学法+原位碳化反应的制备方法,创造适合环境,使得氯化钙与二氧化碳直接发生碳化反应。通过调控直流电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晶型控制剂添加量(柠檬酸)和CO2通气速率等影响因素,研究其对生成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采用X衍射光谱(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分别对碳酸钙形貌、粒径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原位碳化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直流电压12V、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h、柠檬酸添加量5mmol/L、CO2通气速率30mL/min。该条件下可得到链状纳米碳酸钙,直径30nm,长径比(L/D)约8。利用电化学法原位碳化氯化钙可制备获得链状纳米碳酸钙,不需要外加碱,其碳化过程可表述为电化学复分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辅助法 原位碳化 纳米碳酸钙 氯化钙 二氧化碳
下载PDF
925银电极上同步电化学还原NO_2^-与CO_2合成尿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志桥 屠锦军 +2 位作者 宋爽 裘建平 陈建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41-1544,共4页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urea by simultaneous reduction of nitrite and CO2 was performed in 0.02 mol·L-1 NaNO2 and 0.2 mol·L-1 NaHCO3 aqueous solutions at 925 Ag electrode in laboratory-scale experim...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urea by simultaneous reduction of nitrite and CO2 was performed in 0.02 mol·L-1 NaNO2 and 0.2 mol·L-1 NaHCO3 aqueous solutions at 925 Ag electrode in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s.The effect of several parameters, including electrolysis potential, temperature, and CO2 pressure, on urea 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At the temperature of 293 K,CO2 pressure of 0.7 MPa, the electrolytic potential of -0.6 V, the current efficiency of urea formation reached 37%.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of 273 K and electrolytic potential of -1.7 V, the current efficiency reached 26% under normal ambient pressure.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urrent efficiency and formation of CO, NH3 and urea, a tentative reaction pathway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NO2^- CO2 尿素 925银电极
下载PDF
铋/纳米洋葱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研究
16
作者 龚浩 王宇宏 +3 位作者 郭雨菲 张静 师倩莹 高利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4-148,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Bi/MCNOs电极催化剂,通过XRD、SEM对Bi/MCNOs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Bi/MCNOs电极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水热过程中,MCNOs成功负载到Bi上,Bi/MCNOs具有更小的球状结构。Bi/MCNOs电极电化学活性表面积... 采用水热法制备Bi/MCNOs电极催化剂,通过XRD、SEM对Bi/MCNOs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Bi/MCNOs电极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水热过程中,MCNOs成功负载到Bi上,Bi/MCNOs具有更小的球状结构。Bi/MCNOs电极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为Bi电极的3.4倍。Bi/MCNOs电极的电流密度是Bi电极的4倍,且具有更正的起峰电位。通过对KHCO_(3)电解液浓度、还原电位对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的分析可知,KHCO_(3)电解液浓度为0.5 mol/L、电势为-1.6 V vs.Ag/AgCl时,电化学还原CO_(2)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由此可见,Bi/MCNOs电极具有更高的活性,可有效提高电化学还原CO_(2)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纳米洋葱碳电极 电化学还原 二氧化碳 电流密度 电流效率
下载PDF
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清华 沈腊珍 +3 位作者 苗震雨 李肇敏 芦宝平 董金龙 《工业催化》 CAS 2021年第2期17-23,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制备过程中提升催化剂活性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单原子催化剂在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和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CO_(2)RR)中的应用。最后结合目前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挑... 综述了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制备过程中提升催化剂活性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单原子催化剂在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和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CO_(2)RR)中的应用。最后结合目前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挑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对进一步构筑具有特定结构和催化功能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实验及理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单原子催化剂 电化学催化 二氧化碳 燃料电池
下载PDF
电化学固定CO_2的技术分析
18
作者 张自丽 赵毅 +1 位作者 钱新凤 韩银光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4,共5页
作为碳减排与资源化领域重要的技术之一的电化学固定CO2已成为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电化学固定CO2生成CO、CH4、C2H4、HCOOH等产物的反应因素和反应装置的优化以及反应机理的推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大部分电化学固定CO... 作为碳减排与资源化领域重要的技术之一的电化学固定CO2已成为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电化学固定CO2生成CO、CH4、C2H4、HCOOH等产物的反应因素和反应装置的优化以及反应机理的推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大部分电化学固定CO2技术仍处在研究阶段,有待深入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固定 二氧化碳 甲醇 羧酸 酯化
原文传递
Fe/C3N4纳米颗粒用于高效电催化还原CO2至CO
19
作者 竺柏康 欧浩 +2 位作者 金凌雷 宋德斌 张乐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1,87,共7页
电催化转化CO2技术用于海洋油气中CO2的处理,不但可以高选择性地将CO2转化为CO、CH4等化学品,并且其可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的催化转化。本研究将Fe纳米颗粒担载在h-C3N4纳米片上,并通过包覆无定型碳后制备获得了铁基纳米复合催化剂。同时... 电催化转化CO2技术用于海洋油气中CO2的处理,不但可以高选择性地将CO2转化为CO、CH4等化学品,并且其可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的催化转化。本研究将Fe纳米颗粒担载在h-C3N4纳米片上,并通过包覆无定型碳后制备获得了铁基纳米复合催化剂。同时,研究不同的铁前驱体负载量以及煅烧温度对铁纳米颗粒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2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100℃焙烧温度下,在铁负载量为2.36 wt.%时,铁纳米颗粒催化剂电催化CO2还原效果最佳,产物CO的法拉第效率可达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铁纳米颗粒 CO2 h-C3N4
下载PDF
电流型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件全固态电化学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仲柏 周亚民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用聚丙烯腈(PAN)、二甲亚砜(DMSO)和高氯酸四丁基铵(TBAP)制备了一种新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以恰当用量配比的PAN-DMSO-TBAP聚合物电解质呈有高达10-4S·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和好的空间网... 用聚丙烯腈(PAN)、二甲亚砜(DMSO)和高氯酸四丁基铵(TBAP)制备了一种新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以恰当用量配比的PAN-DMSO-TBAP聚合物电解质呈有高达10-4S·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和好的空间网状多孔结构,由其在金微电极上成膜构成的全固态电化学体系,在常温下对CO2气体有良好的电流响应特性.如此构型一体的全新的电流型CO2气体传感器,既消除了传统电化学传感器因电解液渗漏或干涸带来的弊端,又具有体积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体系 电流型 二氧化碳 固体电解质 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