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宁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现状调查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飞燕 章钰洁 《特区经济》 2023年第10期53-56,共4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让有再就业意愿的低龄老年人重新走上岗位,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浙江省海宁市低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就...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让有再就业意愿的低龄老年人重新走上岗位,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浙江省海宁市低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构建老年友好型就业环境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建立老年人再就业培训体系、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树立积极老龄观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再就业 低龄老年人
下载PDF
北欧老年就业政策对我国延迟退休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志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4-221,312,共8页
实行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延迟退休制度必然要求推动老年就业,而老年就业是实行延迟退休制度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北欧五国推进老年就业的社会保障、就业环境和老年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提出以"小步渐进"为理念建立弹性的退休制度、... 实行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延迟退休制度必然要求推动老年就业,而老年就业是实行延迟退休制度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北欧五国推进老年就业的社会保障、就业环境和老年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提出以"小步渐进"为理念建立弹性的退休制度、以"利益诱导"为方向建立积极的养老金制度、以"公平有效"为原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以"终身学习"为目标推进职业性的老年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我国老年劳动力的价值,为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出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国家 延迟退休 老年就业
下载PDF
延迟退休的中国方案: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之双重视角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5,共4页
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双重视角提供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依据。社会保障视角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是推行延迟退休的主要动因;劳动力市场视角表明,延迟退休与老年人就业和中青年就业直接关联。我国延迟退休方案设... 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双重视角提供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依据。社会保障视角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是推行延迟退休的主要动因;劳动力市场视角表明,延迟退休与老年人就业和中青年就业直接关联。我国延迟退休方案设计应加强代际公平性的考量,配套有利于老年劳动者就业的社会政策,更快提高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养老保障 青年就业 老年就业
下载PDF
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低龄老年就业政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水辉 尚宇红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11-118,共8页
低龄老年就业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老年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龄段主要分布在55-69岁之间、求职渠道以亲友介绍为主等特征,存在就... 低龄老年就业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老年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龄段主要分布在55-69岁之间、求职渠道以亲友介绍为主等特征,存在就业数量下降、就业结构不合理等不足。因此,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管理机构、完善退休与养老金制度、健全求职机构、推进反年龄与性别歧视、加大老年教育培训以及在职健康制度等方面促进老年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就业 低龄老年 人口老龄化
下载PDF
数字鸿沟对老年人就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吴鹏 刘慧君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3,共14页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口再就业和继续劳动参与是老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数字鸿沟似乎成了老年人就业和劳动参与的新桎梏。因此,文章基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信息效应论和人力资本理...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口再就业和继续劳动参与是老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数字鸿沟似乎成了老年人就业和劳动参与的新桎梏。因此,文章基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信息效应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深入探究数字鸿沟对老年人就业不平等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借以弥合老年数字鸿沟、释放老年人的就业活力。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会扩大老年人的就业不平等,包括就业机会不平等、就业层次不平等和就业收入不平等。而不同类型数字鸿沟,包括接入沟、使用沟和获取沟对老年人的就业不平等均有显著影响。与其他群体相比,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和男性老年人就业不平等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可以通过信息获取和就业技能改善两种方式影响老年人就业不平等。以上研究发现表明,数字鸿沟是影响老年人就业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弥合老年数字鸿沟、释放老年人的就业活力,需要加快建立数字包容性社会,大力推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城乡差异,并强化老年人的数字技术接入、使用和知识获取的宣传教育,推动数字技术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和普及,以助推数字技术成为老年人就业活力释放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老年就业 互联网使用 不平等 延迟退休
下载PDF
关怀伦理学视野下老年人就业问题的研究——基于《中国2010人口普查资料》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华汛子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5年第1期290-298,共9页
一导言世界1/3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已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就业,以缓解"养老"给社会带来的沉... 一导言世界1/3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已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就业,以缓解"养老"给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以及劳动人口减少造成的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问题 人口普查资料 老年人 关怀伦理学 实证分析 中国 劳动能力 全球性问题
下载PDF
农村老年非正规就业群体及其工作状况研究
7
作者 李力东 瞿晓梅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8-37,共10页
研究农村老年非正规就业群体可以拓展乡村振兴和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空间。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这一群体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工作状况能够得以完整把握。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形成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研究农村老年非正规就业群体可以拓展乡村振兴和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空间。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这一群体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工作状况能够得以完整把握。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形成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群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较差,工资水平较低且时常面临着拖欠工资的问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工伤事故且缺乏保障。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村干部通过相互合作可为这一群体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非正规就业群体 形成机制 工作状况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