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超高产群体特征与光能利用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才斌 郑亚萍 +2 位作者 成波 (?)继锋 姜振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大田条件下,通过比较花生超高产田(产量≥8.5 t/hm2)和一般高产田(产量≥6.0 t/hm2)群体特征和光能利用率得:叶面积系数峰值持续时间长是超高产花生的一个显著特点;超高产田全生育期光合势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田;产量形成期光合势占全生育... 大田条件下,通过比较花生超高产田(产量≥8.5 t/hm2)和一般高产田(产量≥6.0 t/hm2)群体特征和光能利用率得:叶面积系数峰值持续时间长是超高产花生的一个显著特点;超高产田全生育期光合势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田;产量形成期光合势占全生育期的80%以上,对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超高产田单位叶面积光截获效率低于一般高产田:超高产田的干物质生产速率全生育期始终高于一般高产田,干物质生产速率峰值高,后期下降速度慢,是超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花生光能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研究适宜的栽培条件和措施是今后花生再高产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超高产群体 光能利用率 光截获率 叶面积系数 产量
下载PDF
作物生产与光合效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淑新 董梅英 孙苏卿 《张家口农专学报》 2003年第2期4-5,共2页
本文论述了作物生产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分析了高产田作物的生产潜力,指出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作物 生产 光合效率 相关分析 光能利用率
下载PDF
镇江滨江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的热值及其能量生产动态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萍萍 陆军 +1 位作者 吴沿友 付为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9,共9页
为了对镇江市滨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改善湿地功能与效益,提高湿地生产量,于2006年3月起,在长江中下游镇江内江南岸北固山-大东沟湿地,对优势植物种群芦苇和稿草及其各器官的热值、能量现存量、年净初级生产力及光能利用... 为了对镇江市滨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改善湿地功能与效益,提高湿地生产量,于2006年3月起,在长江中下游镇江内江南岸北固山-大东沟湿地,对优势植物种群芦苇和稿草及其各器官的热值、能量现存量、年净初级生产力及光能利用效率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芦苇、稿草及其器官的热值都随着生育期而略有提高,但变化较为平缓.芦苇热值在17953.24~18452.62J·g^-1之间变化,稿草热值变化范围在17702.51~18291.72J·g^-1之间;(2)全年群落能量现存量随时间而增加,并与生物量增长趋势相一致;(3)滨江湿地生态系统年能量净初级生产力为29355.06kJ·m^-2·年^-1,不同种群器官构件的能量生产与分配的季节动态也有差异;(4)芦苇、稿草种群的年光能利用率分别为1.30%和0.33%.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的动态变化与群落生产力变化机制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能量现存量 年能量净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 镇江滨江 湿地
下载PDF
盐池沙地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沙柳的光响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段玉玺 贺康宁 +3 位作者 朱艳艳 芦新建 张进虎 孙跃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0-203,共4页
在半干旱的盐池沙区,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3a生沙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0~2000μmol/(m2·s)PAR范围内,沙柳在土壤水分为2%,4%,8%,12%时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34... 在半干旱的盐池沙区,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3a生沙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0~2000μmol/(m2·s)PAR范围内,沙柳在土壤水分为2%,4%,8%,12%时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340,1520,1550和1633μmol/(m2·s),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Tr随PAR的增高不断增大;最大Pn分别为8.7,9.1,9.47和19.52μmol/(m2·s);维持较高的Pn,即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的80%时,最低光照强度均在500μmol/(m2·s)以上;既保证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又维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的光强600-1500μmol/(m2·s)。沙柳平均Pn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平均WUE在土壤含水量为8%时达到最大值,因此,沙柳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比较好的SWC应该为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下载PDF
多因素耦合的光伏水泵提水系统配置优化方法
5
作者 赵航 朱德兰 +2 位作者 张锐 纳扎罗夫•胡代贝尔迪 柳昌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为探究提水效率影响因素及系统配置对光伏水泵提水系统性能影响,该研究利用光伏水泵循环提水系统,探究不同辐照强度、阀门开度、提水高度下光伏组件利用效率、水泵运行效率、管路效率变化规律,并构建系统流量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各... 为探究提水效率影响因素及系统配置对光伏水泵提水系统性能影响,该研究利用光伏水泵循环提水系统,探究不同辐照强度、阀门开度、提水高度下光伏组件利用效率、水泵运行效率、管路效率变化规律,并构建系统流量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各个区间的提水量占比及不同提水高度下提水系统的参数,根据该系统整体效率和太阳能利用率确定最优提水高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光伏组件面积及蓄水池数量降低提水系统提水成本及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并确定提水成本最低时光伏组件面积和蓄水池数量。研究结果表明:确定光伏组件利用效率随辐照强度变化关系及水泵高效率运行区间,并确定光伏水泵最优提水高度为20 m,太阳能利用率为64.05%,整体利用效率为4.521%,提水成本为0.151元/m^(3);在最优提水高度的基础上,讨论了增加光伏板面积及蓄水池数量对太阳能利用率与提水成本的影响,当提水成本最低时,光伏板面积为3.71 m2,成本为0.143元/m^(3),太阳能利用率为90.83%;蓄水池数量为4个,成本为0.145元/m^(3),太阳能利用率为94.62%,表明增加光伏板面积和蓄水池数量有效降低提水成本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为光伏水泵提水系统配置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效率 阀门开度 光伏水泵 太阳能利用率
下载PDF
5种常见盆栽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军辉 张葳蕤 +1 位作者 杜承星 丁云春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月季、大叶黄杨、鸢尾、牡丹、碧桃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光合分析仪以及Microsoft Excel、DPS数据处理系统对5种试样盆栽植物进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速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能利... 以月季、大叶黄杨、鸢尾、牡丹、碧桃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光合分析仪以及Microsoft Excel、DPS数据处理系统对5种试样盆栽植物进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速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能利用率等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常见盆栽植物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的显著性差异不同。在选取的5种盆栽植物中,乔木类盆栽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强于灌木类盆栽植物的,草本类盆栽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低于乔木类和灌木类盆栽植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植物 光合生理特性 光合色素 光能利用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下载PDF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红豆草气候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振镛 余优森 +2 位作者 仇化民 林日暖 刘养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本文对红豆草的干物重、青干比、生长率、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和光能利用率等生物量特征值作了分析研究,从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其影响的结果中,得出盛花期为刈草最佳阶段,并提出了提高刈草量的关键措... 本文对红豆草的干物重、青干比、生长率、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和光能利用率等生物量特征值作了分析研究,从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其影响的结果中,得出盛花期为刈草最佳阶段,并提出了提高刈草量的关键措施。这对指导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将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气候生产力
下载PDF
传统建筑与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的融合——以SDC2013厦门大学参赛作品为例
8
作者 薛一冰 张洁 《建筑节能》 CAS 2014年第7期57-60,共4页
以2013年在中国举行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2013)中厦门大学参赛作品阳光屋为例,对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采光及通风等适用性策略,被动式保温隔热、太阳能利用及智能控制等建筑节能技术,建筑材料、水与庭院绿化等环境处理手法三大... 以2013年在中国举行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2013)中厦门大学参赛作品阳光屋为例,对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采光及通风等适用性策略,被动式保温隔热、太阳能利用及智能控制等建筑节能技术,建筑材料、水与庭院绿化等环境处理手法三大方面进行解析,阐述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传统建筑与绿色节能建筑的融合方法。结合图片与数据分析,以期为我国传统建筑和绿色节能建筑的融合提供良好的思路与方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建筑节能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被动式保温隔热 太阳能利用 智能控制 数据分析 solar Decathlon (SDC2013)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在太阳能热利用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董益华 林俊光 +2 位作者 张曦 罗海华 候轶 《电站系统工程》 2020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动力循环主要有跨临界朗肯循环和超临界布雷顿循环。在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为200~1000℃和二氧化碳工质压力在10~40 MPa的范围内,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和比较这两种循环的热效率。在较高温度下,... 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动力循环主要有跨临界朗肯循环和超临界布雷顿循环。在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为200~1000℃和二氧化碳工质压力在10~40 MPa的范围内,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和比较这两种循环的热效率。在较高温度下,随工质压力升高,两种循环热效率均增大;但在较低温度下,两种循环热效率的变化却相反;并且在一定温度以上,超临界布雷顿循环热效率总是高于跨临界朗肯循环。通过拟合得到两种循环热效率相等的关联式。结合实际条件,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为350℃以上时应采用超临界布雷顿循环;而在350℃以下,宜采用跨临界朗肯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跨临界朗肯循环 超临界布雷顿循环 循环热效率 太阳能热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