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数字洞穴”:数字化时代的生存隐忧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24
1
作者 邹红军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5,共15页
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人类生活向数字空间的加速转型,人们在享受巨大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制造了“数字洞穴”这一柏拉图式的存在论问题:数字媒介架构的投映天网使得人们正在不断迷入其中,乃至于自我捆绑。作为数字化时代此在的基本境遇,“... 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人类生活向数字空间的加速转型,人们在享受巨大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制造了“数字洞穴”这一柏拉图式的存在论问题:数字媒介架构的投映天网使得人们正在不断迷入其中,乃至于自我捆绑。作为数字化时代此在的基本境遇,“数字洞穴”加速将理念世界推向可见世界,潜藏着全景性生存隐忧。世界的“拟像”化制造了新的存在论现实,意味着“数字洞穴”不仅表征为一个图像化生存的世界,即图像既是此在的“已经在此”,又是此在的现身方式,同时架构着一种新型权力空间,这种权力表现为全景式的说服,其目的在于燃烧人的欲望,实现欲望经济的再生产。他者的“抽象”化导致了社会关系的新异化:首先表现为他人就是数据的他者性异化,即主体的“虚体”化生存以及随之而来的主体间的去生命化后果;其次意味着社会关系的丛林化危机,即“数字丛林”中的去责任化以及与日俱增的伦理风险。自我的“非人”化加速了主体性的迷失:首先表现为个体感性的灾难,即欲望和情感的日益贫困;其次是更为彻底的心灵的无产,也就是主体意识与精神的不断均质化与抽象化等。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所有人幸福生活的可能方式,理应对人类穴居化的生存风险有所回应,这种回应首先需实现观念性的思想引领,即直面现代技术的“三观”重塑,合宜的“技术观”“生活观”与“闲暇观”是走向良善数字化生活的根本之道;其次是关注技能性的路径操练,即充分借鉴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美国等的有益经验,研究出台我国数字素养框架与内容,加快数字素养培育,建立成人代理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数字洞穴 生存隐忧 教育应对
下载PDF
数字化生存的全景遮蔽与教育应对——柏拉图“洞穴之喻”之省思 被引量:22
2
作者 韦恩远 肖菊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数字化生存是人类与数字化媒介发生交互关系的存在方式,暗藏着遮蔽人之存在的生存隐忧。本研究通过援引柏拉图“洞穴之喻”之省思,阐释数字化生存内蕴的人与技术关系的两极反转、现实与虚拟关系的错位倒置,揭示数字化生存给教育造成的... 数字化生存是人类与数字化媒介发生交互关系的存在方式,暗藏着遮蔽人之存在的生存隐忧。本研究通过援引柏拉图“洞穴之喻”之省思,阐释数字化生存内蕴的人与技术关系的两极反转、现实与虚拟关系的错位倒置,揭示数字化生存给教育造成的“全景遮蔽”,主要表现为:意识同质,教育塑造人的主体性使命的隐匿退场;认知短路,知识脱离教育之外的愚昧持存;转型危机,教育面临陌生人社会的道德失序。本文认为,通过深度把握人的自我意识的同一性结构实现主体唤回,通过抽象性与泛在性的认知过程完成知识划界,展开面向数字原住民的素养培育形成路径操练,才是教育帮助人走向良善数字化生存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洞穴之喻 教育应对 技术哲学
下载PDF
我国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状况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18
3
作者 戚业国 孙秀丽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70,共8页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国内有关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的自主测评开发几近空白。本研究构建了我国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结构框架,开发了相应的测评问卷,对国内包括高中名校、优质高中、城市一般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国内有关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的自主测评开发几近空白。本研究构建了我国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结构框架,开发了相应的测评问卷,对国内包括高中名校、优质高中、城市一般高中、农村一般高中四个层次共20所普通高中三个年级的6204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并对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发现了我国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探求了加强我国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学生 批判性思维状况 教育应对
原文传递
文化理解视角下的教育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伍远岳 程佳丽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8,共8页
多元文化的理解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评价需要积极回应的问题。以哲学诠释学为基本理论支撑,从理解的视角探讨教育评价,体现了教育评价中多元文化的视域融合及评价主体的平等对话。文化理解视角下的教育评价主张尊重文化多... 多元文化的理解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评价需要积极回应的问题。以哲学诠释学为基本理论支撑,从理解的视角探讨教育评价,体现了教育评价中多元文化的视域融合及评价主体的平等对话。文化理解视角下的教育评价主张尊重文化多元,包容文化差异,消除文化偏见,以体现评价的客观性、适应性和公平性。在实践路径上,文化理解视角下的教育评价要求评价者树立文化包容的评价观念,通过增强协商对话营造文化交融的评价氛围,强化质性评价促进评价意义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文化理解 文化回应 多元文化
下载PDF
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及教育应对 被引量:12
5
作者 魏晓娟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95-99,共5页
青少年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除了受它的幽默诙谐、简洁创新等自身魔力吸引外,青少年群体特有的标新立异、渴望独立、叛逆等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流行语的喜爱和追捧。网络流行语隐含的功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但其特有的结构形... 青少年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除了受它的幽默诙谐、简洁创新等自身魔力吸引外,青少年群体特有的标新立异、渴望独立、叛逆等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流行语的喜爱和追捧。网络流行语隐含的功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但其特有的结构形式、内容及其传递的部分不当价值观念和态度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我们应重视青少年网络流行语隐含的心态和诉求,积极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充分发掘和利用流行语蕴含的教育价值,合理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流行语 心理动因 教育引导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对义务教育管理的挑战与回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超 邬志辉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8,共12页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合理、生态文明和文化特色。新型城镇化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面"表现在:教育管理体制之"如何优化管理幅度",学校布局管理之"如何应对城市群"...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合理、生态文明和文化特色。新型城镇化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面"表现在:教育管理体制之"如何优化管理幅度",学校布局管理之"如何应对城市群",城镇教育发展之"如何持续供给教育资源",农村教育发展之"如何保证小规模学校质量"。新型城镇化对教育管理的挑战"点"表现在:管理理念如何突破"城市本位",管理思路如何突破"问题导向",理论基础如何突破"行政管理学",管理内容如何突破"要素模式"。面对这些挑战,教育管理方面需要做出以下回应:管理体制由"以县为主"向"多层主体"转变,建立"城市群"内部义务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城乡教育关系从"优先城市"向"扶持农村"转换,管理理念由"统治"向"治理"转变,管理思路兼顾"当下"和"未来",理论基础由"行政学管理学"向"经济学社会学"扩充,管理内容由"体制"向"机制"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义务教育 教育管理 教育体制 挑战 回应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学男 李永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引发关注,教育领域似乎是受其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的领域之一。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当前存在高估短期效果、低估长远效果的倾向。研究从唯物史观视角,分阶段概括梳理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其发展水平和技术限... 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引发关注,教育领域似乎是受其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的领域之一。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当前存在高估短期效果、低估长远效果的倾向。研究从唯物史观视角,分阶段概括梳理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其发展水平和技术限度,判断其与人类智慧仍有本质差别,特别是在高阶认知和社会情感方面。研究基于理性质疑的态度,发现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在结构对比、逻辑对比、符号编码、内容分析、交互机理和培养模式六个主要方面存在同构性逻辑,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清晰的认知和判断。研究建议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教学模式创新三个直接且关键的问题切入,以人工智能撬动教育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同构性逻辑 教育变革 技术限度 教育应对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欣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实践环境,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网络空间的“集体狂欢”、从“现实”到“虚拟”的阵地转变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网络空间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网络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孕育着平等开放的... 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实践环境,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网络空间的“集体狂欢”、从“现实”到“虚拟”的阵地转变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网络空间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网络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孕育着平等开放的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成为可能,因此,要积极利用网络优势,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建立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症候 教育应对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20年的教育现状探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阿依提拉·阿布都热依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5,共9页
哈萨克斯坦自1991年宣布独立至2011年,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随着国内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哈萨克斯坦的国民教育在保持苏联时期积累的优良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绩。文章在简要介绍哈... 哈萨克斯坦自1991年宣布独立至2011年,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随着国内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哈萨克斯坦的国民教育在保持苏联时期积累的优良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绩。文章在简要介绍哈萨克斯坦教育历史的基础上,梳理其独立后出台的教育政策,用数据资料阐述教育系统的新变化。在分析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保证所有国民均可接受高质量教育并尽快达到"努力将哈萨克斯坦列入世界前50名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行列"这一远大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教育政策 教育体系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超越舆情应对:教育的公共性与政策回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霜叶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68,共9页
近十年来,教育舆情与舆情应对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关注焦点。随着中国的互联网社会发展,网络技术与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创新,舆情发展与处理的时间反应链也被急剧缩短。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引入"公共性"和&qu... 近十年来,教育舆情与舆情应对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关注焦点。随着中国的互联网社会发展,网络技术与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创新,舆情发展与处理的时间反应链也被急剧缩短。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引入"公共性"和"政策回应"的概念;从教育舆情的特点出发,提出要超越简单的舆情应对,通过辨识舆情特征和教育的公共性,系统化、制度化地构建长效合理的政策回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应对 教育的公共性 政策回应
原文传递
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少子老龄化趋势及其教育多元应对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高燕 刘宝存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69,共11页
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变化呈现出少子老龄化的特征,带来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和养老压力较大、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能力下降及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等深远影响。为应对少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在教育领域提... 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变化呈现出少子老龄化的特征,带来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和养老压力较大、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能力下降及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等深远影响。为应对少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在教育领域提出系列对策: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挖掘国民人力资源潜力,提升现有人口素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劳动力缺口;缓解家长负担,促进人口增长。新时代我国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抓住五个着力点:鼓励人口生育,同步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在更高水平上普及教育,提高学历教育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非学历教育人口质量以及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缓解劳动力短缺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要国家 人口少子老龄化 教育政策 教育应对
原文传递
数智时代的精神危机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丹华 李海峰 孟宝兴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2,共10页
精神危机是近代哲学一直关注的问题。数智技术的持续革新及其对人的边界突破,使得人的精神界域面临三重危机,即人“超越”世界引发的虚无性危机、技术“超越”人引发的物役性危机、人“抛却”自我引发的主体性危机。根据精神生活的现实... 精神危机是近代哲学一直关注的问题。数智技术的持续革新及其对人的边界突破,使得人的精神界域面临三重危机,即人“超越”世界引发的虚无性危机、技术“超越”人引发的物役性危机、人“抛却”自我引发的主体性危机。根据精神生活的现实本质和数智时代的发展特点,数智时代精神危机的成因主要来源于折叠世界圈养的意义感缺失、算法社会豢养的个性化隐退、数智产品喂养的认知力受损。针对这些问题,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成分,需能引领新一代人类精神风向,具有足够的洞察精神危机的敏感性,以实践交往活动增进学生生活意义,用数智人文教育重塑学生价值观念,激发求知旨趣以培养学生主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数智技术 精神危机 教育应对
下载PDF
现代教育人学的理论求索、实践应用和时代回应——第三届全国教育人学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雅芝 任春红 肖绍明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第三届全国教育人学论坛主题为“现代教育人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回顾教育人学研究的历史,阐明“人的问题”是教育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基于教育人学的理论求索,论坛融合中西人学研究的视域,探究不同历史情境下教育... 第三届全国教育人学论坛主题为“现代教育人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回顾教育人学研究的历史,阐明“人的问题”是教育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基于教育人学的理论求索,论坛融合中西人学研究的视域,探究不同历史情境下教育人学研究的主题、范畴、理论和方法的变革和发展。在教育人学的实践应用方面,论坛检视教育人学的人性假设,申明复杂的、整体的人性影响教育深远,探析从人的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发展的始基、关系和生成,揭示儿童身上精神存在的先验善意。最后,针对技术时代教育人学面临的挑战和反人学现象,论坛做出积极回应,回归和关照儿童本身,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个体力量和推动社会转型的功能,为个性的自由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教育人学的独特视野、理论基础和实践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学 理论求索 实践应用 时代回应 人性
下载PDF
抗疫保教:教育技术的责任与担当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革平 刘选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年第3期20-26,共7页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使我国教育系统面临的突出矛盾表现为社会期盼教育系统不影响学生发展能尽量组织教学与师生不能到校之间的矛盾。发挥教育技术学科优势、主动介入解决矛盾是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人应有的责任和担...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使我国教育系统面临的突出矛盾表现为社会期盼教育系统不影响学生发展能尽量组织教学与师生不能到校之间的矛盾。发挥教育技术学科优势、主动介入解决矛盾是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教育技术特有的学科积淀和丰富的网络教学实践成果为解决当前教育的突出矛盾提供了可行性和可能性。疫情状态下一线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应该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设计、设计好教学交互、实施分段分层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教育技术对促进教学变革也有其发挥作用的限度,理性认识教育技术的定位并解决好其擅长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持有的立场。未来教育技术学科应当加快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深度融合”,聚焦育人本位,共同推动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网络教学 教育应对
下载PDF
数字交往空间视域下的道德隐忧与教育回应
15
作者 杨雪 杨进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8,共10页
数字交往是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开展的交往实践活动,其呈现出交往情境去时空化、交往对象符号化、互动方式匿名化及伦理规约空白化的四重特征。数字交往对于突破传统交往局限、促使人际交往更为密切、效率发挥了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发... 数字交往是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开展的交往实践活动,其呈现出交往情境去时空化、交往对象符号化、互动方式匿名化及伦理规约空白化的四重特征。数字交往对于突破传统交往局限、促使人际交往更为密切、效率发挥了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的道德隐忧,主要表现为:数字空间随时相遇陌生人带来道德信任危机,主体被数字媒介异化导致道德虚无主义蒙生,交往形式面具化引发情感冷漠,过度的自由与解放诱发道德滑坡。面对数字交往空间中的道德隐忧,教育应该发挥应有作用,从教育回应的视角来看,应加强数字公民教育,提升数字公民素养及伦理意识;强化道德信仰教育,坚定个体道德信念;发展道德想象力,唤醒道德情感的敏锐性与向善性;嵌数字生活于教育过程,生发道德自觉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交往 数字空间 道德隐忧 教育回应
下载PDF
经济增长、教育投入及反馈效应——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浦小松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5-42,共8页
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育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滞后一期、二期、三期的人均GDP对其自身均有显著影响也说明了经济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惯... 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育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滞后一期、二期、三期的人均GDP对其自身均有显著影响也说明了经济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惯性。教育投入主要受到其自身的影响,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有显著影响,即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正反馈效应。经济增长对资本投入和居民消费也具有正反馈效应,教育投入亦对资本投入和居民消费具有溢出效应,经济和教育均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资本投入的增长。居民消费自身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惯性,而且居民消费通过"家庭-企业"间的资本流动对资本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本投入亦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 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 反馈效应
下载PDF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挑战与教育应对
17
作者 光昊 朱韶晖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从教育学视角,观照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机遇以及“后部落”“后真相”“数字资本主义”和“分人”等现象给其带来的挑战,应积极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数智赋能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构建的角度予以... 从教育学视角,观照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机遇以及“后部落”“后真相”“数字资本主义”和“分人”等现象给其带来的挑战,应积极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数智赋能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构建的角度予以教育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网络空间 教育应对
下载PDF
桌面教学用五轴雕刻机结构设计与优化
18
作者 魏智 徐昊 郭资源 《科技资讯》 2023年第17期106-111,共6页
针对现有五轴雕刻机专业性强、体积大、成本高、无法满足学校基础工程训练要求等问题,该文意图设计一款教学用五轴雕刻机,为学校基础工程训练提供教学器材,降低学校在这方面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ANSYS软件对机床各重... 针对现有五轴雕刻机专业性强、体积大、成本高、无法满足学校基础工程训练要求等问题,该文意图设计一款教学用五轴雕刻机,为学校基础工程训练提供教学器材,降低学校在这方面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ANSYS软件对机床各重要部件和床身整体进行有限元分析,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模型进行模态、谐响应分析和应力、应变计算。在保证共振不发生的前提下,优化应力、应变分布,实现机床模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雕刻机 教学用 静力分析 模态分析 谐响应
下载PDF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扶贫关系分析——基于湖南省湘西州的实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向延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5-58,共4页
利用VAR模型对湘西州2005-2015年财政收入(FR)和教育资助(EA)间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FR和EA序列存在非平稳性,LFR和LEA序列则存在平稳性,从而可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LEA对LFR呈现正响应,LFR对LEA呈现正响应不太显著... 利用VAR模型对湘西州2005-2015年财政收入(FR)和教育资助(EA)间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FR和EA序列存在非平稳性,LFR和LEA序列则存在平稳性,从而可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LEA对LFR呈现正响应,LFR对LEA呈现正响应不太显著;通过格兰杰成因分析表明,FR和EE之间存在相互影响,EA是FR的格兰杰成因,FR也是EA的格兰杰成因,结果说明湘西州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教育扶贫,教育扶贫同样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收入 教育资助 脉冲响应
下载PDF
高校学生干部诚信生活现状与思考
20
作者 江申 胡雪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6期218-219,共2页
诚信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构筑大学校园诚信生活离不开高校学生干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干部诚信生活的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 诚信生活 现状调查 教育应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