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市山地草甸草场植被盖度、产草量及养分含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俞联平 李昀 +7 位作者 李新媛 陈兴荣 俞慧云 才让吉 王学良 吴昌顺 杜笑村 王银花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31-36,82,共7页
为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生态,以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山地草甸草地为对象,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实验室检测相结合,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产建模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山地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和可食牧草产量及分级变化,牧草养分... 为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生态,以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山地草甸草地为对象,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实验室检测相结合,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产建模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山地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和可食牧草产量及分级变化,牧草养分含量及动态。结果表明:2017年6—8月合作市山地草甸植被盖度及盖度级别、可食牧草平均鲜草产量和总鲜草产量均以7月增幅较大。盖度级别以Ⅰ级和Ⅱ级为主,8月盖度最高(77.10%),Ⅰ级盖度占比最大(64.12%)。鲜草产量从6月的1 500~4 500 kg/hm^2产量级为主,向7月的1 500~6 000 kg/hm^2产量级、8月的1 500~4 500 kg/hm^2产量级转变,平均鲜草产量7月达最高值4 097.03 kg/hm^2。以7月总鲜草产量为基础的山地草甸暖季草场承载力为0.76万个羊单位,冷季草场承载力为6.75万个羊单位,四季草场承载力为6.38万个羊单位。可食牧草粗蛋白和磷含量随牧草生长期延续而降低,而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含量增加。单位面积粗蛋白、粗脂肪和磷产量7月最高,分别为171.55、39.63和0.028 kg/hm^2,钙产量8月达最高值(0.07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市 山地草甸 植被盖度 牧草产量 牧草养分含量
下载PDF
荒漠草原牧户饲草供给特征及其与载畜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永卓 白海花 +5 位作者 春亮 娜布其 赵佳乐 李华强 宋洋 吴雪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基于遥感数据与地面样方调查数据建立草地可食牧草量反演模型,并结合牧户调查数据计算牧户草地可食牧草量、饲草需求量、过度利用量、合理利用量等相关变量,主要分析了荒漠草原牧户全年、暖季和冷季放牧养殖饲草需求、供给与草地利用特... 基于遥感数据与地面样方调查数据建立草地可食牧草量反演模型,并结合牧户调查数据计算牧户草地可食牧草量、饲草需求量、过度利用量、合理利用量等相关变量,主要分析了荒漠草原牧户全年、暖季和冷季放牧养殖饲草需求、供给与草地利用特征。结果表明:暖季和冷季的天然草地饲草供给都存在不平衡,购买饲草后仍然有饲草缺口。暖季饲草需求量大于冷季,草地过度利用程度达45.17%,合理利用量占需求量的比例为64.38%,过度利用量占需求量的比例为35.62%。冷季牧户总体未发生过度利用,合理利用量占需求量的74.10%,购买饲草占需求量的比例为35.25%。暖季载畜率大于0.99羊单位/hm^(2)的牧户,过度利用草地可能成为主要的饲草供给来源。冷季载畜率大于0.59羊单位/hm^(2)的牧户,虽然有购买饲草,但是仍然存在饲草缺口。总体来看,全年载畜率大于0.43羊单位/hm^(2)的牧户,草地合理利用量与购买饲草量无法满足饲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可食牧草量 牧户 饲草供给 过度利用量
下载PDF
夏河县天然草原牧草生长盛期植被盖度及产草量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俞联平 俞慧云 +5 位作者 曹国顺 马隆西 李昀 陈兴荣 张贞明 李智燕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37-42,共6页
植被盖度及产草量是草地生产力监测及草原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为及时掌握高寒草原区牧草生长关键期的植被盖度及产草量变化,选择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和指数回归模型,结合地面调查对甘肃省夏河县2018年6-8月草地植被盖度、可食牧草... 植被盖度及产草量是草地生产力监测及草原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为及时掌握高寒草原区牧草生长关键期的植被盖度及产草量变化,选择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和指数回归模型,结合地面调查对甘肃省夏河县2018年6-8月草地植被盖度、可食牧草产量及变化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6-8月夏河县植被平均盖度7月(79.48%)较6月高24.30%,较8月高7.62%;6月盖度以Ⅱ级为主(占63.86%),7月和8月Ⅰ级占比最大(分别为83.17%和55.64%)。7月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盖度分别较6月高28.27%、21.62%和22.27%,较8月高10.92%、5.06%和8.01%;7月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Ⅰ级盖度草地分别占89.54%和86.05%,温性草原以Ⅱ级为主(55.28%)。6、7和8月温性草原植被盖度最低,分别较山地草甸低20.44%、20.01%和22.20%,较高寒草甸低15.87%、19.81%和17.65%。单位面积可食牧草产量均随牧草生育期延续而增大,全县及高寒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原平均干草产量8月分别达1 929.60、1 800.92、2 150.96和1 144.74 kg/hm^2;温性草原类产草量最低,6-8月分别是山地草甸的50.64%、48.32%和63.56%,是高寒草甸的47.61%、46.57%和53.22%。从6月到8月各草地类产草量由<1 500 kg/hm^2产量级向1 500~3 000 kg/hm^2产量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县 牧草生长盛期 植被盖度 盖度分级 可食牧草产量 产草量分级
下载PDF
基于草地承载力的畜兽冲突强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守兴 徐增让 +3 位作者 乔添 张彪 魏子谦 杨明新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86-2197,共12页
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畜兽冲突)是人兽冲突在草原放牧业中的具体体现,其涉及面广,对牧民生计影响明显。畜兽冲突强度研究对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地面调查与模型模拟,考虑草地... 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畜兽冲突)是人兽冲突在草原放牧业中的具体体现,其涉及面广,对牧民生计影响明显。畜兽冲突强度研究对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地面调查与模型模拟,考虑草地牧草产量、家畜存栏量和食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提出了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冲突强度量化方法,评价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玛多县牧草地畜兽争草强度。结果表明:(1)据2022年样线调查和随机森林模型估计,玛多县藏野驴(Equus kiang)、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种群密度分别为0.2157头/km^(2)、0.1655只/km^(2),种群数量分别为5307头、4073只,折合23264羊单位(SU),2018年末各类家畜存栏量34.2万SU,畜兽争草相对强度为1/14.7。(2)玛多县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的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118.7 g/m^(2)、88.3 g/m^(2),可承载密度分别为0.2710 SU/hm^(2)、0.1532 SU/hm^(2),理论承载力52.85万SU。家畜承载率、食草野生动物承载率、家畜+食草野生动物承载率分别为64.7%、4.4%和69.1%。(3)国家公园内的乡镇,草地承载力盈余,家畜承载率低、野生动物承载率高,但畜兽争草相对强度较大,建议完善移民搬迁、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强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国家公园外的乡镇,草地超载严重,家畜承载率高,畜兽争草强度不高,建议减畜增效、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兽冲突 资源竞争 草地承载力 可食牧草产量 家畜存栏量 野生动物数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