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95
1
作者 许妍 梁斌 +3 位作者 鲍晨光 兰冬东 于春艳 马明辉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在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依据生态红线划定目标,从"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灾害危险性"三方面建立了渤海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研究确定了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在ArcGIS支持下,创建了渤海网格空间... 在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依据生态红线划定目标,从"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灾害危险性"三方面建立了渤海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研究确定了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在ArcGIS支持下,创建了渤海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渤海生态红线划定,将渤海划分为红线区、黄线区和绿线区,并进一步明确红线区内的生态保护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红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8%,主要分布在大连市西北部海域、辽河口、黄河口等典型河口附近海域、滨州东北部海域及莱州湾、渤海西部沿岸、庙岛群岛等地,这些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特征为珍稀濒危生物保护、湿地生态涵养及自然岸线灾害防护等。黄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4.7%,主要分布在辽河三角洲外围海域、葫芦岛-秦皇岛-唐山沿岸海域及沧州东北部海域,其保护与管理方向为海洋环境灾害防护及生态恢复与治理。绿线区占整个区域的67.3%,分布在红线区、黄线区的外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指标体系 渤海
下载PDF
基于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柏松 景连东 +1 位作者 李晖 冯文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65-1670,共6页
生态红线是2011年首次被提出的全新概念,如何科学划定区域生态红线是一个亟待探讨解决的新课题。该研究以四川省为调查对象,采用多源遥感数据、气象站点数据以及太阳辐射站点等数据,综合运用GIS技术、区域水量平衡法等研究手段,从水源... 生态红线是2011年首次被提出的全新概念,如何科学划定区域生态红线是一个亟待探讨解决的新课题。该研究以四川省为调查对象,采用多源遥感数据、气象站点数据以及太阳辐射站点等数据,综合运用GIS技术、区域水量平衡法等研究手段,从水源涵养功能价值的角度探讨生态红线的划定方法。结果表明:四川省水源涵养量在5.38~1 187.29 mm之间,各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四川盆地水源涵养量最高,平均达200 mm以上;川西南山区和四川盆周山区次之,其值在100~200 mm之间;川西北高山高原地区最低,水源涵养量普遍低于100 mm。根据四川省各地水源涵养功能价值差异,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生态功能区,即一般重要、轻度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和极重要功能区。其中,一般重要和轻度重要功能区的水源涵养量低于150 mm,生态价值不高,面积总和298 911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61.63%;中度重要功能区面积95 992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19.79%,该功能区水源涵养量为150~200 mm,生态价值一般;高度重要和极重要功能区的水源涵养量高于200 mm,生态价值较高,面积总计90 107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18.57%。四川生态红线区水源涵养量达250 mm以上,总面积6 715 km^2,占四川国土总面积1.38%,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的雅安市东部、眉山市西南部和乐山市西北部地区。实地调查显示,该研究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内不仅水源涵养量丰富,而且水源保护区和水源补给区分布众多,属四川水源涵养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该研究提出的水源涵养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水源涵养 GIS 四川地区
下载PDF
生态红线法律制度的属性探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治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57-63,127,共8页
生态红线最初是作为一项政策被创制,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其法定化,成为"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之一。生态红线具有法律制度的规范效力,生态红线法律制度体系日益完备。作为国土空间管制制度之一,生态... 生态红线最初是作为一项政策被创制,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其法定化,成为"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之一。生态红线具有法律制度的规范效力,生态红线法律制度体系日益完备。作为国土空间管制制度之一,生态红线具有空间特性。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都是基于生态系统,生态红线具有生态系统导向。生态红线也具有明显的底线效应,要求人类在开发大自然的过程中不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同时生态红线划定的保护空间是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生态空间 生态系统导向 生态安全底线
下载PDF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立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慧玲 王飞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84-192,共9页
推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的最低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4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立法依据,但我国现行... 推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的最低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4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立法依据,但我国现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立法上仍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备、立法内容过于原则、法律责任不明确或过轻等几大问题。对于立法体系的完善,宜选择基本法与专门法并举的立法模式,在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做出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生态保护红线专项行政法规;在立法内容上,应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适用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本原则,真正将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制度化、法律化;在法律责任方面,应明晰、强化违反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法律责任;在制度的实施方面,应引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以保障该制度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立法模式 越线责任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下载PDF
海洋生态红线管理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双建 杨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69,共5页
我国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成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任务。红线管理成效需评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保护性质是否改变,二是管理要求是否充分执行,三是保护对象是否受到不利影响。综合来看,指标选取... 我国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成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任务。红线管理成效需评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保护性质是否改变,二是管理要求是否充分执行,三是保护对象是否受到不利影响。综合来看,指标选取应符合科学性、主要因素、动态性和简易性四个原则。指标体系框架应同时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其中,过程评价指标按照基础条件、政策执行、管护保障和监测科研四个维度共选取16个指标;结果评价指标按常规指标和特征指标进行分类,常规指标包括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特征指标按照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个方面入手选取指标,并以珊瑚礁生态红线为例构建了具体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态红线 成效评价 指标
下载PDF
论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理论起源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8
6
作者 白佳玉 程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9-25,共7页
随着海洋生态问题的的凸显,海洋生态治理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以来,海洋生态安全已经逐渐从海洋环境保护向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制度构建转变,起源于极限增长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海洋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和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也成... 随着海洋生态问题的的凸显,海洋生态治理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以来,海洋生态安全已经逐渐从海洋环境保护向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制度构建转变,起源于极限增长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海洋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和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也成为现今构建海洋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制度创新。我国已在这两项制度实践中作出初步探索,但要使得两项制度落到实处,有必要从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体系、海洋生态安全管理体制完善两个层面展开,并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期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增长极限论 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量控制制度 生态红线制度制
下载PDF
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管控对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艳 杨翼 +4 位作者 曾容 向先全 王晓莉 刘捷 刘书明 《海洋经济》 2016年第6期48-53,共6页
根据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结果及天津市海洋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规定》,天津市在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制度时,应注重加强海洋生态红线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落实各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责;为保证红线管控制... 根据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结果及天津市海洋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规定》,天津市在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制度时,应注重加强海洋生态红线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落实各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责;为保证红线管控制度的顺利实施,需对红线区的管控成效进行定期考核;建立红线区海洋环境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增强公众参与和环保意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红线 管控对策 管理制度 天津市
下载PDF
湖北省生态红线制度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靳菲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9,15,共6页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转变。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逐渐成为国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部署。湖北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根据本省具体情况进行了生态红线划定的...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转变。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逐渐成为国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部署。湖北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根据本省具体情况进行了生态红线划定的相关工作。文章从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入手,分析其特点与目前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湖北省实行生态红线制度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制度 生态补偿 利益调整 公众参与
下载PDF
湖南“生态红线”实施的制约性因素分析及制度完善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娇霞 陈晓亮 陈国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3-35,56,共4页
目前我国环境科学保护领域对于"生态红线"理论和保障制度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因此本文从"生态红线"的概念展开研究,结合湖南省"生态红线"的实施现状,分析制约"生态红线"实施的影响因素,从科技... 目前我国环境科学保护领域对于"生态红线"理论和保障制度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因此本文从"生态红线"的概念展开研究,结合湖南省"生态红线"的实施现状,分析制约"生态红线"实施的影响因素,从科技划线、立法保线、管控护线、配套守线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相应红线保障制度的举措,促进湖南省"生态红线"措施更好地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制约性因素 制度
下载PDF
生态红线对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适用性分析
10
作者 王莫言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0期293-294,共2页
指出了生态红线构成了自然保护区严格保护的基线空间,为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基于此,以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生态红线与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关系,并提出了生态红线视域下我... 指出了生态红线构成了自然保护区严格保护的基线空间,为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基于此,以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生态红线与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关系,并提出了生态红线视域下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 适用性分析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的基本命题:环境保护优先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祥民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3期5-18,共14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经历了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再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最后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变化过程。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经历了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再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最后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变化过程。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的结果,也是我国四十年环境保护实践创造的重要制度成果。"五位一体"是实行环境保护优先方针的必备的国家战略依托。确立环境保护优先方针是一项富有"革命"性的政策抉择,也是人类发展在遭遇环境危机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环境"底线"的要求充分反映了树立环境保护优先方针的合理性,他推动建设的生态红线制度是坚守环境"底线"的堡垒性制度。保护环境是维护环境源价值的事业。保护优先是维护环境源价值的事业普遍适用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优先 生态文明法治思想 环境源价值 生态红线制度
原文传递
城市生态红线划分的原理、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建龙 刚成诚 +4 位作者 李辉 王钊齐 杨悦 李卉 张艳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57-67,共11页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危险性三方面着手,建立了生态红线划分的三级科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分的方法。在5S技术支持下,创建了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为今后我国城市生态红线区划分和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红线界定 生态红线划分原理 生态红线划分指标体系 生态红利开发 生态红线保护区管控措施
下载PDF
构建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体系 被引量:46
13
作者 高吉喜 鞠昌华 邹长新 《中国环境管理》 2017年第1期14-17,共4页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国今后生态保护工作的核心制度安排,需要以更加严格的配套管控政策与措施予以支撑。本研究在分析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包括监测技术管控、监察执法管控、行政许可管控、法律强制管控和社会参与...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国今后生态保护工作的核心制度安排,需要以更加严格的配套管控政策与措施予以支撑。本研究在分析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包括监测技术管控、监察执法管控、行政许可管控、法律强制管控和社会参与管控在内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体系,并从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立法、构建"多规合一"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离任审计制度、推进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推动信息公开机制与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配套措施,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管控制度 配套制度
下载PDF
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超 崔旺来 +2 位作者 朱正涛 叶芳 俞仙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564-8573,共10页
划定海岛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海岛生态安全,协调海岛开发与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目前,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在概念内涵、划定内容、划定方法等方面尚未统一定性,且极易与海洋生态红线的概念混淆,不同类型和形态的海岛红线划定的方法及原... 划定海岛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海岛生态安全,协调海岛开发与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目前,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在概念内涵、划定内容、划定方法等方面尚未统一定性,且极易与海洋生态红线的概念混淆,不同类型和形态的海岛红线划定的方法及原则要求也有所区分,例如,单岛、列岛、群岛、有居民和无居民海岛等。论述了海岛生态保护红线概念、海岛生态保护红线与海洋生态红线的区别和联系;结合生态科学、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属性,基于发展观点和底线思维阐述了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原则;海岛生态保护红线类型主要包括:海岛重点生态功能区、海岛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海岛禁止开发区;筛选出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需要重点考量的指标,提出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技术路线,同时针对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区划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生态保护红线 海岛生态系统 技术方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滇池流域生态空间管控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筱春 夏雪 雷轩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1-197,共7页
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明确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空间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类型将生态空间类型划分为林地生态空间、水域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荒地生态空间,根据不同管控等级以生态保护红... 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明确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空间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类型将生态空间类型划分为林地生态空间、水域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荒地生态空间,根据不同管控等级以生态保护红线为界线确定滇池流域生态空间管控区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提出滇池流域生态空间四类两级九区的管制体系及规则,为构建以分类分级管控为导向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林地生态空间 水域生态空间 草地生态空间 荒地生态空间 管控体系 滇池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WebGIS的生态保护红线综合管理系统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秀娟 李雯香 +1 位作者 翟康 周杜牧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8期163-165,共3页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严守生态红线必须实施有效、及时的监管。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管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广布式管理的特点。为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的网络化与智能化,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日常管理需求出发,构建基...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严守生态红线必须实施有效、及时的监管。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管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广布式管理的特点。为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的网络化与智能化,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日常管理需求出发,构建基于WebGIS技术的具有多层架构体系的生态红线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生态红线区域综合查询、区域污染源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区域空间管控等功能,为生态红线区域多部门动态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GIS 生态红线 管理系统 应用
下载PDF
城市环境空间规划管控体系的构建——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俞龙生 于雷 李志琴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9-23,共5页
通过叙述国内环境空间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总结国内在开展城市环境空间管控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以广州市为研究案例提出在城市尺度建立环境空间规划管控体系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思路,为城市环境规划和空间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空间规划 环境功能区划 生态保护红线 管控体系
下载PDF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伟 孟祥亮 +2 位作者 刘金花 马银 史同广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境限制4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了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并以泰山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人类活动状况3个分指数得分及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就综合得分而言,2000-2005年、2005-2010年得分降幅分别为18. 73%和5. 24%,2010年得分最低(41. 97分),而2010-2015年得分增幅为81. 63%,2015年得分为76. 23分,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评价等级由Ⅱ级升为Ⅰ级。其中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系统破碎度和分离度、植被生物量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研究区边界处人类活动的监管,并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被生长状态的保护。该监管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管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地”一体化 生态保护红线 生物多样性维护 监管评价体系
下载PDF
湖南省生态红线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耀龙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6期205-206,共2页
湖南省东江流域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试点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政策严肃性不足、概念内涵界定不清、法律法规不健全、划线范围难把控、分割管理难协调、配套保障不完善等,导致生态保护红线难以落地。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设时应当从完善... 湖南省东江流域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试点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政策严肃性不足、概念内涵界定不清、法律法规不健全、划线范围难把控、分割管理难协调、配套保障不完善等,导致生态保护红线难以落地。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设时应当从完善政策法规、协调整合原有制度、统筹推进红线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配套保障机制等方面综合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制度建设 湖南省
下载PDF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实施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红霞 阎晓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87-90,共4页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作为我国生态保护新政策,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立法方面有缺失、行政管理体制混乱、法律责任不明确、司法诉讼制度不健全等几大问题。对于该法律制度的完善,宜采取"基本法+单行法+行政...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作为我国生态保护新政策,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立法方面有缺失、行政管理体制混乱、法律责任不明确、司法诉讼制度不健全等几大问题。对于该法律制度的完善,宜采取"基本法+单行法+行政法规"的立法模式、确定独立的主管部门、推进责任追究机制、优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对策,以期保障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确切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立法体系 行政管理 责任追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