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小农社会的形成 被引量:5
1
作者 宫嶋博史 朱玫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9,共16页
本文试图将东亚传统社会的特征理解为"小农社会",旨在不依赖封建制等西方概念,从东亚固有的特征去理解东亚传统社会,同时以新视角去理解儒学、朱子学和社会构造的关系。儒学、朱子学一直以来被视为东亚传统社会的共通点,但学... 本文试图将东亚传统社会的特征理解为"小农社会",旨在不依赖封建制等西方概念,从东亚固有的特征去理解东亚传统社会,同时以新视角去理解儒学、朱子学和社会构造的关系。儒学、朱子学一直以来被视为东亚传统社会的共通点,但学界对于为何朱子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朝鲜和日本也成为支配性思想这一问题却没有展开充分的探讨。本文试图结合东亚三国的统治阶层——士大夫、两班、武士的存在形态对该问题进行阐释。随着16—18世纪东亚地区集约型稻作技术的确立,作为生产主体的小农经营逐渐形成,小农经营的普遍化又导致了统治阶层与农业生产的分离。朱子学在朝鲜和日本获得统治理念的地位,与统治阶层的这一变化有紧密联系。小农社会不仅成为我们今天所谓"东亚传统"的核心部分,在19—20世纪的"近代化"过程中也维持了生命力。从这一意义出发长时段地考察东亚社会的历史,可知其最大的分水岭并不是"近代化"的前后,而是小农社会形成的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传统社会 小农社会 集约型稻作 传统与近代 朱子学
原文传递
东亚的社会距离与全球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卫东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6,共6页
全球化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背景。但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中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基于东亚社会调查2008年度全球化模块数据,以简化的博加德斯社会距离量表为工具,分析了东亚地区国家和地区的... 全球化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背景。但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中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基于东亚社会调查2008年度全球化模块数据,以简化的博加德斯社会距离量表为工具,分析了东亚地区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距离模式,并进一步以社会距离作为测量全球化水平的指标,论证了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全球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东亚区域化和一体化尚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东亚社会 社会距离
原文传递
转变中的东亚地区秩序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学玉 王永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8,共7页
与国际安全的结构性变化相一致,地区化是当前东亚地区安全的基本特征。在东亚地区安全复合体中,安全秩序正在经历着从地区体系到地区社会的缓慢转变,即从典型的无政府状态演变为一个东亚各国将地区安全界定为国家安全的保障、意识到并... 与国际安全的结构性变化相一致,地区化是当前东亚地区安全的基本特征。在东亚地区安全复合体中,安全秩序正在经历着从地区体系到地区社会的缓慢转变,即从典型的无政府状态演变为一个东亚各国将地区安全界定为国家安全的保障、意识到并通过地区规范来管理相互间的利益冲突和规制互动关系的东亚社会。从长远来看,安全共同体是东亚地区的理想秩序,但它的实现有赖于地区社会的发展和培育。为此,必须通过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建设把安全和经济与社会间的联系结合起来,推动既为了安全、也为了福利目的的地区制度建设。安全制度化和地区一体化是稳定与和平的东亚地区秩序的两个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秩序 east ASIA 地区安全 地区社会 经济与社会 结构性变化 地区一体化 安全共同体 安全复合体 状态演变 制度建设 利益冲突 理想秩序 基本特征 互动关系 国家安全 国际安全 东亚社会 东亚各国 地区体系
下载PDF
东亚的三教和合与东亚社会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甦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2,共6页
儒教、佛教、道教(或神道教)是东亚社会的三大基本宗教。在东亚社会的传播和演变进程中,这三大宗教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伴随着冲突—融合、融合—冲突的旋律,东亚三教最终走向和合。和合构成了东亚三教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主流。
关键词 儒教 佛教 道教 东亚社会 宗教冲突 宗教和合 宗教融合 价值 哲学 宗教戒律仪式 中国 日本 韩国
下载PDF
古代东亚外交圈的形成与发展
5
作者 陈奉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在人类文明史上,东亚地区是重要的文明区域,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外交实践,也有极为宝贵的外交思想,形成对外交往的外交圈与文明圈。将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出系统的总结,是今天国家崛起对理论的需求,也反映理论研究服务于国... 在人类文明史上,东亚地区是重要的文明区域,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外交实践,也有极为宝贵的外交思想,形成对外交往的外交圈与文明圈。将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出系统的总结,是今天国家崛起对理论的需求,也反映理论研究服务于国家与社会重大需求的一面;坚持理论研究以社会发展作为深层次原动力的大方向,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采取继承和发展的态度,以古为今用的态度从容处之,是我们今天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在东亚国家关系面对新的形势的时候,汲取历史上有益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外交圈 东亚国际秩序 东亚社会 中国外交史
下载PDF
汉晋时期书籍的普及与东亚社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庆浩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12,共12页
古代中国的书写材料从竹简、木简转变为纸张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汉代以前,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书籍的普及,以简帛等为材料的书籍普及数量已不在少数。汉代随着学问的兴盛、读书层的扩大、学官制度和文书传递行政体系的日臻... 古代中国的书写材料从竹简、木简转变为纸张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汉代以前,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书籍的普及,以简帛等为材料的书籍普及数量已不在少数。汉代随着学问的兴盛、读书层的扩大、学官制度和文书传递行政体系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剧增。东汉时期蔡侯纸的问世,标志着新形态书写材料的出现,也使纸张得以普及,使大量复制书籍成为可能。这种书写材料的变化,从社会大众的角度考虑,纸张在书写效率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从南北朝时期以后,纸质书籍普及全国。东晋元兴元年(402)桓玄实施的法令意味着简帛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纸张的使用已经普遍化。这一结果更加促进了书肆的成立,市场上流通的不仅是经学类书籍,也包括通俗作品等多元化书籍,持续不断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囊括南北朝市场的规模扩大,都反映出文献的流通过程已经形成。另外,书籍的增加与流通的活跃,使得书籍的“外部”扩展成为可能,对东亚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流通 竹简 木简 蔡侯纸 抄书 《论语》 东亚社会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东亚社会发展核心议题及前景瞻望
7
作者 宋志艳 《东北亚学刊》 2021年第2期13-27,144,145,共17页
中日韩三国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主导推动东亚社会共同发展,对于塑造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引领未来的东亚国家间合作模式意义重大。中日韩通过拓展未来发展合作空间,将三国合作模式打造成维护东亚和平稳定,... 中日韩三国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主导推动东亚社会共同发展,对于塑造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引领未来的东亚国家间合作模式意义重大。中日韩通过拓展未来发展合作空间,将三国合作模式打造成维护东亚和平稳定,推动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并使之成为促进世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力量。面向21世纪20年代的东亚社会,中日韩携手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环境保护领域的有效治理、共享数字型社会的技术进步、分享少子老龄化的治理经验,成为东亚社会合作进程中共同面对的核心议题。东亚区域基于社会层面的携同并进和融通合作,将会极大地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社会 东亚区域一体化 亚洲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东亚政治实践对西方经典理论的检验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奇琦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44-48,共5页
西方经典理论认为,公民社会在民主巩固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监督选举过程、推动政治参与、强化民主教育等方面。通过考察东亚国家的政治实践来检验西方学者关于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的结论可见,东亚公民社会仍存在一些明显的... 西方经典理论认为,公民社会在民主巩固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监督选举过程、推动政治参与、强化民主教育等方面。通过考察东亚国家的政治实践来检验西方学者关于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的结论可见,东亚公民社会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利于民主巩固的因素,如公民社会缺乏对民主政治制度化的影响力、公民社会在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面前无能为力、公民社会的过度动员等,很容易对民主进程造成分裂性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对于制度赤字的转型国家而言,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而要更为有效地巩固民主,仍需回归到国家、政府和政党来思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民主巩固 东亚政治发展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
下载PDF
东亚乡村社会政策的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珮瑶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3,共9页
从东亚以乡村为中心的文明结构传统出发,在回视东亚国家乡村社会政策纵向演进的基础上,对其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概括和评价,我们会发现,其特有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剧烈的社会变迁,塑造出了东亚乡村社会政策的重要特征,即“威权... 从东亚以乡村为中心的文明结构传统出发,在回视东亚国家乡村社会政策纵向演进的基础上,对其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概括和评价,我们会发现,其特有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剧烈的社会变迁,塑造出了东亚乡村社会政策的重要特征,即“威权主义”的政策模式、发展主义的政策导向以及在乡村社会政策演进中出现的强调乡村振兴和均衡发展的政策转向。东亚乡村社会政策的形成与东亚传统思想以及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密不可分,因此其政策基调中就带有不同于欧美的“自性”。把握东亚乡村社会政策的特征,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对东亚乡村社会政策的体系内涵进行阐释,对于理解东亚乡村社会的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乡村 社会政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日本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古代东亚社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凤林 《日本问题研究》 2019年第1期70-80,共11页
二战结束以前,受皇国史观的控制,日本史学界的主流态势是基于军国主义分子宣扬的日本的"神国"性,强调日本国家、民族形成过程的独自性,而将日本历史作为东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广阔的东亚历史视域下研究日本社会发展史的研... 二战结束以前,受皇国史观的控制,日本史学界的主流态势是基于军国主义分子宣扬的日本的"神国"性,强调日本国家、民族形成过程的独自性,而将日本历史作为东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广阔的东亚历史视域下研究日本社会发展史的研究者极少。二战结束后,受民主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出于理性把握日本的历史和未来的目的,关于日本历史的发展形式,日本史学界打破以往的"独善"史观,开始较客观地阐释日本历史与古代东亚历史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古代日本国家的形成,是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国际环境影响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早期国家 国家雏形 邪马台国 “大和”政权 古代东亚社会
下载PDF
福州东文学堂述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庆法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82,共8页
Fuzhou Japanese School was founded during the period of Wuxu Reform.Similar to many other Japanese schools in Late Qing Dynasty, it had all kinds of connections with morden Japan.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 Fuzhou Japanese School was founded during the period of Wuxu Reform.Similar to many other Japanese schools in Late Qing Dynasty, it had all kinds of connections with morden Japan.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zhou Japanese School and Japan,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the role which Japanese played in establishing the school;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and the financial aid from Japan;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school as well as the teachers from Japan;and the real intention why Japanese got involved in this sch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东文学堂 东亚同文会 台湾总督府
下载PDF
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历史演进、组织形式与战略走向
12
作者 张芳 荣方超 李刚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4-151,共8页
[目的/意义]首次对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的兴起、发展和演变进行系统性描述与整体性评价,对该联盟在全球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海外华人社会建构中的身份和功能予以深度揭示和准确判断。[方法/过程]对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的形成过程、结构... [目的/意义]首次对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的兴起、发展和演变进行系统性描述与整体性评价,对该联盟在全球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海外华人社会建构中的身份和功能予以深度揭示和准确判断。[方法/过程]对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的形成过程、结构演进和战略走向进行全面梳理,重点考察东亚图书馆委员会、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等组织形成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联盟组织的战略意义。[结果/结论]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历经开端、成熟和深化等发展阶段,由早期的分散群体走向区域联合,到成员结构的高层次质变,再到创建深度融合的专业模式,最后与中国图书馆界建立跨国联盟,构建起内外协同、双向共赢的战略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图书馆员联盟 东亚图书馆委员会 华人图书馆员协会 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 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联盟
原文传递
东亚人权法治:寻求儒教语境下的人权共同体——兼析东亚域际公民社会共同体的联结
13
作者 涂少彬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9-55,共7页
儒教的和谐既是价值又是规则,它支撑了前近代东亚各国国内的差序社会关系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朝贡格局。由于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共同体存在诸多不足,而传统儒教的和谐思想难以为东亚共同体提供制度构造的资源,东亚地区必须改变单... 儒教的和谐既是价值又是规则,它支撑了前近代东亚各国国内的差序社会关系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朝贡格局。由于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共同体存在诸多不足,而传统儒教的和谐思想难以为东亚共同体提供制度构造的资源,东亚地区必须改变单纯从主权国家的角度来寻求共同体构建的思路转而谋求地区各国公民社会的联结,从而为东亚共同体寻求结构性的域际公民社会基础,而东亚人权法治则是这一基础必经的法律环节。东亚人权法治是弥合东亚各国公民社会的断裂进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域际公民社会所必需的法律环节。东亚人权法治与域际公民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能为东亚共同体的安全与和平以及贸易与投资提供结构性的稳定社会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共同体 人权法治 域际公民社会
下载PDF
阅读文学的理由——读藤井省三《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明晖 靳丛林 《外国问题研究》 2009年第2期76-78,共3页
藤井省三《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构建了从鲁迅到村上春树再到王家卫的影响链条,详尽分析概括了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一些规律性阅读现象。如此宽阔的视野与实精神证,对认识当代人阅读文学的缘由、心态和意义极具启发性。文学所关注的乃... 藤井省三《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构建了从鲁迅到村上春树再到王家卫的影响链条,详尽分析概括了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一些规律性阅读现象。如此宽阔的视野与实精神证,对认识当代人阅读文学的缘由、心态和意义极具启发性。文学所关注的乃是人之心灵,所呼唤的是人的自省,正如村上春树的作品虽然常常被消费社会所利用,但其精神实质却依然是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强大的反思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文学 村上春树 东亚文学 消费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