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2015年·北京)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澍田 +3 位作者 李鹏 王拥军 陈光勇 许昌芹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33,共14页
食管癌作为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居恶性肿瘤第8位,在我国大陆居各类肿瘤第5位;其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居恶性肿瘤第6位,在我国大陆居第4位.我国食管癌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 食管癌作为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居恶性肿瘤第8位,在我国大陆居各类肿瘤第5位;其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居恶性肿瘤第6位,在我国大陆居第4位.我国食管癌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简称食管鳞癌)为主,占食管癌90%以上,其次为食管腺癌(esophagealadenocarcinoma,E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癌 食管鳞癌 筛查 诊断 治疗 共识
原文传递
2015—2018年重庆市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内镜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艳 何美 +6 位作者 邱惠 雷海科 杜佳 周琦 吴永忠 王江红 张维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分析总结2015—2018年重庆市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早诊早治项目内镜筛查结果。[方法]选择上消化道癌发病率较高的区县,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236例40~69岁的无症状的人群进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2015—2... [目的]分析总结2015—2018年重庆市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早诊早治项目内镜筛查结果。[方法]选择上消化道癌发病率较高的区县,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236例40~69岁的无症状的人群进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2015—2018年完成胃镜筛查8236例,活检2810例,共检出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71例,检出率为0.86%,其中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及癌检出率为0.40%(33例),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检出率为0.15%(12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检出率为0.32%(26例);其中早期病例59例,早诊率为83.10%;治疗病例62例,治疗率87.32%。对未治疗的癌前病变以上患者共348例进行随访,成功随访228例,随访率为65.52%,其中随访中新发现病例5例,全为早期病例,并已全部接受治疗。[结论]开展上消化道癌筛查,不仅普及了当地群众的肿瘤防治知识,还能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并通过适宜的干预手段从而阻断疾病的进行性发展,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提高了基层医疗单位及工作人员的癌症防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癌 早诊早治 早期癌 内镜筛查 重庆 农村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检测在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孔令华 肖晓萍 +5 位作者 万茹 钞晓培 陈晓静 王婧 吴焕文 李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7-912,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检测在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可疑内膜病变、拟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女性143例,术前收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基因甲基化检测。同时收集患者基本...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检测在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可疑内膜病变、拟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女性143例,术前收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基因甲基化检测。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生物标记物与经阴道超声(TVS)的子宫内膜厚度等。以宫腔镜下内膜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重点分析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或不联合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效能。结果143例患者分为内膜癌组(56例)和对照组(87例),年龄分别为(59.27±6.45)和(61.07±8.26)岁(P=0.051)。多因素分析发现,CA125≥35 U/ml、绝经出血、绝经内膜厚度≥5 mm、CDO1甲基化(ΔCt≤8.4)、CELF4甲基化(ΔCt≤8.8)是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OR值(95%CI)分别为33.23(2.51~1335.28)、8.41(1.81~39.05)、14.45(2.35~88.84)、17.34(3.34~89.98)、44.01(6.79~285.25),均P<0.05。双基因甲基化(CDO1ΔCt≤8.4或CELF4ΔCt≤8.8)诊断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7.5%(95%CI:75.9%~94.8%)和90.8%(95%CI:82.7%~95.9%)。TVS联合DNA甲基化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为100.0%(95%CI:93.6%~100.0%),但不能改善特异度,为59.8%(95%CI:48.8%~70.1%)。结论对于绝经后女性宫颈细胞学DNA甲基化筛查内膜癌的准确性优于其他无创临床方案。联合TVS可以改善筛查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癌症早筛 DNA甲基化 经阴道超声 异常子宫出血
原文传递
胃功能四项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帅 巩雅宁 +3 位作者 孟磊 葛青峰 赵雅芳 张静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血清胃功能四项的水平。方法采集1000例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空腹血清,采用ELISA分析法检测胃功能四项,包括胃泌素-17(G-17)、胃蛋白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及H.pylori抗... 目的探讨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血清胃功能四项的水平。方法采集1000例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空腹血清,采用ELISA分析法检测胃功能四项,包括胃泌素-17(G-17)、胃蛋白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及H.pylori抗体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H.pylori阳性与阴性组、不同风险组、不同疾病组人群中血清含量水平,并分析比较不同疾病组的风险人数。结果男性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5),H.pylori阳性患者的PGⅠ、PGⅡ、PGR水平高于H.pylori阴性组(P<0.05),将胃功能四项结果按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分析,男性高风险人数明显多于女性高风险人数。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人群血清PGⅠ、PGⅡ、PGR和G-17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血清PGⅡ、G-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全部为高风险人群,比例为100%,萎缩性胃炎组高风险人群为56人,比例为44.1%,非萎缩性胃炎组高风险人群为19人,比例为20.7%。结论男性及H.pylori阳性人群患胃部疾病风险有所增加,PGⅡ、G-17可作为观察指标,且G-17意义更大,胃功能四项可用于胃癌的早癌筛查,对于高风险人群,应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功能四项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早癌筛查 胃癌
下载PDF
大肠癌早期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俊丽 李云霞 +3 位作者 张强 杨琴 宋建忠 袁向珍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大肠癌(CRC)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指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病变,是恶性肿瘤。但是目前大众对早期大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视程度较低,并且目前的筛查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导致CRC的发现概率比较低。本人搜集国内外一些早癌筛查方法,用以供临床... 大肠癌(CRC)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指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病变,是恶性肿瘤。但是目前大众对早期大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视程度较低,并且目前的筛查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导致CRC的发现概率比较低。本人搜集国内外一些早癌筛查方法,用以供临床及各体检中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早癌筛查 粪便的潜血试验
下载PDF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FOB、CEA和CA199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小朝 卢本银 +2 位作者 付浩宇 丁楷 杨向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粪便黏结蛋白聚糖2(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粪便潜血(FOB)、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采集的358例受试者粪便样本中,实施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深入... 目的:探讨粪便黏结蛋白聚糖2(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粪便潜血(FOB)、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采集的358例受试者粪便样本中,实施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的160例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疾病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和结直肠癌组,每组各40例。补充完善血清CEA、CA199及FOB检测,统计并评估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疾病对照组对比,结直肠癌组及癌前病变组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水平、FOB阳性率以及CEA、CA199的表达量均呈现显著性上升(P<0.05)。其中,结直肠癌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阳性率最高,为85.0%;其次为粪便潜血试验(72.5%)。这两项指标明显高于CEA和CA199的检测阳性率。针对不同特征人群进行粪便SDC2基因筛查时发现,阳性率与受检者的年龄、症状表现及其地域来源存在关联性,但与性别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一种简便快捷、无创且灵敏度较高的新型检测方式,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确诊率,与常规筛查联合应用能展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早癌筛查 SDC2基因 CEA CA199
原文传递
提高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宋晓佩 邢桃红 《全科护理》 2024年第6期1090-1093,共4页
对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现状、影响筛查的因素、提高筛查率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护理人员提高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消化道癌 早癌筛查 综述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延续性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需求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芳 胡晓丽 +1 位作者 梁轶 任静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2期3885-3888,3893,共5页
目的调查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延续性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需求,为今后搭建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延续性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68例泸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行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 目的调查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延续性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需求,为今后搭建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延续性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68例泸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行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术后网络平台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调查患者中认为需要术后网络平台158例(94.05%);更倾向于建立微信群52例(30.95%),微信公众号79例(47.02%),APP 23例(13.69%),小程序9例(5.36%),健康网站5例(3.00%);不同特征直肠息肉术后患者网络平台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最低(33.60±0.89)分,最高(35.80±1.62)分,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对延续性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需求较高,相关部门应基于患者需求搭建全面、系统的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延续性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延续性护理 网络平台 结肠癌 早癌筛查
下载PDF
第二届胶囊内镜全球高峰论坛纪要 被引量:1
9
作者 江学良 王金山 何健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1513-1516,共4页
召开胶囊内镜峰会的目的是关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胶囊内镜上的应用和发展,展现全球胶囊内镜临床应用、学术研究、早癌筛查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加强国际领域在胶囊内镜产品、服务、研发、人才以及智能化产业配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邀... 召开胶囊内镜峰会的目的是关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胶囊内镜上的应用和发展,展现全球胶囊内镜临床应用、学术研究、早癌筛查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加强国际领域在胶囊内镜产品、服务、研发、人才以及智能化产业配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邀请海内外消化界顶级专家学者出席第二届胶囊内镜全球高峰论坛,以主题报告、学术演讲、圆桌会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分享胶囊内镜发展的最新成果.17位来自全球消化医学的顶尖专家现场发表了胶囊内镜在国内外最新临床应用成果的主题演讲;金山科技的全自动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RC100、高清小肠胶囊SC100、双头结肠胶囊CC100、智能阅片系统等新技术进行了展示;国内知名健康管理专家向世界分享中国胶囊内镜在早癌筛查及健康管理方面技术优势和应用经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及系列期刊应邀参会,《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主编江学良教授作了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报告,并以“胶囊内镜的未来”为主题与中外专家举行对话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人工智能 胶囊机器人 临床应用 早癌筛查 世界内镜组织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金山科技
下载PDF
高原地区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病理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占祥 郭永花 《智慧健康》 2018年第8期54-55,共2页
目的探究高原地区上消化道早癌的筛查效果与病理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我院从2013年至2017年接收并进行筛查的高原地区的胃疾病检查人群中抽取的1368例,并对抽取的对象行胃镜检查与病理组织检查,分析其胃癌早期筛查的效果与意... 目的探究高原地区上消化道早癌的筛查效果与病理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我院从2013年至2017年接收并进行筛查的高原地区的胃疾病检查人群中抽取的1368例,并对抽取的对象行胃镜检查与病理组织检查,分析其胃癌早期筛查的效果与意义。结果 1368例高危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占53.3%,慢性萎缩性胃炎占19.6%,消化性溃疡占12.5%,反流性食管炎占6.3%,幽门螺杆菌感染占8.3%,其他为少量的胃窦病变以及胃息肉和胃窦白斑等疾病,少量为食管溃疡、胃窦毛细血管扩张和食管静脉曲张等症状。通过胃镜活组织检查炎性改变、萎缩、肠化、上皮内肿瘤、恶化上皮内肿瘤、息肉样增生、胃窦、Barrett食管分别为43.93%、11.77%、2.41%、7.09%、1.17%、12.50%、9.14%、11.99%。结论针对高原地区上消化道病变患者需要及时加强早起癌症筛查,减少胃癌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癌筛查 诊断意义 上消化道 高原地区
下载PDF
早期肿瘤筛查与例行体检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文丽 杨标龙 +1 位作者 王湛 臧远胜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例行体检不同于早期肿瘤筛查。早期肿瘤筛查也称机会筛查,是需要针对不同肿瘤的流行病学与发病特点,进行人群的选择。主要从已发表的文献,目前肿瘤筛查的现状、指南及专家相关建议出发,对早期肿瘤筛查及例行体检的特点做了简单剖析,同... 例行体检不同于早期肿瘤筛查。早期肿瘤筛查也称机会筛查,是需要针对不同肿瘤的流行病学与发病特点,进行人群的选择。主要从已发表的文献,目前肿瘤筛查的现状、指南及专家相关建议出发,对早期肿瘤筛查及例行体检的特点做了简单剖析,同时对两者的优缺点等方面做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突出揭示了如何正确做好肿瘤早期筛查的必要性。结合实际自身情况及现有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合理选择筛查方式,将筛查成本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肿瘤筛查 例行体检 成本效益
下载PDF
隐血广谱筛查空腔脏器慢性炎症、癌前疾病和早期癌
12
作者 秦德兴 徐志坚 +6 位作者 张凯 左京华 王建璋 顾民 袁凤兰 王国清 陈万青 《中国肿瘤》 CAS 2015年第12期1012-1014,共3页
收集验证并总结腔道系统微量出血是慢性炎症长期不愈、早期癌变的病理基础,从而作为广谱筛查癌症手段。经过40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全国数十家医院发表的文章现场验证,已在230多个县市筛查1700多万人群,癌前病变数十万人,查出早中期癌上万... 收集验证并总结腔道系统微量出血是慢性炎症长期不愈、早期癌变的病理基础,从而作为广谱筛查癌症手段。经过40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全国数十家医院发表的文章现场验证,已在230多个县市筛查1700多万人群,癌前病变数十万人,查出早中期癌上万例。所有空腔脏器都不应该有微量出血,有出血就是不正常,应严密观察。凡是阳性人群经过严密观察近期都能发现5%-10%有癌前病变,或1%-3%早期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血筛查 早癌筛查 腔道系统 微量出血
原文传递
中国社区无症状人群早期胃癌筛查“分级医疗模式”实践
13
作者 陈鑫 杜奕奇 +6 位作者 陈阳 胡梦娇 鲍铮 乔峤 游庆军 则媛 屠惠明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第3期204-208,328,共6页
目的:探索我国社区无症状人群早期胃癌筛查分级医疗模式,高效推动人群重点肿瘤防治水平。方法:通过分级医疗平台筛查、双向转诊微创治疗构建我国早期胃癌筛查的新模式。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由江南大... 目的:探索我国社区无症状人群早期胃癌筛查分级医疗模式,高效推动人群重点肿瘤防治水平。方法:通过分级医疗平台筛查、双向转诊微创治疗构建我国早期胃癌筛查的新模式。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三级医院负责牵头发动和质量控制,开展“社区无症状人群早期胃癌筛查”。通过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筛出中/高危人群,进行胃镜精查,并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个批次筛查共3070人,>17分高危人群157/3070(5.11%),高危人群胃镜依从性为57.96%。早期胃癌检出率7/3070(0.23%),7例早期胃癌均接受内镜微创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术后病理都是早期胃癌,不涉及放化疗治疗;另外发现1例进展期胃癌,接受腹腔镜手术及化学治疗。目前,随访3.0~4.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分级医疗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依托医联体平台的早期胃癌筛查创新模式,适合向全国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医疗 双向转诊 早癌筛查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庞丽兴 颜新 苏东星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6期3284-3288,共5页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预后好,病死率低。内镜检查是诊断及筛查早期胃癌简单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低,而提高内镜下发现病灶的能力并精准活检是早期胃癌诊断的关...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预后好,病死率低。内镜检查是诊断及筛查早期胃癌简单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低,而提高内镜下发现病灶的能力并精准活检是早期胃癌诊断的关键。随着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超声内镜等内镜技术的不断兴起及逐步普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了解各项内镜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医师全面、有效、合理地制订早期胃癌诊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消化道早癌 内镜 筛查
下载PDF
健康体检中内镜检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栾哲 李闻 +5 位作者 刘迎娣 张晓梅 孟科 赵丽 冯青 孙刚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评价健康体检内镜检查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2年08月01~2016年08月01所有在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健康体检内镜检查者的内镜和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主诉、13C呼气试验结果、是否麻醉、术中或术后并... 目的评价健康体检内镜检查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2年08月01~2016年08月01所有在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健康体检内镜检查者的内镜和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主诉、13C呼气试验结果、是否麻醉、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内镜诊断和病理结果等,评价健康体检内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接受健康体检内镜检查的患者共1 173例,男865例,女308例,平均年龄(52.5±9.9)岁,1 029例(88%)为无症状健康体检者;合计进行胃肠镜共2 275例次,其中麻醉下无痛胃肠镜2 130例次(93.6%);发现癌前病变28例(包括各种程度异型增生),明确消化道癌10例(0.85%),其中胃癌2例,结肠癌8例;10例癌症中早癌4例(40%),均经内镜或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经Logistic回归分析,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消化道癌与体检对象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诉等无统计学相关(P>0.05)。内镜诊治过程中黏膜出血48例(2.1%),均经内镜治疗成功,无其他严重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健康体检内镜检查可以有效发现消化道恶性病变,尤其是消化道早癌。经内镜确诊的恶性病变与患者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症状等均无相关性。健康体检内镜检查具备较高安全性,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均可经内镜处理,严格的麻醉和监护可降低或避免相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消化内镜 麻醉 消化道早癌 筛查
下载PDF
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被引量:8
16
作者 葛加玲 马朝建 余学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8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的应用效果及相应护理配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从我县76万名城区常住40~69岁居民中选取30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费消化道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的应用效果及相应护理配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从我县76万名城区常住40~69岁居民中选取30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费消化道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配合方法。结果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检查完成3000名调查对象,任务完成率100%。经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筛查出上消化道早期癌症32例,其中胃癌17例,检出率0. 57%;食管癌15例,检出率0. 5%。结论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上消化道癌;在进行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检查操作过程中,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期癌症 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筛查 护理
下载PDF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张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许昌北海医院治疗的68例疑似为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内镜、NBI-ME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许昌北海医院治疗的68例疑似为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内镜、NBI-ME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效能。结果68例疑似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后,提示良性病变为8例,癌前病变22例、消化道早期癌18例、进展癌20例。NBI-ME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为97.06%、100.00%,高于常规内镜(80.88%、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ME敏感性(96.67%)高于常规内镜(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与肿瘤病变在NBI-ME镜下特征表现中,分界线、黏膜微血管、黏膜表面腺管、腺管密度增加及黏膜微血管密度增加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ME检查病变轮廓、消化道黏膜、微血管形态清晰程度高于常规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ME用于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特异度高,同时能提供清晰的图像以供于临床医师诊断,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上消化道癌 癌前病变 筛查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护理配合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加玲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4期134-136,共3页
目的评价和阐述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方法及相应护理配合的体会。方法2014—2017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在40~69岁城区常住户籍居民中,组织进行免费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筛查结果并阐述相应护理配... 目的评价和阐述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方法及相应护理配合的体会。方法2014—2017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在40~69岁城区常住户籍居民中,组织进行免费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筛查结果并阐述相应护理配合方法体会。结果该院自2014—2017年共完成3000名调查对象,任务完成率100%。筛出上消化道早癌32例,其中胃癌17例,检出率0.57%;食管癌15例,检出率0.5%。结论内镜筛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上消化道癌;在进行内镜筛查操作过程中,积极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内镜 筛查 护理
下载PDF
健康知识宣教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梅远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北海市有消化道病史、吸烟酗酒及年龄40岁以上的高危人员10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直接由内镜检查医师给予宣传教育,观察组分批实... 目的探讨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北海市有消化道病史、吸烟酗酒及年龄40岁以上的高危人员10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直接由内镜检查医师给予宣传教育,观察组分批实施《消化道早期癌的筛查及防治》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发放消化道相关疾病宣传册。同时,对高危人员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发现的可疑病变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使筛查及诊断一步完成。结果观察组对上消化道早期癌筛查目的及意义、相关疾病知识掌握得分分别为(92.3±6.1)分、(86.5±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0.6±6.7)分、(71.5±5.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5、6.326,P<0.05);观察组自愿接受筛查及随访检查人数分别为46例、4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8例、2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0、14.890,P<0.05)。结论对高危人员实施《消化道早期癌的筛查及防治》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能有效提高其上消化道癌健康知识知晓率,积极主动参与上消化道早期癌筛查,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上消化道早期癌 筛查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 被引量:151
20
作者 李兆申 +4 位作者 王贵齐 马丹 杨帆 廖专 王洛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0-337,共18页
1引言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死亡率为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最高发的国家之一[2],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超过22万例... 1引言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死亡率为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最高发的国家之一[2],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 早期食管癌 筛查 内镜诊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