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种群密度和数量 被引量:47
1
作者 初红军 蒋志刚 +3 位作者 葛炎 蒋峰 陶永善 王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422,共9页
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截线取样法调查了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sairensis)的种群密度。蒙古野驴野外调查样线总长6,696.4km,发现7,758匹蒙古野驴;鹅喉羚样线总长8,4... 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截线取样法调查了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sairensis)的种群密度。蒙古野驴野外调查样线总长6,696.4km,发现7,758匹蒙古野驴;鹅喉羚样线总长8,428.84km,发现8,586头鹅喉羚。采用Distance5.0估算了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密度和遇见率。从春季到秋季,蒙古野驴遇见率在0.058-0.092匹/km之间变化,而鹅喉羚遇见率则在0.096-0.342头/km之间变化。春季蒙古野驴种群密度为0.55±0.20匹/km2(平均数±标准差,下同),夏季为0.60±0.13匹/km2,秋季为0.78±0.19匹/km2和冬季为0.54±0.14匹/km2。蒙古野驴适宜栖息面积5,800km2。春季到冬季,蒙古野驴种群数量在3,379到5,318匹之间变化。鹅喉羚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种群密度分别为1.14±0.18头/km2,0.95±0.12头/km2,1.08±0.18头/km2和1.54±0.31头/km2。该保护区的鹅喉羚冬季和春季适宜栖息面积均为10,000km2,夏季为12,000km2,秋季为15,000km2。估算该区域春季鹅喉羚数量为14,286头,夏季为6,628头,秋季为8,337头,冬季为19,677头。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长期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线取样法 荒漠 equus hemionus GAZELLA subgutturosa sairensis
下载PDF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2
2
作者 林杰 徐文轩 +2 位作者 杨维康 夏参军 刘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1-419,共9页
为加强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生境保护及管理工作,作者以2005年以来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距水源点距离、坡度、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 为加强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生境保护及管理工作,作者以2005年以来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距水源点距离、坡度、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蒙古野驴的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下,春、夏、秋、冬四季潜在总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9,784km2、8,090km2、9,379km2和10,856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4.4%、44.9%、52.1%和60.3%。由于受到国道、矿产开采、冬季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研究区内适宜生境大量丧失,冬季丧失面积最多,为6,629km2,占冬季潜在总适宜面积的61.1%。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蒙古野驴种群保护措施:(1)加强水源地的保护;(2)限制冬季进入保护区内家畜的数量,并为蒙古野驴划定预留适宜生境;(3)严格制定进入保护区的制度;(4)拆除迁移路线上的边境围栏或建设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蒙古野驴正常的迁徙活动,恢复其种群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us hemionus hemionus 生境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人类活动 卡拉麦里山
原文传递
我国肉驴产业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淑珍 孙爱林 +5 位作者 李守富 杨阳 管萌 高梦莲 孙艳 王婧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第4期37-38,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观念的转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逐渐多样化,我国畜产品的种类也日趋丰富,肉驴产业成为继猪、禽、牛、羊产业后的新兴畜产业,发展肉驴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我国肉驴产业现状驴(Equus asinus)属于哺乳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观念的转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逐渐多样化,我国畜产品的种类也日趋丰富,肉驴产业成为继猪、禽、牛、羊产业后的新兴畜产业,发展肉驴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我国肉驴产业现状驴(Equus asinus)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单胃草食动物。驴性情温顺,耐粗饲,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比马高出将近30%。驴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纲 饮食观念 驴肉 equus 马属 单胃 饮食结构 消化能力 不饱和脂肪酸 杜洛克猪
下载PDF
南京汤山驼子洞的马科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为 房迎三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8,共13页
200 0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直立人地点附近的驼子洞堆积中发现了又一处哺乳动物化石点。其中的马科化石有两种 :黄河马Equushuanghoensis和中国 (长鼻 )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这是自 1 95 9年发现黄河马化石以来首... 200 0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直立人地点附近的驼子洞堆积中发现了又一处哺乳动物化石点。其中的马科化石有两种 :黄河马Equushuanghoensis和中国 (长鼻 )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这是自 1 95 9年发现黄河马化石以来首次发现黄河马的颅骨和完整的颊齿列标本。这两种马的同时出现说明含驼子洞动物群的堆积形成于早更新世。因此驼子洞堆积的发现是江宁地区下更新统的首次记录。驼子洞的黄河马和长鼻三趾马均为这两类马在秦岭淮河以南的首次记录 ,并反映了在早更新世曾发生过北方动物群跨越长江的南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驼子洞 早更新世 长鼻三趾马 黄河马 马科化石
下载PDF
西藏阿里门士的真马化石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强 王世骐 颉光普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9-698,共10页
描述了2009年采自西藏阿里地区门士乡附近的2件真马化石,标本包括1件完整的右前第2指节骨和1件左第3蹠骨近端,均采自门士河右岸河湖相砂砾岩堆积中。标本粗壮,第3蹠骨近端关节面圆隆、对各跗骨关节面宽大,第2指节骨横宽。大小形态上与... 描述了2009年采自西藏阿里地区门士乡附近的2件真马化石,标本包括1件完整的右前第2指节骨和1件左第3蹠骨近端,均采自门士河右岸河湖相砂砾岩堆积中。标本粗壮,第3蹠骨近端关节面圆隆、对各跗骨关节面宽大,第2指节骨横宽。大小形态上与邻近的札达盆地上新世地层中的札达近三趾马Hipparion(Plesiohipparion)zandaense者截然不同,代表了一类比现生半驴Equus kiang和E.hemionus都要大的真马类,可能属于普氏野马E.przewalskii。真马化石的发现确定了门士河右岸的河湖相砂砾岩为第四纪沉积物,已知E.przewalskii出现的时间通常不早于晚更新世,如果以后能增加标本证明门士真马化石确实属于E.przewalskii,那么门士的这套河湖相地层的形成年代应不早于12.6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门士 第四纪 真马
下载PDF
Ecology Habits of Equus hemionus and Gazella subgutturosa in Kalamaili Ungulate Reserve in Autumn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德夫 张大铭 兰春梅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1-132,共2页
The food habits of Wild ass (Equus hemionus)and Goitred gazelle (Gazeds subgutturosa) in kalamaili ungulate Reserve in autumn wa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in 1992. wild ass was much concentrated... The food habits of Wild ass (Equus hemionus)and Goitred gazelle (Gazeds subgutturosa) in kalamaili ungulate Reserve in autumn wa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in 1992. wild ass was much concentrated around water sources, and had more food resource than Goitred gezelle. The quagmires in the reserve were critical conditions as food and water bases for both species. In terms of present survey, it was estimated that 680 Wild ass and 8840 Goitred gazelle lived in this res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us hemionus GAZELLA subgutturosa RESERVE ECOLOGY HABITS
下载PDF
马属动物进化特征概述 被引量:4
7
作者 任秀娟 赵一萍 +12 位作者 萨如拉 鲍红梅 王希生 道楞 阿娜尔 魏睿元 苏日嘎 彩丽干 白东义 李蓓 杨丽华 乌尼尔夫 芒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5-392,共8页
马属动物丰富的化石材料,记录了其5 500万年的起源、迁徙、灭绝和进化,使其成为进化生物学的教研材料。马属动物于始新世时期出现于北美,称为始马。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白令海峡水面的上升和下降,马属祖先曾陆续经由白令桥抵达欧亚古路... 马属动物丰富的化石材料,记录了其5 500万年的起源、迁徙、灭绝和进化,使其成为进化生物学的教研材料。马属动物于始新世时期出现于北美,称为始马。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白令海峡水面的上升和下降,马属祖先曾陆续经由白令桥抵达欧亚古路,但是均没有留下现存物种后代。马属动物在北美持续演化,到上新世时,现代马属的最近祖先出现,即上新马。在接下来约3百万年间,马属动物经历快速的辐射进化,在不同的环境中占领生态位,形成包括马、驴和斑马3个主要亚属。促成现存马属物种在极短的时间内分离的主要原因,是马属典型的快速核型进化。随着马基因组精细图和驴基因组草图的完成,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马属核型多样性的识别越来越精准。马属动物剧烈的染色体重排,让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其异种杂交能够产生后代,后代没有繁殖能力的原因是马属动物基因组之间的高度相似,使得其杂种能够存活;但是由于核型的巨大差异,其杂种后代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不能均衡的分配两套染色体,但这个猜测仍需要大量的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系统发育 种群历史 核型进化 生殖隔离
下载PDF
A first comparison of bone histomorphometry in extant domestic horses(Equus caballus)and a Pleistocene Indian wild horse(Equus namadicus) 被引量:1
8
作者 Marco ZEDDA Vijay SATHE +2 位作者 Prateek CHAKRABORTY Maria Rita PALOMBO Vittorio FARINA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20年第6期448-460,共13页
The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tissue of long bone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biomechanical stresses could be a helpful tool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ocomotor behavior in extant and extinct mammals,including e... The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tissue of long bone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biomechanical stresses could be a helpful tool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ocomotor behavior in extant and extinct mammals,including equids.However,few researches have attempted to describe the bone tissue of extinct horses.In our study,we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histomorphometric features of the bone tissue in extant modern horses,Equus caballus,and Equus namadicus,a Pleistocene Indian extinct wild horse.The number,position,and size of the osteons and Haversian canals of the bone tissue,classifiable as dense Haversian tissue,were considered for the comparison.The results obtained highlight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nalyzed species,E.caballus having fewer and bigger osteons than E.namadicus.The microstructural differences may depend on the different lifestyl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haracterizing the two species.The results obtained suggest that comparing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xtinct and modern horse species may provide indirect information on their paleo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tissue equus caballus equus namadicus HISTOMORPHOMETRY HORSE
原文传递
马属动物的细胞遗传学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红 董文甫 张桂贤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47-49,共3页
马属动物染色体的核型模式图及染色体带、亚带研究不仅有助于精确找出马属动物各种间的染色体同源区段,准确进行基因的定位,同时能够检测出染色体存在的一些缺陷。文中概述了马属动物各种群染色体的核型及它们之间的核型关系,染色体带... 马属动物染色体的核型模式图及染色体带、亚带研究不仅有助于精确找出马属动物各种间的染色体同源区段,准确进行基因的定位,同时能够检测出染色体存在的一些缺陷。文中概述了马属动物各种群染色体的核型及它们之间的核型关系,染色体带型研究,FISH和ZOO-FISH技术在马属动物上的应用,并阐述了马属动物的种间杂种及一些遗传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染色体 综述 核型 种间杂种 马属动物
下载PDF
Trials for Gathering Information on an Unknown Peak in the GC-MS Spectra of Horse and Pony Hair Extracts
10
作者 Maia Tsikolia Till Opatz +5 位作者 Ulrich Kauhl Nurhayat Tabanca Betul Demirci Saundra H. TenBroeck Kenneth J. Linthicum Ulrich R. Bernier 《Advances in Entomology》 2021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The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horse and pony hairs and skin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bioactive molecules that are kairomones used for host location by blood-feeding diptera. In this study, horse and pony hair samples ... The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horse and pony hairs and skin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bioactive molecules that are kairomones used for host location by blood-feeding diptera. In this study, horse and pony hair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organic solvents (pentane or hexane)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GC-MS) with closed electron ionization (CEI). Using the GC-MS analysis, we observed a compound peak, which could not be identified by comparison to mass spectra in the mass spectral library. This unknown compound was often the largest peak in the chromatogram and had a retention index and mass spectral fragmentation similar to nonanal. However, there were several differences in the fragmentation pattern. When compared to a nonanal reference standard, it was evident that this was a different compound. Hydrodistillation of pony hair was another extract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unknown component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Analysis of this extract with GC-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 with GC-MS confirmed the same unknown peak. Further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with the various mass spectroscopy tools gave the possible molecular ion with mass-to-charge ratio (<em>m/z</em>) 142, corresponding to the unknown com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nal Skin Emanation Insect Pests equus caballus equus ferus caballus Mass Spectroscopy Structure Elucidation
下载PDF
马属动物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东义 赵一萍 +3 位作者 李蓓 格日乐其木格 张心壮 芒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4-983,共10页
马属(Equus)动物的祖先大约在5500万年前出现,经过持续分化形成现今的马、驴和斑马,统称马属动物。马作为家畜中的重要一员,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在人类的饮食、战争、农耕、运输和娱乐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类为了满足需... 马属(Equus)动物的祖先大约在5500万年前出现,经过持续分化形成现今的马、驴和斑马,统称马属动物。马作为家畜中的重要一员,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在人类的饮食、战争、农耕、运输和娱乐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类为了满足需求,或多或少影响着马的进化方向,从而在长时间自然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性状的不同马种。驴和骡在全球的存栏量也较多,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不但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力而且还提供了食物和营养保健品。可见,马属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家畜的遗传学研究。人们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探索马属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历史,解析形成独特性状的分子机制,为其育种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综述了马属动物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该技术在马属动物的进化历史和功能基因挖掘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期今后对马属动物的深入研究、产业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 全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进化
下载PDF
彼得·谢弗《伊库斯》中的古希腊悲剧元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喜文 吕春媚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2期82-84,共3页
当代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的剧作《伊库斯》探究了个体在社会生存过程中所遭遇的本能与道德冲突的问题。该剧在戏剧选材的信仰性和仪式性、人物设计、语言等方面都与古希腊悲剧有着相似之处。通过运用古典的戏剧手法,剧作家表现了现代社... 当代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的剧作《伊库斯》探究了个体在社会生存过程中所遭遇的本能与道德冲突的问题。该剧在戏剧选材的信仰性和仪式性、人物设计、语言等方面都与古希腊悲剧有着相似之处。通过运用古典的戏剧手法,剧作家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类在失落和挣扎中对自由的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库斯》 古希腊悲剧 信仰性 仪式性 人物 语言
下载PDF
New fossils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Equus huanghoensis(Equidae,Perissodactyla)from Nihewan in Hebei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2
13
作者 LI YongXiang ZHANG YunXiang +2 位作者 SUN BoYang AO Hong XUE XiangX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3-94,共12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new fossils of Equus huanghoensis from an Early Pleistocene bed in Nihewan, Hebei Province, which confirm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 huanghoensis by Chinese researchers. The new fossils include a r... This paper describes new fossils of Equus huanghoensis from an Early Pleistocene bed in Nihewan, Hebei Province, which confirm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 huanghoensis by Chinese researchers. The new fossils include a relatively complete male skull and mandible with all upper and lower dentition, a broken female skull with fragment of mandible and a broken Mc III of Equus sp. The fossil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Yangshuizhan site of Nihewan. The age of the formation is about 1.6 Ma. The new materials verify som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eeth published in previous descriptions.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large teeth size, short protocone, and tilted protoloph and metaloph. We have added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kull size, a developed protuberantia supramagna, pentagonal nuchal side, weak Pli cabaline, simple enamel plications; a series of new characteristics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Equus horses. The broken Mc III is similar to Equus qingyangensis from Qingyang, Gan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ewan Early Pleistocene equus huanghoensis New fossils
原文传递
马属动物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碳水化合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瑜艳 王景晨 +2 位作者 许涛 于治成 周小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95,共4页
试验旨在评定南疆20余种常用马属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结果显示,比较15种粗饲料常规成分,粗蛋白(CP)含量为3.31%~19.43%,粗脂肪(EE)含量为1.23%~2.94%,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DIP)含量为2.21%~12.96%;比较5种能量饲料常... 试验旨在评定南疆20余种常用马属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结果显示,比较15种粗饲料常规成分,粗蛋白(CP)含量为3.31%~19.43%,粗脂肪(EE)含量为1.23%~2.94%,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DIP)含量为2.21%~12.96%;比较5种能量饲料常规成分,CP含量为5.66%~15.63%,EE含量为1.60%~4.08%,NDIP含量为2.51%~8.33%;比较4种蛋白质饲料常规成分,CP含量为23.75%~46.32%,EE含量为1.26%~15.99%,NDIP含量为7.95%~14.14%。比较24种饲料碳水化合物组分,能量饲料的可水解碳水化合物(CHO-H)含量高于蛋白质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能量饲料的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CHO-FR)含量高于粗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粗饲料的慢速发酵碳水化合物(CHO-FS)含量高于能量饲料且高于部分蛋白质饲料。依据马属动物的消化特点分析,CHO-H和CHO-FR含量占比更高的饲料消化更快。研究表明,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中消化较快分别为全株玉米青贮、红枣和豆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营养成分 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 慢速发酵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马匹繁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海青 吴学良 +3 位作者 布仁巴特 苏依勒 乌兰巴特尔 李玉荣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年第6期21-25,共5页
影响马匹繁殖率的因素主要有饲养管理水平、公马的精液品质、输精方式、母马卵泡发育情况、母马年龄、气候变化等。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了以下提升马繁殖率的实用技术:加强公马的饲养管理,提供优质日粮,保持公马的种用体况,以提高精液品质... 影响马匹繁殖率的因素主要有饲养管理水平、公马的精液品质、输精方式、母马卵泡发育情况、母马年龄、气候变化等。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了以下提升马繁殖率的实用技术:加强公马的饲养管理,提供优质日粮,保持公马的种用体况,以提高精液品质;配种前加强母马的饲养管理,配种季节增喂蛋白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使之保持中等膘情;对妊娠母马进行合理补饲,满足母马怀孕期间的营养需要,并配合以冷季塑膜暖棚保暖及程序化疫病防治,以减少流产的发生;规范采精操作,科学保存马冷冻精液;输送精子数量达到1×10~6时,采用直肠把握深角授精技术可降低繁殖成本,提高繁殖效率;通过观察法和直肠触检法确定排卵时间,适时配种可有效提高马匹繁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繁殖率 饲养管理 繁殖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青冈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保全 尹继才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本文记述的8种哺乳动物化石:Mammuthus primigenius,Equus hemionus,Equus sp.,Coelodonta antiquitatis,Megaloceros ordosianus,Gazella sp.,Bison exiguus,Bosprimigenius?属东北“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的成员,时代为晚更新世。对... 本文记述的8种哺乳动物化石:Mammuthus primigenius,Equus hemionus,Equus sp.,Coelodonta antiquitatis,Megaloceros ordosianus,Gazella sp.,Bison exiguus,Bosprimigenius?属东北“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的成员,时代为晚更新世。对三门马的地层分布时代进行了讨论,认为有可能到中更新世末期甚至晚更新世早期。此外还介绍了大角鹿属各种的特征,并指出了“披毛犀一猛犸象动物群”概念的不恰当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化石 晚更新世 大角鹿 equus 原尖 齿脊 眉枝 中更新世 前脊 后脊
下载PDF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Chinese fossil species of the genus Equus (Perissodactyla, Equidae)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涛 薛祥煦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9年第5期449-455,共7页
The Chinese fossils ofEquus began to appear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Quaternary at 2.5 Ma B.P., and the extant species ofEquus still live in China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at the present, which is unique in the world... The Chinese fossils ofEquus began to appear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Quaternary at 2.5 Ma B.P., and the extant species ofEquus still live in China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at the present, which is unique in the world. 12 valid fossil species ofEquu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China, including the stenonid, caballoid and hemione representatives ofEquu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fossil species and other relevant species ofEquu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pmpose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sequences including all the Chinese fossil species ofEquus are established. Some mistakes in the earlier researches about the Chinese fossils ofEquus are corr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US equus fossil species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Quaternary China.
原文传递
线性回归法复原化石标本中的残缺数据(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世骐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对样本完整性的要求,为了在分析中不抛弃大量不完整的化石标本或者不大大减少变量,创建了一种恢复标本残缺数据的方法。本方法基于线性回归理论,假设同类标本个体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大小的区别,形状的区别可以忽略不计...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对样本完整性的要求,为了在分析中不抛弃大量不完整的化石标本或者不大大减少变量,创建了一种恢复标本残缺数据的方法。本方法基于线性回归理论,假设同类标本个体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大小的区别,形状的区别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同类标本中,可以用一件标本的已知测量数据预测另一件标本的残缺测量数据。在多件标本的情况下,对某件标本的某个残缺数据的预测结果是用其他标本分别进行预测所得值的加权平均,加权系数的选取与每件标本的保存完好程度相关。用现生马属头骨及肢骨标本做的数据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标本的种类、数量及残缺值的多少均不敏感,对于尺寸较大的标本或数值较大的数据的预测效果要比对尺寸较小的标本或数值较小的数据的预测效果要好。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法利用的是样本(即标本)间的线性相关性,传统方法利用的是变量(即测量项)间的线性相关性。在通常情况下,样本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要优于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本方法简单实用,在对化石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回归 最小二乘法 化石标本 马属
下载PDF
辽宁大连晚更新世马类牙齿釉质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涟 徐钦琦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8-216,245-249,共9页
大连晚更新世的马类共包括三个种类:野驴(Equus hemionus)、小型的普氏野马中国马亚种(E. przewalskyi sinensis)、大型的大连马(E. dalianensis)。从它们颊齿的釉质层微观结构、釉柱大小及釉质层的厚度分析,晚更新世的野驴和现生的野... 大连晚更新世的马类共包括三个种类:野驴(Equus hemionus)、小型的普氏野马中国马亚种(E. przewalskyi sinensis)、大型的大连马(E. dalianensis)。从它们颊齿的釉质层微观结构、釉柱大小及釉质层的厚度分析,晚更新世的野驴和现生的野驴是十分接近的,可以归于同一个种。大连马与现在的普氏野马也比较接近,可归于同一个大的类别。然而,普氏野马中国马亚种却与现生的普氏野马有着比较显著的区别:中国马颊齿釉质层的釉柱平均直径比现生的普氏野马大得多,而釉质层的厚度又比现生的普氏野马更薄,所以,原来的分类未必合适,中国马似不应归于普氏野马,它可能代表一个比较特殊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马类 牙齿
下载PDF
马属(Equus)动物球虫种类与世界分布
20
作者 黄兵 董辉 +4 位作者 赵其平 韩红玉 朱顺海 赵焕之 于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为了解马属(Equus)动物球虫的种类及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状况,本文收集整理了世界上有关马属动物球虫报道的相关文献,按虫种学名的字母为序,介绍了已报道的4种马属动物球虫,其中艾美耳属(Eimeria)3种、克氏孢子虫属(Klossiella)1种,每种球... 为了解马属(Equus)动物球虫的种类及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状况,本文收集整理了世界上有关马属动物球虫报道的相关文献,按虫种学名的字母为序,介绍了已报道的4种马属动物球虫,其中艾美耳属(Eimeria)3种、克氏孢子虫属(Klossiella)1种,每种球虫包括中文名称与学名、宿主名称、寄生部位、地理分布,地理分布按照国家和地区的英文或拼音字母为序。在收录的45个国家记录马属动物球虫中,土耳其记录4种,俄罗斯记录3种,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记录2种,阿尔巴尼亚等29个国家记录1种;有40个国家记录了鲁氏艾美耳球虫(E.leuckarti),16个国家记录了马克氏孢子虫(K.equi),5个国家记录了单蹄兽艾美耳球虫(E.uniungulati),3个国家记录了奇蹄兽艾美耳球虫(E.solipedum)。另外,在秘鲁、伊拉克、斯里兰卡、马其顿、莱索托的马粪便中均检出艾美耳球虫未定种,其感染率为1.63%~54.54%。本文基本能反映出马属动物球虫在世界范围的分布状况,为全面了解马属动物球虫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提供了一份较为完整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 球虫 艾美耳球虫 克氏孢子虫 种类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