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黄方柱和海盐种EMS突变体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韬 骆孟 +2 位作者 钱丹 董晶晶 顾世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2-1098,共7页
突变体对增加小麦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和解析重要农艺、产量和抗性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高抗赤霉病小麦品种黄方柱(HFZ)及其11个甲磺酸乙酯(EMS)诱导的纯合突变体(F2-F12,Mu4),以及海盐种(HYZ)及其12个EMS纯合突... 突变体对增加小麦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和解析重要农艺、产量和抗性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高抗赤霉病小麦品种黄方柱(HFZ)及其11个甲磺酸乙酯(EMS)诱导的纯合突变体(F2-F12,Mu4),以及海盐种(HYZ)及其12个EMS纯合突变体(Y2-Y13,Mu4)为材料,在扬花期利用单花滴注鉴定赤霉病扩展抗性,灌浆期测定了分蘖数、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叶绿素含量,收获后测定千粒重、粒长、粒宽、每穗小穗数和每穗粒数共计11个性状。每一个突变体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野生型存在显著差异。黄方柱突变系F6、F9和F12以及海盐种突变系Y6、Y7和Y9病小穗率均显著高于相应野生型,达中感或高感水平,因此,这6个突变体是研究赤霉病扩展抗性的理想材料。此外,海盐种突变体株高、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粒宽均低于或显著低于野生型。对野生型和突变体采用了基于最小组内平方和距离的动态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野生型与突变体以及突变体相互之间的相似情况。株高等农艺性状显著优于野生型但赤霉病抗性与野生型类似的突变体(如F2、F7、Y2、Y3、Y4、Y8、Y10和Y12)可为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和抗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重要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ems突变体 赤霉病抗性 农艺和产量性状
下载PDF
烟草抗PVY的EMS突变体pvyr1筛选与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勇 黄昌军 +3 位作者 宋中邦 李文正 于海芹 刘贯山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3,67,共6页
为了从烟草EMS突变体库中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突变体,采用苗期人工接种初筛M2抗病单株,对M3、M4和M5株系连续接种鉴定PVY抗性。采用e IF4E1基因特异分子标记检测和c DNA全长测序,分析突变体PVY抗性是否与e IF4E1突变... 为了从烟草EMS突变体库中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突变体,采用苗期人工接种初筛M2抗病单株,对M3、M4和M5株系连续接种鉴定PVY抗性。采用e IF4E1基因特异分子标记检测和c DNA全长测序,分析突变体PVY抗性是否与e IF4E1突变有关。配制F1群体初步分析抗性遗传特性。苗期人工接种从1800份M2种子中筛选到1份抗PVY的烤烟突变体。冬季无加温措施塑料大棚内苗期人工接种PVY坏死株系MN分离物,接种后35 d未诱变对照品种发病率为100%,E9119-1Z/M3株系的发病率为56.3%,无症状单株ELISA检测PVY均为阴性,表明E9119-1Z/M3株系对PVY中抗。E9119-1Z的M4株系和M5株系在光照培养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对PVY坏死株系MN分离物和ZT-5分离物表现为中抗。E9119-1Z-R14-2/M5株系为抗性稳定的突变体,命名为pvyr1。pvyr1采用e IF4E1基因特异分子标记检测为阳性,c DNA测序表明e IF4E1基因无突变。pvyr1与未诱变对照品种(感PVY)、va位点抗PVY品种NC55的杂交F1代抗性鉴定结果初步表明,pvyr1突变体对PVY的抗性符合孟德尔隐性遗传,且与NC55的va位点不等位。表明pvyr1为一个与e IF4E1基因突变不同的抗PVY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马铃薯Y病毒 ems突变体
下载PDF
利用转录组测序鉴定玉米白色籽粒突变基因PDS 被引量:2
3
作者 付修义 殷鹏飞 +3 位作者 季生辉 贾博森 许静 杨小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共9页
为探讨转录组测序在玉米质量性状基因克隆上的应用,以玉米自交系B73籽粒表现为白色的EMS突变体为材料,对该突变体授粉后15 d的籽粒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与玉米B73参考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共鉴定到138个突变位点,其中51个突变位点对基... 为探讨转录组测序在玉米质量性状基因克隆上的应用,以玉米自交系B73籽粒表现为白色的EMS突变体为材料,对该突变体授粉后15 d的籽粒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与玉米B73参考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共鉴定到138个突变位点,其中51个突变位点对基因的功能有显著影响。通过基因功能注释与分类,发现该突变体在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基因(PDS)发生无义突变,导致PDS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阻断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有色体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造成玉米籽粒白化。这些结果表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玉米EMS突变体的突变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录组测序 ems突变体 类胡萝卜素 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
原文传递
烤烟特征香韵品系8号清甜香韵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晁江涛 曹建敏 +5 位作者 吴新儒 李志远 曹鹏云 崔萌萌 孙玉合 刘贯山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7,共6页
烤烟特征香韵品系8号(特8)是通过EMS诱变中烟100,连续自交选育的烤烟新品系,其现蕾期的上部叶具有明显的清甜香韵。为探讨鲜烟叶香韵的形成机制,以特8和中烟100为研究对象,运用顶空-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 Arrow-GC... 烤烟特征香韵品系8号(特8)是通过EMS诱变中烟100,连续自交选育的烤烟新品系,其现蕾期的上部叶具有明显的清甜香韵。为探讨鲜烟叶香韵的形成机制,以特8和中烟100为研究对象,运用顶空-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 Arrow-GC/MS)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结合转录组学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特8挥发性成分有26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数量18种,相对含量均值为71.74%,是中烟100的2.34倍;(2)特8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均值为52.12%,为中烟100的3.40倍,是清甜香韵的主体成分;(3)MVA通路负责合成挥发性萜烯类化合物,特8现蕾期上部叶有9个关键限速酶基因、12个TPS基因上调表达,有助于提高萜烯类化合物的释放量,其中TPS亚家族b成员LOC107762925可能是芳樟醇合酶基因。综上所述,特8现蕾期上部叶的MVA通路存在多个关键基因协同上调,有助于提升其挥发性萜烯类化合物的总体释放量,而具有清甜香味且相对含量最高的芳樟醇可能是赋予其清甜香韵的主效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ems突变体 清甜香韵 特8 萜烯合酶
下载PDF
水稻矮杆小粒突变体dsg1的表型鉴定及粒形基因精细定位
5
作者 吕召坤 玉一岚 +1 位作者 李兰英 张德春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058,共8页
粒形是评价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分子机制研究对水稻(Oryza sativa)遗传改良及品种培育有重要意义。利用EMS诱变粳稻品种TB309获得了一个矮杆小粒的突变体dwarf and short grain(dsg1)。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dsg1株高较... 粒形是评价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分子机制研究对水稻(Oryza sativa)遗传改良及品种培育有重要意义。利用EMS诱变粳稻品种TB309获得了一个矮杆小粒的突变体dwarf and short grain(dsg1)。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dsg1株高较野生型显著降低20.35%,其矮化表型由穗长和节间长度缩短所致。突变体的籽粒粒长、粒宽和粒厚分别减少15.53%、10.45%和7.26%。将突变体dsg1与9311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进行表型考察和遗传分析,F2代出现表型分离,正常粒长与dsg1突变体的粒长比例符合3∶1,说明该粒长突变基因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将突变基因定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分子标记ID2798与ID2803之间52.28 kb的区间内,并利用Gramene数据库对定位区间进行基因预测,发现该区间存在11个基因,这为该突变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ems突变体 基因定位 dsg1
原文传递
水稻转基因种质IRBB13(P_(Xa13):GFP)感病及育性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6
作者 韩宽德 孔令广 +4 位作者 巨延虎 陈明 曹志刚 丁新华 储昭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899-3908,共10页
【目的】建立简便高效的水稻突变体筛选体系,为克隆参与调控水稻xa13/Xa13表达以及xa13/Xa13介导的抗/感病和花粉发育信号途径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EMS化学诱变携带显性Xa13启动子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水稻转基因种质IRB... 【目的】建立简便高效的水稻突变体筛选体系,为克隆参与调控水稻xa13/Xa13表达以及xa13/Xa13介导的抗/感病和花粉发育信号途径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EMS化学诱变携带显性Xa13启动子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水稻转基因种质IRBB13(PXa13:GFP),构建突变群体,分3个时期进行突变体筛选:幼苗期筛选根和芽中绿色荧光减弱或消失的突变体、成株期筛选回复感病表型的突变体和孕穗期筛选育性下降的突变体。【结果】室内检测代M2突变体株系3 000个,筛到幼根和幼芽荧光消失的突变体14个,根部荧光正常而芽无荧光的突变体9个。田间试验种植突变体株系3 000个,成株期接种PXO99初步筛到回复感病表型的突变体株系25个。孕穗期筛选到育性下降且花药中绿色荧光消失的突变体株系7个,其中,包含1个回复感病的突变体株系。【结论】建立了简便高效的筛选水稻突变体筛选体系,结合GFP表达模式异常的突变体、回复感病突变体以及育性下降的突变体分析可判断xa13/Xa13参与的水稻抗/感病与花粉发育这2条信号网络途径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ems突变体 绿色荧光蛋白 花粉发育 水稻白叶枯病
下载PDF
优质能源甜高粱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会 邹维华 +5 位作者 张友兵 张锐 丰胜求 涂媛苑 景海春 彭良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以甜高粱品种能饲一号为野生型构建EMS化学诱变突变体库,通过分析突变体可溶性糖含量、生物质总量和生物质酶解产糖效率,观察农艺性状,并测定秸秆细胞壁结构组成,筛选得到3份特异突变体材料:SM83、SM197、SM305。3份突变体除生物量皆显... 以甜高粱品种能饲一号为野生型构建EMS化学诱变突变体库,通过分析突变体可溶性糖含量、生物质总量和生物质酶解产糖效率,观察农艺性状,并测定秸秆细胞壁结构组成,筛选得到3份特异突变体材料:SM83、SM197、SM305。3份突变体除生物量皆显著提高以外,SM197与SM305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而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生物质酶解产糖效率大大提高。此外,SM83的产糖效率与常规品种(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可溶性糖含量比野生型增加14.99%。故筛选到的甜高粱突变体是理想的生物能源种质材料,可用于优质能源甜高粱品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ems突变体 植物细胞壁 生物质降解 能源作物
下载PDF
抗二氯喹啉酸烟草材料的筛选与鉴定
8
作者 李冰洁 王李先秋 +5 位作者 宋青松 徐沛雯 吕婧 崔萌萌 孙玉合 代常波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4,共6页
为获得抗二氯喹啉酸的烟草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研究受药害烟株叶面积变化规律和烟草药害等级情况,确定喷施二氯喹啉酸对烟草苗期药害的临界浓度及适宜观测时间,并对烟草EMS突变体材料进行规模化筛选鉴定。... 为获得抗二氯喹啉酸的烟草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研究受药害烟株叶面积变化规律和烟草药害等级情况,确定喷施二氯喹啉酸对烟草苗期药害的临界浓度及适宜观测时间,并对烟草EMS突变体材料进行规模化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引起烟草药害的临界浓度为0.5 mg/L,超出临界值浓度,烟草叶片会出现明显药害症状;为获得较高抗性的突变体材料,以1 mg/L为最适施药浓度,在药害症状明显时(施药后14 d)进行观测,获得了多个对二氯喹啉酸高抗、中抗及敏感的突变体材料。对高抗材料QR-19的杂交一代株系抗性分析显示,该材料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可能受隐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为解析烟草对二氯喹啉酸等激素型除草剂的抗药性机理及除草剂抗性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烟草 ems突变体 抗性筛选
下载PDF
玉米暗形态建成突变体的筛选
9
作者 张昊 汪海 +1 位作者 朱莉 郎志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0,共8页
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和单子叶植物的中胚轴的生长模式是暗形态建成和光形态建成的重要标志性发育事件,黑暗促进其延伸,而光照则抑制其生长。拟南芥下胚轴的形态建成受光信号通路与植物激素途径中许多重要基因的调控,这些基因在农作物中... 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和单子叶植物的中胚轴的生长模式是暗形态建成和光形态建成的重要标志性发育事件,黑暗促进其延伸,而光照则抑制其生长。拟南芥下胚轴的形态建成受光信号通路与植物激素途径中许多重要基因的调控,这些基因在农作物中的同源基因,往往也与许多重要的农艺性状有关。基于此,以玉米的中胚轴在暗形态建成中的长度作为表型标记,从EMS突变体库中(包含6 150份郑58背景株系和2 340份B73背景株系)筛选获得96株中胚轴长度异常的突变体。进一步对其中两个突变体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这两个突变体在BR信号途径发生缺陷。玉米暗形态建成突变体的获得将不仅有助于解析玉米对光信号的应答,而且有助于揭示光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途径的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形态建成 玉米中胚轴 ems突变体筛选 植物激素
原文传递
影响静止中心(QC)细胞分裂的EMS突变体库构建与筛选分析
10
作者 刘文桂 须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307-1310,共4页
采用正向遗传学方法,以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SCRGVG UAS∶∶axr3-1为材料来进行EMS诱变。通过外源施加激素DEX诱导GVG/UAS系统启动axr3-1在静止中心表达,导致静止中心发生分裂。通过构建EMS突变体库,得到2 616份M2代候选突变体家... 采用正向遗传学方法,以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SCRGVG UAS∶∶axr3-1为材料来进行EMS诱变。通过外源施加激素DEX诱导GVG/UAS系统启动axr3-1在静止中心表达,导致静止中心发生分裂。通过构建EMS突变体库,得到2 616份M2代候选突变体家系。对M2代种子进行初筛得到43个候选家系。经过复筛,获得22个具有稳定表型的突变体家系。根据表型相似性将候选家系分为5类,共6组。将候选家系进行组内杂交,根据F1代植株表型是否与亲本相似,获得2对等位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将为研究干细胞小生境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Arabidopsis) 根的发育 静止中心 ems突变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