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 被引量:22
1
作者 戴萍 郝先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6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指尖血糖仪配合胰岛素注射完成治疗,观察组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完成治疗。比...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指尖血糖仪配合胰岛素注射完成治疗,观察组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高血糖控制情况及C肽、胰岛素水平、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早餐2 h后、午餐前、午餐2 h后、晚餐前、晚餐2 h后、睡前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注射 妊娠期糖尿病
原文传递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心理疏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许国敏 程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797-180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心理疏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心理疏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lasma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QLS)各维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88,-8.120,-5.811;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78,-7.359;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MQL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8,-4.456,-4.399,-5.930,-3.900;P<0.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心理疏导能明显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心理疏导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负性情绪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糖与全天血糖谱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冲 郑丽丽 +2 位作者 翟绍忠 卞华 高鑫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糖与全天动态血糖波动和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2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血糖波动,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分析24 h尿糖与CGMS血糖波动参数和胰岛功能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糖与全天动态血糖波动和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2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血糖波动,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分析24 h尿糖与CGMS血糖波动参数和胰岛功能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肾糖阈(RT_G)为11.8 mmol/L,其中75%患者的RT_G升高(>10 mmol/L),24 h尿糖平均为30.54g。相关分析显示,24 h尿糖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MBG、空腹(餐前)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2)、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1)、肾小球滤过率(eGFR)正相关,与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RT_G负相关,与病程、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HbA1c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从大到小分别为MAGE、MBG、FBG、eGFR、RT_G、AUC_2(β’分别为-0.668、0.437、0.148、0.116、-0.107、0.086;P<0.05)。结论: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升高。24 h尿糖排泄受血糖水平、动态血糖波动参数、eGFR、RT_G的影响,其中MAGE对24 h尿糖排泄影响最大。血糖波动可能是尿糖排泄减少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尿糖 肾糖阈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波动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邝桂梅 卢燕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48-349,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某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选择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则选择胰岛素泵加上动...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某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选择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则选择胰岛素泵加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施治前后患者Homa-β功能指数、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低血糖概率。结果:观察组疗效、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Homa-β功能指数、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概率更优,P<0.05。结论:胰岛素泵加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郑晓佳 田江宣 +1 位作者 施赵维 毛细花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可穿戴设备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组),入院后第2天对照组患者的指尖血糖监测采用血糖仪,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实... 目的探讨可穿戴设备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组),入院后第2天对照组患者的指尖血糖监测采用血糖仪,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实时监测,并佩戴胰岛素泵,两组患者均根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胰岛素泵的输注剂量,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最后1 d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用时、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24 h平均血糖值(MBG)及其标准差(SD)、CGMS参数,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日内血糖平均漂移幅度(MAGE)、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治疗2周的空腹血糖、早、中、晚餐后2 h血糖。结果治疗后两组MBG、SD、AUC、MAGE、MODD、两组空腹、早、中、晚餐后2 h血糖及睡前血糖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对照组的血糖达标用时、胰岛素用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CGMS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糖尿病 血糖管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病情控制良好T2DM患者低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应用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金华 杨为霞 +2 位作者 潘建新 王燕春 姚红宇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索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病情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于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78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7.0%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为... 目的探索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病情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于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78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7.0%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为所有患者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78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低血糖,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进行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血糖参数指标,对可能影响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舒张压、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患者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平均血糖分别为(127.11±14.65) mmHg、(1.43±1.12) mmol/L、(6.02±1.08) mmol/L,均明显低于非低血糖组的(132.64±19.94) mmHg、(2.34±1.65) mmol/L和(7.46±1.53) mmol/L,而低血糖指数为2.73±2.46,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的0.62±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患者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86±0.94) mmol/L、血糖水平标准差(1.67±0.72) mmol/L以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9.42±3.28) mmol/L显著高于非低血糖组的(1.25±0.66) mmol/L、(1.23±0.45) mmol/L、(7.65±3.01) mmol/L,而平均血糖为(6.02±1.08) mmol/L,显著低于非低血糖组的(7.46±1.53)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糖指数是T2DM患者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情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准确性高,能够精准全面地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情控制良好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低血糖指数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罗玉环 向天哲 唐丽娟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普外科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的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患者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在此期间给予对照组应用床旁血... 目的:探讨给予普外科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的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患者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在此期间给予对照组应用床旁血糖监测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两组患者在血糖监测期间均予以相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及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是观察组指标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低血糖、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注期间,联合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并控制血糖,且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普外科围手术期 糖尿病 护理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志彬 徐月波 +1 位作者 林增辉 兰启防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7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并给予常规血糖监测,...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并给予常规血糖监测,观察组则给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达标率;血糖达标时间、总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平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达标率44例(97.78%)高于对照组31例(68.89%)(χ2=13.520 0,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总治疗时间(7.11±1.26)、(8.13±0.21)d短于对照组(12.42±2.25)、(14.23±1.51)d(t=8.215、9.109,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平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平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6.67%)低于对照组10例(22.22%)(χ2=8.641,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血糖达标,缩短达标和治疗时间,降低空腹胰岛素,降低低血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新诊断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心率臂带和CGM的有氧运动在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平燕茹 贾竹敏 +3 位作者 雷静 房文静 王旭鸽 王蒙蒙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1期2086-2089,共4页
目的:前瞻性探讨基于心率臂带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的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运动依从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病人25例,入组后专科护士于病人出院前1 d对其进行健康... 目的:前瞻性探讨基于心率臂带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的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运动依从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病人25例,入组后专科护士于病人出院前1 d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佩戴心率臂带和CGM,进行院内运动测试;出院后病人选择喜欢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 min,强度达到最大心率的60%~65%,前2周病人佩戴CGM,隔日运动1次,2周共6次;后2周,病人每周运动4次,2周共8次,病人需将每日饮食情况拍照记录于CGM,将运动中的心率图谱发送至管理者微信。观察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血糖、心率及运动依从性的变化。结果:与非运动日相比,运动日运动第15分钟及第30分钟时、运动结束后第5分钟及第15分钟血糖均低于运动前5 min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运动频次、运动时长、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测试4阶段心率均下降、总运动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率臂带和CGM监测的有氧运动干预可降低病人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运动依从性和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心率臂带 有氧运动 2型糖尿病 护理
下载PDF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彩红 赖爱华 王惠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将该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6例采用针对...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将该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6例采用针对性护理),评估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血糖监测认知程度、动态血糖监测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监测认知程度量表各指标评分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低血糖次数及报警处理次数更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血糖监测认知程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针对性护理 血糖水平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淑芬 胡慧娴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7期129-132,共4页
目的以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4例自2018年5月-2020年4月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62)、对照组(n=62),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如用药... 目的以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4例自2018年5月-2020年4月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62)、对照组(n=62),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对血糖监测控制目标、血糖监测注意事项等认知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糖监测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项血糖水平均获得改善且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糖、皮肤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06%,对照组低血糖、皮肤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9.3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处理报警次数及低血糖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动态血糖监测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降糖效果及护理质量,可加快病情缓解、稳定血糖水平并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水平 护理不良事件 血糖监测指标
下载PDF
胰岛素泵联合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双“C”)强化治疗老年脆性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晓霞 朱水染 何彩虹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586-1588,共3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联合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双“C”)强化治疗老年脆性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某院治疗的80例老年脆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SII组和双C组,分别给予MISS方法和双C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联合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双“C”)强化治疗老年脆性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某院治疗的80例老年脆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SII组和双C组,分别给予MISS方法和双C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稳态指标、血糖达标的时间、胰岛素的用量、血糖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第7天MODD、MAGE及SDBG较第1天均显著下降,且双C组要显著低于MSII组(P<0.05);双C组患者血糖达标的时间、胰岛素的用量均优于MSII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双C组患者显著低于MSII组(P<0.05);双C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50%,显著优于MSII组的15.00%(P<0.05)。结论:在老年脆性糖尿病的治疗中,双C强化治疗较常规的MSII治疗控制血糖效果更稳定,可缩短血糖达标的时间,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糖尿病 胰岛素泵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低血糖
下载PDF
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秀琴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8期25-26,共2页
糖尿病属于临床高发的代谢性疾病,该疾病无法被彻底治愈,需长期通过调控机体血糖水平控制疾病,在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血糖的监测属于重中之重的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临床现推出一种血糖监测系统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对血... 糖尿病属于临床高发的代谢性疾病,该疾病无法被彻底治愈,需长期通过调控机体血糖水平控制疾病,在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血糖的监测属于重中之重的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临床现推出一种血糖监测系统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对血糖全天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显著规避了传统监测方式间断性的缺点,对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机体代谢控制情给予更客观的评价,特别是对于突发的餐后高血糖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给予有效监测。现为探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操作中的具体价值,本文从将该检测方式应用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面展开论述,为具体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应用价值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嘱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亮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24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嘱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南开医院治未病科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雅培辅理善血糖仪进行...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嘱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南开医院治未病科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雅培辅理善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研究组佩戴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仪进行血糖监测。比较监测4周、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BG)控制情况及遵医嘱情况。结果:与监测4周时血糖浓度比较,两组监测12周后FBG及2hBG浓度均降低(P<0.05),研究组监测4周、12周时FBG及2hBG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完全遵医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好,可提高患者遵医嘱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管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迎新 赵禹 +1 位作者 高海林 李颖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3期399-399,401,共2页
目的:本文旨在对动态血糖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及波动趋势进行全面性的探讨工作,并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提供合理的治疗依据。方法: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9例病患资料进行血糖监测之后,侧重对CGMS血糖值的相应特... 目的:本文旨在对动态血糖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及波动趋势进行全面性的探讨工作,并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提供合理的治疗依据。方法: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9例病患资料进行血糖监测之后,侧重对CGMS血糖值的相应特点与手指毛细血糖值间相关性进行细致分析。结果:手指毛细血糖值与CGMS间具有极为密切的相关性。结论:CGMS可清晰、详尽地体现被监测者的血糖水平波动特征,为相关医生制订更佳的治疗方案、精细调节MD病患胰岛素用量提供了科学、准确、有效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手指毛细血糖值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 监测
下载PDF
具报警功能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慧玲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5期8-9,64,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报警功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监测血糖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报警功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监测血糖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观察组患者选择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高血糖控制情况,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血糖控制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皆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较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观察组患者羊水过多1例、妊高征0例,巨大儿1例,共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7%,对照组患者羊水过多5例、妊高征2例,巨大儿5例,共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中除1例低血糖外再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9%,而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中有5例低血糖、2例肺炎、2例其他并发症,共9例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98%,差异较大(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报警功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监测血糖中,能缩短治疗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出院,降低患者并发症,临床效果好,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报警功能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儿童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陈秀华 范叶梅 刘双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8期69-71,75,共4页
随着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除了常规的胰岛素治疗以外,血糖监测也非常重要。传统的指尖血糖监测无法长期监测患儿血糖波动,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安全、连续、准确的监测方法,能够精确、动态地反映儿童... 随着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除了常规的胰岛素治疗以外,血糖监测也非常重要。传统的指尖血糖监测无法长期监测患儿血糖波动,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安全、连续、准确的监测方法,能够精确、动态地反映儿童的血糖信息,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研究现状
18
作者 刘明磊 武全莹 于淑一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第12期98-101,共4页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连续的血糖监测,提供动态血糖图谱,为医务人员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就CGMS的原理、在T2D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和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T2DM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血糖图谱 胰岛素
下载PDF
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程娇茹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医院接诊的72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入院后对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予以血糖的动态监测,同时做好针对性护理,总结动态血糖监测结果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72例糖尿病患者动态...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医院接诊的72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入院后对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予以血糖的动态监测,同时做好针对性护理,总结动态血糖监测结果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72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高血糖多见于餐后2 h,低血糖多见于凌晨,72例患者中,出现低血糖15例(20.83%),8例(11.11%)患者凌晨有心慌、饥饿等感受。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对应的焦虑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较好地掌握血糖变化特点,并依据血糖变化特点做好干预,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临床应用 糖尿病 护理
下载PDF
基于矿区作业人员的动态血糖监护系统设计
20
作者 侯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2-216,共5页
为解决智慧矿区作业人员分段式血糖测量方式时段覆盖性差、预警性不足、与矿井工作特性不协同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分布式节点采集的血糖监护系统。基于多通道实时采集电路设计方式完成数据的同步性采集;基于面向过程的可扩展协议栈完成... 为解决智慧矿区作业人员分段式血糖测量方式时段覆盖性差、预警性不足、与矿井工作特性不协同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分布式节点采集的血糖监护系统。基于多通道实时采集电路设计方式完成数据的同步性采集;基于面向过程的可扩展协议栈完成分布式自组网络,实现地面与井下之间数据交互及预警功能;经测试系统所采集动态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无丢帧现象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采用监护节点分布式设计,可完成系统的实时预警功能,通过对各功能模块的优化设计,能够实现数据的高精度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区 作业人员 动态血糖 监护系统 健康管理 高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