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导师制”指导护理本科生科研实习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莘 邵文利 +1 位作者 俞洁 高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对该校实行的双导师指导护理本科生科研实习模式进行研究,完善教学体系。方法:对该校五年制护理本科生实行双导师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科研实习,考核形式为毕业论文答辩,运用自行设计的该校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实习调查表进行效果... 目的:对该校实行的双导师指导护理本科生科研实习模式进行研究,完善教学体系。方法:对该校五年制护理本科生实行双导师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科研实习,考核形式为毕业论文答辩,运用自行设计的该校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实习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93.8%的调查对象认为双导师指导的护理科研实习提高了科研能力;72.9%的调查对象赞成双导师制;81.3%的调查对象认为双导师制集思广益;66.7%的调查对象认为2位导师的理论互补益于学生提高科研水平,77.1%的调查对象认为双导师制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81.3%的调查者认为导师间不能完全有效沟通;69.7%的调查对象认为科研实习应该和临床实习同步,用一年时间来完成;70.8%的调查对象认为论文撰写时间应该大于2周。结论:该校实习的双导师指导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实习的教学方法,达到了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的教学目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师制 护理本科生 科研实习
下载PDF
关于高职院校实行“双导师制”的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联合 彭桂枝 +1 位作者 张军 庞敬礼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
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导师制"的内涵和实施的意义,指出了在高职院校实施"双导师制"应解决的问题。认为在高职院校实行"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好双导师的聘任工作,明确职责,保证师生交流畅通,健全评... 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导师制"的内涵和实施的意义,指出了在高职院校实施"双导师制"应解决的问题。认为在高职院校实行"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好双导师的聘任工作,明确职责,保证师生交流畅通,健全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导师制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本科生“双导制”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宜大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96-100,共5页
本科生"双导制"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正在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实施的本科生"双导制"为例,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探讨了建立和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 本科生"双导制"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正在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实施的本科生"双导制"为例,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探讨了建立和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介绍了成功实施本科生"双导制"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并结合当前高校实际情况讨论了进一步优化本科生"双导制"培养模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制 导师 导生 本科生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芳 邹俊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14期274-276,共3页
校企"双导师制"模式不仅解决了学校理论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弥补了教师只懂得理论知识的缺陷,同时也为学生提前开启了走向社会的大门,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安徽工程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通过"... 校企"双导师制"模式不仅解决了学校理论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弥补了教师只懂得理论知识的缺陷,同时也为学生提前开启了走向社会的大门,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安徽工程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通过"双导师"制的实践,在校内、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为就业、再教育和服务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专业 双导师制 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的建设机制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德刚 杨道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33,共5页
"双导师制"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进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其内在的功能优势和外在的现实阻力使得探讨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建设显得势在必行。推行"双导师制"的关键机制主要有三:一... "双导师制"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进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其内在的功能优势和外在的现实阻力使得探讨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建设显得势在必行。推行"双导师制"的关键机制主要有三:一是"双导师"的遴选机制,它是"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前提,其主要功能在于为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充分的师资条件;二是"双导师"的教学机制,它是"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根本,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双导师能够展开有效教学;三是"双导师"的管理机制,它是"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保障,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对导师的考评与激励来促进导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教育硕士 双导师制 建设机制
下载PDF
医学人文理念下双导师制带教对新入职护士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黄葶 李洁琼 +1 位作者 温绣蔺 崔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9期1155-1159,共5页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双导师制的护理带教对新入职护士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应用方便抽样法选择西安市某教学医院2015年和2016年共21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入职护士112人为对照组,2016年入职护士106人为实验组。对照组使用...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双导师制的护理带教对新入职护士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应用方便抽样法选择西安市某教学医院2015年和2016年共21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入职护士112人为对照组,2016年入职护士106人为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实验组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的双导师带教模式,即通过建立双导师带教团队及明确双导师的工作职责及分工、实施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抑郁、焦虑率。实验组的106名新入职护士,抑郁和焦虑的阳性率为21.70%、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渗透医学人文理念下的双导师带教有助于新入职护士身心健康成长,降低抑郁及焦虑负性情绪,和提升对病人的人文情怀,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职护士 双导师制 人文关怀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法律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实践及完善——以协同培养为中心 被引量:8
7
作者 戴激涛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5-90,共6页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双导师制",既是培养法治国家所需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协同创新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对有关培养单位制定的"双导师制"规范性文件进行分析,可以发...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双导师制",既是培养法治国家所需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协同创新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对有关培养单位制定的"双导师制"规范性文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校内外导师的协同培养是"双导师制"运作的核心内容。从协同培养视角促进"双导师制"的有效实施,首先应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意识,其次应落实导师间的定期沟通联系机制,再次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导师间的共同指导,最后应健全校外导师业务培训机制,完善考核标准及评估机制,以促进法律硕士"双导师"协同培养的规范化、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硕士 双导师制 协同培养
下载PDF
“双导师制”在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实习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8
作者 杨邦和 孙恩涛 +2 位作者 叶长江 刘飞 洪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4期2370-2374,共5页
目的探讨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实习“双导师制”指导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总结近5年本校2014—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实习“双导师制”的应用效果。结果双导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比例从88.19%(2014级)上升... 目的探讨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实习“双导师制”指导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总结近5年本校2014—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实习“双导师制”的应用效果。结果双导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比例从88.19%(2014级)上升至95.61%(2018级),平均比例为92.76%,双导师指导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符合两专业学生的实习和教学要求。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的高级职称指导教师的平均比例为51.57%;学生的实习选题类型中临床和技术方法类的研究课题所占比例为87.23%;实习课题经费能够满足学生完成毕业课题需要,实习单位资助经费所占比例达95.32%。学生发表论文41篇,平均发表论文6.18篇/每百名学生。结论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实习“双导师制”指导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师制 医学技术类专业 本科生 实习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苗培周 柴育青 谷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1-64,共4页
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师职前教育体系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对师范生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对照国家振兴教师教育的战略要求,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教学应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促进师范生整体发展;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 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师职前教育体系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对师范生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对照国家振兴教师教育的战略要求,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教学应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促进师范生整体发展;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设,促进师范生实践智慧生成;优化和完善多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改善实践教学的实施环境;优化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双导师制”,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全面强化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师职前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师范生 协同育人机制 双导师制
下载PDF
基于“双导师制”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敏艳 《高教学刊》 2017年第1期152-153,155,共3页
应用型高校强调校地合作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校外和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等进行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以常熟理工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为例进行分析,在目前已有的实践基础上找出存在... 应用型高校强调校地合作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校外和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等进行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以常熟理工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为例进行分析,在目前已有的实践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希望从政策法规层面给予项目支持,提出学生可以到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并且可以考虑与行业共建专业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师制 校地合作 顶岗实习
下载PDF
改良“双导师制模式”在康复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红英 朱亮 +3 位作者 向小娜 兰正燕 何红晨 杜春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2期63-67,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康复护理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康复医学中心规培的护士共计32人作为对照组,安排1名总带教老师,对规培带教采用传统排班制;另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规培的护士... 目的评价改良“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康复护理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康复医学中心规培的护士共计32人作为对照组,安排1名总带教老师,对规培带教采用传统排班制;另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规培的护士共计36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改良“双导师制”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即除总带教外,每名学员再指派一名“一对一”全程导师,对学员培训期间的临床工作展开个性化培训。结果培训结束后,实验组学员的岗位胜任能力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考核成绩、满意度等结局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导师的综合考核成绩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双导师制”可以提高学员各项考核成绩,提高教、学双方的满意度以及学员的岗位胜任能力,值得进一步的优化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师制 教学 继续教育 规培护士 康复医学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中双导师制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芝帆 吴小燕 +2 位作者 曾真 杨冰 高苹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年第2期172-173,共2页
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以培养具备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型高级医学人才为目标。推行双导师制,可以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实践,建立科研思维,为成为合格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奠定基础。双导师制将成为实现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目标... 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以培养具备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型高级医学人才为目标。推行双导师制,可以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实践,建立科研思维,为成为合格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奠定基础。双导师制将成为实现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年制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 双导师制
原文传递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科研“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
13
作者 丁俐文 彭聪 +2 位作者 骆朝辉 陈金 宋兴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2期43-46,共4页
2015年起,全国高校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纳入住培体系并轨培养,实施8年以来,取得良好效果,为临床医学专硕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也暴露出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可见,临床33个月的临床轮转和单一临床导师的培养模... 2015年起,全国高校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纳入住培体系并轨培养,实施8年以来,取得良好效果,为临床医学专硕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也暴露出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可见,临床33个月的临床轮转和单一临床导师的培养模式可能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临床+科研“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方式分析我国临床医学专硕培养的发展历程、目前出现的问题以及“双导师制”的概念及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指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实施“双导师制”的必要性,并对临床医学专硕展开问卷调查,从问卷结果中提取重点问题,提出了临床医学专硕“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建方式,以期推动临床医学专硕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硕士 双导师制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机制与路径研究
14
作者 苏健辉 季汉成 +2 位作者 佟研 郭慧 谭龙臣 《大众科学》 202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是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然而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存在严重脱节与不适配的现象。以产教融合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就产教融合平台...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是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然而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存在严重脱节与不适配的现象。以产教融合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就产教融合平台的具体推进路径来进行探讨。讨论在产教融合平台的实际建设过程中高校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如何实现高校和企业的深度有机融合、如何实现产教融合的长效化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双导师制 实践能力 持续发展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平台探索
15
作者 韩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89-91,共3页
为推动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以产教融合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该文针对医学院校如何在医教协同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平台的问题,通过构建“1+X”证... 为推动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以产教融合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该文针对医学院校如何在医教协同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平台的问题,通过构建“1+X”证书制度下产教融合平台模式、建设“双导师制”产教融合平台,探索有效的医教协同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产教融合 平台探索 “双导师制” “1+X”证书制度 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专业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探讨——以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秀芝 李英杰 《江苏科技信息》 2017年第4期25-26,共2页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论文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束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为例,提出从设置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搭建双导师制和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完成...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论文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束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为例,提出从设置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搭建双导师制和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完成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材料工程 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加强家政学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
17
作者 王永颜 薛静宇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47-55,共9页
为探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加强家政学专业建设的路径,采用文献法、个案法和调查法对当前高校家政学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思路,厘清家政学专业建设的新导向、新抓手和新标准。围绕创新交叉融合路径、突破学科专业壁... 为探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加强家政学专业建设的路径,采用文献法、个案法和调查法对当前高校家政学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思路,厘清家政学专业建设的新导向、新抓手和新标准。围绕创新交叉融合路径、突破学科专业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跨界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实践育人等3个核心原则展开家政学专业建设的讨论。研究表明,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提高家政学核心竞争力;实行双导师制,构建“双导师”教师队伍;统筹安排实践教学,构建家政学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岗位适应能力为导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视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培养等途径提升家政学专业建设水平,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家政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家政学科 交叉融合 双导师制 产教融合
下载PDF
试析“双导师制”在高师教师口语教学中的构建
18
作者 张业萍 袁张良田 《武陵学刊》 2020年第1期134-138,共5页
高师教师口语课程的传统课堂,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经验,训练场景的创设无法还原真正的中小学教育情境,直接导致师范生口语理论知识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转换困难。为此提出构建"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构想,通过高校教... 高师教师口语课程的传统课堂,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经验,训练场景的创设无法还原真正的中小学教育情境,直接导致师范生口语理论知识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转换困难。为此提出构建"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构想,通过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在课程计划拟定、课堂教学、课堂表现评价等方面开展合作,以期突破"教师职业口语"的教学瓶颈,达到师范生受益、双导师共赢的目的,为高校与中小学更深度的合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 “双导师制”
下载PDF
全日制法律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完善方略研究
19
作者 欧阳爱辉 《新余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全日制法律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上具有较大价值,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应当从宏观层面制定全国性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规范性文件、中观层面构建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互动机制、微... 全日制法律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上具有较大价值,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应当从宏观层面制定全国性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规范性文件、中观层面构建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互动机制、微观层面优化具体教学方式来对其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法律硕士 "双导师制" 培养模式 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 完善
下载PDF
双导师制——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新模式探索
20
作者 吕依驰 高亚飞 《科教文汇》 2018年第22期40-42,共3页
初任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是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现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入职教育体系。而我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缓慢,体系... 初任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是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现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入职教育体系。而我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缓慢,体系尚未健全,缺乏系统的入职培训模式。因此,本文借鉴了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新模式——双导师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任教师 入职教育 双导师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