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双循环”的测度及其新发展格局模式——基于全球投入产出(ICIO)表调整缩并的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昌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141,共19页
从经济循环的视角厘清国内国际双循环,基于供给和需求面构建双循环测度框架,由全球投入产出(ICIO)表调整缩并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分解,对1995—2018年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测度,并由测度... 从经济循环的视角厘清国内国际双循环,基于供给和需求面构建双循环测度框架,由全球投入产出(ICIO)表调整缩并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分解,对1995—2018年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测度,并由测度双循环结构分析新发展格局下的双创新模式。由测算结果可知:1995—2018年,国内循环对GDP的贡献率呈现“U”型曲线;国际循环对GDP的贡献率呈现倒“U”型曲线。研究表明:在数量上,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但国内循环立足于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模式有待实现;国际循环虽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价值链,但原有的利用外资等增长方式转换为以技术创新为主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也有待实现。提出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良性的双创新模式,从而实现中国新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新模式 GDP的贡献率 国内国际双循环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高质量进口能带来成本节约效应吗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航 杨丹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42,共19页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给工业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研究进口质量、工业购进成本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于协同推进工业“降成本”与供给体系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包含中间品投入的生产函数,推导出高质...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给工业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研究进口质量、工业购进成本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于协同推进工业“降成本”与供给体系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包含中间品投入的生产函数,推导出高质量进口通过影响工业购进成本进而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理论机制,并利用中国进口的地区—跨国数据做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进口品蕴含的技术属性对工业购进成本的效应为正,工业购进成本对工业TFP的效应为正;进口品技术属性提升导致工业购进成本上涨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出口依存度较高、市场化和信息化表现较优的地区;购进成本上升对工业TFP的提升效应在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更强烈。上述结果表明,过去一段时期中国进口品技术属性提升并未起到“成本节约效应”,反而增加了工业购进成本。尽管这种成本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倒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优化要素配置,但也反映出进口品技术属性沿着国内供应链扩散的机制不畅等问题,这意味着一旦进口品技术属性的溢出口径收窄,工业部门可能不得不面对成本上涨压力,同时难以获得充足的创新驱动力。新时代推动工业供给体系质量提升,应当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扩大优质进口带动国内供应链优化升级,避免高技术产品进口受阻导致企业成本骤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降成本 高质量进口 进口技术正外部性 国内国际双循环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雷俐 肖伶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经济供给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而需求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上升趋势;综合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及农业贸易增加值分解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循环依赖程度在90%左右;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2019年中国依赖于国内循环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占比在全球62个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第5位,若单纯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增经济流量看,在数量上农业经济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 国际比较
下载PDF
“双循环”新格局下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兴佑 陈渝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3-85,共13页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国际形势复杂严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凸显,我国不得不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战略转型,由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国际形势复杂严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凸显,我国不得不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战略转型,由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基石。"双循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实现路径为:立足国内并畅通国内循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循环;以消费升级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以投资优化驱动经济协调增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和改革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出口导向型 内需主导型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走出去”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崇 陈美花 岳梦瑶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21,共11页
2013年是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加速及对外直接投资(OFDI)跨越发展交汇的起点,但目前有关我国国企改革的研究大多未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赋能国企协同创新的政策效果。为此,从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OFDI技术寻求战略的视... 2013年是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加速及对外直接投资(OFDI)跨越发展交汇的起点,但目前有关我国国企改革的研究大多未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赋能国企协同创新的政策效果。为此,从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OFDI技术寻求战略的视角出发,基于沪深两市2003—2019年重点投资于发达国家的4102家国企样本数据,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等检验方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OFDI国企高质量创新的影响作用,以及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和OFDI逆向技术溢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OFDI国企的高质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在与东道国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以及东道国治理水平差异和企业吸收能力差异的情境下更加明显,而且可以通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OFDI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积极作用。据此,应进一步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企外循环赋能的创新发展动力,发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监督制衡和枢纽传递机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寻求战略 股东委派董事 逆向技术溢出 高质量创新 国企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6
作者 余渭恒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在北方地区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助推周边地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在数字经济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 全国统一大市场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黄清源 王伟明 《辽宁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核心价值和核心特征两个角度梳理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进而探寻其作用机理,旨在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实现提供参考。研究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核心价值和核心特征两个角度梳理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进而探寻其作用机理,旨在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实现提供参考。研究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包括内在逻辑、发展趋势与渠道方式三个维度。并提出实践路径:搭建“产-学-研”平台,加速构建新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政企合作,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重视本土市场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作用机理 国内国际双循环 政企合作
下载PDF
“双循环”视角下价值链位置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4
8
作者 朱世婧 张贵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9,共9页
试图理清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对其创新表现的影响是否真的朝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得到2000—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和地区的相关信... 试图理清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对其创新表现的影响是否真的朝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得到2000—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和地区的相关信息,以企业出口上游度、进口上游度和净上游度为核心解释变量,测算企业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分工位置,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企业创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回退到本国进行纯国内生产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国内生产环节数的增加促进企业开展创新行为,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参与国内生产可以弥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进而提出宏观经济环境对上述作用存在“强化正向,弱化负向”的调节作用,除了政府宏观引导的作用,企业本身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和吸引高科技人才两个渠道影响创新的物质和人力条件,以此提升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上游度 企业创新 价值链分工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中的陆海统筹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琪 景丽丽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3,共10页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需要克服各类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与时空限制,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整体有序、循环畅通、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陆海统筹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着政策安排的承接性和政策功能的回应性,中央和地方层面已有...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需要克服各类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与时空限制,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整体有序、循环畅通、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陆海统筹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着政策安排的承接性和政策功能的回应性,中央和地方层面已有了相关的路径尝试。然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陆海统筹路径面临陆海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的不协调、陆海属地化管理导致的治理与利益分割、多重壁垒与垄断制约下的陆海要素流动迟滞、陆海空间规划的嵌套与冲突、陆海法律规则的内部冲突与张力等问题。这就需要探索推进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陆海统筹项目制运营,建设跨越时空限制的兼容性陆海信息平台,推动涉海自主知识创造与合理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新发展格局统筹陆海空间规划,建立陆海规则协调、执法协同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陆海统筹 国内国际双循环 政府与市场 海洋经济
下载PDF
外部冲击、自主创新与外向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基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冕 徐飞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43,共20页
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等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研究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4—2016年282个地级市数据,探讨自主创新对外部... 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等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研究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4—2016年282个地级市数据,探讨自主创新对外部冲击下我国外向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社会爆发的外部冲击会对我国外向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冲击,表现在经济增长、职工收入、财政收入、工业污染减排和产业高级化等方面,而自主创新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该负面冲击产生了有效缓解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城市科技服务能力和政府科技支持强度会显著增强自主创新对后危机时代我国外向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意味着创新发展过程中也要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和发挥政府支持作用;机制检验显示,自主创新会通过增加外向型城市的生产效率和居民消费水平两个渠道来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更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持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外部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 自主创新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安徽省蚌埠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亨 姚思远 +2 位作者 杨仁涛 郭梦迪 王晓静 《中国商论》 2023年第9期96-99,共4页
本文选取2011—2020年安徽省蚌埠市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选取4个合理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借助Stata软件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安徽省蚌埠市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 本文选取2011—2020年安徽省蚌埠市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选取4个合理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借助Stata软件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安徽省蚌埠市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年末失业人口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明显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蚌埠市消费水平现状提出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水平;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力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等相关政策性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城镇居民消费 影响因素 收入 多元回归模型
下载PDF
融入双循环 开拓针织产业发展空间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薇 张嘉 +1 位作者 瞿静 吕刚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对2021年1—11月及近几年针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表明面对全球众多不确定因素,针织行业生产形势逐步恢复,规模优势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出一方面在国内居民需求持续增长、人均纤维消费快速增加、针织... 对2021年1—11月及近几年针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表明面对全球众多不确定因素,针织行业生产形势逐步恢复,规模优势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出一方面在国内居民需求持续增长、人均纤维消费快速增加、针织内需市场稳定扩大形势下,应立足内循环,做大市场做强产业;另一方面在传统市场新兴市场共发力、国际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下,应优化外循环,建设多元化国际市场。最后,指出针织行业应从技术进步推进高质量发展,高科技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功能化时尚化引领高端潮流,关注养老产业产品、做好康养产品的开发几个方面实现科技促创新,高质量引领消费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行业 经济运行 数据分析 转型升级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我国重点区域科技人才发展特征分析
13
作者 裴文乾 张宓之 +2 位作者 何雪莹 顾梦琛 刘冉 《今日科苑》 2023年第12期26-36,共11页
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东北五大区... 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东北五大区域为研究对象,从新发展格局视角出发,分析科技人才引领发展的关键机制,并基于相应人才指标洞察五大区域的科技人才发展特征。研究发现,我国五大区域在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定位,但也面临着人才极化分布、人才发展环境存在差距、对全球顶尖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强化四链协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拓展全球人才吸引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全面强化科技人才对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形成供给冲击压力的宏观闭合检验
14
作者 范金 张晓兰 严斌剑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利用CGE模型中不同宏观闭合选择的情景分析,本文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多种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主要发现:(1)综合供给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观点可解释供给冲击压力,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偏重... 利用CGE模型中不同宏观闭合选择的情景分析,本文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多种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主要发现:(1)综合供给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观点可解释供给冲击压力,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偏重投资等形成供给冲击压力诱因;(2)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对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形成供给冲击压力有着不完全一样的解读,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供给冲击产生的消极影响,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则需要政府作用的适当发挥;(3)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产业链断链断供冲击对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远超中美贸易战的关税壁垒,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政策启示:(1)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协同对冲市场预期转弱趋势,沉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挑战;(2)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实现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3)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冲击 宏观闭合 中美贸易摩擦 新冠肺炎疫情 市场机制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与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瑞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选取2008—2022年中国2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机制检验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可通过提升技... 选取2008—2022年中国2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机制检验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途径,间接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Ⅰ型及以上大城市的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促进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增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着力提升高技术企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以期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加速贸易强国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 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 技术创新 贸易强国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影响
16
作者 李毅 程颖慧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了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为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提供新机遇。利用2007—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及海关贸易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多重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国际...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了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为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提供新机遇。利用2007—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及海关贸易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多重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具有正向影响。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作用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作用较为显著,且上述结果具有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营业成本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影响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重要机制。据此,应从优化双循环结构,提升联动水平;依据资源禀赋,优化创新链;持续释放创新红利,推动企业出口“提质增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方面入手,赋能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 企业出口“提质增量” 产品创新 过程创新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建设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寒旭 刘洋 +1 位作者 罗梦思 盘思桃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9-77,共9页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本身也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即以科技创新国内循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国际循环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链条完...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本身也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即以科技创新国内循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国际循环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链条完善、产业链互补性强、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开放创新优势显著,但仍然面临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升、内外创新资源循环不畅、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未实现有效协同等问题,因此,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基于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视角,该系统包括创新主体与创新组织、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其中科技创新资源为基础和前提,创新链为核心。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轴的国内循环系统建设要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循环系统建设要发挥港澳的国际化优势,推动国际合作向创新链源头延伸。同时,要通过完善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推动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 创新生态系统 资源流动 资源配置 科技自立自强 开放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