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服务规模经营——从纵向分工到横向分工及连片专业化 被引量:327
1
作者 罗必良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6,共15页
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研究关注于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普遍忽视了农业分工问题。规模经济的本质在于分工与专业化,但在主流经济学文献中,纵向分工理论与横向分工理论则是相互割裂的。本文研究表明,在要素(服务)市场开放的条件... 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研究关注于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普遍忽视了农业分工问题。规模经济的本质在于分工与专业化,但在主流经济学文献中,纵向分工理论与横向分工理论则是相互割裂的。本文研究表明,在要素(服务)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农业分工并不仅仅停留于农户家庭内部的自然分工。一旦农户卷入社会化分工与生产性服务外包,同样能够内生出服务规模经济性。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容量是诱导农业服务主体生成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纵向分工中的交易频率与横向分工中的交易密度两个方面的含义。单纯扩大纵向分工及其交易半径将产生交易成本倍增的负效应,而通过横向专业化并引导连片种植,则能够有效扩大市场容量并促进分工深化。本文有助于增进对"斯密定理""杨格定理"及交易成本理论相互关联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规模经营 服务外包 纵向分工 横向分工 连片专业化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升级的影响与升级路径选择——基于出口垂直专业化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彬 桑百川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0,共9页
入世之后,中国面临的市场规模、市场准入、经贸规则等发生新变化,作为中国外贸主力的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影响其升级进程。本文对2002、2005、2007和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1水平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制... 入世之后,中国面临的市场规模、市场准入、经贸规则等发生新变化,作为中国外贸主力的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影响其升级进程。本文对2002、2005、2007和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1水平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提高,但趋势在弱化,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更高。随后结合相关指标和对制造业的细分,分析入世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状况,结果显示产业间升级有所改善,而产业内升级经历了进展、逆转和再进展的波折变化,这有别于以往的研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验证国际分工对制造业两种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产业间升级,各制造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与产业内升级同向变化,且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内升级作用最大,对资本密集型的作用次之,对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作用最小。最后,对上述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未来制造业升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分工 垂直专业化 产业升级 升级路径
原文传递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与中国分工地位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晓华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7,共14页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并重、产业内和产品内垂直分工快速发展和发达国家主导的特点。中国已经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未来五到十年,国际垂直产业分工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并重、产业内和产品内垂直分工快速发展和发达国家主导的特点。中国已经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未来五到十年,国际垂直产业分工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将会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将会继续提升,有望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分工 产品内分工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分工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寇宗来 赵文天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9,共10页
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全方位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产业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产业之间的链接方式,因此,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对社会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从分工的视角辩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本... 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全方位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产业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产业之间的链接方式,因此,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对社会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从分工的视角辩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本质的经济学原理,并论证数字化转型提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并催生新业态的机制。此外,数字化为“卖家越多买家越多,买家越多卖家越多”的正反馈机制提供了合理性,进而催生了互联网垄断平台。但这种正反馈机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不一定成立,有必要探讨知识付费这一特殊业态的经济学原理。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形态的“小而美”与“大而强”并存,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而数字化技术的低成本、高准确性和高响应速度意味着企业的任何微小优势都能帮助企业在规模庞大的市场中占据极其有利的优势地位,因此,在更加细化的各个赛道往往都会表现出“赢者通吃”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分工与专业化 互联网平台 知识付费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性质——基于分工和报酬递增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林辉 段文斌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9,共9页
技术进步本身有着内在的逻辑,大范围的技术进步难以依靠由政府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攻关的“举国体制”来实现。技术进步源于劳动分工,分工具有自发演进的正反馈机制,其中交易效率决定分工演进的速度。技术进步能够导致报酬递增的结果,所... 技术进步本身有着内在的逻辑,大范围的技术进步难以依靠由政府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攻关的“举国体制”来实现。技术进步源于劳动分工,分工具有自发演进的正反馈机制,其中交易效率决定分工演进的速度。技术进步能够导致报酬递增的结果,所以分工的演进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劳动分工 专业化 报酬递增 迂回生产方式
下载PDF
现代烟草农业的分工制度问题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丰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分工制度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了专业化分工对烟叶生产的经济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化分工的适宜程度和方式。
关键词 现代烟草农业 分工 专业化 交易费用
下载PDF
交易费用是制度进化的衡量标准吗?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磊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77,共6页
把交易费用的减少作为制度进化的衡量标准,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命题。随着分工的扩展和深化,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紧密,由此增加了主体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交易费用必然上升。因此,市场化不仅不能减少交易费用,反... 把交易费用的减少作为制度进化的衡量标准,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命题。随着分工的扩展和深化,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紧密,由此增加了主体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交易费用必然上升。因此,市场化不仅不能减少交易费用,反而会增大交易费用。制度选择的依据不是交易费用的节约,而是生产费用的节约。分工和专业化是交易费用增加的根源,社会越来越复杂,交易费用也就越来越大。交易费用是人类社会合作和进化的成本。制度的功能是让必要的交易费用合法化,让暧昧的交易费用规范化,让隐性的交易费用透明化,以使制度去适应日趋复杂化的组织以及日益增大的交易费用。真正降低交易费用的并不是“制度”,而是“技术”。制度的真正功能只是去适应变化了的交易费用,而不是去改变交易费用的构成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费用 生产费用 制度 分工 专业化
原文传递
国内区域贸易、国际贸易与国家竞争力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怀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大国国内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替代的关系;二是国内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国内区域贸易能提升大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区域贸易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分工和专业化 国家竞争力
下载PDF
劳动分工、专业化与侵占行为——“霍布斯丛林法则”的一般均衡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克 杨小凯 +1 位作者 张杭辉 曹晖 《南大商学评论》 2005年第1期74-94,共21页
本文利用内生侵占行为和内生专业化分工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侵占行为对均衡状态的分工网络规模、社会总产出以及人均实际收入的影响。如果一个个体成员能够侵占其邻国或其交易对方,那么,交易运输效率的上升或侵占行为效率的降低都将提... 本文利用内生侵占行为和内生专业化分工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侵占行为对均衡状态的分工网络规模、社会总产出以及人均实际收入的影响。如果一个个体成员能够侵占其邻国或其交易对方,那么,交易运输效率的上升或侵占行为效率的降低都将提高劳动分工水平,在此劳动分工水平下,每一个个体成员配置在侵占行为上的资源或者高于或者低于自给自足分工结构。这表明人均实际收入、均衡劳动分工水平和侵占行为相互作用下的一般均衡分析的复杂结果,常常与传统的常识判断"富则思安,穷则思盗"不相一致。交易运输效率的提高或(和)侵占行为效率的降低将提高均衡劳动分工水平,并藉以扩大市场容量,提高人均实际收入和社会总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分工 产权 专业化 霍布斯丛林法则
原文传递
国家经济增长、区域分化与东北全面振兴——基于区际分工与专业化框架的逻辑和证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之兵 《经济纵横》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40,共11页
基于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分工水平的提高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而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则依赖于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运用1997—2019年的经济数据,构建区域分工与专业化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分工的深化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且四大... 基于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分工水平的提高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而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则依赖于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运用1997—2019年的经济数据,构建区域分工与专业化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分工的深化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且四大区域尤其是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轨迹与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因此,持续增长的国家经济与日益分化的区域经济相互叠加是东北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时空属性。而在整个国家区域分工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产业体系的多样化水平提高、专业化水平下降是东北经济发展问题的本质成因。结合东北产业结构与国家产业体系的演进特征,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动态演变过程出发,揭示东北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下降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以扩大市场规模为抓手,从市场瞄准、市场邻近、市场优势和市场对接四个方面,制定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具体政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增长 区域分化 东北全面振兴 区际分工 专业化水平
原文传递
经济转型期我国区域分工演化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鹏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5,共5页
本文在探讨区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区域分工的特征与发展势态。作者指出,在全国产业结构趋同客观存在的同时,资源型区域产业虚髙度化明显,区域分工向不利于其长期战略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出了协调我国区域分工的几... 本文在探讨区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区域分工的特征与发展势态。作者指出,在全国产业结构趋同客观存在的同时,资源型区域产业虚髙度化明显,区域分工向不利于其长期战略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出了协调我国区域分工的几点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区域分工 专业化 分工整合 经济转型期 演化 经济转型时期 产业结构趋同 分工理论 发展势态
下载PDF
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对中国交易成本的经验估计:1978~2004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业进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6年第3期31-49,共19页
自给自足和专业化分工是人们组织经济两种不同的方式。用自给自足的办法不产生交易成本但收益极低。用专业化分工的方式组织经济获得递增规模报酬,但其代价是支付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前者包括内生交易成本和外生交易成本:后者包括一般... 自给自足和专业化分工是人们组织经济两种不同的方式。用自给自足的办法不产生交易成本但收益极低。用专业化分工的方式组织经济获得递增规模报酬,但其代价是支付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前者包括内生交易成本和外生交易成本:后者包括一般知识和专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成本。广义交易成本包括全部这些成本。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经验研究表明,仅从国民经济账户中的"劳动报酬"考察,中国1978年以来广义交易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从45.4%增加到69.8%(2004),占GDP的7.1% (1978)增加到8.6%(2004)。考虑包括"劳动报酬"在内的全部4个组成部分,在全部GDP中,中国广义交易成本从1998年的52.4%~58.1%增加到2003年的54.8%~60.8%。广义交易成本总量和比重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分工 交易成本 学习成本 协调成本 测度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汉通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
利用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和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在不同的劳动专业化分工的结构下,人力资本作为中间产品是如何被定价的,以及人力资本的定价又是如何受到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影响的。
关键词 专业化分工 人力资本 新兴古典经济学 定价问题 超边际分析 中间产品 劳动 水平 思想 分析方法
下载PDF
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基于一个简约的生产函数
14
作者 张宇燕 夏广涛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0,共6页
文章尝试将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因素有机整合入一个统一的简约生产函数,重点从全要素生产率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概言之,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良好的国际关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长期增... 文章尝试将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因素有机整合入一个统一的简约生产函数,重点从全要素生产率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概言之,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良好的国际关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制度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生产要素效能产生系统性的促进作用。出于清晰表达的目的,模型对主要变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化的独立分析,但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等因素之间往往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分工专业化 国际关系 制度
下载PDF
企业组织结构与分工——由爱立信手机生产外包想到
15
作者 刘德 《科技与管理》 2001年第2期63-64,共2页
从管理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的组织结构随社会分工、进而社会产品交易效率变动的机理,这对于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如何经营、管理企业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网络组织结构 交易成本 专业化经济 交易效率 企业 组织结构 生产组织方式 爱立信公司 手机生产外包
下载PDF
交易分工经济的涌现及其自组织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良定 《预测》 CSSCI 2001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探讨假定人与人之间在生产和消费上天生无差别情况下 ,交易与分工及其产生后发展的机理 ,给出交易分工经济涌现的条件。由于交易租金的存在 ,人们的趋利本性促使相互交易并产生分工。而分工发展又促使交易租金不断扩大。如此交易与... 本文探讨假定人与人之间在生产和消费上天生无差别情况下 ,交易与分工及其产生后发展的机理 ,给出交易分工经济涌现的条件。由于交易租金的存在 ,人们的趋利本性促使相互交易并产生分工。而分工发展又促使交易租金不断扩大。如此交易与分工之间的相互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租金 交易分工 专业化经济 自组织机制 交易分工经济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理论机制与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东超 焦方义 郑茜月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3,共7页
基于经济增长、分工和区位理论,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数理证明。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城镇化作为非给定的外生变量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要素聚集形成的直接机制和规模外部性的间接机制促进经济高... 基于经济增长、分工和区位理论,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数理证明。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城镇化作为非给定的外生变量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要素聚集形成的直接机制和规模外部性的间接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对消费增长、投资增加和创新水平的提高;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的外部性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优化。为此,要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拓展实践渠道,以期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工和专业化 聚集与溢出
下载PDF
中国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测度:基于省际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萍 马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5,共9页
经济增长的解释离不开对专业化分工水平的研究,研究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准确性。选择地区专业化系数对我国1997—2011年地区专业化水平的研究表明,从地区角度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专业化水平在持续提升之后,受制度等因素的影... 经济增长的解释离不开对专业化分工水平的研究,研究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准确性。选择地区专业化系数对我国1997—2011年地区专业化水平的研究表明,从地区角度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专业化水平在持续提升之后,受制度等因素的影响,2006年开始出现下降;中西部地区专业化水平则因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制约难以提高。从行业角度来看,代表高新技术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一直处于最高,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高能耗、高污染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分工 地区专业化水平 地区角度 行业角度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兼论“鲍莫尔病”治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松 林小童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38,共11页
当前,“鲍莫尔病”在我国已然出现,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是治理“鲍莫尔病”的关键。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先发国家实践经验的有力佐证,但囿于多目标冲突、监管套利等复杂原因,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本文... 当前,“鲍莫尔病”在我国已然出现,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是治理“鲍莫尔病”的关键。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先发国家实践经验的有力佐证,但囿于多目标冲突、监管套利等复杂原因,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此进行多重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影响显著为正,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和区域性差异:数字化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微弱,中部地区影响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技术进步路径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形成了促进作用。生产性分工、专业化两条传导路径检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是影响效应不确定性产生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优势、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治理“鲍莫尔病”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生产性分工 专业化 技术进步
下载PDF
Climate Change and Green Growth:A Perspectiv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被引量:4
20
作者 Yongsheng Zhang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4年第5期93-116,共2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research agenda on climate change and green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classical economics. The paper covers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green growth (i.e. carbon ...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research agenda on climate change and green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classical economics. The paper covers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green growth (i.e. carbon emissions, environmental proteetio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use) and some related important topics, as well as the fresh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research agenda, Typical marginal analysis in a given structur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suggests that "green" action is a burde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climate negotiation has become a burden-sharing game and has reached a stalemate. New thinking is badly needed to rescue these negotiations and to drive a shift to a new "green growth" paradigm. The proposed new research agenda represents an effort to create a new narrative on climate change and green growth. Because the new research agenda can theoretically predict the possibility that a more competitive structur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uld be triggered by "'green "' policy, it has promising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various important challenges facing us in the 21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division of labor green growth specia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