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伴生放射性废渣特点及处置案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冀东 杜娟 +1 位作者 张贺飞 刘晓超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伴生放射性废渣具有核素半衰期长、放射性水平范围宽等特点。我国的伴生放射性废渣涉及行业多、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已制约该行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该类废渣存在物料理化性质复杂、区域分布及处理处置现状差异大等问题,需提出有效的... 伴生放射性废渣具有核素半衰期长、放射性水平范围宽等特点。我国的伴生放射性废渣涉及行业多、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已制约该行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该类废渣存在物料理化性质复杂、区域分布及处理处置现状差异大等问题,需提出有效的安全处置措施。本文通过与危险废物、中低放废物、铀矿冶废物等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伴生放射性废渣的监管理念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系统性介绍我国当前针对该类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法、设计要求、适用场景、优缺点及应用实例等,提出了我国伴生放射性废渣的处置策略。同时以某区域处置场项目为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了项目及废渣特点,给出了解决的对策,为相关处置工作提供参考。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推动我国伴生放射性废渣最终处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放射性废渣 特点 处置案例 处置策略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成功处置案例的环境应急思考与风险管理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亮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10期236-237,239,共3页
突发环境事件是突发性事件中的一种,其主要来源于危险化学品或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加工、处理、运输、装卸、使用、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大面积泄漏、燃烧或爆炸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文中叙述了201... 突发环境事件是突发性事件中的一种,其主要来源于危险化学品或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加工、处理、运输、装卸、使用、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大面积泄漏、燃烧或爆炸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文中叙述了2016年“4.22靖江市江苏德桥化工仓储有限公司突发火灾事件”主要过程,总结了突发火灾事件之后应急处置经验方法,剖析了突发火灾事件现场处置环境应急思考,探讨了突发火灾事件风险管理应急对策启示,以期可为长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实际案例和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突发环境事件 处置案例 环境应急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后奥运”时期重大国际性活动涉外安保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超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85-88,共4页
"后奥运"时期我国将迎来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性活动,如何更好地做好涉外安保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重大国际性活动具有规模大,规格高,参与人员数量众多,易形成场地饱和状态,相关活动多,社会影响广泛等特点。重大国... "后奥运"时期我国将迎来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性活动,如何更好地做好涉外安保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重大国际性活动具有规模大,规格高,参与人员数量众多,易形成场地饱和状态,相关活动多,社会影响广泛等特点。重大国际活动涉外保卫工作的相关事前准备包括思想准备、物质准备、事前实务准备、警力部署等。对重大国际活动性涉外案(事)件的处理,是一项政治性、法律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也是重大国际性活动涉外安保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精心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国际性活动 涉外安保工作 事前准备 案件处置
下载PDF
诉讼事件非讼化新探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永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93,共10页
传统大陆法系学者认为,所谓诉讼事件的非讼化,即把诉讼事件改为非讼事件由非讼程序处理。邱联恭教授从程序法理交错适用论出发,对诉讼事件非讼化的含义进行了拓展,并将其分为程序上的非讼化和实体法上的非讼化两种情形。邱教授实体法上... 传统大陆法系学者认为,所谓诉讼事件的非讼化,即把诉讼事件改为非讼事件由非讼程序处理。邱联恭教授从程序法理交错适用论出发,对诉讼事件非讼化的含义进行了拓展,并将其分为程序上的非讼化和实体法上的非讼化两种情形。邱教授实体法上非讼化的提法有待商榷,"诉讼事件非讼化"一词也易引起误解。为使其更有解释力,可用"非讼法理在诉讼程序中的适用"取代"诉讼事件非讼化"。非讼法理在诉讼程序中的适用情形具体包括强制适用、裁量适用和选择适用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事件非讼化 非讼法理 法官职权
下载PDF
女真语处置格助词辨异
5
作者 柴淼 《民族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1,共7页
本文以金代及明代女真文碑刻中处置格助词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布理论着重考察处置格助词“■”“■”所关联句法成分的性质及语义特点,旨在对这两个处置格助词的差异进行解释,并分析女真语由处置格助词标记的处置性语义关系,认为处置格助... 本文以金代及明代女真文碑刻中处置格助词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布理论着重考察处置格助词“■”“■”所关联句法成分的性质及语义特点,旨在对这两个处置格助词的差异进行解释,并分析女真语由处置格助词标记的处置性语义关系,认为处置格助词“■”的语义关系为“动作—受事”,处置格助词“■”的语义关系为“动作—关涉对象”。本文还讨论了格助词“■”及其所在“给予类”双宾句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真语 处置格助词 句法结构 语义关系
原文传递
论非讼法理在诉讼程序中适用的限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永军 《行政与法》 2014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诉讼事件的对立性、裁量性、公益性、迅速性、展望性等均可作为诉讼程序中适用非讼法理所考虑的标准。非讼法理在诉讼程序中适用的个别化、具体适用标准的流动化,实际上就承认了民事诉讼中程序保障的个别化和多样化。当事人的听审请求... 诉讼事件的对立性、裁量性、公益性、迅速性、展望性等均可作为诉讼程序中适用非讼法理所考虑的标准。非讼法理在诉讼程序中适用的个别化、具体适用标准的流动化,实际上就承认了民事诉讼中程序保障的个别化和多样化。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保障就是非讼法理在诉讼程序中适用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事件非讼化 非讼法理 听审请求权
下载PDF
影响交通事故案件处理质量的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王德章 《辽宁警专学报》 2001年第3期23-25,共3页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同其他案件处理一样,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文针对目前道路事故案件处理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办案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法律法规适用及办案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并...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同其他案件处理一样,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文针对目前道路事故案件处理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办案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法律法规适用及办案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办案人员专业素质、保证和提高办案质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事故处理 质量 素质 法律 中国
下载PDF
认罪案件办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长永 曾军 师亮亮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70-78,共9页
认罪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权利,是他们对所指控之罪的承认。它可发生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或审判阶段。从程序法意义上看,认罪是一种法律行为,可引起某种特定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改变或终结;从实体法意义上看,认罪可导致犯... 认罪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权利,是他们对所指控之罪的承认。它可发生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或审判阶段。从程序法意义上看,认罪是一种法律行为,可引起某种特定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改变或终结;从实体法意义上看,认罪可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罚被减轻或免除。我国认罪案件办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该机制的独立价值未得到充分彰显;司法实务部门对该机制的探索性实践有违法之嫌;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影响了该机制充分发挥其功能;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认罪的自愿性。对我国认罪案件办理机制的完善,应从确认机制、快速办理机制、激励机制和弹劾机制等4个方面进行体系性的思考和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 确认机制 快速办理机制 激励机制 弹劾机制
下载PDF
涉外刑事案件处置之司法困镜及对策探略 被引量:4
9
作者 蒋剑云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69-72,共4页
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存在着处置依据变异,中外公民法律地位不平等,成本与效益失衡及国际警务合作脆弱等困境。摆脱困境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法治观念,依法处置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完善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及机制;夯实国际警务合作基... 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存在着处置依据变异,中外公民法律地位不平等,成本与效益失衡及国际警务合作脆弱等困境。摆脱困境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法治观念,依法处置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完善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及机制;夯实国际警务合作基础,大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刑事案件 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工作 中国 国际警务合作 诉讼成本 诉讼效益
下载PDF
我国职务犯罪类缺席审判中涉案财物处置机制构建--从传统刑事诉讼财产权保障不足展开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1,共8页
我国传统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侧重于对人身权的保障,却偏废对财产权保护的理论观照。我国新设的职务犯罪类缺席审判程序对刑事诉讼的理念、原则与制度产生巨大冲击,具有“先天不足”的特性,而从刑事一体化的视野来看,职务犯罪类缺席审... 我国传统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侧重于对人身权的保障,却偏废对财产权保护的理论观照。我国新设的职务犯罪类缺席审判程序对刑事诉讼的理念、原则与制度产生巨大冲击,具有“先天不足”的特性,而从刑事一体化的视野来看,职务犯罪类缺席审判程序与被追诉人的涉案财物“唇齿相依”。为了确保职务犯罪类缺席审判程序的实践生命力,推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有效开展,我国应当在职务犯罪类缺席审判中构建涉案财产处置的特殊机制,由法院探索性地运用司法审查原则,重新解读此类程序中被追诉人享有的“异议权”,并逐步推进“财政返还政策”向“资产分享机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 涉案财物处置 强制性措施 资产分享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