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袭警罪之“暴力袭击” 被引量:11
1
作者 曲新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8-214,共17页
袭警罪之“暴力袭击”,以人民警察为对象,不包括辅警,限于对警察人身实施的直接暴力。暴力袭击的文义是暴力打击,暴力要素主要表现为但并不限于突然性暴力,突然性及更具体的瞬时性、意外性不构成对暴力要素的消极限制。暴力袭击是强有... 袭警罪之“暴力袭击”,以人民警察为对象,不包括辅警,限于对警察人身实施的直接暴力。暴力袭击的文义是暴力打击,暴力要素主要表现为但并不限于突然性暴力,突然性及更具体的瞬时性、意外性不构成对暴力要素的消极限制。暴力袭击是强有力的暴力行为,以妨害、阻碍而不是阻止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为必要。因此,袭警罪既不是具体危险犯,也不是抽象危险犯,而是伴随着阻碍、妨害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之损害结果的行为犯。当然,暴力行为与损害结果,虽然在观念上是可分的,但在具体认定袭警罪时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袭击 直接暴力 突然性暴力 阻碍依法执行职务
下载PDF
关于袭警罪中“暴力袭击”的司法认定问题的讨论——基于上海市174个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磊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9-147,共9页
作为袭警罪的核心构成要件要素,对“暴力袭击”的解释涉及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分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大量考察涉袭警罪的司法案例,发现司法实践对“暴力袭击”的认定存在行为定性规则不明确与行为程度认定规则不统一两... 作为袭警罪的核心构成要件要素,对“暴力袭击”的解释涉及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分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大量考察涉袭警罪的司法案例,发现司法实践对“暴力袭击”的认定存在行为定性规则不明确与行为程度认定规则不统一两个问题。对此,一方面,袭警罪的暴力内容应仅限于积极的身体动作,即只有对人民警察直接实施物理性暴力才能构成本罪的暴力,并且暴力以具有突袭性为必要。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袭警罪的保护法益甄别暴力袭警行为的可罚性,即该罪的主要保护法益是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次要保护法益为人民警察公务的依法执行,因此达到刑罚必要性的暴力袭警行为必须侵害警察人身安全,且造成轻微伤以上结果,但不包括重伤及以上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罪 暴力袭击 直接暴力 突袭性
下载PDF
和平,不仅仅是直接暴力的缺失
3
作者 熊伟民 《云梦学刊》 2010年第6期53-55,共3页
加尔通先生在和平学研究中的贡献在于:首先,他将"暴力"当作与"和平"相对立的概念引入和平学的研究批判之中;其次,对"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进行了区分;再次,提出了"文化暴力"的概念... 加尔通先生在和平学研究中的贡献在于:首先,他将"暴力"当作与"和平"相对立的概念引入和平学的研究批判之中;其次,对"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进行了区分;再次,提出了"文化暴力"的概念。他的研究,大大扩充了和平学的研究内涵,受到学界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文化暴力
下载PDF
致伤方式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华 李檬 +2 位作者 王超 耿书峰 张孝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所致鼓膜穿孔自然愈合的时间,探讨影响鼓膜穿孔的愈合因素。方法:对58例伤后48 h内就诊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进行耳内镜检查并行鼓膜照相,不行任何外科干预,瞩其防污水入耳,每周复查至少1次,复查至鼓膜穿孔... 目的:观察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所致鼓膜穿孔自然愈合的时间,探讨影响鼓膜穿孔的愈合因素。方法:对58例伤后48 h内就诊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进行耳内镜检查并行鼓膜照相,不行任何外科干预,瞩其防污水入耳,每周复查至少1次,复查至鼓膜穿孔愈合为止。结果:直接暴力伤所致鼓膜穿孔平均愈合时间为(16.30±4.88)d,间接暴力伤所致鼓膜穿孔平均愈合时间为(28.77±5.87)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伤方式是影响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穿孔 直接暴力伤 间接暴力伤 愈合时间
下载PDF
国家与暴力:非洲二维安全观构建探析
5
作者 朱伟东 洛紫恒 《中国非洲学刊》 2023年第2期26-47,155,156,共24页
学界通常以“各类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来描述非洲安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安全问题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忽视了非洲安全的类型学研究。因此,需要通过继承与完善现有安全理论,建立一个针对非洲安全问题的新分类框架。基于国家—非国家... 学界通常以“各类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来描述非洲安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安全问题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忽视了非洲安全的类型学研究。因此,需要通过继承与完善现有安全理论,建立一个针对非洲安全问题的新分类框架。基于国家—非国家参与、直接—间接暴力的非洲二维安全观,可以将非洲安全问题分为4类:有国家参与的直接暴力、无国家参与的直接暴力、有国家参与的间接暴力、无国家参与的间接暴力。利用二维安全观考察非洲近年来的安全形势,发现有国家参与的直接暴力中,非洲国家与恐怖组织、地方分离武装以及反对派武装的暴力水平持续提升,其中与恐怖组织的冲突造成死亡人数最多且增幅最大;无国家参与的直接暴力造成平民死亡人数最多,其中恐怖组织是最主要的暴力来源;有国家参与的间接暴力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冲突次生暴力,集中发生于刚果(金)东部、提格雷地区和乍得。针对以上问题,非洲国家需要在管控直接暴力的同时,注意降低有国家参与的间接暴力,并积极施策改变“弱国家”状态,尽量减少无国家参与的暴力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二维安全观 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