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研究灰树花发酵的代谢差异 被引量:18
1
作者 雷露 吴天祥 王川南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0-1932,共13页
为了解天麻苦荞复配液的添加对灰树花深层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发酵7d的灰树花菌丝体细胞代谢物进行分析。主成分(PCA)模型显示添加天麻... 为了解天麻苦荞复配液的添加对灰树花深层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发酵7d的灰树花菌丝体细胞代谢物进行分析。主成分(PCA)模型显示添加天麻苦荞复配液的菌丝体细胞与对照组菌丝体细胞相比代谢产物差异明显(P<0.05),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VIP(vari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1和P<0.05为条件进行筛选和鉴定得到44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糖类6种、氨基酸类13种、维生素类5种、核苷酸类7种、有机酸类10种、脂肪酸类3种。其中,与对照组相比鼠李糖、D-半乳糖、D-甘露醇、果糖-6-磷酸等7种物质含量显著下调,D-木糖醇、异亮氨酸、赖氨酸、泛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葡萄糖醛酸、琥珀酸等37种物质含量显著上调。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得到具有显著影响的代谢通路14条,推测了灰树花胞外多糖合成通路。由此推断天麻苦荞复配液的添加对灰树花胞外多糖的增效作用和提升营养品质的原因,为今后深层次研究外源添加物对灰树花发酵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天麻苦荞复配液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差异代谢物
原文传递
基于GC-TOF-MS代谢组学研究高度黑糯米酒后发酵阶段代谢差异 被引量:17
2
作者 姜丽 苏伟 +2 位作者 母应春 王洪琳 赵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8-94,共7页
为了解高度黑糯米酒后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其变化,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别对发酵长达6个月的酒样进行跟踪监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模型显示发酵1、4、5、6个月后的代谢产物之间存在明... 为了解高度黑糯米酒后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其变化,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别对发酵长达6个月的酒样进行跟踪监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模型显示发酵1、4、5、6个月后的代谢产物之间存在明显分离。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发现,共有40种代谢物被鉴定为差异代谢物(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P<0.05),其中包括糖类及其衍生物11种,有机酸13种,氨基酸7种,酮类5种,其他代谢物4种。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发现,具有显著影响(影响值>1,P<0.05)的代谢通路为甘油脂代谢、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谷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黑糯米酒 后发酵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植物代谢组学在药材质量评价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淑云 廖朝华 +5 位作者 周紫薇 唐琴 李风琴 宋松平 胡生福 徐艳琴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34-1749,共16页
药材质量直接影响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保证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全面精准控制和评价药材质量对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药材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中药质量评价研究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植物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 药材质量直接影响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保证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全面精准控制和评价药材质量对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药材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中药质量评价研究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植物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研究特点,基于代谢物的整体研究思路与中医药整体观理论相契合。其化学信息完整且可动态研究,有助于中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为药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植物代谢组学在药材质量评价中的研究逐渐增多,其核心是借助化学计量学方法筛选鉴定差异代谢物或特异性标志化合物,为植物代谢组学在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推广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本研究重点关注影响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产地、逆境、品种、部位、采收期、商品规格和炮制加工,系统阐述植物代谢组学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中的应用和成效,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代谢组学在药材质量评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植物代谢组学整体化学信息的绝对定性和定量还需进一步探索,且单一组学方法无法从药效和基因层面进行深层次解析。未来应积极提升植物代谢组学方法标准化和数据库完备性,将植物代谢组学助力于质量标志物探索。同时,将代谢组学方法与其他组学方法整合,完善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代谢组学 药材 质量评价 差异代谢物 化学计量学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烤烟上部叶成熟过程中代谢组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贾中林 郑庆霞 +5 位作者 戴华鑫 张艳玲 周会娜 张仕祥 周汉平 梁太波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明确烤烟上部叶成熟过程中物质转化规律及代谢组的差异,利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激素及色素等的测定对烟株打顶后20、30、40、50和60 d的上部叶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烟叶成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烟株打顶后20... 为明确烤烟上部叶成熟过程中物质转化规律及代谢组的差异,利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激素及色素等的测定对烟株打顶后20、30、40、50和60 d的上部叶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烟叶成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烟株打顶后20~30 d、40~50 d和60 d。随烟叶成熟进程的推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质量分数)逐渐下降,在打顶后40 d时下降最为明显,游离氨基酸和总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总植物碱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烟叶中促进生长类激素含量在打顶后40 d显著下降,促进成熟衰老类激素含量在打顶后40 d显著提高,打顶后40 d可能是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生理功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筛选出38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是氨基酸类、糖类和脂肪酸类代谢物,其中4-氨基丁酸、果糖、阿洛糖、棕榈酸、亚麻酸、甘油酸、苹果酸、莨菪亭、奎尼酸等可能是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较关键的代谢物。差异代谢物显著(p<0.05)富集在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通路中,其中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TCA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通路在烟叶成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烟叶 成熟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藜麦花期水分胁迫下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时羽杰 邬晓勇 +2 位作者 唐媛 糜加轩 万雪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1-930,共10页
为研究基于代谢组学的藜麦花期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机制,设置了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2种处理,研究了处理后藜麦的生理指标变化和代谢物质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处理后,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P含量下降,WSS含量、POD... 为研究基于代谢组学的藜麦花期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机制,设置了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2种处理,研究了处理后藜麦的生理指标变化和代谢物质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处理后,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P含量下降,WSS含量、POD活性和T-AOC显著增加,干旱胁迫组的MDA含量显著增加,WW组的MDA增加不显著。代谢物质变化显著,干旱胁迫组中共鉴定出60种差异代谢物,7种上调,53种下调,主要包括16种氨基酸类、16种糖类及衍生物、7种有机酸类和5种脂肪酸类,共注释到46条代谢通路;水涝胁迫组中共鉴定出74种差异代谢物,57种上调,17种下调,主要包括16种氨基酸类、19种糖类及衍生物、14种有机酸类和5种脂肪酸类,共注释到47条代谢通路。藜麦花期对干旱和水涝胁迫的响应途径基本一致,主要依靠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及氨基酸、糖和有机酸的相关代谢途径来响应水分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花期 干旱胁迫 水涝胁迫 生理指标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长白落叶松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熊欢欢 张含国 +1 位作者 张磊 闫闪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以长白落叶松为对象,采用代谢组测序技术分析干旱条件下长白落叶松的代谢物质的变化。利用PEG模拟干旱胁迫后在0、24、48、96 h取样,获得0 h与24 h、0 h与48 h、0 h与96 h、24 h与48 h、24 h与96 h、48 h与96 h共6组代谢产物对比数据。... 以长白落叶松为对象,采用代谢组测序技术分析干旱条件下长白落叶松的代谢物质的变化。利用PEG模拟干旱胁迫后在0、24、48、96 h取样,获得0 h与24 h、0 h与48 h、0 h与96 h、24 h与48 h、24 h与96 h、48 h与96 h共6组代谢产物对比数据。不同时间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68、67、64、74、11、15种,其中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46、26、15、3、4、13,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22、41、49、71、7、2,获得KEGG注释的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7、5、5、10、1、2。24 h对比于0 h出现上调代谢物质最多,分别注释到糖类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亚麻酸代谢等通路中,其它对比组结果中能获得KEGG注释的差异代谢物几乎都为发生下调的代谢物质,注释到的通路有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角质、小檗碱和蜡质的生物合成,萜类、酮体、磷酸肌醇和甘油磷脂代谢等,而部分被注释到糖类代谢,亚麻酸代谢,a-亚麻酸代谢等通路的代谢物质前24 h上调,之后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干旱胁迫 代谢组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盐胁迫条件下长白10号水稻籽粒中差异代谢物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桂云 朱静雯 +5 位作者 孙明法 严国红 刘凯 宛柏杰 代金英 朱国永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5-683,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长白10号盐胁迫和非盐胁迫条件下水稻籽粒代谢产物的变化,揭示盐胁迫对稻米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了解长白10号耐盐机制,并筛选可能的耐盐水稻品种标志物。【方法】以耐盐碱优质粳稻品种长白10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气... 【目的】通过分析长白10号盐胁迫和非盐胁迫条件下水稻籽粒代谢产物的变化,揭示盐胁迫对稻米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了解长白10号耐盐机制,并筛选可能的耐盐水稻品种标志物。【方法】以耐盐碱优质粳稻品种长白10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了4‰盐胁迫条件下长白10号花后25 d籽粒中代谢组学变化,并用差异代谢物提高倍数最多的代谢产物设置不同浓度梯度(0—400 mg·L^(-1)),用含上述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5‰)浸泡处理耐盐性一般的粳稻品种盐稻8号20 h后置于发芽盒内进行发芽试验,鉴定该代谢产物是否有利于提高耐盐性。【结果】共稳定检测到295种代谢产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鉴定出71种代谢产物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盐胁迫后差异代谢物上调42个,下调29个,上调幅度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5-羟基正缬氨酸(5.23倍)、戊烷-1,2,5-三醇(4.10倍)、氰丙氨酸(2.97倍)、L-天冬酰胺(2.91倍)、2-羟基丁酸(2.86倍)、酮戊二酸(2.74倍)、丙酮酸(2.50倍)、鸟氨酸(2.40倍)、瓜氨酸(2.07倍)、脯氨酸(1.94倍),下调幅度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赤藓糖(2.82倍)、木糖酸内酯(2.49倍)、天冬氨酸(2.42倍)、尿苷5’-单磷酸(2.37倍)、胆甾酮(1.90倍)、己糖二酸(1.87倍)、D7-葡萄糖(1.86倍)、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72倍)、氨基磺酸(1.61倍)、6-脱氧半乳糖醛酸(1.61倍)。获得KEGG注释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15个,盐胁迫极显著影响精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丁酸酯代谢、碳代谢、赖氨酸降解、氨基酸合成、丁醛酸-二羧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等多条代谢途径。盐稻8号在盐胁迫下(5‰)的发芽率仅为66.7%,外施5-羟基正缬氨酸(20—4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代谢组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GC-MS 稻米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草莓的化学成分差异 被引量:8
8
作者 安莉 汪红 +4 位作者 马婧玮 秦冬梅 朱春雨 袁永亮 吴绪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4期4750-4756,共7页
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丰香""久香""宁玉"和"甜查理"4个不同品种草莓进行指纹图谱比较和化学成分差异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4... 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丰香""久香""宁玉"和"甜查理"4个不同品种草莓进行指纹图谱比较和化学成分差异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不同品种草莓的整体分布状况;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筛选并鉴别出引起不同草莓品种有所差异的潜在差异代谢物。结果研究发现,苹果酸在"丰香"草莓中含量最低,蔗糖含量则最高;蔗糖在"久香"草莓中的含量最低;丙氨酸、柠檬酸、天冬酰胺、D-葡萄糖和D-果糖在"宁玉"中含量最低;丙氨酸、苹果酸、柠檬酸、天冬氨酸和D-葡萄糖在"甜查理"中含量最高。结论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可以用于草莓品种的鉴别和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并为草莓的品种溯源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品种鉴别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片烟醇化进程判断及代谢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梁珂馨 奚家勤 +7 位作者 陈若星 牟文君 刘萍萍 郑庆霞 王得强 贾中林 李晓闯 张艳玲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5,共9页
为探究非靶向代谢物在烟叶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利用基于GC-MS法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云南省3个产区(曲靖、红河和昆明)的上部和中部烟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烟叶中部分糖类、氨基酸类和多酚类物质相对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 为探究非靶向代谢物在烟叶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利用基于GC-MS法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云南省3个产区(曲靖、红河和昆明)的上部和中部烟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烟叶中部分糖类、氨基酸类和多酚类物质相对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有机酸类物质相对含量总体上呈升高趋势。基于非靶向代谢物组成,烟叶醇化进程可分为3个阶段,云南上部和中部烟叶适宜醇化期分别为21~33个月和21~27个月。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醇化前期至醇化中期的差异代谢物共16种,主要富集在糖代谢通路中;醇化中期至醇化后期的差异代谢物共10种,主要富集在有机酸代谢通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醇化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花榈木不同部位挥发性代谢物差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诗琪 周成钏 +5 位作者 郭昌庆 王甜 邵齐飞 赖建斌 刘丽婷 欧阳天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027-2039,共13页
花榈木(Ormosia henryi)是集药用、材用、景观于一体的重要珍贵植物。为进一步探究花榈木挥发性代谢物成分及不同部位的差异情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并分析了根、枝、叶代谢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在根、枝... 花榈木(Ormosia henryi)是集药用、材用、景观于一体的重要珍贵植物。为进一步探究花榈木挥发性代谢物成分及不同部位的差异情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并分析了根、枝、叶代谢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在根、枝和叶中共鉴定到589个挥发性代谢物,分为萜类、酯、杂环化合物、烃类等16类化合物。差异代谢物在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通路中显著富集。聚类热图结果表明,大多数代谢物在枝和叶中的富集量相对较高。萜类化合物在根中累积量降低,在枝和叶中富集,在叶中含量较高,其中柠檬烯、β-紫罗兰酮、α-蒎烯、α-松油醇等萜类成分累积量增加且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本研究对不同部位挥发性代谢物的分析为进一步探究花榈木不同部位药用特征成分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差异代谢物 代谢组学分析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红元宝’紫玉兰两次花芽分化差异代谢通路及关键调控基因筛选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少禹 宣铃娟 +7 位作者 董彬 顾翠花 申亚梅 张明如 戴梦怡 王卓为 章颖佳 陆丹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90-1504,共15页
为了探究调控‘红元宝’紫玉兰一年两次花芽分化的成花关键基因和代谢通路,对其两次花芽分化过程的前、中、后期花芽样本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分析。转录组拼接后共得到43257条Unigene,其中鉴定出35个差异表达的成花关键基因;代谢组... 为了探究调控‘红元宝’紫玉兰一年两次花芽分化的成花关键基因和代谢通路,对其两次花芽分化过程的前、中、后期花芽样本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分析。转录组拼接后共得到43257条Unigene,其中鉴定出35个差异表达的成花关键基因;代谢组共检测到569个代谢物。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两次花芽分化中期产生差异基因最多,共4074个。第二次花芽分化产生的差异代谢物蔗糖(Sucrose)和3–氰基丙氨酸(3-Cyanoalanine)大幅上调,甲基丙二酸(Methylmalonic acid)大幅下调,它们在4条KEGG通路上与相应时期的差异基因的相关性值|PCC|>0.80且P<0.05。蔗糖与淀粉代谢通路中,差异代谢物海藻糖(Trehalose)与该通路中7个差异基因相关性值|PCC|>0.80。通过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analysis)分析:两次花芽分化的中期,筛选出存在差异转录调控机制的KEGG通路共3条,分别为ko01200碳代谢、ko00630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和ko02010ABC转运蛋白。从35个成花基因中随机挑选6个(Ml COL9、MlGA9、Ml GAI、MlSPL4、MlSPY、MlSVP)进行qPCR验证,其表达模式与转录组基本一致,说明转录组数据可靠。研究表明:‘红元宝’紫玉兰二次花芽分化是受到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年龄途径和赤霉素途径的共同影响以及8条代谢通路的协同作用而产生,且代谢物蔗糖和海藻糖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玉兰 二次成花 差异基因 差异代谢物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腐植酸负载纳米零价铁对镉污染农田水稻籽粒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黄鹏 张静 +4 位作者 王鸿辉 井江心 曾燕琼 陈铮 刘洋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2-740,共9页
为探究腐植酸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HA)对镉(Cd)污染修复过程中水稻籽粒营养物质合成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吸附络合-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一种nZVI@HA材料,同时开展水稻盆栽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比较研究... 为探究腐植酸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HA)对镉(Cd)污染修复过程中水稻籽粒营养物质合成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吸附络合-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一种nZVI@HA材料,同时开展水稻盆栽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比较研究了nZVI@HA、纳米零价铁(nZVI)、腐植酸(HA)及nZVI与HA联合处理对Cd污染修复过程中水稻产量、籽粒中Cd含量及籽粒代谢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含Fe^(0)处理均可提升水稻产量、降低水稻籽粒Cd的赋存水平。尤其是在nZVI@HA作用下,水稻产量显著提升至空白组的188%、籽粒Cd含量降至0.155 mg·kg^(-1),低于我国大米Cd限量标准(0.2 mg·kg^(-1),GB 2762—2022)。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各含Fe^(0)处理均可显著促进水稻籽粒倍他林生物合成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P<0.05且VIP>1);同时Cd污染修复过程中,水稻籽粒还可通过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及甘油磷脂代谢特异性响应nZVI@HA处理。研究表明,nZVI@HA可特异性作用于水稻籽粒代谢过程,提升水稻抗性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负载纳米零价铁 水稻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和化学计量学鉴别啤酒类别
13
作者 符艳美 张祎迒 +3 位作者 王道兵 冯迪 罗静仪 钟其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6-86,共11页
目的对精酿啤酒和工业啤酒进行判别并筛选两者的差异代谢物。方法利用Bruker AvanceⅢHD4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得到23个精酿啤酒和21个工业啤酒样品的核磁共振氢谱。对氢谱数据的分段积分建立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进行... 目的对精酿啤酒和工业啤酒进行判别并筛选两者的差异代谢物。方法利用Bruker AvanceⅢHD4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得到23个精酿啤酒和21个工业啤酒样品的核磁共振氢谱。对氢谱数据的分段积分建立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评估。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验证。结果构建的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视化结果清晰地展现了组内相似性和组间差异。比较脂肪族区域、碳水化合物区域和芳香族区域的单独预测效果,脂肪族区域对分类起关键作用(R^(2)Y=0.931P<0.001,Q^(2)=0.858P<0.001)。同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并验证了没食子酸、L-色氨酸、2’-脱氧鸟苷和L-酪氨酸为主要差异代谢物。结论精酿啤酒和工业啤酒间存在差异,能够通过核磁共振和化学计量学进行鉴别,且脂肪族区是区分两者的重要区域。主要差异代谢物为没食子酸、L-色氨酸、2’-脱氧鸟苷和L-酪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精酿啤酒 工业啤酒 差异代谢物 真实性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两种酵母培养物的成分差异
14
作者 林青 时红玲 +7 位作者 秦新政 李月 王子涵 高雁 曾军 王浩中 娄恺 霍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8-1226,共9页
【目的】比较两种酵母培养物及其代谢成分的差异,为指导酵母培养物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材料为1种自研酵母培养物与达农威益康XP酵母培养物,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UHPLC-QTOF-MS技术,分析比较二者代谢产物成分及差异。【结果】(1... 【目的】比较两种酵母培养物及其代谢成分的差异,为指导酵母培养物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材料为1种自研酵母培养物与达农威益康XP酵母培养物,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UHPLC-QTOF-MS技术,分析比较二者代谢产物成分及差异。【结果】(1)在二级类别注释下,正、负离子模式分别注释到614、497个化合物,主要代谢类别为有机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两种酵母培养物均无特有代谢成分,只在含量上有显著(P<0.05)差异。(2)共237个差异代谢物在正离子模式检出,176个显著(P<0.05)上调表达,61个显著(P<0.05)下调表达;136个差异代谢物在负离子模式检出,64个显著(P<0.05)上调表达,72个显著(P<0.05)下调表达。(3)差异代谢物的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代谢通路。【结论】自研酵母培养物与达农威益康XP的代谢产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发酵原料及工艺更简便,并含有多种具药理、生理作用的代谢成分,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非靶标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酿酒酵母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干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腰椎代谢组学分析
15
作者 陈鑫飞 戴雅惠 +5 位作者 谢冰颖 黄小彬 黄惠敏 黄景文 李生强 葛继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77-2284,共8页
背景:研究报道,阿仑膦酸钠的摄入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目的:利用色谱-质谱技术分析比对阿仑膦酸钠干预去卵巢大鼠模型前后代谢物变化,进一步探索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具体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 背景:研究报道,阿仑膦酸钠的摄入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目的:利用色谱-质谱技术分析比对阿仑膦酸钠干预去卵巢大鼠模型前后代谢物变化,进一步探索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具体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骨质疏松症组、阿仑膦酸钠组及假手术组,前两组采用去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4周后,阿仑膦酸钠组大鼠给予阿仑膦酸钠灌胃;假手术组和骨质疏松症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12周后,通过色谱-质谱技术分析腰椎代谢物,得出共同差异代谢物,对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3组共得到17种共同显著性差异代谢物;②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表明,阿仑膦酸钠可能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等通路保护去卵巢模型大鼠;③结果提示,阿仑膦酸钠可能通过干预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和亚油酸代谢发挥其抗骨质疏松作用,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代谢组学 阿仑膦酸钠 亚油酸代谢 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 差异代谢物 色谱-质谱技术 中医药
糙皮侧耳原基发育关联物质及代谢通路分析
16
作者 刘芹 孔维丽 +5 位作者 崔筱 牛森园 师子文 吴杰 梁雪迪 刘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为揭示糙皮侧耳原基发育的潜在调控物质,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糙皮侧耳菌丝体和原基细胞代谢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菌丝体与原基细胞的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VIP(varible importance in the ... 为揭示糙皮侧耳原基发育的潜在调控物质,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糙皮侧耳菌丝体和原基细胞代谢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菌丝体与原基细胞的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VIP(vari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1和倍数变化≥2或≤0.5为条件共筛选到400种差异代谢物。调控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物质涉及33条代谢通路,其中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氨酰tRNA生物合成、嘌呤代谢等8条代谢通路具有极显著影响。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涉及p<0.01的大部分代谢通路,可能在糙皮侧耳原基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糙皮侧耳以及其他大型真菌原基发育机制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原基发育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五味子贮藏后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17
作者 鲁瑶 宋奇 +4 位作者 杨迪 刘宝峰 邸学 李思雨 王添敏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6期1441-1448,共8页
目的 明确新产与陈储五味子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3个不同产地的新产、陈储五味子中挥发性成分,结合标准谱图库检索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层次聚类分析(HCA),... 目的 明确新产与陈储五味子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3个不同产地的新产、陈储五味子中挥发性成分,结合标准谱图库检索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层次聚类分析(HCA),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新、陈五味子中的挥发性差异代谢物。结果 检测到五味子中挥发性成分共计165个,鉴定出8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倍半萜类、单萜类、脂肪烃类、芳香醚类、脂肪酮类、脂肪酸类、酯类、脂肪醛类以及芳香醛类。新产与陈储五味子中共筛选出22个差异代谢物,鉴定了18个差异代谢物的结构,其中单萜类成分13个,脂肪醛、烷烃、脂肪酸、芳香醛、芳香醚类成分各1个;18个差异成分在新产五味子中含量较高,乙酸、3-糠醛、壬醛及十二烷4个差异成分在陈储五味子中含量显著升高。通过22个挥发性差异成分能够区分各产地新、陈五味子样品。结论 本研究全面地分析了五味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明确了五味子贮藏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可为基于挥发性成分的五味子质量评价及有效成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挥发油 贮藏 HS-SPME-GC-MS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18
作者 刘琳 刘世轩 +1 位作者 陆馨悦 王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5-1592,共8页
背景: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识别差异性代谢物变化,有助于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理解并进一步探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目的:以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 背景: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识别差异性代谢物变化,有助于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理解并进一步探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目的:以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大鼠采用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跑台坡度为-16°,跑速为16 m/min,训练时间为90 min/次)方式建立慢性肌筋膜触发点动物模型,每周1次,连续干预8周,休息4周;正常组大鼠不做干预。12周造模结束后,采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造模后24 h尿液,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尿样进行代谢图谱检测,筛选出共同差异代谢物,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有32个差异代谢标志物,其中上调21个、下调11个;依据变量权重值>3,共14个差异代谢物被认定为潜在生物标志物;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表明,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与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大鼠 尿液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标志物 差异代谢物 代谢笼法 运动损伤
叶面喷施镁对紫米产质量、花青素及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杜雪丽 柯璐瑶 +4 位作者 柳展 代明珠 周宇 李剑兴 徐玖亮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6,共9页
以紫米滇香紫1号为材料,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叶面喷施蒸馏水(CK)、2%MgO(MgⅠ)、3%MgO(MgⅡ),分析不同处理紫米产量、品质、花青素含量及差异代谢物,初步剖析镁影响花青素含量的机制,以期为优化紫米栽培措施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叶... 以紫米滇香紫1号为材料,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叶面喷施蒸馏水(CK)、2%MgO(MgⅠ)、3%MgO(MgⅡ),分析不同处理紫米产量、品质、花青素含量及差异代谢物,初步剖析镁影响花青素含量的机制,以期为优化紫米栽培措施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镁能显著提高紫米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整精米率及花青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含量。与CK相比,MgⅠ、MgⅡ处理紫米产量分别提高了10.0%和15.8%,整精米率分别提高了6.9%和5.2%,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分别增加了28.9%和23.5%,芍药素-3-O-葡萄糖苷含量分别增加了28.5%和27.6%。在紫米中鉴定到182个代谢物,MgⅠ、MgⅡ处理共有42个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包括有机酸15个、苯型烃类3个、氨基酸类4个、脂类3个、核苷酸类3个、有机杂环类7个和其他代谢物7个,其中,MgⅠ、MgⅡ处理分别有25、16个代谢物含量显著提高;MgⅠ、MgⅡ处理显著影响氨基酸和核苷酸类代谢通路,并提高了花青素合成前体苯丙氨酸的含量。但增加喷镁量对紫米产量、品质均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推荐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2%MgO,既能够显著提高紫米的产量、品质,又能提高花青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米 产量 品质 花青素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基于广靶代谢组学分析胡萝卜萜类代谢产物差异
20
作者 齐晓雨 孔小平 +1 位作者 周红伟 严湘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250-3263,共14页
【目的】萜类代谢物是评价胡萝卜风味品质的主要指标,对胡萝卜口感风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比较甜味浓烈组(-3)和苦味浓烈组(3)两组不同品种胡萝卜成熟期肉质根风味成分的代谢谱,为胡萝卜风味特征成分鉴定及优异资源的开发利... 【目的】萜类代谢物是评价胡萝卜风味品质的主要指标,对胡萝卜口感风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比较甜味浓烈组(-3)和苦味浓烈组(3)两组不同品种胡萝卜成熟期肉质根风味成分的代谢谱,为胡萝卜风味特征成分鉴定及优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高效的、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代谢组学分析平台和方法:采用UPLC-MS/MS方法对胡萝卜萜类代谢物进行分析测定,鉴定影响胡萝卜风味品质的萜类代谢物。采用OPLS-DA结果的VIP值、log2FC值筛选差异性代谢物(设置阈值:VIP>1、fold change≥2和fold change≤0.5)。【结果】利用UPLC-MS/MS技术对胡萝卜成熟期肉质根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测定,共筛选出50种显著差异的萜类代谢物,12个上调,2个下调。其中,显著上调的分别是京尼平(0.754)、粳米素B(0.936)、氧叶烯A(1.03)、乙酸香芹酯(1.04)、3-(3'-羟基丁基)-2,4,4-三甲基环己烷-2,5-二烯酮(0.662);显著下调的是脱氢地芰普内酯(0.617)。从含量来看,苦味胡萝卜中萜类代谢物含量综合较高的分别是甲黑素甲苷A(16.98)、莪术醇(17.57)、京尼平(15.32),甜味胡萝卜中萜类代谢物含量综合较高的分别是甲黑素甲苷A(17.61)、异香附醇(16.01)、莪术醇(18.73)。根据P值来看,排名前5的分别是薇甘菊内酯(0.994)、寥二醛(0.991)、甲基(E)-5,11-二羟-4-((Z)-2-甲基丁-2-烯酰氧基)-3,10-二亚甲基-2-氧代-2,3,3a,4,5,8,9,10,11,11a-十氢环癸并[b]呋喃-6-羧酸酯(0.978)、(3R)-3-羟基-紫罗兰酮(0.974)、布卢门醇A(0.969)。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两组胡萝卜肉质根中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其中,分组3中的代谢物含量要明显高于分组-3中的代谢物含量。利用KEGG进行差异代谢物注释和富集分析。【结论】萜类代谢物是影响胡萝卜风味的主要化合物,其中,京尼平、粳米素B、氧叶烯A、乙酸香芹酯、甲黑素甲苷A、莪术醇、异香附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风味物质 萜类代谢物 差异代谢物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