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51
1
作者 丁丁 +3 位作者 孔娟 刘建民 陶蓓 谢忠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6-410,共15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累及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其防治除各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外,基础措施还包括营养和运动。鉴于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骨质...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累及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其防治除各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外,基础措施还包括营养和运动。鉴于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专家,根据膳食模式、膳食营养素、运动对于骨骼健康影响的最新科学证据,讨论并制定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旨在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管理水平,并通过合适的运动方式维护骨骼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营养 膳食模式 运动
下载PDF
2002年上海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弘 郭常义 +7 位作者 高围 施爱珍 姜培珍 宓铭 宋峻 陈敏 邹淑蓉 程娜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7-460,465,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现况和营养相关疾病,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居民合理饮食提供依据。[方法]本次调查是家庭抽样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的方法,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等。[结果...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现况和营养相关疾病,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居民合理饮食提供依据。[方法]本次调查是家庭抽样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的方法,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等。[结果]上海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达人均408.9g/d;奶类、水果消费量基本达到推荐量,分别为人均100.3、108.1g/d;但畜禽肉类、油脂和盐消费过多,分别为人均136.8、49.6、9.9g/d;谷类食物偏低,为人均339.0g/d;蔬菜消费不足,为人均309.9g/d。居民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大多数营养素的摄入量基本充足,但钙、维生素B1仍不足。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较低,分别为6.4%、7.6%;但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分别为29.2%、3.8%、31.3%、8.1%、25.3%。[结论]上海市居民膳食状况有较大提高,但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基本营养素摄入得到满足,但某些营养素依然缺乏;营养相关性慢性病患病率将是上海市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膳食结构 营养素摄入 营养状况 营养相关疾病
下载PDF
1991~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继国 王志宏 +2 位作者 黄绯绯 张兵 王惠君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确定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模式,分析1991~2018年膳食模式的变迁。方法数据来源于中美合作课题"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和国家财政项目"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选取10轮调查中数据完整的6~17岁儿童青少年... 目的确定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模式,分析1991~2018年膳食模式的变迁。方法数据来源于中美合作课题"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和国家财政项目"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选取10轮调查中数据完整的6~17岁儿童青少年共计18054人作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膳食回顾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结果确定4种膳食模式:南方模式以大米和蔬菜等为主要食物。现代模式以甜点和奶类等为主要食物。肉类模式以猪肉和水产类等为主要食物。素食模式以薯类和其他谷类等为主要食物。南方模式(β=-0.014,P for trend<0.0001)和素食模式(β=-0.017,P for trend <0.0001)得分呈下降趋势,现代模式(β=0.045,P for trend <0.0001)和肉类模式(β=0.012,P for trend <0.0001)得分呈上升趋势。结论儿童青少年膳食模式从传统模式逐渐向西方模式转变。加强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宣传教育,促进建立平衡的膳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迁 儿童青少年 膳食模式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上海市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邹淑蓉 施爱珍 +6 位作者 高围溦 宓铭 程娜 姜培珍 宋峻 陈敏 刘弘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311-314,318,共5页
[目的]了解1982~2002年上海市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82、1992和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上海地区资料,对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的]了解1982~2002年上海市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82、1992和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上海地区资料,对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能够满足需要;优质蛋白质的比例上升;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畜禽肉类和水产品的摄入量增加;奶类及其制品和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也有增加。但同时畜禽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在食物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谷类食物在膳食中的比重逐渐减少,油脂和盐消费过多,蔬菜水果消费仍不足,奶类及其制品和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尚需增加。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脂肪供能比达到36%,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结论]还需进一步加强营养干预,调整膳食结构,预防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居民 营养调查 膳食结构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饮食结构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力松 华琦 庞蓓蕾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研究背景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始终是临床预防和干预的基础。目的通过对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查研究,探讨不同膳食结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应用膳食调查问卷形式连续收集了424例北京地... 研究背景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始终是临床预防和干预的基础。目的通过对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查研究,探讨不同膳食结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应用膳食调查问卷形式连续收集了424例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结构,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并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检测各项生化指标。根据调查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素食为主组(素食组,n=95)、肉食为主组(肉食组,n=133)和荤素平衡组(平衡组,n=196),分别比较组间临床和生化指标。以膳食结构和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为自变量做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肉食组患者发生肥胖的比例(46.6%)明显高于素食组(21.7%)和平衡组(30.0%),P 均<0.01;肉食组超重加肥胖患者所占的总比例(90.5%)也显著高于素食组(61.4%)和平衡组(72.9%),P 均<0.01。2)与素食组比较,肉食组和平衡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清肌酐和尿酸水平均呈显著增高(P<0.01和 P<0.05);而平衡组患者的 BMI、腰围、血清肌酐和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肉食组(P<0.01)。3)与素食组和平衡组比较,肉食组患者的肱动脉脉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这些指标在素食组和平衡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4)肉食组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74.3%)明显高于素食组(53.7%,P<0.01)和平衡组(62.4%,P<0.05),而素食组和平衡组患者之间 MS 的患病率未呈现显著差异。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膳食结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HDL-C(OR=2.118,P=0.008)和腰围(OR=5.376,P=0.017)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1)不同膳食结构与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显著相关;2)富于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可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HDL-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原发性高血压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应用于膳食模式研究的简化膳食频率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高键 费嘉庆 +3 位作者 姜立经 姚文倩 林冰 郭红卫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2-456,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于膳食模式研究的简化膳食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94名40~80岁上海市社区居民进行了两次简化膳食频率问卷(FFQ25)、一次完整膳食频率问卷(FFQ146)和一次3d24h膳食纪录(DR)的调查。FFQ25的重测信度以间隔2 w的两次食... 目的评价应用于膳食模式研究的简化膳食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94名40~80岁上海市社区居民进行了两次简化膳食频率问卷(FFQ25)、一次完整膳食频率问卷(FFQ146)和一次3d24h膳食纪录(DR)的调查。FFQ25的重测信度以间隔2 w的两次食物摄入量比较和相关系数进行评价。FFQ25的效度以FFQ25与FFQ146、FFQ25与DR的食物摄入量和膳食模式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前后两次FFQ25的食物摄入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在0.56~0.87(P<0.01)。FFQ25与FFQ146、DR食物摄入量的相关系数为0.31~0.72(P<0.01),膳食模式因子负荷相关系数为0.54~0.77(P<0.01)。膳食模式因子积分的Bland-Altman分析表明FFQ25与FFQ146、FFQ25与DR的因子积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FFQ25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和膳食模式分析效度,且简单方便,可用于调查城市中老年人群的膳食模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简化食物频率问卷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7
作者 孔娟 刘建民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43-653,共11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累及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对其的防治除各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外,其基础措施包括营养和运动。鉴于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和中华医学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累及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对其的防治除各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外,其基础措施包括营养和运动。鉴于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专家,根据膳食模式、膳食营养素、运动对于骨骼健康影响的最新科学证据,讨论并制定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旨在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管理水平,并通过合适的运动方式维护骨骼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营养 膳食模式 运动
原文传递
孕期膳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娜 邓泽群 +3 位作者 丁焱 刘雨薇 胡卫红 何更生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建卡的100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膳食记录、活动情况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建卡的100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膳食记录、活动情况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膳食模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膳食模式得分的四分位数对GDM发生风险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膳食模式得分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GDM发生率为9.8%(99/1008)。提取出五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蔬果-薯类”“菌藻-豆类”“鱼-虾蟹贝类”“精制谷物-红肉内脏”和“添加糖-糕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鱼-虾蟹贝类”膳食模式下,膳食模式得分处于最高四分位数的孕妇GDM发生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数的2.64倍,95%可信区间1.17~5.94,Ptrend=0.012;该模式得分与OGTT 1 h和2 h血糖呈正相关(β=0.21,P=0.001;β=0.12,P=0.007)。进一步分析宏量营养素在其中的作用,发现模型中校正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供能比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后,“鱼-虾蟹贝类”模式对GDM产生的影响不再显著(P>0.05);同时,在校正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后,该模式对OGTT 1 h和2 h血糖的影响消失(P>0.05)。结论本研究中“鱼-虾蟹贝类”膳食模式以高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摄入为特征,增加了GDM患病率,该模式中宏量营养素供能比是影响OGTT结果至关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血糖 膳食模式 宏量营养素
原文传递
膳食营养与抑郁症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于斌 牛凯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07-2117,共11页
近十几年,膳食营养与抑郁症的关系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早期的研究主要考察单一营养元素或食物对于抑郁症的影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叶酸,近期的研究开始关注整体膳食模式与抑郁症的联系。膳食营养与抑郁症关... 近十几年,膳食营养与抑郁症的关系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早期的研究主要考察单一营养元素或食物对于抑郁症的影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叶酸,近期的研究开始关注整体膳食模式与抑郁症的联系。膳食营养与抑郁症关联的内在机制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以流行病学为主的研究现状限制了膳食营养影响抑郁症的因果解释,未来的研究应强化对两者关联的内在机制以及现实价值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膳食 营养 膳食模式
下载PDF
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夏阳 吴红梅 +2 位作者 杜焕民 李春蕾 牛凯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2期2212-2214,共3页
代谢综合征(MS)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有较高的患病率。生活方式,尤其是膳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是MS发病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近年来,许多研究将膳食模式而非单一的营养素摄入水平作为评估膳食习惯与MS发... 代谢综合征(MS)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有较高的患病率。生活方式,尤其是膳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是MS发病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近年来,许多研究将膳食模式而非单一的营养素摄入水平作为评估膳食习惯与MS发病之间关系的途径。研究表明多种膳食模式,包括地中海膳食模式、西方膳食模式、日本膳食模式、东方传统膳食模式等与MS发病率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膳食模式 患病率
下载PDF
2018—2019年蚌埠市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与饮食模式对肥胖的潜在交互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束莉 赵莹莹 +3 位作者 李晓璐 邱孟庭 吴旋 吴志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5-901,共7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和饮食模式与肥胖的交互作用,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生命早期因素。方法2018年9月—2019年3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蚌埠市22所幼儿园2129名3~6岁学龄前儿童(男童1148名,女童981名;城镇户口1199名...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和饮食模式与肥胖的交互作用,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生命早期因素。方法2018年9月—2019年3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蚌埠市22所幼儿园2129名3~6岁学龄前儿童(男童1148名,女童981名;城镇户口1199名,农村户口930名;独生子女756名,非独生子女1373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蚌埠市学龄前儿童睡眠及发育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是否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及看护人信息等)、睡眠状况和质量以及膳食摄入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睡眠时间和饮食模式与儿童肥胖的关系,并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共获得传统型、动物食物型、高钙型和零食型4种饮食模式,4种饮食模式的因子贡献率分别为16.568%、11.462%、7.317%和4.562%,累积因子贡献率为39.909%。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8.0%(383名)和10.5%(223名)。调整年龄、性别、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城镇户口、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视屏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看护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等因素,睡眠时间较少(OR=1.25,95%CI 1.07~1.72)、动物食物型饮食模式得分偏高(OR=1.32,95%CI 1.15~1.54)、零食型饮食模式得分偏高(OR=1.46,95%CI 1.16~1.78)均增加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与动物食物型饮食模式对超重/肥胖症状的发生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OR=1.23,95%CI 1.16~1.32);儿童睡眠时间短与零食型饮食模式(RERI=0.38,AP=0.20,SI=1.24)未发现相加交互作用,但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1.16,95%CI 1.09~1.24);儿童睡眠时间与传统型饮食模式、高钙型饮食模式对超重/肥胖症状不存在相加、相乘交互作用[(OR=0.76,95%CI 0.51~1.11)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饮食模式 学龄前 儿童 肥胖
原文传递
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变迁对耕地资源的影响——基于1981—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余慧容 杜鹏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108,共11页
研究目的:厘清城乡居民膳食需求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营养的膳食需求及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膳食营养分析、耕地足迹方法。研究结果:(1)近39年来城乡居民植物性食物比例日趋减少、... 研究目的:厘清城乡居民膳食需求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营养的膳食需求及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膳食营养分析、耕地足迹方法。研究结果:(1)近39年来城乡居民植物性食物比例日趋减少、动物性食物比例上升,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近几年均呈上升趋势,城乡膳食结构与营养差异在缩小;(2)受膳食结构、农业生产力及人口影响,城乡居民的人均膳食耕地足迹较于20世纪80年代均有所减少,但城乡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波动中有所上升,城镇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增加,农村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有所减少;(3)提高水果及奶类食物比例、减少畜肉食物是未来城乡居民膳食优化方向;(4)预计2030年中高能量理想膳食模型的耕地足迹将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研究结论:城乡居民膳食变迁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压力,耕地保护对于保障国民健康营养膳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耕地保护 耕地足迹法 膳食结构 营养均衡
下载PDF
不同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风险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余丽莎 赵否曦 +6 位作者 吴延莉 王艺颖 周婕 李雪娇 龙梦雅 任豫晋 刘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为人群血脂异常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基于2010年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12个县(市、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9280人进行基线调查,于2016—2020年,对所... 目的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为人群血脂异常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基于2010年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12个县(市、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9280人进行基线调查,于2016—2020年,对所有队列人群进行随访。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获得膳食信息,膳食模式通过因子分析确定。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膳食模式和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估计不同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排除失访(1117例)、基线时确诊为血脂异常(4714例)、随访时无明确结局信息的人群(461例),共有2988例被调查者纳入本研究。中位随访6.64年共发现897例血脂异常新病例。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研究人群四种主要膳食模式,即高碳水化合物模式、甜食模式、高油盐模式、均衡模式。与各模式的低摄入组相比,高碳水化合物(HR:1.21,95%CI:1.01~1.44)、甜食(HR:1.29,95%CI:1.07~1.54)、高油盐模式(HR:1.25,95%CI:1.06~1.49)与血脂异常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高碳水化合物、甜食、高油盐模式会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病风险,均衡模式在本研究中未发现与血脂异常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因子分析 血脂异常 发病风险
原文传递
天津居民膳食模式与血清尿酸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莉 张卿 +4 位作者 宋崑 龚晓妍 崔静 高鹰 牛凯军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膳食模式并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血清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设计方法,对11 282名研究对象进行食物摄入频度、生活方式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血...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膳食模式并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血清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设计方法,对11 282名研究对象进行食物摄入频度、生活方式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血清尿酸的关系。结果因子分析得到3种膳食模式,分别为东方膳食模式、蔬菜膳食模式和天津膳食模式。高尿酸血症者中男性所占比例较大,有较高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并且代谢综合征人群、吸烟者、饮酒者所占比例均比血清尿酸正常者高。高尿酸血症者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收入。调整年龄、性别、BMI、吸烟习惯、饮酒习惯、高血压、高脂血症、教育水平、工作、能量摄入、身体活动及代谢综合征等因素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膳食模式四分位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OR(95%CI)分别为1.00,1.07(0.91-1.25),0.96(0.82-1.14),1.12(0.94-1.33);1.00,1.03(0.88-1.21),1.04(0.88-1.23),1.00(0.84-1.19);1.00,1.28(1.08-1.52),1.40(1.22-1.71),1.37(1.15-1.63),天津膳食模式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天津居民的天津膳食模式与血尿酸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天津膳食模式具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特点。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 膳食模式
原文传递
应用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婷 方志峰 +6 位作者 杨虹 王启淳 赵琳 刘玄华 陈玉柱 李忠友 唐振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居民膳食模式的特点,初步探索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资料,选取广西6市县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 目的了解广西居民膳食模式的特点,初步探索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资料,选取广西6市县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1.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4%,女性患病率为22.4%。因子分析得出5种膳食模式,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年龄、BMI及酒肉模式(以瘦猪肉、酒类因子载荷较大)是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因素(其直接作用分别为0.437、0.196和0.070),现代模式与饮品零食模式,调味品模式与传统模式关系较大。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酒肉模式增加高血压风险1.599倍(OR=1.599,95%CI:1.053~2.429);调味品模式为1.585倍(OR=1.585,95%CI:1.040~2.416)。结论膳食模式中的酒肉模式与高血压具有密切关系,减少居民膳食中酒精、肉类和油盐的摄入量,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膳食模式 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上海社区成年人群超重肥胖与膳食模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孟派 贾俐挺 +4 位作者 高曦 廖中强 吴岷 厉曙光 陈波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上海社区成年人群超重肥胖与不同膳食模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1535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膳食频率问卷调查。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标准诊断超重和肥胖。利用因子分析确定主要的膳食模式,继而... 目的探讨上海社区成年人群超重肥胖与不同膳食模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1535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膳食频率问卷调查。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标准诊断超重和肥胖。利用因子分析确定主要的膳食模式,继而讨论对超重肥胖有潜在影响的膳食模式。结果因子分析得到4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分别是西方食物型膳食模式、高蛋白高钙型膳食模式、水果零食型膳食模式和主食蔬菜型膳食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控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主食蔬菜型膳食模式高4分位数组(Q4)相对于低4分位数组(Q1)都显示较高的肥胖患病风险(调整前OR=2.76,P<0.01;调整后,OR=2.67,P<0.01)。碳水化合物在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中的贡献率结果显示,主食蔬菜型Q4组远高于Q1组(43.9%vs.34.3%,P<0.01),主食蔬菜型Q4组能量的平均摄入水平是Q1组的1.96倍。结论主食蔬菜型膳食模式是肥胖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与主食蔬菜型膳食模式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超重 肥胖 膳食模式
原文传递
台湾地区成年人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相关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玉洁 舒正 +4 位作者 孙凤 陶秋山 詹思延 王燕芳 肖颖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分析探讨台湾地区成年人群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之间关系。方法依照纳入标准,选取65 140名于2006年参加台湾美兆健康体检,年龄20~75岁的对象作为研究人群,对其食物摄入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和评估。依据JNC-Ⅶ标准确定高血压。采用... 目的分析探讨台湾地区成年人群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之间关系。方法依照纳入标准,选取65 140名于2006年参加台湾美兆健康体检,年龄20~75岁的对象作为研究人群,对其食物摄入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和评估。依据JNC-Ⅶ标准确定高血压。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该人群男性和女性主要膳食模式及其与高血压患病之间关联。结果因子分析共得到4种不同的膳食模式,分别为"蛋白质"膳食模式、"鱼蛋奶素食"膳食模式、"西方"膳食模式、"蛋及乳制品"膳食模式。调整年龄、BMI、体育活动、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等因素后,与"西方"膳食模式相比,"鱼蛋奶"膳食模式、"蛋白质"膳食模式及"蛋及乳制品"膳食模式与男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其OR(95%CI)分别为0.95(0.92~0.98)、0.97(0.94~0.99)和0.94(0.91~0.97);"蛋白质"膳食模式与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其OR为0.96(95%CI 0.92~0.99)。结论摄入较多的蛋白质、乳制品及蔬菜、水果与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有关,且在男性人群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膳食模式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膳食营养与慢性肾脏病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平(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0,共5页
膳食结构是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慢性肾脏病(CKD)是心血管疾病、住院及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率进行性增加。不同的膳食营养成分摄入及膳食模式对CKD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摄食较多的盐、动物性... 膳食结构是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慢性肾脏病(CKD)是心血管疾病、住院及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率进行性增加。不同的膳食营养成分摄入及膳食模式对CKD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摄食较多的盐、动物性蛋白质、高能量但营养价值低的碳水化合物、饱和脂肪酸、含糖饮料等与CKD发生及进展风险增加相关,而植物性蛋白质、含较多谷物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水果和蔬菜等与CKD发生及进展风险降低相关。此外,坚持得舒食、地中海饮食或素食与CKD发生及进展风险降低相关,而西方饮食和中国传统南方饮食模式与CKD发生及进展风险增加相关。因此,如何更好的选择膳食营养成分摄入及膳食模式,促进肾脏健康、预防CKD的发生及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营养 膳食模式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2010年泰州市高港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瑞英 胡金妹 +3 位作者 黄久红 王进 张德坤 解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了解泰州市高港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遵照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执行,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等。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当地... 目的了解泰州市高港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遵照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执行,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等。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当地居民谷薯类、畜禽肉类消费量基本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每标准人日分别为318.6和75.5g;奶类、水果摄入严重不足,每标准人日仅为15.1、15.9g;油脂和盐消费过多,每标准人日为55.2、10.9g。能量食物来源构成中,谷类食物仅占45.9%,脂肪供能比高达38.5%。人群贫血患病率为15.7%,男、女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0.7%和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P<0.05)。人群超重率为33.2%,肥胖率为5.6%。≥1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1.7%,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8.7%和2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2,P<0.05);≥18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10.8%,男、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4%和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依次为13.1%、23.4%、7.4%,男、女性血脂异常率分别为35.4%和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5)。结论当地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不尽合理;基本营养素摄入基本得到满足,但某些营养素依然缺乏;营养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NCD将是本地居民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膳食结构 肥胖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原文传递
上海市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游杰 袁亚群 +1 位作者 厉曙光 陈波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294-299,共6页
目的采用3种常用统计学方法构建上海市社区成年居民膳食模式,并鉴定与超重肥胖有关的膳食模式。方法对上海市2012年冬至2014年秋膳食调查中,2 812名研究个体4个季度4 d的24 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综合聚类分析和因... 目的采用3种常用统计学方法构建上海市社区成年居民膳食模式,并鉴定与超重肥胖有关的膳食模式。方法对上海市2012年冬至2014年秋膳食调查中,2 812名研究个体4个季度4 d的24 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综合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合法来确定主要的膳食模式,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其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运动情况、能量等混杂因素后,因子分析中水果饮料型膳食模式相对于传统型膳食模式显示较高的超重风险(OR=1.25,P=0.04),高蛋白型膳食模式相对于主食型膳食模式显示较低的肥胖风险(OR=0.77,P=0.01);而采用综合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合法则显示,传统型膳食模式相对于均衡膳食模式显示较低的肥胖风险(OR=0.82,P=0.04)。结论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两者结合法均可用来分析膳食模式,为进一步鉴定疾病相关膳食模式提供帮助,因子分析和结合法比聚类分析则相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膳食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