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机械喷油泵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替代率低、排放指标差的问题,采用燃油、燃气双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控制技术,开发Z6180/S油气双ECU双燃料发动机。发动机台架和2500 h排放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双ECU控制技术可...为解决机械喷油泵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替代率低、排放指标差的问题,采用燃油、燃气双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控制技术,开发Z6180/S油气双ECU双燃料发动机。发动机台架和2500 h排放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双ECU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发动机全工况及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燃料精确喷射和燃烧优化调节,Z6180/S油气双ECU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替代率可达90%,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展开更多
基于潍柴WP10H改造的单缸机试验平台,深入研究中、高负荷工况充量热力学参数和柴油喷射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多参数协同获得高热效率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平均指示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为1.0 MPa的中负荷工...基于潍柴WP10H改造的单缸机试验平台,深入研究中、高负荷工况充量热力学参数和柴油喷射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多参数协同获得高热效率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平均指示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为1.0 MPa的中负荷工况,提前喷油定时会减少引燃油量的需求量;随着预混天然气当量比增大,柴油喷射定时推迟且喷油定时对引燃油量变化的敏感性降低,指示热效率(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ITE)和燃烧速率趋于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引燃油量减小;中高负荷工况(IMEP为1.4 MPa)下,增大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需提前喷油定时,增加引燃油量;增压会带来当量比减小从而减缓燃烧速率和提高压缩温度利于快速压燃着火两方面的影响,综合作用取决于混合气自身的热力学氛围。在中负荷工况下,柴油喷射参数的控制需要尽可能地提升燃烧速率以降低燃烧损失,而通过优化当量比调控传热损失与排气损失是提升热效率的关键;在满足粗暴燃烧限值的同时,优化燃烧相位避免过高的排气损失是中高负荷工况提高热效率的关键;随着负荷升高,进气压力与EGR率均增大,最小引燃油量减小,IMEP为1.7 MPa时,ITE可提升至52.1%,最小柴油能量占比为4.7%。展开更多
文摘为解决机械喷油泵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替代率低、排放指标差的问题,采用燃油、燃气双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控制技术,开发Z6180/S油气双ECU双燃料发动机。发动机台架和2500 h排放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双ECU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发动机全工况及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燃料精确喷射和燃烧优化调节,Z6180/S油气双ECU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替代率可达90%,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