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喷耦合EGR率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光德 谢昆鹏 +1 位作者 雷鹏 彭春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2-235,共4页
为实现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RCCI模式下高效清洁的燃烧,运用CONVERGE软件建立了气缸计算模型,研究了低负荷工况下柴油的早喷耦合EGR率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EGR率为5%,喷油时刻在-65°CA ATDC时,较高质量的混合气... 为实现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RCCI模式下高效清洁的燃烧,运用CONVERGE软件建立了气缸计算模型,研究了低负荷工况下柴油的早喷耦合EGR率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EGR率为5%,喷油时刻在-65°CA ATDC时,较高质量的混合气燃烧减少局部高温的产生,NOX及Soot的排放急剧减少而动力性和经济性略有降低;固定喷油时刻为-65°CA ATDC时,引入EGR会使燃烧效率下降,EGR率为8%时的整体排放性能最优。合理运用柴油早喷及EGR技术,可在动力性和经济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同时HC及CO的排放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 RCCI 早喷 EGR
下载PDF
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建桐 李婕 +1 位作者 刘敏杰 成林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传统柴油机的压缩比下,天然气不能够被压燃。为了在柴油机上应用天然气,必须采用双燃料的特殊工作方式。燃烧室内预混合的天然气-空气混合气的着火源由直接喷入燃烧室的高十六烷值的引燃燃料提供。为了研究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 在传统柴油机的压缩比下,天然气不能够被压燃。为了在柴油机上应用天然气,必须采用双燃料的特殊工作方式。燃烧室内预混合的天然气-空气混合气的着火源由直接喷入燃烧室的高十六烷值的引燃燃料提供。为了研究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引燃柴油喷油正时、喷油量、EGR和进气温度对双燃料发动机HC排放、CO排放、CO_2排放、NO_x排放和炭烟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 双燃料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客货运车辆“油改气”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睿 李振亮 +4 位作者 胡伟 张丹 吕平江 陈小龙 简高武 《环境影响评价》 2018年第5期62-65,70,共5页
利用机动车尾气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进行道路实测,获得重庆市主城区大型国Ⅲ客车、重型国Ⅲ货车各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设计了主城区大型国Ⅲ柴油客车和重型国Ⅲ柴油货车进行"油改气"的两种情景模式,计算了"油改气&q... 利用机动车尾气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进行道路实测,获得重庆市主城区大型国Ⅲ客车、重型国Ⅲ货车各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设计了主城区大型国Ⅲ柴油客车和重型国Ⅲ柴油货车进行"油改气"的两种情景模式,计算了"油改气"前后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大型国Ⅲ柴油客车和重型国Ⅲ柴油货车进行"油改气"后,CO、NO_x、PM和CO_2排放因子均发生明显下降;两种"油改气"情景模式,可实现CO、CO_2、NO_x及PM_(10)较为显著的减排量,以及较低的能耗和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改气 排放因子 减排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大负荷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光德 罗露 +1 位作者 宋巍 张嘉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09,113,共6页
为提升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大负荷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等多种性能,利用某商用软件建立发动机三维气缸模型,探究了二次喷油策略下柴油的喷射时刻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较早的主、预喷时刻可以... 为提升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大负荷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等多种性能,利用某商用软件建立发动机三维气缸模型,探究了二次喷油策略下柴油的喷射时刻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较早的主、预喷时刻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缸温、缸压、IMEP、燃烧效率等参数,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缸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并能实现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排放。但是过早的主、预喷时刻会导致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性能减弱并产生大量废气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大负荷下适当提前引燃柴油的喷射时刻可优化燃烧,降低大负荷工况下的爆燃倾向,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稳定燃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 发动机 大负荷 燃烧策略 二次喷射
下载PDF
船用高替代率双燃料宽域喷射系统开发
5
作者 陈超 金江善 +3 位作者 王昌庆 徐建新 杨尚刚 王作群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123,共9页
针对内河船用高天然气替代率和柴油模式满功率输出的应用需求,开发一款新型的双燃料喷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歧管燃气喷射阀、智能化控制系统、含宽域喷油器的共轨系统等组成。喷油器仿真结果表明:缩短喷油持续期和减小喷孔直径有利于降... 针对内河船用高天然气替代率和柴油模式满功率输出的应用需求,开发一款新型的双燃料喷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歧管燃气喷射阀、智能化控制系统、含宽域喷油器的共轨系统等组成。喷油器仿真结果表明:缩短喷油持续期和减小喷孔直径有利于降低油耗和soot排放,但会增加NO_(x)排放。平台试验结果表明:宽域喷油器在全油量区域内具有优异的喷射重复性。整机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模式下动力不损耗,额定点油耗相较原机改善了4.9%;微喷燃气模式下最高替代率出现在50%工况,为96.1%。推进工况下最高替代率相较原机平均提高8.2%,最大提高20.5%。各工况下最高替代率时的平均指示压力和爆压的循环变动系数均低于5%,且25%工况下除爆压循环波动系数外,微喷模式的其他循环变动系数均低于纯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替代率 柴油/天然气 喷射系统 宽域喷油器 整机匹配
原文传递
8240ZCDF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开发试验
6
作者 高洋 刘艳朝 张双成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5年第4期10-13,18,共5页
在8240ZC型柴油机的成熟技术基础之上设计开发了8240ZCDF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本文介绍了8240ZCDF型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系统以及性能开发试验等内容。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8240ZCDF型双... 在8240ZC型柴油机的成熟技术基础之上设计开发了8240ZCDF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本文介绍了8240ZCDF型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系统以及性能开发试验等内容。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8240ZCDF型双燃料发动机已完成了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 双燃料发动机 开发试验
下载PDF
钻井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韩祥鹏 张宏博 +1 位作者 颜慧 刘勇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论文通过对钻井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特性分析,指出了钻井用双燃料发动机必需具备的一些特征。提出了一种智能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控制方案,并对该控制方案进行了阐述,一种以柴油的最低燃油位置曲线为目标以控制燃气阀开... 论文通过对钻井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特性分析,指出了钻井用双燃料发动机必需具备的一些特征。提出了一种智能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控制方案,并对该控制方案进行了阐述,一种以柴油的最低燃油位置曲线为目标以控制燃气阀开度为手段的闭环控制。通过控制程序的MAP图参数的设置,使燃油和燃气供应量逐渐逼近期望值,实现了燃气和燃油供应的动态调整。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好,动态响应快,抗负荷冲击能力强,运行可靠,操作方便,柴油替代率达到了75%以上,完全能适应钻井动力的需求。通过该技术,降低了石油天然气钻探成本,降低了机组排放,有助于石油天然气钻探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 中冷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控制器 替代率 MAP图 执行器
下载PDF
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及燃料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左承基 欧阳明高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11,共6页
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和严格限制汽车排放污染,促使世界各国广泛发展车用天然气发动机。该课题研究通过自行建立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供应系统,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分析了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双燃料的控制方法... 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和严格限制汽车排放污染,促使世界各国广泛发展车用天然气发动机。该课题研究通过自行建立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供应系统,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分析了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双燃料的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电子控制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初步试验结果令人满意。但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其控制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天然气 燃料控制 汽车 双燃料发动机
下载PDF
低压天然气喷射的船用二冲程低速双燃料发动机爆震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越 刘龙 刘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22-2530,共9页
为了解决大缸径船用预混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爆震问题,并拓展天然气的稀燃边界,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缸径船机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大缸径双燃料发动机爆震的特点,并对缸内涡流强度和废气再循环(EGR)率对爆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为了解决大缸径船用预混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爆震问题,并拓展天然气的稀燃边界,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缸径船机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大缸径双燃料发动机爆震的特点,并对缸内涡流强度和废气再循环(EGR)率对爆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缸径预混天然气发动机的爆震位置往往发生在气缸边缘,火焰面的传播过程是引起缸内爆震的主要因素。随着缸内涡流从无到有的增强,缸内的爆震强度随之增强;当涡流到达一定程度后,随着涡流的增强,缸内的爆震强度反而降低;缸内加入EGR可以提高天然气当量比的同时减少爆震的强度,可以拓展天然气的稀燃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预混合燃烧 涡流 爆震 三维CFD数值模拟 废气再循环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杰 王俊乐 赵洪波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采用KIVA-3V软件耦合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NSGA-3,开展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引燃柴油喷射参数、运行参数和燃烧室结构参数的协同优化研究.将湍流火焰速度封闭模型(TFSC)与PaSR燃烧模型耦合,建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复合燃烧模... 采用KIVA-3V软件耦合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NSGA-3,开展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引燃柴油喷射参数、运行参数和燃烧室结构参数的协同优化研究.将湍流火焰速度封闭模型(TFSC)与PaSR燃烧模型耦合,建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复合燃烧模型.结果表明:复合燃烧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柴油/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采用KIVA3V-NSGA3程序进行了双燃料发动机运行参数、喷射参数等多目标参数的协同优化;多目标参数优化结果的数据对比分析揭示了设计参数对目标参数的影响规律;涡流比和喷射参数的变化会对燃烧室内温度、NOx和CH4的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发动机 双燃料 复合燃烧模型 数据对比分析 排放
下载PDF
TY1100柴油机燃用天然气的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广顺 陈淑玲 彭俊斌 《北京汽车》 2000年第4期6-10,共5页
通过对单缸柴油机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柴油机燃用天然气和纯柴油时的排放情况,对两组数据做了比较,并对柴油机电控喷射天然气技术做了介绍。
关键词 车用柴油机 天然气 排放特性 汽车
原文传递
喷油提前角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活塞热机耦合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承维 郭华华 张生梅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1期94-101,共8页
建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活塞、活塞销、连杆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高级有限元软件分析活塞在最大扭矩工况下不同喷油提前角时的温度分布情况;并将活塞上某些点处的仿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误差满足工程要求。将温度场分布作为热机耦... 建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活塞、活塞销、连杆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高级有限元软件分析活塞在最大扭矩工况下不同喷油提前角时的温度分布情况;并将活塞上某些点处的仿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误差满足工程要求。将温度场分布作为热机耦合的初始条件加载到活塞上,计算活塞在热机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场和变形场。结果表明:活塞最高温度值出现在活塞顶部偏离燃烧室一侧,热机耦合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销座内侧上部,最大变形值出现在活塞顶部偏离燃烧室的外侧,并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加而升高,为双燃料发动机喷油提前角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喷油提前角 活塞 热负荷 热机耦合
下载PDF
Z6180/S油气双电控双燃料发动机开发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猛 辛强之 +5 位作者 刘艳 王超 贺建文 王延瑞 贾宝富 王树山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1年第6期49-53,共5页
为解决机械喷油泵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替代率低、排放指标差的问题,采用燃油、燃气双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控制技术,开发Z6180/S油气双ECU双燃料发动机。发动机台架和2500 h排放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双ECU控制技术可... 为解决机械喷油泵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替代率低、排放指标差的问题,采用燃油、燃气双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控制技术,开发Z6180/S油气双ECU双燃料发动机。发动机台架和2500 h排放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双ECU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发动机全工况及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燃料精确喷射和燃烧优化调节,Z6180/S油气双ECU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替代率可达90%,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双ECU 双燃料发动机 ECU控制技术 燃烧优化
下载PDF
预燃室通道直径和形状对低速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爆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博 吴越 +1 位作者 吴錾 刘龙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3,共8页
基于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研究了预燃室与主燃室之间通道直径及扩口型和缩口型等通道形状对发动机爆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爆震工况下,预燃室的通道直径越小则火焰射流冲击所引起的压力差越小,从而降低火焰面放热进一步产生的压力差增... 基于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研究了预燃室与主燃室之间通道直径及扩口型和缩口型等通道形状对发动机爆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爆震工况下,预燃室的通道直径越小则火焰射流冲击所引起的压力差越小,从而降低火焰面放热进一步产生的压力差增强效果,最终降低爆震强度。扩口型预燃室通道会减小初始压力差的强度,但是会产生火焰射流持续喷向主燃室的现象,该现象会持续增加压力差的强度,最终提高爆震强度。相反,缩口型预燃室通道可以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从而减轻爆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 低速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预燃室通道 火焰射流 三维CFD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
15
作者 史强 蔡艳超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2-24,共3页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具有良好的排放特性。通过查阅分析大量国内外资料,具体阐述替代率、过量空气系数、喷油提前角、负荷和引燃油量等因素对双燃料燃烧CO、HC和NOX排放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 发动机 排放
下载PDF
8240ZC-DF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使用不同喷油器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王昌冬 韩一奇 高洋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4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介绍了8240ZC-DF型柴油-天然气发动机使用孔数、孔径和总流通面积不同的两组喷油器对气缸内燃烧特性、主要性能参数和排放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喷油器 燃烧特性 主要性能 排放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汽车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华 林松杰 +2 位作者 田玉宝 刘才佳 杨俊杰 《煤气与热力》 2009年第6期22-25,共4页
研究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汽车的技术优势和改装方式,设计开发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系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改装了槽车和大客车逾20辆,改装效果良好,给用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 双燃料汽车 改装
下载PDF
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中高负荷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聪 潘蓓蓓 +1 位作者 邬斌扬 苏万华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45,53,共9页
基于潍柴WP10H改造的单缸机试验平台,深入研究中、高负荷工况充量热力学参数和柴油喷射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多参数协同获得高热效率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平均指示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为1.0 MPa的中负荷工... 基于潍柴WP10H改造的单缸机试验平台,深入研究中、高负荷工况充量热力学参数和柴油喷射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多参数协同获得高热效率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平均指示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为1.0 MPa的中负荷工况,提前喷油定时会减少引燃油量的需求量;随着预混天然气当量比增大,柴油喷射定时推迟且喷油定时对引燃油量变化的敏感性降低,指示热效率(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ITE)和燃烧速率趋于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引燃油量减小;中高负荷工况(IMEP为1.4 MPa)下,增大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需提前喷油定时,增加引燃油量;增压会带来当量比减小从而减缓燃烧速率和提高压缩温度利于快速压燃着火两方面的影响,综合作用取决于混合气自身的热力学氛围。在中负荷工况下,柴油喷射参数的控制需要尽可能地提升燃烧速率以降低燃烧损失,而通过优化当量比调控传热损失与排气损失是提升热效率的关键;在满足粗暴燃烧限值的同时,优化燃烧相位避免过高的排气损失是中高负荷工况提高热效率的关键;随着负荷升高,进气压力与EGR率均增大,最小引燃油量减小,IMEP为1.7 MPa时,ITE可提升至52.1%,最小柴油能量占比为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引燃天然气 多参数 热效率 最小引燃油量
下载PDF
适用发动机性能预测的先进机器学习方法
19
作者 万涛鸣 陈桂薪 +3 位作者 何冠璋 梁建国 雷柏钧 黄豪中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4-604,共11页
为了提高六缸重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使用反馈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高斯处理3种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来建立以发动机的转速、扭矩、柴油预喷提前角、柴油预喷比例和天然气替代率作为输入,以NO_(x)、CO_(2)... 为了提高六缸重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使用反馈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高斯处理3种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来建立以发动机的转速、扭矩、柴油预喷提前角、柴油预喷比例和天然气替代率作为输入,以NO_(x)、CO_(2)和比油耗作为输出的预测模型,对比3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高斯处理(Gaussian processing, GP)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其输出变量的总体决定系数分别为0.960 1、0.991 9和0.993 5,相比于反馈神经网络(feedback neural network, F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NOx预测精度分别提高3.7%和2.6%,CO_(2)排放预测精度提高约3%,比油耗(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预测精度分别约提高4%和8%;GP模型预测NO_(x)、CO_(2)和BSFC的总体均方相对误差均小于0.13,总体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高斯处理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DPF被动再生策略分析
20
作者 范小文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第9期31-32,共2页
分析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利用DPF处理为降低碳氢排放采用柴油后喷引起的颗粒物问题,并根据其燃烧特性实行再生功能。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 DPF 被动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