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曹方 宋柏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04-207,共4页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近5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笔者进行归纳分析,发现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其原发病的自主神经病变,调节胃肠道激素变化,调节Cajal间质细胞,多途径调节胃肠肌运动...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近5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笔者进行归纳分析,发现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其原发病的自主神经病变,调节胃肠道激素变化,调节Cajal间质细胞,多途径调节胃肠肌运动,从而提高胃动力,降低血糖,改善胃肠功能障碍,提高胃排空率等途径对本病产生治疗作用,并指出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针灸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丽清 田剑锋 储开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672-2673,共2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对照组予吗丁啉口服。用药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胃排空率、血流...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对照组予吗丁啉口服。用药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胃排空率、血流变。结果: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论: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半夏泻心汤 桃核承气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STZ联合饮食失节法诱导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琴 刘文全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7期672-673,共2页
目的探讨以链尿佐菌素(ST Z)联合高热量不规则饮食诱导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以1%STZ按50m g/kg的剂量给大鼠作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并不规则喂食高热量饲料,6周后测大鼠非空腹血糖变化和胃内残留率。结果造模组大鼠血糖... 目的探讨以链尿佐菌素(ST Z)联合高热量不规则饮食诱导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以1%STZ按50m g/kg的剂量给大鼠作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并不规则喂食高热量饲料,6周后测大鼠非空腹血糖变化和胃内残留率。结果造模组大鼠血糖值和胃内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ST Z联合饮食失节法可成功诱导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动物模型 大鼠 方法
下载PDF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辨证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聂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79-980,共2页
根据古今中医文献论述,较系统介绍中医对糖尿病和胃轻瘫的关系、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策略的认识。
关键词 中医 糖尿病 胃轻瘫 辨证治疗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莫沙必利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蓓蓓 邵礼成 谢代刚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2840-2843,共4页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三科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8例DG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三科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8例DG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灸疗法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胃固体排空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胃固体排空时间以及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胃固体排空时间和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胃固体排空时间和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针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餐后饱胀、嗳气、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莫沙必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莫沙必利 糖尿病性胃轻瘫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足三里“温通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韩豆瑛 杨瑞芳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足三里"温通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双侧足三里穴行温通针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足三里"温通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双侧足三里穴行温通针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2 d,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排空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52,P<0.01);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胃排空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胃排空时间缩短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足三里"温通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胃排空时间,疗效优于单纯足三里"温通针法";针药结合更加贴合临床实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半夏泻心汤 温通针法 足三里 中医证候积分 胃排空时间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黄芪建中汤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益国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DG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5mg·次-1,3次...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DG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5mg·次-1,3次·d-1;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黄芪建中汤,1剂·d-1。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胃半排空时间、胃全排空时间及胃窦收缩幅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促进胃排空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姚金 唐雨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腧穴配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纳入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足三里+中脘(局部选穴组)与足三里+内关(远端选穴组),每组30... 目的:探讨不同腧穴配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纳入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足三里+中脘(局部选穴组)与足三里+内关(远端选穴组),每组30例,每天针刺一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0次。以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gastroparesis cardinal symptom index,GCSI)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抑郁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前后比较,2组的GCSI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和情绪积分均有改善,局部选穴组在改善DGP饱腹感、易饱、餐后饱胀及腹胀症状方面优于远端选穴组。结论:局部选穴与远端选穴均能改善DGP症状与情绪,但两者的差异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针刺治疗 腧穴配伍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香砂六君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崔国良 冯小可 +3 位作者 魏睦新 蒋金桃 林贞妍 谢立群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采用血清代谢组学探讨香砂六君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大鼠模型成功建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莫沙比利组(1.56 mg&#... 目的:采用血清代谢组学探讨香砂六君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大鼠模型成功建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莫沙比利组(1.56 mg·kg^(-1))及香砂六君合半夏泻心汤组(9.3 g·kg^(-1))。给予药物干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胃残留率;收集大鼠血清样本,采用GC-MS技术对血清样本进行高分辨质谱检测,应用PLS-DA多元模式进行血清代谢轮廓的比较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运用MetPa数据库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胃残留率显著升高(P<0.01);香砂六君合半夏泻心汤组和莫沙必利组的胃残留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正常组和模型组的代谢轮廓具有明显的差异,香砂六君合半夏泻心汤组的代谢轮廓趋近正常组,并对血清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葡萄糖-1-磷酸、塔格糖、3-6脱水-D-半乳糖、木糖醇和脯氨酸等13个生物标志物具有明显的回调作用,并筛选出2条相关的代谢通路。结论:香砂六君合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有一定改善胃动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回调多种血清代谢产物的含量及调控多条代谢通路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合半夏泻心汤 代谢组学 糖尿病胃轻瘫 生物标记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选穴规律和刺灸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晓艺 王锐 张永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3670-3677,共8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选穴规律和刺灸方法。方法:检索2011年至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针灸治疗DGP的临床文献,对最终纳入的73篇文...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选穴规律和刺灸方法。方法:检索2011年至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针灸治疗DGP的临床文献,对最终纳入的73篇文献提取腧穴处方及刺灸方法,用Excel 201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针灸治疗DGP使用频次高的腧穴依次是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胃经、任脉、膀胱经是最常用的经脉;特定穴主要选取交会穴、五输穴、下合穴;腧穴分布以四肢和胸腹为主;关联规则提示中脘-足三里关联程度最高,针灸治疗DGP核心腧穴处方为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毫针刺法治疗DGP最常见。结论:针灸治疗DGP选穴及刺灸方法具有规律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针灸 选穴规律 刺灸方法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从肝脾胃肾论治糖尿病胃轻瘫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芳 依秋霞 傅纪婷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6期48-49,共2页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DM)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副作用较多,限制了其应用,中医药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的优势。现从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论治GDP,阐明其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提供依据,以期提高...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DM)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副作用较多,限制了其应用,中医药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的优势。现从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论治GDP,阐明其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提供依据,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爱萍 陈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9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内科门诊就诊DG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方案及药物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穴位贴...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内科门诊就诊DG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方案及药物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耳穴压豆治疗。两组连用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胃排空时间情况,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FBG、2hPG和HbA1C的达标率分别为95.35%、90.70%和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72.09%和60.47%(P<0.05);同时两组胃排空时间显著缩短(P<0.05或P<0.01);且联合组缩短幅度更显著(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81.40%)更佳(χ^2=4.071,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用于DGP患者的效果确切,不仅能更明显提高降糖药效果,有利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而且能加快胃肠运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穴位贴敷 耳穴压豆 胃排空时间
下载PDF
红芪多糖经SCFAs-GPCRs改善脾气虚型DGP大鼠小肠动力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魏昭晖 李荣科 +2 位作者 张磊 刘苗 万生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36-3441,共6页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HPS)对脾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短链脂肪酸(SCFAs)-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影响,探讨HPS改善脾气虚型DGP大鼠小肠动力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62只),造模组采...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HPS)对脾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短链脂肪酸(SCFAs)-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影响,探讨HPS改善脾气虚型DGP大鼠小肠动力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62只),造模组采用多因素造模法联合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配合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法制备脾气虚型DGP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片0.09g·kg·d^(-1)),HPS高、中、低剂量组(0.2、0.1、0.05g·kg·d^(-1)),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纯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随机血糖、小肠推进率;光镜下观察小肠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肽YY(PYY)、5-羟色胺(5-HT)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回肠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GPR)41、GPR43、GPR109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气相色谱法测定粪便中SCFAs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随机血糖和PYY、GLP-1含量显著上升(P<0.01,P<0.05),小肠推进率、5-HT含量显著下降(P<0.01);光镜下小肠组织正常结构被破坏,肠绒毛消失,肠腺变性坏死;乙酸、丁酸、丙酸含量及GPR41、GPR43、GPR109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P<0.05)。用药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HPS高剂量组随机血糖、PYY、GLP-1含量显著下降(P<0.01),小肠推进率、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各给药组情况好转,其中以HPS高、中剂量组好转明显;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及GPR41、GPR43、GPR109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HPS低剂量组小肠组织中GPR41、GPR43、GPR109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HPS改善脾气虚型DGP大鼠小肠动力的机制可能与提高SCFAs-GPCRs含量,改善肠道内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红芪多糖 G蛋白偶联受体 短链脂肪酸 肠动力 机制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培元养心针灸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倩 老锦雄 王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目的】观察培元养心针灸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糖尿病控制血糖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元养心针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片治疗。... 【目的】观察培元养心针灸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糖尿病控制血糖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元养心针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片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轻瘫基本症状指数(GCSI)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及随访,2组患者的GCS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GCS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及随访,2组患者的DSQ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DSQ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及随访,2组患者的HbAlc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Alc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为80.65%(25/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养心针灸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血糖波动,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养心法 针灸 糖尿病胃轻瘫 糖化血红蛋白 生存质量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王不留行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平滑肌自发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彩琴 孙安 +1 位作者 雷枭 张团笑 《河南中医》 2017年第7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Neck.)Garcke,VSG]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窦平滑肌自发运动的影响。方法:(1)用链脲佐菌素建造糖尿病大鼠模型;(2)测定胃内色素残留率和小肠传输速率确立胃轻瘫模型;(3...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Neck.)Garcke,VSG]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窦平滑肌自发运动的影响。方法:(1)用链脲佐菌素建造糖尿病大鼠模型;(2)测定胃内色素残留率和小肠传输速率确立胃轻瘫模型;(3)用恒温灌流浴槽,将离体肌条分为正常组和DGP组,DGP组又分为:VSG组、VSG+异搏定(10-7mg·L^(-1))组、VSG+酚妥拉明(10-6mg·L^(-1))组、VSG+苯海拉明组(10-6mg·L^(-1))、VSG+消炎痛组(10-6mg·L^(-1))和VSG+阿托品组(10-6mg·L^(-1))6组,以探讨VSG对DGP大鼠胃窦离体肌条自发收缩的影响及机制。结果:VSG能增强DGP大鼠胃窦离体肌条收缩的振幅、持续时间和收缩面积,但对频率(DGP组:4.50±0.83,VSG组:4.51±0.46)无显著影响;而异搏定和阿托品能明显抑制VSG增强平滑肌活动的效应;酚妥拉明、苯海拉明和消炎痛则无影响。结论:VSG增强DGP胃窦平滑肌的收缩可能与细胞膜上M受体和钙通道有关,与α受体、H受体和前列腺素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王不留行 胃窦肌条 钙离子 大鼠
下载PDF
健脾和胃颗粒在糖尿病胃轻瘫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勇才 潘勇裕 彭镇耀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3期405-406,共2页
目的:对健脾和胃颗粒的在糖尿病胃轻瘫(DGP)中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健脾和胃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轻瘫75例,对照组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2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74%。结论:健脾和... 目的:对健脾和胃颗粒的在糖尿病胃轻瘫(DGP)中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健脾和胃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轻瘫75例,对照组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2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74%。结论:健脾和胃颗粒治疗DGP疗效肯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和胃颗粒 糖尿病胃轻瘫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廖志峰主任医师从脾论治糖尿病胃轻瘫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晓颖 丁文君 廖志峰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33-35,共3页
廖志峰主任医师认为糖尿病胃轻瘫多以脾胃虚弱为本,寒热错杂、升降失司为标,临证从脾主肌肉论治,治疗以健胃运脾、辛开苦降为法,每遇其证,屡获奇效。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脾主肌肉 廖志峰主任医师 临床经验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寇小兵 《中国校医》 202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患者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DGP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各42例。在控制饮食及血糖基础上,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莫沙必利治疗,对...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患者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DGP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各42例。在控制饮食及血糖基础上,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均持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粪便中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肠杆菌)菌落形成单位对数值(lgCFU/g)。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GSH-Px、SOD水平为:(28.24±2.83)umoL/L、(275.38±27.54)IU/m,均高于治疗前的(23.37±2.34)umoL/L、(219.57±19.88)IU/m(t=8.612、10.648,P值均<0.05),ROS为(587.41±60.11)IU/m低于治疗前的(660.15±68.02)IU/m,对照组治疗3周后GSHPx、SOD水平为:(25.49±2.66)umoL/L、(248.91±25.97)IU/m,均低于观察组(t=4.589、4.532,P值均<0.05),ROS为(623.24±65.38)IU/m,高于观察组(t=2.615,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为(8.36±0.45)、(8.98±0.42)lgCFU/g,均高于治疗前的(7.04±0.23)、(8.35±0.31)lgCFU/g,(t=16.927、7.821,P值均<0.05),肠球菌、肠杆菌为(7.65±0.12)、(6.32±0.10)lgCFU/g,低于治疗前的(8.24±0.27)、(6.83±0.26),(t=12.941、11.865,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为(8.11±0.34)、(8.79±0.38)lgCFU/g,均低于观察组(t=2.873、2.174,P值均<0.05),肠球菌、肠杆菌为(7.99±0.18)、(6.61±0.17)lgCFU/g,均高于观察组(t=10.186、9.529,P值均<0.05)。结论采用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可有效降低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Α硫辛酸 莫沙必利 氧化应激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丹英 叶小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予饮食控制、体育运动和药物控制血糖至基本达标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予饮食控制、体育运动和药物控制血糖至基本达标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次,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连用6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肠溶片0.25g/次,1次/d,口服,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的变化,并比较评估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变化不显著,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5%vs 82.61%,χ2=5.1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出现不良反应3例(6.52%)和5例(10.87%),均为腹泻,症状相对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其作用机制与其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抑制肠球菌和肠杆菌繁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阿奇霉素 莫沙必利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小倩 周军怀 +2 位作者 褚雪菲 刘莹 杜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89-597,共9页
【目的】评价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DGP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 【目的】评价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DGP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的中药颗粒剂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GCS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脱落,对照组有3例患者脱落,最终共有93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2)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76.60%(36/47);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包括脘腹痞闷不舒、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差)和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GC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胃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和GCSI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胃排空时间的缩短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MOT、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2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FB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的各项糖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总评分及其精神性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和胃膏 四逆和胃安神汤 2型糖尿病胃轻瘫 焦虑状态 肝胃不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