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谁在享有公共救助资源?——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瞄准效果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刘凤芹 徐月宾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50,160,共10页
公共救助资源的分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9107份入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多种指标测量了最低生活保障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分配给了穷人,分别是哪些类型的穷人。并进一步利用多项logit模型探讨了救助资源分配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 公共救助资源的分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9107份入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多种指标测量了最低生活保障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分配给了穷人,分别是哪些类型的穷人。并进一步利用多项logit模型探讨了救助资源分配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收入贫困"人口仅获得31.86%的低保救助资源,相当一部分救助资源分配给了其他类型的贫困人口。社区瞄准机制是导致农村低保制度的实际救助对象和政策规定目标人群相背离的一个主要原因。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扩展现有低保制度的目标群体,包括更为丰富的贫困类型。(2)中国农村低保制度可以采用代理家计调查和社区瞄准相混合的瞄准机制。首先通过社区瞄准初步确定救助对象名单,然后通过代理家计调查剔除不合格的救助对象,防止精英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收入贫困 社区瞄准 支出型贫困
原文传递
Emerging Urban Poverty and Effects of the Dibao Program on Alleviating Poverty in China 被引量:23
2
作者 Meiyan Wang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07年第2期74-88,共15页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urban poverty situation, examin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bability of a household being in poverty and investigates how the urban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guarantee (dibao...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urban poverty situation, examin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bability of a household being in poverty and investigates how the urban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guarantee (dibao) program helps poor people to get out of poverty. The targeting efficiency of the urban dibao program is discussed. The present study finds that the poverty rate of households with unemployed worker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households without unemployed workers. The urban dibao program is helpful in reducing poverty rates, but it does not reduce poverty rates too much.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ce emphasis on helping laid-off and unemployed workers to become reemployed.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for the dibao program i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arge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bao program UNEMPLOYMENT urban poverty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瞄准效率及消费效应 被引量:21
3
作者 解垩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185,共13页
基于2011—2012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基线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即农村低保)的瞄准效率,使用断点回归方法评估农村低保的消费效应。结果显示,农村低保补助... 基于2011—2012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基线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即农村低保)的瞄准效率,使用断点回归方法评估农村低保的消费效应。结果显示,农村低保补助金水平较低,反贫困的作用有限,减贫的幅度只有1%左右;农村低保瞄准失效,低保流向非贫困家庭的漏损率为10%,把贫困家庭排除在外的排斥率高达84%;低保对农户的食品消费、非食品消费及总消费均无显著影响。倾向值匹配(PSM)方法稳健性检验同样支持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保 瞄准效率 消费 断点回归
原文传递
最低生活保障“漏保”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立雄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71-88,共18页
目前,全国各地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大大降低了"错保"现象,与此同时,造成了贫困人口的"漏保"风险上升,但是这一问题尚未引起实践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与发达国家以及上海市进行比较... 目前,全国各地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大大降低了"错保"现象,与此同时,造成了贫困人口的"漏保"风险上升,但是这一问题尚未引起实践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与发达国家以及上海市进行比较分析,估算了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漏保"程度,分析了"漏保"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漏保"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漏保 错保
下载PDF
清代基层社会的地保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道胜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100,共12页
清代保甲长等多称地保,其职责亦有很大改变。这与雍乾以降里甲向保甲嬗递所带来的乡里职役变化有关。随着自然村庄逐渐成为国家控制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基本单位,地保的设置亦主要体现为以自然村为基础。清代地保的职能大体经历了... 清代保甲长等多称地保,其职责亦有很大改变。这与雍乾以降里甲向保甲嬗递所带来的乡里职役变化有关。随着自然村庄逐渐成为国家控制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基本单位,地保的设置亦主要体现为以自然村为基础。清代地保的职能大体经历了从弭盗安民到全面承值乡里差役的演变,从乡里职役向官府吏役转化。有清一代,地保社会地位低下。清代地保的设置使清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进一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地保 地方 保甲
原文传递
低保对象为何退保难?动态分析策略下的退保模式及其变迁趋势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肖萌 陈虹霖 李飞跃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0-240,共31页
本文基于民政部2014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的数据,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对城市低保接受时长和退保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低保对象的救助接受时间呈现明显的长期化特点,但随着低保接受时间的延长,低保对... 本文基于民政部2014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的数据,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对城市低保接受时长和退保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低保对象的救助接受时间呈现明显的长期化特点,但随着低保接受时间的延长,低保对象退保风险会逐渐上升。这与“时间依赖论”关于长期化救助接受会逐渐弱化救助对象工作伦理,进而造成救助退出可能性逐步下降的理论预设恰好相反,说明中国城市低保对象退保难与工作积极性下降无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弱势化的低保人口构成及就业救助服务缺失是长期低保接受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的非正规就业结构也对退保构成显著的不利影响,不过,该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 社会救助 退保难 长期救助接受行为 事件史分析
下载PDF
资产为本的干预项目与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设计-基于上海市G机构的一项扶贫项目的试验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世友 朱眉华 苑玮烨 《社会建设》 2016年第3期48-57,共10页
资产为本的干预理念在国外扶贫和救助领域已经有很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很多良好的成效,但这一干预理念运用在中国大陆社会救助领域的经验还很缺乏。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资产为本的干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而后对国内外相关的干预项... 资产为本的干预理念在国外扶贫和救助领域已经有很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很多良好的成效,但这一干预理念运用在中国大陆社会救助领域的经验还很缺乏。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资产为本的干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而后对国内外相关的干预项目及其研究进行简要总结归纳,最后通过介绍上海市G机构的一项试验性研究,以上海市P区低保家庭为服务对象,具体分享如何发展和设计出一项资产为本的干预研究和服务,以期丰富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基于实验设计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建设 干预研究 社会工作资产为主的干预 低保 研究设计
下载PDF
邸报与中晚明的公开议政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文利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204,共20页
作为处理公共事务的政治治理,政治的生命与活力在于公开,公开方可赋予政治治理以理性精神。以儒家传统话语而言,则为决之"公论","公是非于天下"。然而这一点的实现,则需要相应的媒介作为载体。本文所探讨的邸报,就... 作为处理公共事务的政治治理,政治的生命与活力在于公开,公开方可赋予政治治理以理性精神。以儒家传统话语而言,则为决之"公论","公是非于天下"。然而这一点的实现,则需要相应的媒介作为载体。本文所探讨的邸报,就是"公论"与"公是非"的介质。中晚明的邸报,其承载内容之全面,覆盖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不仅使明代政治呈现高度的公开透明性,而且有效促进了儒家士大夫的议政热情。晚明的"清议"风行,也与此有很大的关联。以明代历史沿革而言,邸报之从无到有,至万历臻于极致,进而延续至明亡,体现了儒家士大夫为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于政治制度建置上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邸报 公论 公是非 留中
下载PDF
清乾嘉时期的江西地方社会职役——以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被引量:7
9
作者 常建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9,共7页
清朝设置基层社会职役治理地方,有一个不断推行的过程。江西是清代基层社会治理突出的省份,该省基于康熙晚期、雍正时期推行保甲制,乾隆初年继续力行保甲。乾嘉时期刑科题本记载了乡保、地保为主的地方职役,乾隆朝刑科题本中保正(保长)... 清朝设置基层社会职役治理地方,有一个不断推行的过程。江西是清代基层社会治理突出的省份,该省基于康熙晚期、雍正时期推行保甲制,乾隆初年继续力行保甲。乾嘉时期刑科题本记载了乡保、地保为主的地方职役,乾隆朝刑科题本中保正(保长)较"地保"为多,地方职役比较多样化。嘉庆朝刑科题本中"地保"绝对性地增多,说明地方行政职役统一化,以"地保"为标志的地方职役更加深入基层社会,清朝的社会治理特别是乡村治理得到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保正 地保 乡保 练保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救助中福利依赖问题再反思:一项关于社会救助与就业关系的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燊成 杨永政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9,共13页
正确认识福利依赖问题对于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筛选出的国内文献,运用元分析方法对社会救助与就业关系的整体效应大小进行定量分析,并从数据、变量、模型、文章四个维度识别了以往文献产生差异化结论的潜在影响因... 正确认识福利依赖问题对于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筛选出的国内文献,运用元分析方法对社会救助与就业关系的整体效应大小进行定量分析,并从数据、变量、模型、文章四个维度识别了以往文献产生差异化结论的潜在影响因素,重新探讨中国社会救助中的福利依赖问题。结果显示:社会救助与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是其总体效应较小;就业的测量方式显著调节了社会救助与就业的关系,其他潜在调节变量则不显著。总体而言,中国的社会救助存在福利依赖,但是程度并不严重。现阶段应着力改善社会救助体系以及规范劳动力市场,以降低社会救助中福利依赖扩散和加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依赖 元分析 社会救助 就业 最低生活保障
下载PDF
再谈元代的“邸报”、“朝报”及“除目”问题——兼答李漫博士 被引量:5
11
作者 孔正毅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自《元代"邸报"新证》一文发表后,有学者提出商榷和讨论。首先,笔者对于辨者的诸多"商榷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文章又根据新近发现的历史文献史料,梳理出与元代"邸报"关系十分密切的媒体:"... 自《元代"邸报"新证》一文发表后,有学者提出商榷和讨论。首先,笔者对于辨者的诸多"商榷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文章又根据新近发现的历史文献史料,梳理出与元代"邸报"关系十分密切的媒体:"朝报"、"京报"、"除目"、"除书"等信息传播载体。考证出在元代现有文献中存有关于"朝报"、甚至"京报"的史料记载,而像"除目"、"除书"之类的信息传播载体史料,更是比比皆是。最后,笔者从古代社会人的新闻意识觉醒的视角,进一步考察我国元代"邸报"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邸报” “朝报” “除目”
原文传递
汉代邸报问题辨析——兼论戈公振的“邸报说”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春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9,共8页
民初的戈公振曾提出"邸通奏报"说并断言汉代存在邸报。事实上邸在汉代只是通朝报的住所,还不是一种正式负责"通奏报"的信息传播机构。加之两汉严禁"探报"并视"探报"为一项严重的犯罪,因此邸报... 民初的戈公振曾提出"邸通奏报"说并断言汉代存在邸报。事实上邸在汉代只是通朝报的住所,还不是一种正式负责"通奏报"的信息传播机构。加之两汉严禁"探报"并视"探报"为一项严重的犯罪,因此邸报在两汉几乎没有生存的根基和环境。尽管两汉时期京师和地方之间也确实存在朝政消息的传播和沟通,但其传播媒介并非后世所说的"邸报",而是一种非公开性传播的比较原始的新闻信(京师书)。戈氏的汉代邸报说难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邸报 新闻信
原文传递
清中叶广西地方社会职役与治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建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共11页
乾嘉时期,广西地方职役出自四个系统,即土官少数民族村寨系统,有村老、头人、狼总;保甲系统,保正、保长是负责人;还有乡约系统与里甲系统。乾隆时期,地方社会职役以保甲系统为多。嘉庆朝,保正、保长保甲系统仍占据绝对多数,新增地保、乡... 乾嘉时期,广西地方职役出自四个系统,即土官少数民族村寨系统,有村老、头人、狼总;保甲系统,保正、保长是负责人;还有乡约系统与里甲系统。乾隆时期,地方社会职役以保甲系统为多。嘉庆朝,保正、保长保甲系统仍占据绝对多数,新增地保、乡保,表明地方、乡约、保正(保长)三者之间在融合,地方职役有向地保发展的趋势。刑科题本揭示了民间投保、职役报案的过程,可见职役平时处理当地的经济纠纷、盗窃案件。《清实录》记载了乾嘉时期广西官府与地方职役的关系,碑刻资料还有地方社会职役实态性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科题本 保甲 地保 乾嘉时期
下载PDF
中国社会救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建平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17-33,共17页
社会救助绩效评估工作开展较晚,并且早期主要围绕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探索。总体看来,现有社会救助绩效评估体系可以分为基于民政业务和跨民政业务两种模式。本文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例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在收集... 社会救助绩效评估工作开展较晚,并且早期主要围绕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探索。总体看来,现有社会救助绩效评估体系可以分为基于民政业务和跨民政业务两种模式。本文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例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在收集了沈阳市和广州市的相关数据对绩效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分析之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 指标体系 社会救助 低保
原文传递
低保群体规模缩减的“就业激活”解释——来自外卖平台入驻的证据
15
作者 刘璐婵 《劳动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12,共25页
本文以外卖平台入驻作为外生冲击模拟准自然实验,从“就业激活”视角分析了低保受助群体规模缩减的原因。借助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外卖平台入驻带来的低保受助群体规模缩减效应。分析发现,各省的低保受助... 本文以外卖平台入驻作为外生冲击模拟准自然实验,从“就业激活”视角分析了低保受助群体规模缩减的原因。借助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外卖平台入驻带来的低保受助群体规模缩减效应。分析发现,各省的低保受助人数在外卖平台入驻后显著下降,且该效应持续约5年。该结论不受低保标准波动、地方政府困难群体转移支付强度、社会保险项目承接等因素的影响,但估计效应会因新增登记失业人数增加、城市人口聚集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提升而增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外卖平台入驻通过调节就业环境和提升劳动收入,提高了低保受助者的劳动参与率和经济状况。低保受助者能够通过赚取劳动收入重建生计模式,逐步摆脱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依赖,最终退出低保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 平台就业 福利退出 就业激活
原文传递
宋代邸报读者特点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海岩 徐一铭 云浩桐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5期108-120,共13页
宋代邸报读者大体上可分为基本读者和扩散型读者。基本读者拥有固定衙司和具体差遣,拥有法定的邸报接收、阅读权,具体包括中央各部门和路、州、县、镇等地方各衙司的在职官员。扩散型读者是借助工作之便或依靠人际关系而获得邸报阅读机... 宋代邸报读者大体上可分为基本读者和扩散型读者。基本读者拥有固定衙司和具体差遣,拥有法定的邸报接收、阅读权,具体包括中央各部门和路、州、县、镇等地方各衙司的在职官员。扩散型读者是借助工作之便或依靠人际关系而获得邸报阅读机会,具体包括部分致仕官员、官员亲属、吏胥、在野知识分子等。没有被剥夺差遣的犯官属于基本读者,已经被剥夺差遣的犯官属于扩散型读者。宋代邸报读者群体的数量是相对庞大的,涵盖了当时主要的政治、文化精英。在此方面,宋代不仅令唐、五代难以望其项背,也足令元、明、清无法与其媲美。宋代邸报读者群数量的庞大和消费能力的稳定性成为小报诞生、发展的促成因素,而其阶层特点又成为当时舆论监督效果提升的保障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邸报 基本读者 扩散型读者 小报诞生
下载PDF
军情密报与信息公开:宋代边报走进新闻传播的途径及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海岩 王亚莘 都海虹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宋代边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边报,即沿边政府发出的公文,狭义的边报本质上就是由边疆地区发至中央的机密军情公文。二者相比,后者更能体现出事物的独特性,更具有逻辑价值。狭义边报的内容走进新闻传播分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两种途径... 宋代边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边报,即沿边政府发出的公文,狭义的边报本质上就是由边疆地区发至中央的机密军情公文。二者相比,后者更能体现出事物的独特性,更具有逻辑价值。狭义边报的内容走进新闻传播分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两种途径。制度化新闻传播主要借由邸报录载与出榜示众实现;非制度化新闻传播主要借由民间流言与小报等完成。制度化传播体现当权者宣传、慰抚等目的,实质属于政治传播;非制度化传播满足时人对安全信息的需求,是真正的新闻传播,代表了历史进步的方向。宋代的邸报、小报不仅可以成为边情的有效传递者,还具备了打破封建专制政府信息垄断的潜质,但统治者出于维护旧制度的需要,极力限制它们功能的发挥和正常的发展。宋代边情与新闻的转化机制大体上是失败的,为导致其国防力量衰弱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边报传播现象的分析,发现宋代媒介发达程度与传播开放度、自由度之间的非同步性。这种非同步性与统治集团维护自身狭隘利益密切相关,证明了当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暴露其腐朽、阻碍社会发展的一面。如果放宽历史的视距,宋代又并非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衰落期,上述发现恰好为社会领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提供了一个历史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报 邸报 小报 制度化传播 非制度化传播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救助管理法治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冮树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2-87,共6页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推进社会救助立法和法律完善,从而实现社会救助管理的法治化,是中国社会救助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文章立足于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提出了社会救助...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推进社会救助立法和法律完善,从而实现社会救助管理的法治化,是中国社会救助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文章立足于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提出了社会救助管理法治化的理论范畴,并以此为研究视角,分析了社会救助管理法治化面临的现实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社会救助管理法治化面临的现实国情;同时,中国社会救助事业要以社会救助的管理法治化为引领和依托,着力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新格局以及事权责任明晰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此外,在社会救助管理法治化和制度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建设社会救助和谐文化,促进社会救助的结构优化,努力打造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升级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低保 救助管理 救助立法
下载PDF
明代邸报出版与社会舆情传播 被引量:2
19
作者 展龙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45-148,共4页
作为一种官报,明代邸报的出版传播机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严密的组织程序。一方面,邸报须经由通政司、六科、提塘等机构出版传布,且对邸报的传布时间、传抄方式、讯息内容均有具体规定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明代邸报传播的社会舆情广... 作为一种官报,明代邸报的出版传播机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严密的组织程序。一方面,邸报须经由通政司、六科、提塘等机构出版传布,且对邸报的传布时间、传抄方式、讯息内容均有具体规定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明代邸报传播的社会舆情广涉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真实性和时事性特征,是研究明代新闻出版史乃至明史的珍贵史料。但在专制时代,明代邸报的舆情传播也存在舆论控制严格、舆论影响有限、传播虚假新闻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邸报 出版 舆情
下载PDF
略论唐、宋“朝报”和“邸报”的异同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洁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中国最早的新闻公报,产生于唐朝,称为"朝报"。随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壮大,产生了"邸报","朝报"由中央政府颁布,"邸报"则是各地进奏官向所在地区节度史的汇报材料。至宋朝"朝报"和"... 中国最早的新闻公报,产生于唐朝,称为"朝报"。随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壮大,产生了"邸报","朝报"由中央政府颁布,"邸报"则是各地进奏官向所在地区节度史的汇报材料。至宋朝"朝报"和"邸报"均根据中央政府审定的内容传报,并由进奏院抄传四方,但二者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报” “邸报” 区别 联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