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框架耗能支撑体系的新型式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慧峰 叶燎原 杨晓东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9-33,共5页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开发的框架耗能支撑体系的型式和抗震性能,并基于耗能减震机理和结构造价,提出了几种耗能支撑的新构想。
关键词 抗震设计 耗能支撑 框架 抗震性能
下载PDF
火工作动装置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滨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6年第3期57-60,56,共5页
文章用内弹道理论建立火工作动装置的性能仿真模型,并对输出性能进行预计和分析,找出了影响输出性能的主要设计参数,并提出膨胀比的概念,用来快速判断设计的优劣。
关键词 火工作动装置 设计参数 敏感度
下载PDF
关于反传统核磁共振装置磁体系统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车文华 夏平畴 张一鸣 《电工技术杂志》 2000年第9期23-25,共3页
在传统的核磁共振装置中,都是磁体包围着样品。但在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核磁共振装置中,样品却位于磁体之外。由于这些装置的设计思路与传统情况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称为“磁体—样品”按反传统方式布置的核磁共振装置。... 在传统的核磁共振装置中,都是磁体包围着样品。但在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核磁共振装置中,样品却位于磁体之外。由于这些装置的设计思路与传统情况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称为“磁体—样品”按反传统方式布置的核磁共振装置。为叙述简便起见,简称为反传统的核磁共振装置。本文首先回顾了反传统核磁共振装置的发展情况,然后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就每类装置的磁体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了磁体系统的初步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传统核磁共振装置 磁体系统 设计
下载PDF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计算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昆伦 《北方交通》 2007年第11期86-87,93,共3页
主要介绍了交通工程安全设置计算系统的使用,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数据量庞杂,统计起来极易出错,计算设置与校验也都耗费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计算机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计算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安全设施 设计
下载PDF
民用飞机增升构型前缘下垂参数影响分析
5
作者 罗佳茗 刘苍松 +2 位作者 王祁旻 虞佳磊 马涂亮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2年第3期41-46,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基于典型二维多段翼型NACA0410设计的带前缘下垂构型的多段翼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前缘下垂四种参数对多段翼升力特性的影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结果表明:1)在线性段,弦长增加与偏度增大对线性升力均有负面影...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基于典型二维多段翼型NACA0410设计的带前缘下垂构型的多段翼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前缘下垂四种参数对多段翼升力特性的影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结果表明:1)在线性段,弦长增加与偏度增大对线性升力均有负面影响,但转轴高度与尾缘夹角对线性升力几乎没有影响;2)在近失速及失速段,弦长增加与尾缘夹角的提升,可明显提升升力;下垂偏度增加,以26°为界,小于该角度可提升升力,但大于该角度后,影响不再明显;随转轴高度下降,升力出现一定提升,但到2 mm后反而有所下降;前缘下垂尾缘夹角增大,可提升近失速段升力;3)四参数对升力影响主要体现在头部两段吸力峰的消长,设计中需综合考虑吸力峰特征,并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缘下垂(DND) 升力 民用飞机 气动设计 增升装置设计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用各向同性材料实现宽带声波功能器件设计
6
作者 任春雨 向志海 岑章志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2-205,共4页
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并结合保角映射技术,论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常规的各向同性材料来设计声波器件的方法.基于此理论,设计了二维声波隐身斗篷,并进行有限元模拟,证明了该器件的有效性.另外由于设计中没有利用材料共振的性质,所以器件是宽... 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并结合保角映射技术,论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常规的各向同性材料来设计声波器件的方法.基于此理论,设计了二维声波隐身斗篷,并进行有限元模拟,证明了该器件的有效性.另外由于设计中没有利用材料共振的性质,所以器件是宽带有效的.该方法将有助于拓宽声波功能器件的设计,并为实验验证声波器件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角坐标变换方法 声波器件设计 隐身斗篷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框架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熊仲明 霍晓鹏 苏妮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4-129,143,共7页
采用聚四氟乙烯-钢板为滑移支承元件,利用软钢U型带片为限位消能元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框架结构的新型的滑移隔震体系,克服了传统滑移隔震限位装置一滑就限增加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的缺陷。运用有限元SAP2000分析软件对新型的滑移隔震结... 采用聚四氟乙烯-钢板为滑移支承元件,利用软钢U型带片为限位消能元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框架结构的新型的滑移隔震体系,克服了传统滑移隔震限位装置一滑就限增加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的缺陷。运用有限元SAP2000分析软件对新型的滑移隔震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分析,与相应四种不同形式的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加速度和滑移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滑移隔震体系在结构隔震性能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同时,通过将输入的地震波进行调整后,得到了结构在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下,碰撞前后不同阶段、不同场地土、不同刚度的限位消能元件的隔震性能,为滑移隔震技术应用到框架结构的实际工程中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滑移隔震框架结构 有限元分析 装置设计 隔震性能
下载PDF
一次性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淑杰 李新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2-553,共2页
利用重力作用和密闭式引流的原理,自行设计了用于持续膀胱冲洗收集引流液的一次性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在临床应用2年多以来,取得良好效果,具有省时、方便、实用,减少病室的环境污染,最低限度地减少污染机会,准确记录冲洗量的优点。
关键词 膀胱 引流 体位 装置设计
原文传递
新型多路可燃气体检测电子鼻 被引量:6
9
作者 余皓 徐良 +1 位作者 林征 王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49,共4页
介绍一套新型多路可燃气体检测电子鼻系统。通过通用的ATMEL89C5 1单片机及外围检测电路完成了及时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环境温度 ,进行温度补偿 ,并实时显示 ,在发生报警或故障情况时进行声光报警。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设计。
关键词 可燃气体检测 电子鼻 气体标定 温度补偿
下载PDF
碟式太阳能跟踪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动力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向平 程建民 毕玉庆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在碟式太阳能跟踪系统中,跟踪装置的设计和动力分析至关重要。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方位角—俯仰角双轴自动跟踪装置,并对跟踪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步进电机的选型,设计传动系统,实现对太阳的主动跟踪。动力学分析包括方位转动平台和俯仰方... 在碟式太阳能跟踪系统中,跟踪装置的设计和动力分析至关重要。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方位角—俯仰角双轴自动跟踪装置,并对跟踪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步进电机的选型,设计传动系统,实现对太阳的主动跟踪。动力学分析包括方位转动平台和俯仰方向链传动的摩擦阻力矩,风阻力矩,坡阻力矩,转动惯性阻力矩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对太阳能跟踪系统的机构设计和动力分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实验证明,该跟踪装置可以达到较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跟踪装置 结构设计 动力分析 阻力矩 步进电机
下载PDF
基于挤出固化的建筑3D打印装置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12
11
作者 覃亚伟 骆汉宾 +1 位作者 车海潮 徐捷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0,共7页
建筑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自动化建造技术,在大尺寸建筑结构的自动建造中应用潜力巨大,而国内外关于建筑3D打印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建筑3D打印工艺中的挤出固化打印技术,集成数控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设计研... 建筑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自动化建造技术,在大尺寸建筑结构的自动建造中应用潜力巨大,而国内外关于建筑3D打印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建筑3D打印工艺中的挤出固化打印技术,集成数控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设计研制了一套建筑3D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由控制系统、XYZ运动系统、挤出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模块组成,并且给出了各系统模块的具体技术参数。最后通过一个基于挤出固化的建筑3D打印实验,验证了本文中设计的基于挤出固化建筑3D打印装置的合理性,并对实验装置、实验材料以及实验验证的全部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3D打印装置具备良好的集成控制功能,可以完成建筑信息模型的实体化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3D打印 挤出固化 装置设计 实验验证
下载PDF
油田修井作业自动化装置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韩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2,6,共3页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修井作业任务日益繁重。传统作业方式下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井口操作安全隐患多。文章在充分现场调研、技术分析、优化修井作业工艺的基础上,同时汲取了国内外各种自动化修井技术经验,设计出了一套...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修井作业任务日益繁重。传统作业方式下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井口操作安全隐患多。文章在充分现场调研、技术分析、优化修井作业工艺的基础上,同时汲取了国内外各种自动化修井技术经验,设计出了一套全部的修井作业自动化装置。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实现管柱自动拉送排放及单根抓取、管柱扶正对中、上卸扣及吊卡自动倒换的自动化修井装置,同时实现了井口无人操作,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该装置设计利用UG三维软件创建出整套系统的三维实体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UG中的NX Nastran模块和Motion模块对其进行有限元受力与运动仿真分析,仿真试验结果为设计改进和装备制造提供了依据。该自动化装置采用液压控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装方便,易操作,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作业 自动化 装置设计 仿真试验
下载PDF
迈克尔逊干涉环自动计数装置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忠伟 陈鹏 +1 位作者 孙中涛 程玉宝 《光电技术应用》 2009年第6期36-38,50,共4页
针对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需要人工计数干涉环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干涉环自动计数装置.该装置运用光电传感和阈值比较的方法,采集干涉环,产生与明暗环纹相对应的电脉冲,由单片机计数并显示.为滤除电路噪声产生的干扰脉冲,在软件中使用了延... 针对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需要人工计数干涉环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干涉环自动计数装置.该装置运用光电传感和阈值比较的方法,采集干涉环,产生与明暗环纹相对应的电脉冲,由单片机计数并显示.为滤除电路噪声产生的干扰脉冲,在软件中使用了延时技术,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计数精确,简单实用,可为此项实验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仪 干涉环计数 装置设计
下载PDF
多模态理论在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保权 邢亚龙 《设计》 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
基于多模态理论,探索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的设计层级。从多学科角度梳理多模态理论,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意象图式概念,以及案例分析、实践设计等综合方式,寻找多模态理论与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的内在联系。得出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 基于多模态理论,探索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的设计层级。从多学科角度梳理多模态理论,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意象图式概念,以及案例分析、实践设计等综合方式,寻找多模态理论与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的内在联系。得出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层级模型。通过案例验证表明,该设计层级模型的运用可增加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丰富性、趣味性与交互性,可为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理论 意象图式 数据可视化 交互模型 装置设计
下载PDF
底抽巷可移动自卸式水力冲孔冲出煤量计量装置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段守德 李迎旭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准确计量水力冲孔冲出煤量,八矿组织设计了水力冲孔冲出煤量计量装置,并在己15-15060运输巷底抽巷进行了试验。通过现场实验,发现初步设计的水力冲孔量煤装置存在煤渣拦截效率低、煤渣损失大、不易准确测量、巷道易积水等问题,对现有... 为准确计量水力冲孔冲出煤量,八矿组织设计了水力冲孔冲出煤量计量装置,并在己15-15060运输巷底抽巷进行了试验。通过现场实验,发现初步设计的水力冲孔量煤装置存在煤渣拦截效率低、煤渣损失大、不易准确测量、巷道易积水等问题,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并重新设计,解决了水力冲孔量煤装置的准确性、适应性等问题,及减少作业现场积水,潮湿等现象。设备研制为水力冲孔效果评估及水力冲孔参数的优化提供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孔 冲出煤量 量煤装置 装置设计 装置应用
下载PDF
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空气流量测量方法高空舱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苏金友 田金虎 +3 位作者 唐智礼 袁世辉 李腾 李春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49-2157,共9页
为满足发动机高空试验低流速进气条件下空气流量精确测量,减小进气导管气流附面层影响,弱化空气流量测量与被试发动机相关性。分析了单件/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的工作特性,给出了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ACFVN)空气流量计算方法,依据给定... 为满足发动机高空试验低流速进气条件下空气流量精确测量,减小进气导管气流附面层影响,弱化空气流量测量与被试发动机相关性。分析了单件/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的工作特性,给出了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ACFVN)空气流量计算方法,依据给定试验发动机和高空舱尺寸设计了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组合结构,得到了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在高空舱应用的控制方法和测试布局。采用小尺寸喷嘴对组合喷嘴设计和应用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打开/关闭喷嘴数量和调节进气压力两种组合方式在高空舱内应用方法可行,测试布局满足测量要求,下游发动机进口截面气流紊流度优于0.3%,满足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ACFVN) 空气流量 装置设计 高空舱 民用动力
原文传递
井下水力自增流量装置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继有 王希勇 +2 位作者 袁其骥 杨海 孙文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石油工程作业中如何有效地向井底输送水力能量和如何充分利用井底水力能量是人们长期研究的课题。为了有效地利用井底液柱压力的水力能量 ,专门设计了一种井下水力自增流量装置 ,对装置共振腔的结构参数、射流参数、自增流量开孔位置... 在石油工程作业中如何有效地向井底输送水力能量和如何充分利用井底水力能量是人们长期研究的课题。为了有效地利用井底液柱压力的水力能量 ,专门设计了一种井下水力自增流量装置 ,对装置共振腔的结构参数、射流参数、自增流量开孔位置和数量 ,以及共振条件进行了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在淹没实验条件下 ,该装置可以自增流量达 30 % ,共振腔开孔位置和数量 ,以及射流能量是关键参数。装置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第一是可自增流量 ,第二可形成它激振荡脉冲射流 ,有效地利用了井下水力能量。该装置结构简单 ,无运动部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井下水力能量 利用 自增流量装置 设计 共振腔
下载PDF
边缘物联代理装置设计及在电缆沟道综合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凯 欧晓勇 +3 位作者 雷卫 郑建康 苏小婷 陈强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0年第11期56-62,共7页
电力电缆及沟道监测是提升电缆线路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电缆综合监测存在的独立分散、接口协议差异性大、业务处理实时性差等问题,文章基于物联代理、边缘计算、虚拟容器等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了电缆沟道综合监测边缘物联代理... 电力电缆及沟道监测是提升电缆线路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电缆综合监测存在的独立分散、接口协议差异性大、业务处理实时性差等问题,文章基于物联代理、边缘计算、虚拟容器等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了电缆沟道综合监测边缘物联代理装置,给出了边缘代理装置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实现了沟道现场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分析与异常识别告警;提出了基于边缘物联代理技术的电缆沟道综合监测系统架构及功能设计,在西安市西部大道电力沟道监测系统开展了应用,有效提高了沟道电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智慧物联体系在城区电缆运行管理领域落地的典型经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物联代理 装置设计 电缆沟道 综合监测
下载PDF
国产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崇崇 王硕 +1 位作者 万辰杰 王春仁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第1期95-100,共6页
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永久金属支架虽然可以为冠脉狭窄提供支撑,但其在血管内长期存留可引起血管的慢性损伤,后期可造成血管中层萎缩、动脉瘤形成以及反应性内膜增生,最终导致血管再狭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永久金属支架虽然可以为冠脉狭窄提供支撑,但其在血管内长期存留可引起血管的慢性损伤,后期可造成血管中层萎缩、动脉瘤形成以及反应性内膜增生,最终导致血管再狭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的探索,生物可吸收支架正在逐步替代金属永久支架,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展的新方向。国产冠脉支架的发展经历了模仿、改进、创新的漫长历程,目前新型的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几种国产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发展情况,归纳其各自的特点和临床试验结果,分析了当前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冠状动脉 临床试验 器械设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中国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雷 徐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6期496-498,共3页
晚期支架失败制约了金属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远期疗效,潜在原因在于完成抑制血管弹性回缩和新生内膜过度增生的功能后,支架继续在血管内存在已无必要;相反,永久存在的金属支架可能有诱发炎症反应、新生动脉粥样硬化... 晚期支架失败制约了金属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远期疗效,潜在原因在于完成抑制血管弹性回缩和新生内膜过度增生的功能后,支架继续在血管内存在已无必要;相反,永久存在的金属支架可能有诱发炎症反应、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及支架断裂等风险,还可能影响血管正常舒缩功能。因此,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RS)的理念应运而生,被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领域的又一次里程碑式革命。其优势主要体现为在置入初期提供径向支撑,避免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构;在完全吸收后,解除支架对血管的束缚使其恢复正常舒缩功能;其他潜在优势还包括无金属支架伪影不影响后期影像检查,不影响旁路移植手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临床试验 器械设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