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丙燕 曹春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医院行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的8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治疗效果,据此分为总有效组与无效组,收集两组患... 目的:探究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医院行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的8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治疗效果,据此分为总有效组与无效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瘢痕凹陷深度、病损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是否合并其他皮肤疾病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高达88.75%。将治疗显效及有效的患者纳入总有效组(n=71),治疗无效的患者纳入无效组(n=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瘢痕凹陷深度、病损程度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组年龄、病程、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无效组,合并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显著少于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SAS评分、SDS评分及合并其他皮肤疾病均为影响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超脉冲CO_2激光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疗效显著,年龄、病程、SAS评分、SDS评分及合并其他皮肤疾病可影响其治疗效果,应在术前重点干预,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痤疮 凹陷性瘢痕 超脉冲CO2激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强脉冲光及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乌.乌日娜 贾慧敏 +2 位作者 智艳萍 刘佳 黄艳萍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5年第1期31-36,5,共6页
随着强脉冲光与非剥脱点阵激光的问世,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相对变得容易许多。而且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强脉冲光在皮肤美容界应用广泛,在治疗早期痤疮痘痕及浅表凹陷性瘢痕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另外,在维持皮肤年轻化方面更容易... 随着强脉冲光与非剥脱点阵激光的问世,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相对变得容易许多。而且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强脉冲光在皮肤美容界应用广泛,在治疗早期痤疮痘痕及浅表凹陷性瘢痕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另外,在维持皮肤年轻化方面更容易被广大求美者接受。非剥脱点阵激光在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上疗效更加显著,它以独特的点阵微孔、选择性光热作用占据领先地位。强脉冲光和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治疗,会更好的发挥激光设备的优势,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非剥脱点阵激光 痤疮 凹陷性瘢痕
下载PDF
rb-bFGF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王亚竹 周哲文 李娣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锡市儿童医...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增用rb-bFGF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痤疮瘢痕权重(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评分、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aire,GCQ)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为(1.56±0.53)d,短于对照组的(1.81±0.52)d,观察组结痂时间为(9.62±1.67)d,短于对照组的(11.02±2.17)d,观察组红斑消退时间为(14.40±4.15)d,短于对照组的(16.44±4.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8、3.960、2.735,P均<0.05)。观察组ECCA评分、TNF-α水平、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临床病症,且治疗过程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痤疮 凹陷性瘢痕 CO_(2)点阵激光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
下载PDF
bFGF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对患者皮损状态的影响
4
作者 孙媛媛 李军 刘泽中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bFGF凝胶+CO_(2)激光组(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后联合bFGF凝胶涂抹)和CO_(2)激光组(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30例/组。每3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2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后皮肤生理情况[角质层含水量和经表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瘙痒评分、皮肤纹理值]、瘢痕改善情况[面部痤疮瘢痕评分(echelled'evaluationclinique descicatricesd'acne,ECCA)、面部整体美容效果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bFGF凝胶+CO_(2)激光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CO_(2)激光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凝胶+CO_(2)激光组症状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CO_(2)激光组(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纹理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bFGF凝胶+CO_(2)激光组高于CO_(2)激光组(P<0.05),两组患者TEWL、皮肤瘙痒程度均下降(P<0.05),且bFGF凝胶+CO_(2)激光组低于CO_(2)激光组(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ECC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GA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凝胶+CO_(2)激光组总不良反应率(6.67%)显著低于CO_(2)激光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凝胶+CO_(2)激光组的满意率(93.33%)显著高于CO_(2)激光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皮肤生理状态,促进受损皮肤修复,不良反应较少,美容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瘢痕 痤疮 bFGF凝胶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原文传递
自体成纤维前体细胞填充凹陷性瘢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令辉 郑榆坤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自体成纤维前体细胞注射治疗颜面部皱纹和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面部抗衰老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从患者耳后内侧取一块约3mm×7mm皮肤,通过体外分离、培养产生自体成纤维前体细胞和自体胶原蛋白,致细胞...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自体成纤维前体细胞注射治疗颜面部皱纹和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面部抗衰老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从患者耳后内侧取一块约3mm×7mm皮肤,通过体外分离、培养产生自体成纤维前体细胞和自体胶原蛋白,致细胞数量增殖到4×10^7/ml时再注入到患者治疗部位的真皮层内。结果本组共78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9个月,面部静态皱纹及凹陷性瘢痕均得到明显改善,未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自体成纤维前体细胞注射治疗颜面部浅表皱纹和凹陷性瘢痕,治疗方法简单、创伤轻微、安全、效果确切,是一种较好的修复真皮组织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前体细胞 局部注射 除皱 凹陷性瘢痕
原文传递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彪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点阵... 目的:分析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点阵模式治疗,研究组采取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愈合时间、疼痛情况、舒适程度、瘢痕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疼痛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可明显改善瘢痕,缩短痂皮脱落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多模式 痤疮 凹陷性瘢痕
下载PDF
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景引 宋强 罗云松 《现代医学》 2015年第8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分析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35例行点阵激光治疗的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43%,其治疗后凹陷性瘢痕... 目的:分析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35例行点阵激光治疗的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43%,其治疗后凹陷性瘢痕的平均权重a×b分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结论:凹陷性瘢痕行点阵激光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瘢痕状况、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激光 凹陷性瘢痕 疗效 生活质量 影响
原文传递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 被引量:34
8
作者 朱由瑾 温丽英 +2 位作者 杨晓静 冯冬梅 苏华 《西部医学》 2020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UCFL)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UCFL(共3次,... 目的探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UCFL)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UCFL(共3次,每次间隔1个月)治疗,观察组则在每次UCFL焕肤后2周行皮下分离术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患者自身评分和医师视觉评分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权重评分、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2.6%)(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两组ECCA权重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自身评分和医师视觉评分均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点(均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血清MAPK激酶1、2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且观察组以上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血清含量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均为一过性症状,可自行恢复,未见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应用UCFL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整体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凹陷性痤疮瘢痕的外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联合疗法显著正性调控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后凹陷性瘢痕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皮下分离术 P38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韩沁 孙耀辉 梁嫔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rb-bFGF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rb-bFGF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微针疗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瘢痕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瘢痕凹陷度及光滑度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痤疮瘢痕临床评估量表权重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瘢痕凹陷度及光滑度得分,以及血清IL-10、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3)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与单纯rb-bFGF治疗相比,rb-bFGF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效果更佳,可以更好地减轻瘢痕凹陷度,提高瘢痕光滑度,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修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凹陷性瘢痕 微针疗法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闫美荣 李忠贤 +3 位作者 朱世花 周生虎 王艳荣 梁仁章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例。研究组给予超脉冲二...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例。研究组给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ECCA)权重评分、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ECCA权重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ECCA权重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皮肤屏障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提高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ECCA权重评分,安全性高,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凹陷性瘢痕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强脉冲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密度高能量脉冲CO_(2)激光修复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丽 顾俊瑛 +1 位作者 季小凡 吴亚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密度高能量脉冲CO_(2)激光修复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遴选2019年4月-202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22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高密度组(60例采取高密度高能量脉冲CO_(2)激... 目的:探讨不同密度高能量脉冲CO_(2)激光修复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遴选2019年4月-202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22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高密度组(60例采取高密度高能量脉冲CO_(2)激光修复治疗)和低密度组(62例采用低密度高能量脉冲CO_(2)激光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美学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低密度组瘢痕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93.55%vs 78.33%,P<0.05);治疗后,低密度组水肿持续时间、脱痂时间、色素沉着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高密度组(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低密度组评分均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低密度组总并发症率显著低于高密度组(6.45%vs 18.33%,P<0.05);低密度组美学满意度显著高于高密度组(85.48%vs 68.34%,P<0.05)。结论:低密度高能量脉冲CO_(2)激光较高密度高能量修复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更好,恢复更快,相关并发症更少,美学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痤疮凹陷性瘢痕 脉冲CO_(2)激光 低密度高能量 美学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红霞 张虹亚 +4 位作者 王建锋 李云 姚凤霞 张清洱 刘涛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8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痤疮患者116例。并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纳晶微针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8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痤疮患者116例。并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纳晶微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面膜外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皱纹、粗糙度及光滑度指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斑、色沉指数及ECCA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后满意率情况。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83%(55/58),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1.03%(47/5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瘢痕、皱纹、粗糙度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光滑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红斑、色沉治疗指数及EC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10.34%(6/5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29.31%(17/58),观察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达到94.83%(55/58),对照组总满意率达到82.76%(48/58),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较小,而且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临床治疗周期较长,后期维持治疗也值得临床医生重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晶微针 中药面膜 痤疮 凹陷性瘢痕
下载PDF
点阵CO_(2)激光综合模式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郑玲玉 黄绿萍 +3 位作者 霍孟华 陈建 房林 冯永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评价点阵CO_(2)激光综合模式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激光美容中心采用点阵CO_(2)激光综合模式(Deep FX+Active FX+CW)治疗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 目的评价点阵CO_(2)激光综合模式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激光美容中心采用点阵CO_(2)激光综合模式(Deep FX+Active FX+CW)治疗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每例患者采用CW模式和(或)Active FX模式磨削瘢痕边缘,采用Active FX模式和Deep FX模式扫描痤疮瘢痕累及区域,治疗3~5次,每次间隔时间≥3个月。由2名未参与研究的主治医师分别采用面部整体美容效果改善评分量表(GAIS)和临床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5次后复诊时的照片进行评分。GAIS评估痤疮瘢痕及面部整体肤质,总分为-1~3分,-1分表示恶化,3分表示非常显著改善;ECCA评估痤疮瘢痕的严重程度和密集程度,评分越高越严重。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由患者对治疗后即刻的疼痛进行评分(0~10分),0分表示完全不痛,10分表示极度疼痛。统计结痂期、红斑期及色素沉着和痤疮样皮疹发生情况。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ECCA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75例患者,男16例,女59例,年龄(27.2±6.2)岁(19~49岁)。3~5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12例痤疮瘢痕及面部整体肤质为非常显著改善,34例为显著改善,24例为一般改善,5例为无效,GAIS评分为(1.62±0.77)分。治疗前ECCA评分为(157.20±18.89)分,治疗后为(138.93±23.6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P<0.001)。疼痛评分为(4.65±1.52)分,治疗后2~4 h自然消退。结痂期为(6.65±0.89)d;红斑期为(3.09±0.70)周;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3%(1/75),持续时间4个月;痤疮样皮疹发生率为16.0%(12/75),症状明显者外用夫西地酸等可明显缓解。无水疱、色素减退、细菌或病毒感染、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结论点阵CO_(2)激光综合模式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气体 痤疮 凹陷瘢痕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原文传递
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琳 宋俊红 陈立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结痂、痂皮脱落、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3个月后的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期间,研究组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ECCA、VAS评分较治疗前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9.38%vs31.25%,P<0.05)。结论: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可明显改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凹陷性瘢痕 面部 透明质酸敷料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瘢痕修复 疼痛
下载PDF
像素激光结合皮下分离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相关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善强 高恒宇 +3 位作者 邓凤春 刘富 姚立杰 Noemie Ramos.MD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观察像素激光结合皮下分离术对面部凹陷性疤痕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相关的解剖学研究。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像素激光结合皮下分离术进行治疗,记录疗效,对3例具有面部凹陷性疤痕特征的新鲜中年男性尸体进行面部皮肤解剖采样,观察正常皮... 目的观察像素激光结合皮下分离术对面部凹陷性疤痕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相关的解剖学研究。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像素激光结合皮下分离术进行治疗,记录疗效,对3例具有面部凹陷性疤痕特征的新鲜中年男性尸体进行面部皮肤解剖采样,观察正常皮肤与疤痕皮肤的解剖结构特点,分析此治疗方法的相关解剖学基础。结果像素激光结合皮下分离术治疗17例面部凹陷性疤痕效果显著,全部好转,好转率100%。结论像素激光结合皮下分离术,能够有效地激发皮下组织再生修复功能,创伤微小,治疗后疤痕恢复显著,色素变淡,皮肤得到有效改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素激光 皮下分离术 凹陷性疤痕 解剖学
下载PDF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起勇 孔连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第4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再配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瘢痕症状改善情况、结痂时间以及治疗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5.54±0.39)分与瘢痕基底深度(96.44±3.99)μm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SS评分(6.39±0.54)分与瘢痕基底深度(112.15±6.6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痂时间(8.12±0.50)d与红斑持续时间(16.54±1.33)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结痂时间(10.29±1.12)d与红斑持续时间(18.55±1.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可有效促进瘢痕症状改善,结痂时间以及红斑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凹陷性瘢痕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红斑持续时间
原文传递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果酸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探析
17
作者 杨绪娟 宋占 《新疆医学》 2024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联合果酸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 目的探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联合果酸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采用果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rb-bFGF治疗。比较2组疗效、红斑持续时间、结痂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瘢痕基底深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52/54)较对照组75.93%(41/54)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红斑持续时间、结痂时间短(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AS评分、VSS评分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瘢痕基底深度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26%(5/54)与对照组5.56%(3/54)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b-bFGF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效果显著,能缩短结痂时间和红斑持续时间,缓解疼痛和瘢痕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凹陷性瘢痕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果酸
下载PDF
Profile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128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丽华 刘之力 +3 位作者 韩惠彦 辛淑君 邢媛媛 苏明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7期421-423,共3页
目的:评价Profile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Profile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128例,其中凹陷性瘢痕106例,增生性瘢痕22例。结果:Profile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总有效率为93%,凹陷性瘢痕总有效率93.3%,增生性瘢痕总有效率92.2%。术后出... 目的:评价Profile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Profile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128例,其中凹陷性瘢痕106例,增生性瘢痕22例。结果:Profile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总有效率为93%,凹陷性瘢痕总有效率93.3%,增生性瘢痕总有效率92.2%。术后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6例(4.7%),均于3个月内基本消退。结论:Profile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疗效好(凹陷性瘢痕优于增生性瘢痕),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激光 痤疮瘢痕 凹陷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小针刀剥离结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线形凹陷性瘢痕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晓东 柳晓杰 刘贤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518-519,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面部线形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小针刀剥离,结合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凹陷性瘢痕部位。结果本组共16例患者,28处凹陷部位。术后6个月时,面部外形基本稳定,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小针刀剥离结合自体脂肪填充...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面部线形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小针刀剥离,结合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凹陷性瘢痕部位。结果本组共16例患者,28处凹陷部位。术后6个月时,面部外形基本稳定,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小针刀剥离结合自体脂肪填充可以改善面部线形凹陷性瘢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瘢痕 小针刀 自体脂肪移植
原文传递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凹陷性瘢痕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向海 郝建国 +1 位作者 陈明华 蔡景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2020年采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治疗半年以上的120例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研究。轻度凹陷畸形56例,重度凹陷畸形64例。供脂区:腹部85例,股部23例,腰部7例,臀部5例。自体颗粒... 目的:评价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2020年采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治疗半年以上的120例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研究。轻度凹陷畸形56例,重度凹陷畸形64例。供脂区:腹部85例,股部23例,腰部7例,臀部5例。自体颗粒脂肪处理静置法72例,离心法48例。1次注射颗粒脂肪治疗者102例,2次注射颗粒脂肪治疗者18例。观察治疗后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次治疗显效率为80.83%(97/120),2次治疗后显效率为95.83%(115/120),总有效率均为100.00%。2次治疗后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120/12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凹陷性瘢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凹陷性瘢痕的重要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对复杂性瘢痕畸形,需要根据瘢痕状况同时配合其他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瘢痕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 综合治疗 疗效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