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循环视域下需求侧改革的内涵、堵点及进路 被引量:24
1
作者 贾康 刘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8,2,共13页
需求侧改革的提出,与扩大内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方针一脉相承,体现了进一步打通经济循环中需求潜力释放的堵点、优化全局统筹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思维。文本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 需求侧改革的提出,与扩大内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方针一脉相承,体现了进一步打通经济循环中需求潜力释放的堵点、优化全局统筹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思维。文本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分析新形势、新时期需求侧改革的背景和内涵,探讨推进需求侧改革应把握的内涵与思路,以及相关堵点,并在统筹协调大思路下从消费能力与收入再分配、有效投融资、城乡间要素流动、外贸政策、科技创新攻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需求侧改革 “两新一重” 全球产业链
下载PDF
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 被引量:205
2
作者 姜朝晖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长期以来需求侧改革的思路,导致了高等教育结构、质量、效益的问题不断凸显。文章提出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着力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效益增长,创新发展。同时认为高校在...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长期以来需求侧改革的思路,导致了高等教育结构、质量、效益的问题不断凸显。文章提出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着力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效益增长,创新发展。同时认为高校在引领社会发展、健全机制制度、营造创新文化等方面,仍有许多可为的空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顺势而为,勇于变革,我国高校才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 新常态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潜力及增长点分析——基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被引量:48
3
作者 方福前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64,共15页
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完成上述目标,根据2010—2019年相关数据和发展经验估计,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须保持在6%左右,相应的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年均增长应保持高于... 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完成上述目标,根据2010—2019年相关数据和发展经验估计,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须保持在6%左右,相应的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年均增长应保持高于经济增速2~3个百分点。未来中国居民消费的增长点主要有:把乡村发展战略变成战绩,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速;促进城镇化发展,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填平中西部消费凹地;迎战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产品和医疗服务需求增长;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把中国居民的部分外需回流为内需;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率。要把这些消费增长点变成现实,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需求侧改革 居民消费 消费增长点
原文传递
经济双循环视域下的需求侧改革 被引量:23
4
作者 金碚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6,2,共11页
"需求"实质是由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发生的人类经济行为及其概念定义。新形势下的需求侧改革,"量"的调节不是重点,投资和消费的"质"才是政策关切的要点。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要有需求量的扩展,更... "需求"实质是由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发生的人类经济行为及其概念定义。新形势下的需求侧改革,"量"的调节不是重点,投资和消费的"质"才是政策关切的要点。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要有需求量的扩展,更要重视需求侧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机制的转型趋势,进而适应整个社会的关切取向变化。中国已经具备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越来越具有成熟市场经济的需求约束特征,在体制机制上已打通需求侧的各环节,使需求侧市场空间更为畅通和扩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主题。需求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价格机制问题,不仅涉及市场交易层面,而且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由于货币本身的高流动性,加之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作为需求侧力量的货币将发挥极大的市场效应,当货币在国内国际循环体系中大规模流动时,其经济能量和风险将同时增大和集聚。因此,实质性需求不足和工具性需求泛滥,都是需求侧改革所面临和要应对的重大问题。如何以适当的工具性需求操作促进实质性需求,尤其是实质性消费的持续增长,是现代成熟市场经济需要求解的一道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需求侧改革 投资和消费
下载PDF
需求侧视角下中国隐含能源消费量及强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虹 王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28-1742,共15页
当前中国对能耗总量和强度实行了"双控",在需求侧改革背景下,分析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能源政策的基础。基于最终需求视角测算了2012、2015和2017年中国5类最终需求的隐含能源消费及其强度,使... 当前中国对能耗总量和强度实行了"双控",在需求侧改革背景下,分析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能源政策的基础。基于最终需求视角测算了2012、2015和2017年中国5类最终需求的隐含能源消费及其强度,使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和双层归因分析探究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并针对求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零值与负值问题给出了两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1)中国近一半的能源消耗是由于满足资本形成需求而产生的,资本形成和出口的隐含能源强度是全国能源强度的1.2倍以上,而消费的隐含能源强度低于全国能源强度;(2)能源效率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分别是导致2012—2015年和2015—201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3)第一层归因分析发现各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资本形成需求进而影响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4)第二层归因分析发现重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影响资本形成需求变动的主要行业。因此未来从需求侧控制能源消耗具有更大潜力,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进一步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加快促进国内大循环。同时要注重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推动其向绿色化、低碳化和节能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消费 隐含能源强度 结构分解分析 双层归因分析 需求侧改革
原文传递
构建开放条件下中国天然气安全保障体系的路径 被引量:12
6
作者 梁萌 张奇 彭盈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1-169,共9页
中国在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而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国际合作成为保障中国天然气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资源、跨境通道、市场等视角,系统评估了新时期中国天然气的安全形势,并全面分析... 中国在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而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国际合作成为保障中国天然气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资源、跨境通道、市场等视角,系统评估了新时期中国天然气的安全形势,并全面分析了进口天然气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国家总体安全观与能源安全新战略及新发展理念要求,从统筹内外部安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提出了打造开放条件下天然气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加大与资源大国的合作深度与利益依存度,确保海外资源的稳定性;②打造一批核心资源国,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伊朗等资源国之间构建运力足、多元化程度高、可选择性好的战略大通道;③丰富进口气源,构建中巴通道、完善中缅通道,将其打造成获取中东、北非天然气的“双引擎”;④激活中国的过境国潜力,提升通道国际属性,构建中朝韩日管网、中缅孟印管道,将中国打造成俄罗斯中亚天然气出口到东北亚、南亚的通道国;⑤向外企开放中国天然气销售市场,将国内需求市场打造成中国与资源国合作的新空间,提高双方的利益关联;⑥吸引外企加入中国气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国天然气可及性与应急能力。结论认为,所提出的开放条件下天然气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路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必将加速中国能源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安全 能源安全 国际合作 双循环 需求侧改革 多元化 过境国 跨境管道 应急能力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基建”和需求侧改革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继海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2,共9页
新发展格局具有丰富内涵,突出强调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新基建"作为供给侧,是赋能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求侧改革着重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畅通性。实施"新基建"要解决以往"旧基建"在体... 新发展格局具有丰富内涵,突出强调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新基建"作为供给侧,是赋能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求侧改革着重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畅通性。实施"新基建"要解决以往"旧基建"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要更加重视"质量"(即投资效率),要具有可持续性,避免债务悬空,要形成与之对应的未来收入。为此,在国民经济循环流转中"新基建"需要与需求侧改革相配合,二者应形成相互促进、正反馈、动态循环的良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新基建” 需求侧改革
原文传递
高校科研体制七十年变革的历程和趋向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海涛 郑淑超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45,共6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科研体制经历了体制形成期、遭受重创期、改革探索期、创新提升期、全面深化期五个阶段。得益于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协同发展、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需求导向与产权保护双轮驱动、局部试点与整体推进良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科研体制经历了体制形成期、遭受重创期、改革探索期、创新提升期、全面深化期五个阶段。得益于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协同发展、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需求导向与产权保护双轮驱动、局部试点与整体推进良性循环等有效路径,高校成为国家创新的生力军。今后一段时间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是:充分发挥多主体作用,携手共促创新发展;深入调整政府职能,全面健全支撑体系;扩大推广转移机构,持续加强转化服务;全面落实激励政策,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强化自主创新;集聚整合创新要素,加快推进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科研体制 需求侧变革 供给侧改革
原文传递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难点及其突破 被引量:4
9
作者 田国强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4,共9页
中国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这面临着内外部诸多困难和挑战。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需从三方面同时着手:一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 中国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这面临着内外部诸多困难和挑战。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需从三方面同时着手:一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产业链安全;二是加大需求侧改革和注重需求侧管理,平衡国民经济;三是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借力更高水平的国际大循环。解决问题需要长远视角、全局观点、系统思维和综合治理,既要有具体应对措施,更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从根源上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具体而言,必须在制度建设中贯通现代国家发展与治理三要素,即包容性经济制度,国家能力和政府执行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包容透明的社会治理,以此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循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需求侧改革 国家治理 政府与市场关系
下载PDF
国内大循环格局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
10
作者 李保华 齐心怡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9-29,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需求侧改革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则... 党的二十大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需求侧改革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则是需求侧改革的重点。通过选用2013年至2021年期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改善居民收入、城镇化、医疗水平,不仅能促进本省居民消费,还能带动邻省居民消费水平。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通过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需求侧改革 新发展格局 居民消费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新版《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需求侧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秀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第7期11-15,共5页
针对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需求侧改革内涵谈起,提出建立需求侧人才需求报告制度、人才技能激励制度和人才使用回馈制度等制度设计,并结合学习新版《职业教育法》,阐释了新版《职业教育法》关于需求侧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深... 针对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需求侧改革内涵谈起,提出建立需求侧人才需求报告制度、人才技能激励制度和人才使用回馈制度等制度设计,并结合学习新版《职业教育法》,阐释了新版《职业教育法》关于需求侧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需求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职业教育法》 需求侧改革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双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践发展及治理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耀一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虽均可被视为宏观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式,但两者在时效性、针对性和运用的政策手段上均具有明显差异。中国经济供给侧面临有效性不足、产能过剩、结构失调、成本较高等问题,而经济需求侧面则面临投资渠道不畅、政策... 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虽均可被视为宏观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式,但两者在时效性、针对性和运用的政策手段上均具有明显差异。中国经济供给侧面临有效性不足、产能过剩、结构失调、成本较高等问题,而经济需求侧面则面临投资渠道不畅、政策效应下降、外需依赖较大、内需启动受阻等困境。实现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必须利用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改革方式,发挥二者各自优势:在供给侧充分调动企业增加有效供给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需求侧陆续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积极刺激个人消费。依靠"双侧改革"陆续消化过剩产能与库存,不断推动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使实际产出陆续回归潜在产出,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论国内经济内循环——基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微晓 《海派经济学》 2022年第2期73-86,共14页
目前学界对国内经济内循环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极少有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两个方面结合研究的成果,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两个视角出发,分别探索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核心和本质,进而创新性地从供... 目前学界对国内经济内循环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极少有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两个方面结合研究的成果,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两个视角出发,分别探索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核心和本质,进而创新性地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国内经济内循环,从而为理论界研究经济内循环提供微薄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经济内循环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
原文传递
消费结构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14
作者 刘春芝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我国制定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为促进的发展格局。在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已经成为过去的情况下,只有借助需求侧的消费升级才能承接科技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才能为科... 我国制定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为促进的发展格局。在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已经成为过去的情况下,只有借助需求侧的消费升级才能承接科技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才能为科技创新的新兴产业提供发展动力。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消费类别在结构上的提升、消费方式和支付手段的多样化、消费趋势转向追求幸福生活等特征。为此,需要探寻刺激总需求的经济政策,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智能化带来的幸福经济;建设橄榄型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福利社会经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 消费结构升级 可持续增长
下载PDF
中国经济调控的根本性转变——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晓音 卢文璟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6年第2期90-97,共8页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起草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贯穿了"供给侧"改革这一重要思想。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不同于供给学派、里根经济学的"供给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起草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贯穿了"供给侧"改革这一重要思想。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不同于供给学派、里根经济学的"供给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侧"概念,是合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改革的新思维,是习近平"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 被引量:187
16
作者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 王佳宁 盛朝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51,共17页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包括土地改革、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第二阶段为1992-2012年,以需求侧改革为主,包括“宏观调控”、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包括土地改革、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第二阶段为1992-2012年,以需求侧改革为主,包括“宏观调控”、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政策;第三阶段为2012年至今,供给侧改革再次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新供给改革政策。解决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问题,必须供需双侧并举,实施“五个发力”,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 改革开放 40 周年
下载PDF
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变化分析及改革对策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婧妤 许本波 郑家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0,共6页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导致进口依存度高,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下降到31.5%,供给侧和市场风险加大。利用1965—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等相关数据,对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变化、存在的风险...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导致进口依存度高,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下降到31.5%,供给侧和市场风险加大。利用1965—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等相关数据,对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变化、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和我国油料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对进一步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格局、推动我国人民健康消费、改善我国油料供给能力和结构、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消费 国民健康 油料产业 需求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下载PDF
质量与内涵:高等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立成 张锦英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7-70,共4页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需求侧改革的道路上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随着外延式扩张的不断推进,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也日益凸显。伴随社会对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和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在新一轮的医学与教育变革中,高等医学...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需求侧改革的道路上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随着外延式扩张的不断推进,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也日益凸显。伴随社会对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和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在新一轮的医学与教育变革中,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新世纪的重重挑战。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务必要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发展,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而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强化大学精神、提升质量内涵,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与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教育 需求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质量与内涵
下载PDF
需求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时变效应及搭配——基于构建“双循环”格局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治文 肖智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17-32,共16页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提振消费者信心角度来看,由于总量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结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时滞性且短期正向效果弱于中长期,故可以搭配相对紧缩的总量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也可以通...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提振消费者信心角度来看,由于总量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结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时滞性且短期正向效果弱于中长期,故可以搭配相对紧缩的总量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也可以通过结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短期操作产生持续性正向促进作用来逆向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从民间投资增长来看,宽松的总量数量型工具和紧缩的总量价格型工具分别通过资金供给和控制物价在短期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在长期都会抑制民间投资增长,故在长期应做出调整。同时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也表现出长期影响的抑制性,故在当前的后疫情时期可以适当增加结构型工具的操作频率来持续拉动民间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改革 总量型、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 时变效应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推动供需新平衡是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被引量:2
20
作者 忽新泰 《卫生软科学》 2017年第5期3-4,11,共3页
从公益性理论、医疗与医保分离、PPP模式和健康服务业等几个方面,论述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如何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提出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应着眼于结构优化和提高质量,决策要从供需两个方面统筹考虑。寻求"供需... 从公益性理论、医疗与医保分离、PPP模式和健康服务业等几个方面,论述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如何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提出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应着眼于结构优化和提高质量,决策要从供需两个方面统筹考虑。寻求"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应当是在卫生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供需平衡 医疗卫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