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综合评价经典名方小续命汤古今提取工艺 被引量:39
1
作者 代珊 李帅 +2 位作者 张爱军 毛九州 朱红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6-734,共9页
目的评价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应用基准关联度和层析分析法(AHP)-熵权法筛选小续命汤现代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小续命汤中盐酸伪麻黄碱、黄芩苷、芍药苷含量以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 目的评价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应用基准关联度和层析分析法(AHP)-熵权法筛选小续命汤现代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小续命汤中盐酸伪麻黄碱、黄芩苷、芍药苷含量以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首次引入基准关联度的概念,计算不同提取参数的各种评价指标下各样品与基准样品的基准关联度,采用AHP-熵权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基准关联度结合AHP-熵权法筛选出的小续命汤现代提取工艺参数为全方药材加12倍量的水提取1h,6批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大于94.12,RSD为1.87%,且均符合基准样品质量要求,该提取参数与最终大生产的参数具有一致性。结论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用于筛选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现代提取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并能为其他经典名方的现代提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关联度 层次分析法 信息熵权法 小续命汤 提取工艺 盐酸伪麻黄碱 黄芩苷 芍药苷
原文传递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与质量综合评价优化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煎煮工艺 被引量:26
2
作者 何瑶 江华娟 +6 位作者 成颜芬 杜克群 李敏敏 杨青波 王振中 傅超美 段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845-6855,共11页
目的遵古优化和科学评价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煎煮工艺,为其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指纹图谱概貌结合多指标定量为综合评价,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设计对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 目的遵古优化和科学评价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煎煮工艺,为其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指纹图谱概貌结合多指标定量为综合评价,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设计对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化。指纹图谱研究采用SunFire-C18色谱柱(150 mm×3.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体积流量为0.2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0 nm;建立HPLC指纹图谱,对色谱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建立UPLC多波长检测方法测定6个关键质控成分含量,计算各样品综合得分,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建立了29个试验号TSD UPLC指纹图谱,选择16个共有峰,指认出地黄苷D、苦杏仁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共6个成分。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15号工艺为最佳工艺。含量测定显示,地黄苷D、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羟基红花黄色素A 6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综合得分结果显示,15号工艺为最佳工艺。进一步根据回归模型拟合,得到最优工艺为加水量9.90倍、浸泡时间0.58 h、煎煮时间1.19 h、煎煮次数1.60次,最终确定TSD煎煮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2次,每次1 h。结论指纹图谱质量概貌结合关键质控成分可作为TSD制备工艺的质量评控方法,得出的最佳煎煮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经典名方TSD复方制剂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经典名方 煎煮工艺 指纹图谱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质量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HPLC UPLC 地黄苷D 苦杏仁苷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芍药苷 阿魏酸 藁本内酯
原文传递
基于汤剂煎煮特征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毛明强 翟艳敏 +1 位作者 封亮 贾晓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28-2233,共6页
汤剂古称“汤液”,是指药材饮片或粗粉颗粒先加水浸泡后再适量煎煮,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汤剂在中医药技术的指导下,随证加减,用法灵活。其一般制备方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单煎、烊化等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中药配方颗粒... 汤剂古称“汤液”,是指药材饮片或粗粉颗粒先加水浸泡后再适量煎煮,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汤剂在中医药技术的指导下,随证加减,用法灵活。其一般制备方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单煎、烊化等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传统汤剂为参照,为实现现代化、规范化产业化的目标。本文从传统汤剂的制备入手,结合配方颗粒中对药材前处理技术、针对不同药性的提取技术、高效节能的浓缩技术、干燥制粒技术等现代制备技术,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为中药配方颗粒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 煎煮特征 制备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 未来发展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质量评价、与传统汤剂一致性的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鹤年 张津铖 +1 位作者 吴宿慧 李寒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6-274,共9页
中药配方颗粒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出现的“新型中药饮片”形式,自实际应用以来褒贬不一,2021年,国家多部门发布了《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标志着长达28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告一段落,符合条件的中药企业经过... 中药配方颗粒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出现的“新型中药饮片”形式,自实际应用以来褒贬不一,2021年,国家多部门发布了《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标志着长达28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告一段落,符合条件的中药企业经过备案即可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功效研究等已经发展成熟,相反,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逐步解决、逐步完善的问题。例如,在生产工艺上,存在着制备参数不明晰、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缺少药材的产地规定、品种甄别和炮制规范等问题;在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方面,存在两者化学成分、药理效应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因此,针对中药配方颗粒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笔者以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要数据资料来源,结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等,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原材料的产地和品种、饮片的加工和炮制、质量控制标准、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等内容,通过文献挖掘、数据分析、列表对比等方式进行梳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在制备工艺方面应加强工艺参数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在质量评价方面应注重药材的道地性、品种、炮制等与品质的关联;在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中应结合结构中药学、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理化表征的方式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深层差异及其差异机制,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汤剂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一致性评价 结构中药学 质量标志物(Q-Marker)
原文传递
用均匀设计优选麻杏石甘汤的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秀梅 张兆旺 +2 位作者 尉小慧 王英姿 郑增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14-918,共5页
目的 :为麻杏石甘汤 (麻黄 ,杏仁 ,石膏 ,炙甘草 )的剂改优选提取工艺。方法 :以麻黄碱、甘草次酸、钙离子 ,氢氰酸、干浸膏为指标 ,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 (简称SBE法 )的工艺条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麻黄碱、甘草次酸的含量 ... 目的 :为麻杏石甘汤 (麻黄 ,杏仁 ,石膏 ,炙甘草 )的剂改优选提取工艺。方法 :以麻黄碱、甘草次酸、钙离子 ,氢氰酸、干浸膏为指标 ,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 (简称SBE法 )的工艺条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麻黄碱、甘草次酸的含量 ;用滴定法测定钙离子、氢氰酸的含量 ;用重量法测定干浸膏得率。结果 :确定其工艺条件为 :3煎用水 pH值依次为 :2 .0 ,6 .5 ,9.0 ;煎煮时间依次为 :2 .0 ,1.0 ,0 .5h。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麻杏石甘汤 半仿生提取法 工艺条件
下载PDF
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庄延双 蔡皓 +2 位作者 刘晓 刘静静 蔡宝昌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因素。方法:从饮片质量、煎煮器具、煎煮技术、处方调剂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保证中药煎剂的质量。结果:饮片的道地性和炮制方法,煎煮器具的类型,煎煮、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处方调剂是否...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因素。方法:从饮片质量、煎煮器具、煎煮技术、处方调剂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保证中药煎剂的质量。结果:饮片的道地性和炮制方法,煎煮器具的类型,煎煮、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处方调剂是否合理都会影响中药煎剂的质量。结论:有质量保证的中药饮片应是将道地中药材根据自身的性质合理净制、切制、干燥,并且用一定的方法加工炮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必须经过适当加水浸泡,用合适的煎煮工艺才能将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且中药饮片要经过准确及时的处方调配,才能保证中药煎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剂 饮片质量 煎煮器具 煎煮工艺 特殊药物 处方调剂
原文传递
基于BAS-GA-BP神经网络结合熵权法多指标优化风引汤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7
作者 兰济乐 阮叶萍 邱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686-5693,共8页
通过正交试验和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多指标优化风引汤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提取... 通过正交试验和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多指标优化风引汤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作为正交试验考察因素,运用熵权法计算芦荟大黄素、甘草酸铵、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桂皮醛、6-姜酚、浸膏得率及指纹图谱相似度的综合得分,再建立BAS-BP神经网络模型,以遗传算法进行寻优,预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BAS-BP神经网络优化得到风引汤醇提工艺为提取温度87℃,加9倍75%乙醇,提取47 min,综合得分为1.0529;正交设计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0℃,加10倍量75%乙醇,提取30 min,综合得分为1.0037;BAS-BP神经网络模型所得工艺的综合评分略优于正交试验,说明其优化所得工艺更加理想,故最终确定为风引汤最佳提取工艺。基于BAS-GA-BP神经网络优选所得工艺提取效率高、稳定性良好,为风引汤后续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引汤 提取工艺 BP神经网络 天牛须搜索算法 遗传算法 正交试验 熵权法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与质量综合评价优化葛根芩连汤煎煮工艺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蓓蕾 韩晓宇 +8 位作者 刘晶晶 张文君 孙志伟 胡扬 綦峥 杨雪晶 孙文斌 杨娜娜 李文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070-7081,共12页
目的优化和科学评价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的煎煮工艺,为其经典方剂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以及提供参考。方法以指纹图谱概貌结合多指标定量为综合评价,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加水量、浸泡时间... 目的优化和科学评价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的煎煮工艺,为其经典方剂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以及提供参考。方法以指纹图谱概貌结合多指标定量为综合评价,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化。指纹图谱研究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正、负离子模式检测,在质荷比(m/z)50~1200进行扫描,建立29批GQD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对图谱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UPLC多波长检测方法测定木兰花碱、葛根素、药根碱、巴马汀、黄芩苷、大豆苷元、黄芩素、甘草苷8个成分含量,计算各样品综合得分,优化煎煮工艺。结果建立了29个试验号GQD样品的UPLC-Q-TOF-MS正、负离子模式下指纹图谱。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有共有峰23、19个,并对其进行指认,指认出葛根素、大豆苷元、黄芩素、黄芩苷、巴马汀、药根碱、木兰花碱、甘草苷、甘草次酸、大豆苷、异甘草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甘草酸、glyasperins D、甘草醇、绿原酸、韧黄芩素Ⅱ。对共有峰中8个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计算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26号工艺为最佳工艺。最终确定GQD最佳煎煮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3次,每次0.5 h。结论所得出的GQD最佳煎煮工艺主要成分溶出率高,稳定可行,可为经典方剂GQD复方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指纹图谱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煎煮工艺 UPLC-Q-TOF-MS 葛根素 大豆苷元 黄芩素 黄芩苷 巴马汀 药根碱 木兰花碱 甘草苷 甘草次酸 大豆苷 异甘草苷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甘草酸 glyasperins D 甘草醇 绿原酸 韧黄芩素Ⅱ
原文传递
从《伤寒论》煎煮法探讨经方剂量的合理使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起华 文谨 +2 位作者 陈弘东 刘凤麟 仝小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81-1085,共5页
文献考证《伤寒论》经方的本原剂量,综合分析药味、加水量及煎取量、煎药时间、煎煮次数等经方煎煮工艺,选取葛根芩连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白头翁汤、理中汤、苓桂术甘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7个经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一两为3 g(低剂... 文献考证《伤寒论》经方的本原剂量,综合分析药味、加水量及煎取量、煎药时间、煎煮次数等经方煎煮工艺,选取葛根芩连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白头翁汤、理中汤、苓桂术甘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7个经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一两为3 g(低剂量)、9 g(中剂量)、13.8 g(高剂量)3种剂量,结合本原煎煮法对比研究其煎煮效果。结果显示,煎煮工艺影响相关物质成分的溶出,与处方的剂量也密切相关;采用本原煎煮法以一两合9 g换算经方药量时,饮片有效成分煎出率最高,药材利用度最大。因此,经方可以按当今饮片一两折合9 g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药物煎煮 经方剂量 煎煮工艺 量效关系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白头翁汤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曲龙妹 赵春杰 +3 位作者 李丹 李明铭 郑啸 赵国涛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4-906,共3页
目的:优选白头翁汤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浸膏得率和白头翁皂苷B4、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6... 目的:优选白头翁汤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浸膏得率和白头翁皂苷B4、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浸膏得率 白头翁皂苷B4 秦皮甲素 秦皮乙素 小檗碱
原文传递
基于多成分质量控制的温经汤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健 张越 +3 位作者 崔小兵 狄留庆 王洪兰 李俊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412,共9页
目的制备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进行制备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研究,评价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按古籍方法,采用传统煎药锅的方式制备温经汤标准汤剂,通过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筛选温经汤活性成分,以9种指标成分(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 目的制备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进行制备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研究,评价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按古籍方法,采用传统煎药锅的方式制备温经汤标准汤剂,通过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筛选温经汤活性成分,以9种指标成分(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桂皮醛、甘草酸铵、丹皮酚、藁本内酯)转移率或出膏率、指纹图谱物质群变化为指标,分别考察粉碎粒度、浸泡时间、火力方式对煎煮工艺的影响,追踪不同浓缩方式、干燥工艺下成分变化。结果浓缩工艺对温经汤成分影响较大,冷冻干燥对温经汤成分影响较小,故最终确定温经汤标准汤剂最佳制备工艺为按处方配比粉碎后,过1号筛,取20 g,加水150 mL,浸泡1 h,武火煮沸,文火保持微沸,至药液约120 mL,即得。结论本实验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温经汤及其相关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标准汤剂 制备工艺 指标成分 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标志物 芍药苷 甘草苷 阿魏酸 芹糖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桂皮醛 甘草酸铵 丹皮酚 藁本内酯 指纹图谱 转移率 出膏率 物质群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壮骨方煮散的煎煮工艺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元春 李双蕾 +2 位作者 杨婧 吴丽如 邓紫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4-957,共4页
目的:优化壮骨方煮散的煎煮工艺。方法:采用2因素5水平星点设计试验,以加水(倍)量和煎煮时间为自变量,以淫羊藿苷提取量和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方程拟合,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壮骨方煮散煎煮工艺并进行验证;... 目的:优化壮骨方煮散的煎煮工艺。方法:采用2因素5水平星点设计试验,以加水(倍)量和煎煮时间为自变量,以淫羊藿苷提取量和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方程拟合,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壮骨方煮散煎煮工艺并进行验证;将采用优化后煎煮工艺的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煮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最优工艺为加1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0 min;验证试验中"归一值"预测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2.97%;煮散与饮片经相同条件煎煮后淫羊藿苷提取量分别为1.234 3、1.132 4μg/g,浸膏得率分别为23.73%、17.84%。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煎煮工艺方法简便、可靠,优化的煎煮工艺稳定、可行;壮骨方煮散煎出效果优于传统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方 煮散 饮片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煎煮 工艺优化 淫羊藿苷 浸膏得率
下载PDF
胶艾汤中阿胶炮制对其止血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贺卫和 蒋孟良 +4 位作者 曾婷 蒋晓煌 钟丹 张伟娜 王志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315-2316,共2页
目的:优选胶艾汤中阿胶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以小鼠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为指标,比较生品、蛤粉炒、蒲黄炒、蒲黄烘、烘法、微波法、真空法所得炮制品的止血作用差异。结果:阿胶6种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与空白组比较P<0.05或0.01... 目的:优选胶艾汤中阿胶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以小鼠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为指标,比较生品、蛤粉炒、蒲黄炒、蒲黄烘、烘法、微波法、真空法所得炮制品的止血作用差异。结果:阿胶6种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与空白组比较P<0.05或0.01,其强弱顺序是:蛤粉炒、真空法>蒲黄烘、微波法>烘阿胶、蒲黄炒,生阿胶作用最差,真空法与蛤粉炒阿胶的止血作用与宫血宁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胶最佳炮制方法是蛤粉炒,其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艾汤 阿胶 炮制工艺 药理实验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下载PDF
黄柏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伟玲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5年第7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黄柏煮散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成型性、干膏收率、滤过性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等为指标,优化黄柏煮散颗粒的药材粉末粒度、润湿剂用量、干燥时间等因素,以吸湿性试验及临界相对湿度(CRH)为指标考察煮散颗粒制备的湿度要求。结果:... 目的:研究黄柏煮散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成型性、干膏收率、滤过性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等为指标,优化黄柏煮散颗粒的药材粉末粒度、润湿剂用量、干燥时间等因素,以吸湿性试验及临界相对湿度(CRH)为指标考察煮散颗粒制备的湿度要求。结果:确定了黄柏煮散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将黄柏粉碎成粗粉,以0.4m L/g的比例均匀喷水,然后混匀,用挤出法成型,在烘箱中80℃干燥100 min,取出整粒,得煮散颗粒。结论:该成型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煮散颗粒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煎煮工艺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洁 何舟 +3 位作者 黄燕军 蒙法艳 李福森 李雪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的煎煮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05%磷酸溶液(60∶40),乙腈-水(33∶67),检测波长分别为320,203 nm。以干膏得率和黄芪甲苷、阿魏酸、总多糖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 目的: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的煎煮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05%磷酸溶液(60∶40),乙腈-水(33∶67),检测波长分别为320,203 nm。以干膏得率和黄芪甲苷、阿魏酸、总多糖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煎煮时间、料液比、煎煮次数对桂圆益气补血汤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6 min,煎煮前浸泡30 min;浸膏得率39.3%,阿魏酸、黄芪甲苷提取量分别为18.24,68.17 mg·g-1,多糖得率6.80%。结论:优选的煎煮工艺条件稳定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桂圆益气补血汤的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圆益气补血汤 煎煮工艺 正交试验 多指标成分 综合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优选 被引量:6
16
作者 历淑芬 杜伟锋 +3 位作者 张云 王胜波 丛晓东 蔡宝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17,共4页
目的:优选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方法:采用传统煎药器具砂锅煎煮,以出膏率、结合型蒽醌、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大黄后下时间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 目的:优选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方法:采用传统煎药器具砂锅煎煮,以出膏率、结合型蒽醌、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大黄后下时间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煎煮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时间30 min,沸腾后煎煮25min,大黄后下10 min。结论:采用传统煎煮方法建立大承气汤煎煮工艺标准,为提高大承气汤汤剂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煎煮工艺 正交试验 大黄 厚朴 枳实
原文传递
正交设计优选退白汤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7
作者 盛国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退白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退白汤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依据试验数据设计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加水量、煎煮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药材浸泡1 h,... 目的:研究退白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退白汤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依据试验数据设计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加水量、煎煮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药材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煎煮1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经济,简便,提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退白汤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基于精益思想的膏方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智国 谈发明 +1 位作者 邓衍青 欧阳浩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6年第1期55-56,共2页
中药膏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中药剂型。本文以精益思想为指导原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实际生产,对膏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与创新,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为膏方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益思想 膏方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蕲蛇煎煮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柴士伟 董改英 +1 位作者 瞿晶田 王然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569-3571,共3页
目的:对蕲蛇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蕲蛇中4种主要氨基酸的总含量为指标,对蕲蛇的水煎煮工艺(煎煮次数、加热时间、加水量、药材粉碎粒度)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蕲蛇水煎煮的最... 目的:对蕲蛇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蕲蛇中4种主要氨基酸的总含量为指标,对蕲蛇的水煎煮工艺(煎煮次数、加热时间、加水量、药材粉碎粒度)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蕲蛇水煎煮的最优工艺为煎煮次数3次、加热时间60 min、0.90 g药材加水量50 ml、粉末过6号筛。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4种氨基酸的总提取量为72.68 mg/g(RSD=3.77%,n=3)。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蕲蛇的煎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 氨基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化 水煎煮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指纹图谱和量值传递优化泻白散标准煎液制备工艺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滢 董金香 +1 位作者 高原 王雨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在尊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优选经方泻白散标准煎液制备工艺参数,为中药经典名方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考证古籍中泻白散制备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纹图谱相似度、地骨皮乙素、甘草苷和甘草酸量值传递转移率、浸出率等指... 目的在尊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优选经方泻白散标准煎液制备工艺参数,为中药经典名方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考证古籍中泻白散制备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纹图谱相似度、地骨皮乙素、甘草苷和甘草酸量值传递转移率、浸出率等指标优选最佳工艺。结果泻白散标准煎液制备方法为取桑白皮、地骨皮各41.3g,甘草4.13g,粉碎过一号筛,加粳米10.5g,水1260mL,武火煎煮至沸腾后调至文火保持微沸,煎至880mL。用100目滤布进行固液分离,所得的滤液在60℃浓缩后冷冻干燥(T<-40℃,Vac<20Pa),即得泻白散标准煎液冻干粉。结论在还原经典的基础上,所确定的泻白散标准煎液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稳定可行,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复方制剂的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白散 标准煎液 制备工艺 指纹图谱 量值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