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道学西用”的当代启示
1
作者 吕锡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20世纪以来西方世界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危机,道家思想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救治社会弊病之良方,玻尔、李约瑟、普利戈金、卡普拉、荣格、马斯洛等人将其应用于心理学、物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养生保健等多个领域,谱写了中西文化互补、互... 20世纪以来西方世界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危机,道家思想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救治社会弊病之良方,玻尔、李约瑟、普利戈金、卡普拉、荣格、马斯洛等人将其应用于心理学、物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养生保健等多个领域,谱写了中西文化互补、互融、互鉴的新篇章。这一文化现象启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式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既要对先贤智慧存有敬畏之心,又要根据时代精神对其进行扬弃、诠释、转化和创新;既要对经典深入研究,也要对其智慧加以应用;既要注重文化自信,又要注重中西文明互鉴,拓展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和向度,更有力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道学西用 现代诠释 活化 启示 文明互鉴
下载PDF
江南园林建筑的命名与道家思想意蕴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小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4-168,共5页
文章以江南园林的命名为线索,从清高自守,寻道采真,外师造化,托物言志四个方面,分析了江南园林建筑命名中蕴含的道家思想,意在给人们于园林游览的过程中一个提纲挈领而又通一知万的审美欣赏的带动。
关键词 江南园林 道家思想
下载PDF
论道家情怀与汉赋的归隐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明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道家思想一直影响着汉代士人,尤其是道家思想中的隐逸意识对汉人影响更深。即使是在儒学独尊的汉代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政治失意时,汉代文人就更加倾向道家思想中的自由与闲适,更加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田园的清静。同时,道家思想在汉赋中也... 道家思想一直影响着汉代士人,尤其是道家思想中的隐逸意识对汉人影响更深。即使是在儒学独尊的汉代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政治失意时,汉代文人就更加倾向道家思想中的自由与闲适,更加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田园的清静。同时,道家思想在汉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人文情怀 汉赋 归隐化
下载PDF
一部融中外、通古今、跨学科的力作——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道德经>》
4
作者 李素杰 《外语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74-80,共7页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是继庞德之后第二位联结中美文化的重要美国诗人。专著《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道德经>》以《道德经》在雷克思罗斯诗歌创作中的接受及变异为焦点,基于大量的文本研究及训诂考据,深入探讨了道家思想对...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是继庞德之后第二位联结中美文化的重要美国诗人。专著《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道德经>》以《道德经》在雷克思罗斯诗歌创作中的接受及变异为焦点,基于大量的文本研究及训诂考据,深入探讨了道家思想对雷克思罗斯的影响,揭示了雷克思罗斯崇尚老子思想,厌倦西方文化,力图以道家求救赎的哲学倾向。专著融中外,通古今,旁征博引,妙解连篇,是对雷克思罗斯研究的重要补充,也对国内美国文学研究及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道德经>》 雷克思罗斯 道家思想 美国文学
下载PDF
追寻“物自性”:叶维廉与道家现代主义的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剑 吴晓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美国现代诗歌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已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但是道家思想在里边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一个人们并不太清楚的问题。叶维廉在研究美国现代派诗歌时,采用了非常明晰的道家研究视角。他认为道家美学的"无言独化"观点,即... 美国现代诗歌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已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但是道家思想在里边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一个人们并不太清楚的问题。叶维廉在研究美国现代派诗歌时,采用了非常明晰的道家研究视角。他认为道家美学的"无言独化"观点,即物之原初状态通过诗人不加任何主观修饰的语言表达出来,被美国现代派诗歌吸纳和发扬光大。道家的"物自性"理念,即肯定物之为物的自性,也成为了美国现代派诗歌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道家现代主义"诗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所带来的质疑和争论。梳理这些概念的同时,也希望对它的出现、发展和争论的过程进行追溯,对其得与失、贡献与偏颇进行述评,以期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史面貌,为后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自性” “无言独化” 美国现代诗学 道家思想
下载PDF
清华简《汤在啻门》所见人事观和宇宙观
6
作者 刘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6-114,共9页
清华简《汤在啻门》中记载了中国上古时期的人事观和宇宙观。人事观主要涉及“成人之道”和“成邦之道”,宇宙观主要涉及“成地之道”和“成天之道”。此外,宇宙观中体现了太阳循环的观念。总体而言,清华简《汤在啻门》的内容有着显著... 清华简《汤在啻门》中记载了中国上古时期的人事观和宇宙观。人事观主要涉及“成人之道”和“成邦之道”,宇宙观主要涉及“成地之道”和“成天之道”。此外,宇宙观中体现了太阳循环的观念。总体而言,清华简《汤在啻门》的内容有着显著的道家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汤在啻门》 人事观 宇宙观 道家思想
下载PDF
《地海传奇》与中国道家思想
7
作者 张方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0,共7页
美国作家厄休拉·K·勒奎恩的创作涉及奇幻小说、科幻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而《地海传奇》是她创作生涯中最具特色也最为知名的奇幻作品。在中国道家思想的浸润之下,《地海传奇》超越了西方奇幻小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美国作家厄休拉·K·勒奎恩的创作涉及奇幻小说、科幻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而《地海传奇》是她创作生涯中最具特色也最为知名的奇幻作品。在中国道家思想的浸润之下,《地海传奇》超越了西方奇幻小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道家万物齐一、浑然相成的思维将小说内容整合到了一个全新的意义结构之中。《地海传奇》以少年少女的成长与冒险为主线,以充满道家文化色彩的“地海”世界为载体,书写了一场认知自我、体察万物进而获得超脱的寻道之旅,同时也反映出勒奎恩对“道”的感悟、思考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休拉·K·勒奎恩 地海传奇 道家思想 奇幻小说
原文传递
道家思想对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深远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中明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文坛相继出现了一批华裔英语作家。在他们创作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作品中体现出了道家思想或道家哲理。目前,关于这些作品的研究绝大多数仍流于表面或单向的探索,尚未从整个价值体系和哲理性高度来梳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文坛相继出现了一批华裔英语作家。在他们创作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作品中体现出了道家思想或道家哲理。目前,关于这些作品的研究绝大多数仍流于表面或单向的探索,尚未从整个价值体系和哲理性高度来梳理华裔文学所体现的文化现象,也尚未归纳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全球性意义。以颇具代表性的文本为研究基点,可以看出,在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作品中体现出了回归和弘扬并光大华夏道家的思想;加拿大华裔作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寻根溯源,努力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道家哲学和美学 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 中国文化
下载PDF
叶芝心灵之旅的中国驿站——重释《天青石雕》与诗人的道家情怀 被引量:2
9
作者 肖福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9-94,共6页
在《天青石雕》的艺术呈现中,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的焦虑与空虚同中国道家圣人的超然与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悲剧中英雄的呐喊与无助,一边是"石雕"上道家隐者的悠然自得;"呐喊"源自诗人对于迷茫现实的抗争,&q... 在《天青石雕》的艺术呈现中,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的焦虑与空虚同中国道家圣人的超然与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悲剧中英雄的呐喊与无助,一边是"石雕"上道家隐者的悠然自得;"呐喊"源自诗人对于迷茫现实的抗争,"悠然"源自诗人对于道家境界的渴求;《天青石雕》作为诗人晚年追求不朽艺术与人生的成功之作,中国的道家情怀被赋予了西方视角下的重读,并揭示出:人间的不尽苦难和悲剧在于得道修行的缺失、在于永恒恩泽的缺失、在于灵魂回归之路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天青石雕》 道家
下载PDF
本体与喻体的融合:早期宗教礼制改革背景下《老子》之“道”的考察
10
作者 张瀚墨 《思想与文化》 2022年第2期95-138,共44页
使用西方哲学概念在西方哲学框架下对“道”这一《老子》文本中最重要的关键词的解释,既脱离了《老子》的文本语境,也脱离了道家思想得以产生的宗教礼制语境。考古发现和以此为基础对古代社会的重建,为我们从宗教礼制的背景下理解《老... 使用西方哲学概念在西方哲学框架下对“道”这一《老子》文本中最重要的关键词的解释,既脱离了《老子》的文本语境,也脱离了道家思想得以产生的宗教礼制语境。考古发现和以此为基础对古代社会的重建,为我们从宗教礼制的背景下理解《老子》和《老子》的“道”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老子》以及《老子》“道”之思想,与儒家思想一样,都是对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局面的回应,贵生重己、长生久视是其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老子》选择的是“早啬”一途,是通过禁欲收敛回归原初、与产生万物的“混成”之物合而为一。在《老子》的文本里,“道”、“母”、“牝”、“谷”等词,本是作为万物本源不可言说的“混成”之物的喻体。在道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喻体的阴性指称,就在方术和早期道家的语境中与所比喻的本体发生了融合,甚至取代了本体成为万物的本源。“道”的存在论与形而上的意义就是这样被赋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宗教礼制 道家思想
原文传递
道家思想与两汉史学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萍 王萍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90,共6页
两汉时期 ,中国传统史学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这又是与道家学说的演变和发展密切关联、相伴而行的。司马迁、刘向、班固、荀悦等史家的史学活动 ,《史记》、《七略》、《汉书》、《汉纪》等史学名著的相继推出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道... 两汉时期 ,中国传统史学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这又是与道家学说的演变和发展密切关联、相伴而行的。司马迁、刘向、班固、荀悦等史家的史学活动 ,《史记》、《七略》、《汉书》、《汉纪》等史学名著的相继推出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道家学说的沾溉、启示和影响 ,并折射出道家思想在汉代演变、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另一方面 ,汉代道家学说的广泛传播 ,日趋深化和不断完善 ,也往往得益于史家的努力 ,得益于史学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动 ,相得益彰的。我们研究汉代史学史、思想文化史 ,对此应该有所关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道家思想 两汉
下载PDF
俞樾《诸子平议·庄子》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鹏飞 蔡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7-34,共8页
《庄子》作为道家思想重要的文献之一,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乃至民间生活影响甚深。此书内容丰富多彩,却晦涩难明。尽管魏晋以来,注者不少,但亦不能尽解。清代朴学大兴,与《庄子》相关之校勘、注释等著作相继出现,该书面貌渐见清晰,其... 《庄子》作为道家思想重要的文献之一,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乃至民间生活影响甚深。此书内容丰富多彩,却晦涩难明。尽管魏晋以来,注者不少,但亦不能尽解。清代朴学大兴,与《庄子》相关之校勘、注释等著作相继出现,该书面貌渐见清晰,其中俞樾《庄子平议》贡献尤大,素为后人所重,影响深远。但结合经史著作、历代注本及敦煌文献等对该书中的六条校释条目进行考订,发现其训释与校勘亦有未周之处,在征引时须多加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朴学 俞樾 《诸子平议》 《庄子》 训诂学
下载PDF
道家思想中的权能经验及思想——以“道”和“德”为参考初步观察
13
作者 唐力权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2,79,共9页
道德是权能的重要表现,是构成及维持人类社会功能的权能模式,道德的权能可以说是文明秩序的骨干,"道"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具有整体自反的特性,使自己不断重造再生而为万物生生不息的创化之元或泉源,"道"有超越性及... 道德是权能的重要表现,是构成及维持人类社会功能的权能模式,道德的权能可以说是文明秩序的骨干,"道"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具有整体自反的特性,使自己不断重造再生而为万物生生不息的创化之元或泉源,"道"有超越性及内在性的特质,其内在性特质又称"德","道"与"德"在权能基础上本质是相同的,"道"是"德","德"是"道";原创字"道"字的原本语义内容是道的人的图腾物体,"德"字的古意也隐含于"道"字的形符,以直立的姿态行走的权能及能力为重点;"德"是持久正直的活动或行动的善德或超卓,人类虽有能力达成,但要实现正当或真实的人性,仍须靠努力;从广阔的角度考虑,中国哲学传统或是我们开展研究事业的最佳位置,要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先正确认识太古时期的语义学中的古代逻辑及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道家思想 “道” “德” 权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