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6 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川...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6 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 L/次加入0.9%Na Cl 250 m L,1次/d,均用药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等的改善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黏度和血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脑后循环血液供应,值得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6 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 L/次加入0.9%Na Cl 250 m L,1次/d,均用药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等的改善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黏度和血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脑后循环血液供应,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