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云山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驱动因子 被引量:42
1
作者 李梦佳 何中声 +4 位作者 江蓝 谷新光 晋梦然 陈博 刘金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8-1157,共10页
生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海拔作为综合性因子驱动着植物群落的物种、系统发育与功能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以戴云山南坡900-1600 m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指数与环境驱动因子的相互关系以... 生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海拔作为综合性因子驱动着植物群落的物种、系统发育与功能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以戴云山南坡900-1600 m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指数与环境驱动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在群落构建与多样性维持中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森林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沿海拔均呈现中间高度膨胀格局。(2)物种多样性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物种多样性越高,系统发育多样性也越高。Shannon-Wiener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Pielou、Simpson指数)、系统发育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结构都存在显著相关性,一定程度上Shannon-Wiener指数可以代替其他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与系统发育结构NRI(Net relatedness index)指数、NTI(Net nearest taxa index)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群落优势度、均匀度与系统发育结构相关性较强。(3)土壤全磷含量是影响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含水量是影响Shannon-Wiener、Pielou、Simpson指数的最显著因子,海拔是影响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主要因素。海拔是影响系统发育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而土壤因子是影响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验证了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的高度相关,结果旨在揭示物种群落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系统发育多样性 系统发育结构 环境因子 戴云山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任国学 刘金福 +3 位作者 徐道炜 洪伟 郑世群 黄志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采用典型取样法对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群落的类型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以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为参考指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将该黄山松群落分为8个群丛类型:黄山松+杉木-乌药-铁芒萁群丛(A... 采用典型取样法对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群落的类型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以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为参考指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将该黄山松群落分为8个群丛类型:黄山松+杉木-乌药-铁芒萁群丛(Assoc.P.taiwanensis+Cunninghamia lanceolata-Lindera aggregate-Dicranopterislinearis);黄山松+多脉青冈-细枝柃-里白群丛(Assoc.P.taiwanensis+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Eurya loquaiana-Hicriopteris glauca);黄山松+江南山柳-短尾越桔-铁芒萁群丛(Assoc.P.taiwanensis+Clethra cavaleriei-Vacciniumcarlesii-Dicranopteris linearis);黄山松+甜槠-肿节少穗竹-里白群丛(Assoc.P.taiwanensis+Castanopsis eyrei-Oligostachyum oedogonatum-Hicriopteris glauca);黄山松+吊钟花-短尾越桔-狗脊群丛(Assoc.P.taiwanensis+Enkianthus quinqueflorus-Vaccinium carlesii-Woodwardia japonica);黄山松+华丽杜鹃-短尾越桔-里白群丛(Assoc.P.taiwanensis+Rhododendron farrerae-Vaccinium carlesii-Hicriopteris glauca);黄山松+光叶水青冈-满山红-铁芒萁群丛(Assoc.P.taiwanensis+Fagus lucida-Rhododendron mariesii-Dicranopteris linearis);黄山松-满山红-平颖柳叶箬群丛(Assoc.P.taiwanensis-Rhododendron mariesii-Isachne truncata)。各群丛总体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总体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波动不大。在群落垂直结构上,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差异;各群丛间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草本层这3个指数波动较小且数值上小于前两者。分析结果显示:海拔是决定该黄山松群落多样性差异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黄山松 系统聚类分析 群丛 物种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戴云山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郑世群 刘金福 +5 位作者 冯雪萍 何中声 李文周 李霖 陈文伟 刘梦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7,64,共9页
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森林植被多样性普遍较高,灌丛最小。各层次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灌丛多样性是草本层>... 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森林植被多样性普遍较高,灌丛最小。各层次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灌丛多样性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群落较其他群落相对不稳定,灌丛群落处于稳定状态;总体上,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表明保护区植被保护效果较好;从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角度分析,受群落自身性质特点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同一群落多样性大小与其稳定性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植物群落 多样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苏松锦 刘金福 +2 位作者 兰思仁 洪伟 李文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8-486,共9页
为理清并从整体上把握黄山松在林学领域的发展脉络,对其分类、资源分布、遗传学、生态学、生理生化、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Ⅲ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60-2014年220篇黄山松文献进行分... 为理清并从整体上把握黄山松在林学领域的发展脉络,对其分类、资源分布、遗传学、生态学、生理生化、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Ⅲ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60-2014年220篇黄山松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其关键词、作者、机构和期刊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黄山松研究主要围绕黄山松、马尾松、松属、林分、生物量、树脂道、天然更新和种群展开;研究领域较具影响力作者有洪伟、范义荣、吴承祯、吴泽民和罗世家;主要研究机构为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等为高载文期刊.黄山松林业领域合作研究较少,基本处于独立研究状态.今后黄山松研究应重点关注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及其黄山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研究进展 知识图谱 CITESPACE 戴云山
下载PDF
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5
作者 何中声 陈佳嘉 +7 位作者 朱静 王紫薇 谷新光 江蓝 陈博 徐道炜 吴则焰 刘金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04-3515,共12页
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解者,参与土壤养分循环,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 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解者,参与土壤养分循环,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900—1500 m),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夏季与冬季),揭示驱动戴云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夏季海拔1400 m区域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最强,微生物活性最高。冬季表现为海拔900 m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最强,活性最高。(2)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特征的研究表明,夏季与冬季中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碳源是7个海拔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且夏季碳源利用程度高于冬季。(3)冗余分析表明夏季和冬季戴云山南坡7个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受土壤环境因子驱动,解释量分别为72.63%和44.12%,均高于地形因子的解释量。(4)土壤温度和全钾含量等因子是驱动夏季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全钾、全磷、有效磷含量和坡向是驱动冬季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海拔和季节变化通过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进而影响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Biolog-ECO平板法 季节变化 海拔 戴云山
下载PDF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更新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德煌 刘金福 +4 位作者 洪伟 郑世群 何中声 徐道炜 李文周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5,共5页
为探讨戴云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落的分化与动态更新,采用改进的更新生态位宽度和更新生态位重叠公式研究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的更新生态位。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对空间资源的利用存在差异,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更新生态位宽度,物... 为探讨戴云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落的分化与动态更新,采用改进的更新生态位宽度和更新生态位重叠公式研究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的更新生态位。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对空间资源的利用存在差异,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更新生态位宽度,物种间的更新生态位重叠值也不同。在群落乔木层,黄山松的更新生态宽度最大,因此,黄山松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黄山松与其它物种的更新生态位重叠值为0.1~0.39,表明黄山松与其它树种存在共用资源利用谱。黄山松与窄基红褐柃(Euryarubiginosa)和短尾越桔(Vaccinium carlesii)的更新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与这些物种的竞争和排斥作用明显,不利于黄山松幼苗和幼树更新,因此建议采用人工抚育措施并加强保护,提高黄山松幼苗和幼树的成活率,使群落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黄山松 更新生态位
下载PDF
戴云山罗浮栲群落维管植物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金福 黄志森 +4 位作者 付达靓 洪伟 郑世群 陈金英 吴则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3,共7页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有维管植物39科61属104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4种,裸子植物有2科3属3种,被子植物有33科54属97种。群落植物组成上,包含物种多的科和属数量少,而包含物种少的科和属数量多。该群落维管...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有维管植物39科61属104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4种,裸子植物有2科3属3种,被子植物有33科54属97种。群落植物组成上,包含物种多的科和属数量少,而包含物种少的科和属数量多。该群落维管植物在科、属级上以热带成分为主;此外,该群落维管植物是华东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在地理成分上与华南、华中地区联系紧密。可见,戴云山罗浮栲群落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罗浮栲 维管植物组成 地理成分
下载PDF
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中声 王紫薇 +7 位作者 朱静 陈佳嘉 谷新光 江蓝 陈博 吴则焰 刘金福 陈文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02-2811,共10页
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主要驱动力,是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转化的重要因素.探讨不同海拔和季节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对理解土壤生态过程和预测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以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海拔... 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主要驱动力,是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转化的重要因素.探讨不同海拔和季节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对理解土壤生态过程和预测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以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海拔900~1500 m)为研究对象,探讨夏季和冬季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揭示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夏季土壤微生物群落中革兰氏阳性菌含量最高,冬季土壤真菌含量最高,海拔1200 m处土壤总磷脂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其它海拔.随海拔升高,冬季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土壤真菌群比细菌群占据更大优势.②冗余分析表明,夏季7个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主要受环境因子和地形因子共同作用,累计解释量达56.72%;冬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含量主要受环境因子驱动,单独解释量达52.23%,环境因子和地形因子累计解释量为55.37%.③土壤全碳含量、土壤pH和多酚氧化酶是驱动夏季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有效磷、全钾、全碳含量和土壤pH是驱动冬季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PLFA) 季节 海拔 戴云山
原文传递
基于戴云山固定样地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艳会 刘金福 +3 位作者 何中声 洪伟 冯雪萍 崖佐朝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1-890,共10页
黄山松是亚热带中部山区主要建群种,研究其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对探讨中亚热带植被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黄山松群落,该研究采用网格布点法,建立86块(25.82 m×25.82 m)共5.7 hm^2固定样地,对样地内黄... 黄山松是亚热带中部山区主要建群种,研究其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对探讨中亚热带植被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黄山松群落,该研究采用网格布点法,建立86块(25.82 m×25.82 m)共5.7 hm^2固定样地,对样地内黄山松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分布区类型、胸径和树高结构、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出现木本植物32 603株219种,隶属于59科108属。乔灌木优势种有黄山松、马尾松、木荷、肿节少穗竹、岩柃、窄基红褐柃等,其中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3.79%、25.75%和45.21%、24.66%。(2)在区系分布类型上,热带分布类型的科属多于温带分布类型的科属,热带分布类型中又以泛热带分布类型,温带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占据最大比例。(3)样地内优势种的胸径分布呈倒"J"型,表明更新状态良好。垂直结构上,各优势种树高为倒"J"型或近似倒"J"型。黄山松和其他优势乔木大部分树高为4~10 m,灌木除短尾越桔0~1 m个体数最多外,其他优势灌木1~2 m个体数最多。(4)经计算,样地内乔灌木各优势种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有所差异,乔木层黄山松最低,灌木层短尾越桔最低。该研究结果表明戴云山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丰富、更新良好,反映了亚热带高山针叶林的典型特征,其空间分布格局可能与取样方式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群落 物种组成 胸径树高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戴云山
下载PDF
戴云山罗浮栲林主要乔木树种营养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世群 刘金福 +5 位作者 黄志森 郑新娟 洪伟 徐道炜 吴则焰 何中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通过生态位空间分割,应用多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戴云山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主要乔木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营养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各物种在不同资源空间的营养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同一物种不同龄级生态位宽度不同,... 通过生态位空间分割,应用多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戴云山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主要乔木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营养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各物种在不同资源空间的营养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同一物种不同龄级生态位宽度不同,同一龄级不同物种生态位宽度也存在差异。罗浮栲天然林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2~0.3的有33对,占27.5%;大于0.3的有51对,占42.5%,群落中优势种种群生态位具有较大程度重叠,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相似且竞争格局明显。乔木层中,个体多度分布较大的罗浮栲与其它树种生态位重叠在0.042~0.424,罗浮栲与其它物种在资源利用上所受到的竞争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种群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按照经典的分层频度分析,罗浮栲种群属于典型的衰退种,与群落演替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罗浮栲 营养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多维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戴云山黄山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苏松锦 刘金福 +3 位作者 马瑞丰 詹银华 周姗姗 洪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1-848,共8页
空间格局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物种共存与植被维持机制。基于戴云山1hm2样地调查数据,采用O-ring统计分析黄山松不同生长阶段与不同林层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结果表明:戴云山黄山松幼苗和幼树储备丰富,中树次之,大树较少,种群径级结... 空间格局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物种共存与植被维持机制。基于戴云山1hm2样地调查数据,采用O-ring统计分析黄山松不同生长阶段与不同林层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结果表明:戴云山黄山松幼苗和幼树储备丰富,中树次之,大树较少,种群径级结构大致呈倒J型,种群年龄属于增长型。戴云山黄山松聚集格局主要发生在0~26m尺度上,】26m尺度主要为随机或均匀分布。黄山松聚集程度随着龄级(幼苗→幼树→中树→大树)和树高(林冠层T→亚林层S→灌木层U)的增大而降低。黄山松的幼苗与幼树、幼苗与中树以正相关为主;而其幼苗与大树、幼树与中树、幼树与大树、中树与大树均以不相关为主。黄山松T层与S层关联性不明显,T层与U层、S层与U层在小尺度上呈明显负相关。生境异质性、密度制约和种间隔离某种程度上解释黄山松种群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格局分析 空间关联性 O-ring统计 生长阶段 黄山松 戴云山
原文传递
戴云山黄山松幼苗更新与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松锦 刘金福 +4 位作者 马瑞丰 洪伟 陈志芳 刘伟 祁丽霞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6-991,共6页
为提高碳储量估算精度,探讨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对黄山松更新苗的影响,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与格局.结果表明:戴云山黄山松林Ⅰ层(0-20 cm)、Ⅱ层(20-40 cm)和全剖面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5.69%、65.82%和47.73%,... 为提高碳储量估算精度,探讨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对黄山松更新苗的影响,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与格局.结果表明:戴云山黄山松林Ⅰ层(0-20 cm)、Ⅱ层(20-40 cm)和全剖面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5.69%、65.82%和47.73%,均属于中等变异;最佳理论模型依次为指数模型、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均具有强烈空间自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比例分别为11.03%、0.20%和12.90%;有效变程分别为18.60 m、18.10 m和14.55 m.黄山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各向异性明显,空间自相关范围(Moran’s I)总体随空间距离增加而呈减弱趋势;分形维数值:全剖面(1.940)>Ⅰ层(1.927)>Ⅱ层(1.917),与半方差函数块基比参数反映的规律相一致.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黄山松林Ⅰ层、Ⅱ层和全剖面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呈明显的带状和斑块状镶嵌分布,且斑块的形状、大小差异显著.黄山松更新苗主要分布于特定土壤有机碳密度斑块中,而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斑块中分布极少.因此,对黄山松林进行近自然林经营时,应考虑其土壤有机碳的丰缺情况以及空间异质性对黄山松更新苗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性 半方差函数 KRIGING插值 空间自相关 黄山松 幼苗更新 土壤有机碳 戴云山
原文传递
戴云山黄山松种群径级结构的海拔分布格局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蓝 何中声 +3 位作者 刘金福 冯雪萍 刘艳会 陈文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5-590,共6页
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是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重要造林和用材树种,具有较大生态和经济价值.为探讨黄山松种群径级结构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在戴云山海拔1 000~1 700 m的黄山松群落每间隔100 m布设3个固定样地(25 m×25 m),... 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是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重要造林和用材树种,具有较大生态和经济价值.为探讨黄山松种群径级结构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在戴云山海拔1 000~1 700 m的黄山松群落每间隔100 m布设3个固定样地(25 m×25 m),研究黄山松种群径级结构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山松种群平均胸径为11.54 cm.目前,黄山松种群主要为幼树和中树,种群处于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阶段.随着海拔的升高,黄山松大径级树逐渐减少,小径级树逐渐增多.黄山松幼树和中树比例变化与林分密度、群落平均胸径、群落平均树高、黄山松胸径、黄山松树高具有显著相关性,幼树与中树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种群存在自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级结构 海拔 黄山松 戴云山
下载PDF
戴云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群落的高度级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邢聪 江蓝 +3 位作者 何中声 刘金福 冯雪萍 陈文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0-385,共6页
采用级间失稳率、群落高度级分享度和Whittaker指数分析戴云山黄山松群落高度级结构随海拔梯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随高度级增加,群落个体数和物种数均呈下降趋势。沿海拔梯度上升,黄山松群落整体失稳率大致呈上升趋势,且均为正值。... 采用级间失稳率、群落高度级分享度和Whittaker指数分析戴云山黄山松群落高度级结构随海拔梯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随高度级增加,群落个体数和物种数均呈下降趋势。沿海拔梯度上升,黄山松群落整体失稳率大致呈上升趋势,且均为正值。黄山松种群的Ⅰ~Ⅱ、Ⅱ~Ⅲ级间失稳率多为负值,而Ⅲ~Ⅳ、Ⅳ~Ⅴ和Ⅴ~Ⅵ为正值,种群优势地位明显。总体上,优势种对第Ⅰ高度级分享度最大,随高度级增加,种对高度级的分享度不断降低。黄山松群落高度级随海拔梯度变化其物种替代速率存在差异,Whittaker指数(βw)大多分布在0.4左右,高度级间物种变化幅度相对平稳。戴云山黄山松群落在垂直空间上物种分布连续性良好,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更新能力强。目前黄山松种群优势地位显著,高海拔区域优势地位更明显。黄山松在混交群落竞争中偏向K对策,以较多的成年大树来增强其在群落的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高度级结构 海拔梯度 戴云山
下载PDF
亚热带山地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师永辉 毛学刚 +1 位作者 刘秀铭 吕镔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20-3430,共11页
土壤中磁性矿物的形成转化对环境变化具有指示意义,定量分析土壤磁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是目前该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相关研究及野外实地考察,采集福建南部亚热带地区戴云山垂直地带相同母质的土壤剖面进行环境磁学和漫反射光谱... 土壤中磁性矿物的形成转化对环境变化具有指示意义,定量分析土壤磁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是目前该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相关研究及野外实地考察,采集福建南部亚热带地区戴云山垂直地带相同母质的土壤剖面进行环境磁学和漫反射光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剖面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主导其磁性变化,当海拔至1320 m以上,土壤中出现次生纤铁矿.当排除地形的影响后,相关磁学参数指示磁畴颗粒在低海拔区域以SP颗粒为主,而较高海拔区域土壤中以粗SD颗粒为主.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对气候梯度变化较为敏感,其中赤铁矿含量随海拔增加显示出降低趋势,并且至海拔1320 m以上赤铁矿消失而主要以针铁矿和纤铁矿为主.对比加热前后针铁矿和赤铁矿特征峰变化,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认为,当年均降水量超过1900 mm且年均温低于13℃时达到赤铁矿形成的临界值,而针铁矿和纤铁矿则继续呈增加趋势.本研究论证了赤铁矿、针铁矿及纤铁矿对气候梯度具较强的敏感性,可作为研究低纬区域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土壤磁学 漫反射光谱 赤铁矿 针铁矿
下载PDF
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中声 谷新光 +4 位作者 江蓝 徐道炜 刘金福 李文周 陈文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6,共10页
【目的】探讨土壤细菌群落在戴云山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900~1500 m)分布特征,为理解海拔影响森林土壤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 【目的】探讨土壤细菌群落在戴云山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900~1500 m)分布特征,为理解海拔影响森林土壤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过程。【结果】(1)随海拔升高,土壤全磷含量总体呈逐渐递减;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呈单峰模式;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2)不同海拔中土壤细菌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10%)。(3)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如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CE指数沿海拔梯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100 m处达到峰值,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4)微生物共现网络分析表明戴云山不同海拔土壤优势细菌群落具有明显模块化结构,关键类群包括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部分属,其中变形菌门的细菌关键类群最多。【结论】海拔、坡度、pH值、土壤全氮、水解氮和土壤有效磷是驱动不同海拔森林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冗余分析 共现网络分析 海拔梯度 戴云山
下载PDF
戴云山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群落特征及林下土壤养分状况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德煌 刘金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4-759,共6页
以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在1100~1800 m海拔设置31个黄山松群落样地,分析海拔梯度下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海拔越高黄山松群落的多样性越低;黄山松种群呈现聚集分布;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 以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在1100~1800 m海拔设置31个黄山松群落样地,分析海拔梯度下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海拔越高黄山松群落的多样性越低;黄山松种群呈现聚集分布;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土壤全钾的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海拔是影响黄山松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且较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低于较低海拔地区.黄山松群落林下土壤全磷含量均低于0.5 g·kg^(-1),呈现磷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戴云山 海拔梯度 群落特征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台湾松树轮-气候响应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春福 周非飞 +5 位作者 董志鹏 李颖俊 张雨 李大稳 甘展峰 方克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利用树木年轮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福建省戴云山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径向生长模式以及与气候的相关关系,戴云山是台湾松在大陆分布的最南界。前人研究了区域树轮对气候变化的线性相关关系,本研究进一步计算了基面积年增量年... 利用树木年轮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福建省戴云山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径向生长模式以及与气候的相关关系,戴云山是台湾松在大陆分布的最南界。前人研究了区域树轮对气候变化的线性相关关系,本研究进一步计算了基面积年增量年表BAI年表,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戴云山台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模拟结果显示台湾松径向生长与温度和降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线性关系只在一定阈值内成立,比如降水在大约40~270 mm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台湾松BAI年表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区域5—10月份平均温度引起的季节性干旱是台湾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相关系数达-0.64。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戴云山地区台湾松生长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非线性响应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台湾松 戴云山 非线性关系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访花昆虫DNA条形码数据集
19
作者 罗小燕 李强 黄晓磊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130,共6页
访花和传粉昆虫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相关昆虫类群的本底数据非常缺乏。作为基于特定基因序列的物种划分方法,DNA条形码在标本鉴定、新物种发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种群遗传和进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 访花和传粉昆虫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相关昆虫类群的本底数据非常缺乏。作为基于特定基因序列的物种划分方法,DNA条形码在标本鉴定、新物种发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种群遗传和进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报道了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3个类群访花昆虫的815条线粒体COI条形码数据,并详细提供了所获样品的海拔分布信息。该数据集可为地区性昆虫多样性的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隐存种发现、海拔梯度物种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海拔梯度 马氏网陷阱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世群 刘金福 +3 位作者 任国学 李文周 洪伟 徐道炜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运用系统聚类将戴云山黄山松群落29个调查样地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采用Levins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anka指数和Petraitis普遍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多种群生态位重叠,分析生态学意义... 运用系统聚类将戴云山黄山松群落29个调查样地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采用Levins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anka指数和Petraitis普遍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多种群生态位重叠,分析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在总群落中,黄山松生态位最宽,在群落中地位高,分布范围广;亮叶水青冈生态位最窄,与黄山松形成共建群落;总群落物种生态位宽度比各群丛大。各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值普遍偏低,91.78%种对生态位重叠值在0-0.5之间波动。群丛Ⅶ的普遍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群丛Ⅷ与群丛Ⅶ相似,说明该2群丛各物种在资源利用上共性较强;而群丛Ⅱ普遍生态位重叠值最小,群落中各物种资源利用共性最差,优势种的优势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黄山松 系统聚类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