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综合疗法对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血清PGE2、5-HT、SO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喻加东 陈家平 +1 位作者 马翔 王水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787-793,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1例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1例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骨盆牵引联合体外冲击波(取夹脊和大肠俞等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骨手法及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PGE2、5-HT、SOD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76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试验组39例,对照组37例。(2)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36/39),对照组为70.27%(26/37);组间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及对JOA评分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GE2、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对血清PGE2、5-HT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血清SOD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不仅能降低患者体内炎症水平,减少炎症因子表达,还能提高血清SOD水平,减轻自由基对椎间盘的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腰椎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肾虚血瘀型 补阳还五汤 正骨手法 骨盆牵引 体外冲击波 夹脊穴 大肠俞穴 炎性因子 前列腺素E2 5-羟色胺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艾灸“大肠俞”对大鼠内脏痛敏及骨髓细胞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亚型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符翠萍 刘爱玲 +7 位作者 杨兴霞 邹惟莹 杨蓓 张大雷 陈婷 吴磊 邹挺 陈日新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运用大鼠新生期结直肠扩张(CRD)形成成年内脏痛敏模型,探讨内脏痛敏及艾灸疗效与骨髓细胞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亚型(TRPV)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新生SD雄性大鼠自出生8d后进行CRD刺激建立内脏痛敏模型。8周后对模型组和对照... 目的:运用大鼠新生期结直肠扩张(CRD)形成成年内脏痛敏模型,探讨内脏痛敏及艾灸疗效与骨髓细胞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亚型(TRPV)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新生SD雄性大鼠自出生8d后进行CRD刺激建立内脏痛敏模型。8周后对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大肠俞"模拟热敏灸,灸前后CRD刺激,记录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及测定痛阈值,结束后90min内取各组大鼠骨髓细胞运用RT-PCR测TRPV 1mRNA表达。结果:①模型组AW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痛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模型组艾灸后的AWR评分明显低于艾灸前(P<0.05,P<0.01),痛阈明显高于艾灸前(P<0.01)。对照组艾灸后40、60、80mmHg的AWR评分明显低于艾灸前(P<0.01),痛阈明显高于艾灸前(P<0.05)。③对照组TRPV 1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0.655±0.400),艾灸对照组TRPV 1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0.551±0.257,P>0.05),艾灸模型组TRPV 1mRNA相对表达量(2.423±2.730)较对照组、艾灸对照组略高(P>0.05),模型组TRPV 1mRNA相对表达量(6.550±2.308)明显高于对照组、艾灸对照组、艾灸模型组(P<0.01)。结论:新生期CRD可形成内脏痛敏,骨髓细胞TRPV 1mRNA表达明显增加。艾灸"大肠俞"明显减轻内脏痛敏,可减少骨髓细胞TRPV 1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敏 灸疗 大肠俞TRPV 1 骨髓细胞 结直肠扩张
原文传递
基于俞募配穴理论针刺天枢、大肠俞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盼盼 刘智斌 +3 位作者 王斌 曹星 金兰 王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期348-351,356,共5页
目的基于俞募配穴理论取天枢、大肠俞治疗功能性腹泻,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所招募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辅以电针治疗;药物组则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口服;两组的观测指标均... 目的基于俞募配穴理论取天枢、大肠俞治疗功能性腹泻,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所招募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辅以电针治疗;药物组则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口服;两组的观测指标均为1周自主排便总次数及粪便性状评分(1周平均分),分别以治疗1周、4周、6周、8周后为观测节点。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均能使功能性腹泻患者自主排便次数减少(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6周、8周后,针刺组对患者排便次数的改善仍明显(P<0.01),而药物组对患者排便次数的改善存在反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1周后,两组功能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性状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疗效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6周、8周后,针刺组对患者粪便性状的改善仍明显(P<0.01),而药物组对患者粪便性状的改善存在反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及针刺天枢、大肠俞(配合电针)对治疗功能性腹泻疗效均确切,且近期疗效相当;但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的疗效更持久、个体差异性较小、安全系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腹泻 天枢 大肠俞 针刺 俞募配穴
下载PDF
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钟峰 曹越 +4 位作者 罗容 盛蓉蓉 石文英 刘英含 章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左右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穴交替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左右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穴交替电针;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心理状态比较(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天枢 大肠俞 曲池穴 上巨虚穴 电针
下载PDF
同神经节段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效应机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文莲 李滢 +5 位作者 杨帅 陈磊 张玲 申松希 张露芬 朱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24-3227,共4页
目的:比较同神经节段关元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的调节效应,探讨腧穴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醋酸灌肠法制备IB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大肠俞组,观察电针后各组大鼠内脏痛敏变化,检测各组大... 目的:比较同神经节段关元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的调节效应,探讨腧穴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醋酸灌肠法制备IB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大肠俞组,观察电针后各组大鼠内脏痛敏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神经肽Y(NPY)变化。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大肠俞组、电针关元组大鼠腹部抬起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大鼠背部拱起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关元组大鼠丘脑中NPY含量显著升高(P<0.01),电针大肠俞组大鼠脊髓中NPY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关元与大肠俞穴处于相同的脊髓节段,关元穴作用优于大肠俞穴,其可能机制是关元穴不仅具有局部调节作用,还对脑肠轴紊乱有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同神经节段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痛敏感性 神经肽Y 关元 大肠俞
原文传递
电针“大肠俞”“天枢”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方文卉 吴松 +1 位作者 李佳 唐宏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232-235,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大肠俞""天枢"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反应、炎症因子及脑肠肽的影响,探讨不同经脉和不同穴性穴位的效应特异性。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大肠俞""天枢"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反应、炎症因子及脑肠肽的影响,探讨不同经脉和不同穴性穴位的效应特异性。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肠俞组,天枢组,每组10只,急性应激与慢性应激相结合CAS方法制备D-IBS大鼠模型。空白组不予以任何操作,模型组只造模不针刺,大肠俞组和天枢组从造模一周后分别给予双侧"大肠俞"和"天枢"穴电针干预,连续28天。检测大鼠内脏高敏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的IL-1β、IL-10、TNF-α、5-HT、SP、CGR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大鼠的AWR评升高(P<0.05),血清IL-1β、TNF-α、5-HT、SP、CGRP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肠俞组及天枢组大鼠的AWR评分有降低趋势(P<0.05),血清IL-1β、TNF-α、5-HT、SP、CGRP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大肠俞组相比,天枢组在的AWR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β、TNF-α、5-HT、SP、CGRP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大肠俞""天枢"穴均可改善IBS-D大鼠的症状,但电针"天枢"穴的调节作用较"大肠俞"穴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电针 大肠俞 天枢 内脏高敏感性 脑肠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一凡 郭孟玮 +6 位作者 覃颖 朱文莲 蓝莹 王珊 吉毛先 张红林 任晓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79-3382,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40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印堂组和大肠俞组。应用母子分离、醋酸灌肠和结直肠扩张法联合制备IBS大鼠模型。印堂组和...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40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印堂组和大肠俞组。应用母子分离、醋酸灌肠和结直肠扩张法联合制备IBS大鼠模型。印堂组和大肠俞组分别予电针相应穴位干预,20min/次,隔日1次,共5次。记录Bristol粪便评分,腹部回撤反射(AWR)的潜伏期、90s内收缩波个数、峰峰值,免疫组化法检测迷走神经背核(DMV)和结肠肌层多巴胺D2受体(D2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ristol评分显著升高、AWR的潜伏期显著缩短、收缩波个数显著增多、峰峰值显著上升、DMV和结肠肌层D2R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印堂组、大肠俞组的Bristol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DMV及结肠肌层中D2R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大肠俞组潜伏期显著上升,收缩波个数和峰峰值均显著降低(P<0.01),且大肠俞组优于印堂穴组(P<0.01,P<0.05)。结论: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均可缓解IBS模型大鼠腹泻症状,但电针大肠俞穴作用更强,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且具有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印堂 大肠俞 多巴胺D2受体 结肠动力 电针
原文传递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titione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ulcerative colitis 被引量:8
8
作者 杨玲 赵继梦 +8 位作者 关鑫 王晓梅 赵琛 刘慧荣 吴璐一 纪军 程芳 刘希茹 吴焕淦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6年第4期231-241,共11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yndrome scores improvements of 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HPM) and ginger-partitioned moxibustion(GPM) in treating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A total ...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yndrome scores improvements of herb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HPM) and ginger-partitioned moxibustion(GPM) in treating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A total of 65 eligible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HPM group(n=32) and a GPM group(n=33) according to their visiting order.Bilateral Tianshu(ST 25) and Dachangshu(BL 25) were selected for the HPM or the GPM treatment once daily,12 d as a treatment course with a 3-day interval,6 courses in all.The clinical effect,syndrome scale and Mayo scale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Of the 65 cases enrolled,2 cases dropped out in the HPM group and 3 cases dropped out in the GPM group,30 cases of each group finished the treatment cour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3.3% in HPM group and 86.7% in the GPM group,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core evaluation of lasting time of abdominal pain and frequency of diarrhea,HPM is prior to GPM(P=0.032,P=0.044).There a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cores evaluation of general symptom,three main symptoms,quality of life(QOL),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abdominal pain,times,and pattern of diarrhea(all P〉0.05).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mprovement of Mayo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HPM was superior to GPM(P=0.048).Conclusion:HPM and GPM are both promising ways to treat UC,and the total effect is quite similar.HPM is superior to GPM in the improvement of lasting time of abdominal pain and frequency of diarrhea,and also the Mayo s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xibustion Therapy Indirect Moxibustion COLITIS ULCERATIVE DIARRHEA POINT Tianshu(ST 25 POINT dachangshubl 25
原文传递
基于俞募配穴理论观察电针对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赵盼盼 刘智斌 +2 位作者 鲁刚 曹星 薛捷文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9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基于俞募配穴理论观察电针治疗两种不同状态(腹泻、便秘)的功能性肠病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功能性肠病的患者分为腹泻组60例和便秘组58例。两组均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自主排便次... 目的基于俞募配穴理论观察电针治疗两种不同状态(腹泻、便秘)的功能性肠病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功能性肠病的患者分为腹泻组60例和便秘组58例。两组均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腹泻组的总有效率为95.0%,便秘组为9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两组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均有效改善,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5周,两组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募配穴电针对功能性肠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功能性腹泻及功能性便秘的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但其对功能性腹泻的治疗作用较功能性便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功能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天枢 大肠俞 俞募配穴
下载PDF
电针不同部位单穴对大鼠胃运动双向调节效应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芝 夏有兵 +2 位作者 卢明香 林静 徐斌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9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电针曲池、上巨虚均以促进胃运动为主(P<0.05);而电针天枢均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1);电针大肠俞只有在正常及心得安所造成的胃运动兴奋状态下,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5);其他状态无明显方向倾向。结论腹部和四肢单穴对胃运动的调节很可能具有定向效应的特征,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内脏器官的双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运动 大鼠 大肠俞 天枢 上巨虚 曲池
下载PDF
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峰 罗容 +5 位作者 曹越 石文英 李里 余兆安 潘江 章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9期92-9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便秘、腹泻)两种不同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探索针刺对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筛选60例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肠病患者...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便秘、腹泻)两种不同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探索针刺对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筛选60例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肠病患者(便秘组30例、腹泻组30例),左右交替针刺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采用20Hz电流、连续波刺激30 min,第1-2周每周治疗5次,第3-4周每周治疗3次,连续4周,共做16次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完成后(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心理状态评估(SAS、SDS),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便秘组和腹泻组的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SAS、SDS得到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周与同组治疗4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论对便秘还是腹泻,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针刺对功能性肠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枢穴 大肠俞穴 曲池穴 上巨虚穴 功能性肠病 双向调节
下载PDF
刘志顺深刺大肠俞治疗下肢运动障碍诊疗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汐 王扬 刘志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0-42,共3页
总结介绍刘志顺教授深刺大肠俞治疗下肢运动障碍的临证经验。刘志顺教授以“病—症—位”为针刺理论基础,重视中西医结合诊断,明辨病变部位,分型论刺,尤擅长从深刺大肠俞入手,施以独创针刺技巧,配合局部和循经远取腧穴,共助下肢运动功... 总结介绍刘志顺教授深刺大肠俞治疗下肢运动障碍的临证经验。刘志顺教授以“病—症—位”为针刺理论基础,重视中西医结合诊断,明辨病变部位,分型论刺,尤擅长从深刺大肠俞入手,施以独创针刺技巧,配合局部和循经远取腧穴,共助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并开展多项临床研究以验证疗效。为下肢运动障碍诊疗提供了灵活思路和创新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俞 针刺疗法 下肢运动障碍 诊疗经验
下载PDF
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40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艳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3期43-44,共2页
目的研究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的治疗疗效。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施以电针的方法,连续治疗20次后,对... 目的研究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的治疗疗效。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施以电针的方法,连续治疗20次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5%,好转60%,无效5%;对照组痊愈15%,好转60%,无效25%。结论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股神经痛 大肠俞 电针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炎性外痔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斌 张狄 +3 位作者 宋双临 石焱 洪媚 黄振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8例炎性外痔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随机分为针刺组、外敷组、针药组,针刺组给予承山、大肠俞针刺治疗,外敷组给予止痛如神汤药物外敷,针药组给予综合干预。结果与外敷组相比,针刺组能显...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8例炎性外痔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随机分为针刺组、外敷组、针药组,针刺组给予承山、大肠俞针刺治疗,外敷组给予止痛如神汤药物外敷,针药组给予综合干预。结果与外敷组相比,针刺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P<0.01),但改善肿胀程度及缩小痔核不如外敷组(P<0.01,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外敷组,表现在缩小痔核(P<0.01,P<0.05)和减少VAS评分(P<0.05,P<0.01)、肿胀程度评分(P<0.01,P<0.05)方面。结论针刺治疗偏向于止痛,而药物外敷偏向于改善肿胀程度及缩小痔核,针药并用可协同增强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承山 大肠俞 中药外敷 止痛如神汤
下载PDF
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惠瑜 周蔚 +2 位作者 明小红 刘海潮 吴秀香 《康复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观察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口服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便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口服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便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给予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次,3次/d,持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干扰电(ICT)穴位刺激,穴位选择双侧“八髎穴”和“大肠俞穴”,频率(4000±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0 min/次,1次/d,持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功能生物刺激反馈仪测量盆底肌表面肌电;采用Laycock评分体系评估盆底肌力;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便秘症状积分评定表评估其便秘症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盆底肌表面肌电、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盆底肌表面肌电值: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前基线平静期肌电、后基线平静期肌电降低,快肌收缩期肌电、综合肌收缩期肌电及慢肌收缩期肌电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前基线平静期肌电、后基线平静期肌电明显降低,快肌收缩期肌电、综合肌收缩期肌电及慢肌收缩期肌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盆底肌力: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比较,2组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排便困难/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阻塞感等便秘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便秘 干扰电刺激 八髎穴 大肠俞穴 盆底肌力 盆底肌表面肌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针刺激大肠俞及足三里穴对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成琛 魏来 +2 位作者 谭思由 邹毅 孔高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电针(electric acupuncture,EA)刺激大肠俞及足三里穴,是否对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穴位刺激缺血再灌注... 目的探究术前电针(electric acupuncture,EA)刺激大肠俞及足三里穴,是否对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穴位刺激缺血再灌注组(AS+I/R组)、非穴位刺激缺血再灌注组(nAS+I/R组);于肝脏缺血1 h再灌注4 h后分别取其下腔静脉血及小肠标本,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浓度,Chiu's法评价HE染色后光镜下肠黏膜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D-乳酸(D-lactate,D-Lac)、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闭锁小带(ZO-1 tight junction,Z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AST、ALT浓度较高,肠黏膜损伤严重,血清D-lac、DAO浓度较高,ZO-1蛋白表达较低(P<0.05);与I/R组和nAS+I/R组比较,AS+I/R组大鼠Chiu's评分较低,血清AST、ALT浓度较低,血清D-Lac、DAO水平较低,ZO-1蛋白表达较高(P<0.05);且与I/R组比较,nAS+I/R组血清AST、ALT浓度和血清DAO水平较低,ZO-1蛋白表达较高(P<0.05)。结论EA刺激大肠俞及足三里穴,能减轻肝I/R大鼠的肠道损伤,减少菌群入血,对其肠道的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 肠道屏障功能 电针 大肠俞 足三里
下载PDF
大肠俞放射样针感相关针刺手法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卫东 吴山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通过大肠俞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确定获得放射样针感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方法:通过直刺和角度刺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肠俞,观察出现放射样针感的有无,分析采集数据。结果:198例病例1028人次中,放射样针感直刺出... 目的:通过大肠俞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确定获得放射样针感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方法:通过直刺和角度刺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肠俞,观察出现放射样针感的有无,分析采集数据。结果:198例病例1028人次中,放射样针感直刺出现128次,角度刺出现988次,2种针刺手法放射样针感出现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肠俞向上或向下25°,向内20°斜刺,深度2.0~2.5寸,容易产生放射样针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俞 针刺手法 放射样针感
原文传递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UMBAR THREE POINT NEEDLING” IN TREATMENT OF LUMBAR AND BUTTOCK DISEASES
18
作者 王黎 赖新生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Lumbar three point needling”, meaning puncturing Shenshu (BL 23), Dachangshu (BL 25) and Ciliao(BL 32) at the same time, is a commonly used acupunctur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ocrural diseases. Points suppleme... Lumbar three point needling”, meaning puncturing Shenshu (BL 23), Dachangshu (BL 25) and Ciliao(BL 32) at the same time, is a commonly used acupunctur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ocrural diseases. Points supplemented according to symptoms: Weizhong(BL 40) is supplemented for lumbar vertebra hypertrophy spondylitis; Weizhong (BL 40) and Kunlun(BL 60) supplemented for acute lumbar muscle sprain; Zhibian (BL 54), Huantiao (GB 30) and Ahshi points supplemented for nervi cluniam superior inflammation, and Sanyinjiao (SP 6) and Mingmen(GV 4) supplemented for impotence. Gauge 28 2 cun long needles are used. The needles are inserted perpendicularly into Shenshu(BL 23), Dachengshu(BL 25) and Ciliao(BL 32) to a depth of about 1.2~1.5 cun. Other supplementary points are needled and stimulated with routine manipulations, generally the reducing method is used for excess syndrome, and the reinforcing method applied to deficiency syndrome. The author, on the basis of many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 considers that “lumbar three point needling” is fair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lumbosacr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ar three point needling Shenshu(bl 23) dachangshu(bl 25) Ciliao(bl 32)
下载PDF
王艳锋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临证经验
19
作者 周希明 华航飞 王艳锋(指导)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0期1605-1606,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临床上不多见,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大腿前侧麻木、疼痛等其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王艳锋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实践,得出深刺大肠俞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借... 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临床上不多见,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大腿前侧麻木、疼痛等其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王艳锋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实践,得出深刺大肠俞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痛 大肠俞 电针 深刺 王艳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