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儿童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书香 文彩玲 +3 位作者 尚艳红 李英 彭方敏 王宇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36-837,845,共3页
目的 :探讨防治产后抑郁、促进儿童心理发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围产期门诊按单、双号随机将首诊妊娠妇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实验组 2 16名孕妇进行系统心理保健 ,包括产前、产后集体心理卫生宣教、产后情绪监测、综合性心理治... 目的 :探讨防治产后抑郁、促进儿童心理发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围产期门诊按单、双号随机将首诊妊娠妇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实验组 2 16名孕妇进行系统心理保健 ,包括产前、产后集体心理卫生宣教、产后情绪监测、综合性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 ,对对照组 183名孕妇进行一般保健。分别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定期监测两组妇女的情绪问题 ,用丹佛智能发育筛查表 (DDST)监测两组儿童的智能发育 ,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2~ 3岁家长用 )评价儿童的行为发育。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期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 (χ2 =40 3 5~ 4 81,P均 <0 0 5~ 0 0 1)和抑郁症的患病率 (3 7% / 10 3 8% ,χ2 =7,P <0 0 1)均低 ,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儿童各年龄阶段DDST结果可疑和异常的发生率 (χ2 =6 8~ 4 6,P <0 0 5~ 0 0 1)差异显著。两组儿童 2岁时行为问题发生率 ,经统计学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χ2 =16 3 ,P <0 0 1) ,儿童行为部分因子分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在儿童心理保健门诊对妇女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评定和及时的综合心理治疗 ,有利于防治产后抑郁及促进儿童心理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对照组 心理干预 发生率 理发 产妇 ddst 儿童心理 家长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应用丹佛发育筛查法评价婴幼儿发育状况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德才 季成叶 +1 位作者 孙军玲 李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09-910,共2页
目的 评价婴幼儿发育状况。方法 抽取苏州地区 1岁以内小儿 6 0 2名 ,应用丹佛发育筛查法进行测查 ,并评价其发育状况。结果 近 2 0个项目的通过率明显高于量表通过率 ,语言、个人 -社交能区尤为明显。结论 小儿发育呈发育提前的趋... 目的 评价婴幼儿发育状况。方法 抽取苏州地区 1岁以内小儿 6 0 2名 ,应用丹佛发育筛查法进行测查 ,并评价其发育状况。结果 近 2 0个项目的通过率明显高于量表通过率 ,语言、个人 -社交能区尤为明显。结论 小儿发育呈发育提前的趋势 ,各功能区发育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佛发育筛查法 婴幼儿 发育 评价
下载PDF
ESBL菌株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宏 杨卫红 谭晓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菌株在本地区的分离、分布情况 ,以利于对产ESBL细菌的监控与治疗。方法 双纸片协同试验 (DDST)检测ESBL ;K -B法药敏试验。结果  6种常见革兰氏阴性 (G-)菌产ESBL总阳性率 (14 .5 % ) ,以阴...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菌株在本地区的分离、分布情况 ,以利于对产ESBL细菌的监控与治疗。方法 双纸片协同试验 (DDST)检测ESBL ;K -B法药敏试验。结果  6种常见革兰氏阴性 (G-)菌产ESBL总阳性率 (14 .5 % ) ,以阴沟肠杆菌最高 (43.2 % ) ;产ESBL细菌来自痰标本最高 (5 7.4 % ) ;病房中神经科病房分离的产ESBL阳性率最高 (39.5 % )。其中大肠埃希氏菌、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的体外耐药率达 90 %~ 10 0 % ,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 7%~ 78% ;不产ESBL菌株对此四种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偏低 (P <0 .0 5 )。大肠、肺炎、阴沟杆菌对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菌株 (P <0 .0 5 )。其他菌株 (不动、嗜麦芽、铜绿 )由于菌株数太少 ,无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研究应做长期统计。结论 DDST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出产ESBL菌株 ;三代头孢的长期和大量应用是产生ESBL菌的主要原因 ,应用亚胺培南治疗产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BL ddst 药敏试验 Β-内酰胺酶 检测
下载PDF
0~3岁儿童丹佛智能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克凤 姜蓓 裴晶晶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10期1037-1038,共2页
丹佛智能筛查(DDST)通过筛查儿童的语言能力、手眼协调性、四肢活动能力等,可早期发现婴幼儿发育迟缓或异常的可能性,是0~6岁儿童发育筛查最简捷可靠的方法。为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探讨影响智能发育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本次研究。
关键词 筛查结果 影响因素 儿童 丹佛智能筛查 语言能力 ddst 活动能力 发育迟缓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F-VEP变化及其与BAEP、DDST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舜年 贲晓明 +3 位作者 李佩红 夏振炜 李云珠 俞善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8,共2页
在测定30例正常新生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基础上,测定3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F-VEP,并对其中部分患儿进行同期BAEP测定与远期DDSP随访。结果显示:日龄1~7天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败血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F-VEP变... 在测定30例正常新生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基础上,测定3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F-VEP,并对其中部分患儿进行同期BAEP测定与远期DDSP随访。结果显示:日龄1~7天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败血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F-VEP变化显著,F-VEP与BAEP、DDST异常一致率分别为65%、21%。本文结果提示: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神经毒性敏感性在视觉神经类同于听觉神经,应及早干预、并注意远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F-VEP BAEP ddst
下载PDF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DDST传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培消 窦高奇 +1 位作者 高俊 陈盈 《通信技术》 2018年第5期1021-1025,共5页
针对猝发通信要求信号空中暴露时间尽可能短的问题,设计采用数据依赖的叠加训练(DDST)方案实现猝发通信信道估计。该方案将训练序列与预处理后的信息数据进行叠加,可去除原数据帧中的训练时间开销,从而减少信号电磁波在空间中的暴露时间... 针对猝发通信要求信号空中暴露时间尽可能短的问题,设计采用数据依赖的叠加训练(DDST)方案实现猝发通信信道估计。该方案将训练序列与预处理后的信息数据进行叠加,可去除原数据帧中的训练时间开销,从而减少信号电磁波在空间中的暴露时间,提高猝发通信的隐蔽性和抗截获能力。此外,采用YunSDR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该方案在有效去除训练时间开销的同时,保持了原有时分复用(TDM)训练方案的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ddst YunSDR平台 猝发通信
下载PDF
8月龄儿童2403例智力筛查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晓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德胜地区小儿智力筛查的分析,了解该地区小儿智力发育情况,制定本地区相应管理措施。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地区2009年~2011年8月龄正常儿童和高危儿童的DDST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9年~2011年3年间,共筛查了240... 目的通过对德胜地区小儿智力筛查的分析,了解该地区小儿智力发育情况,制定本地区相应管理措施。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地区2009年~2011年8月龄正常儿童和高危儿童的DDST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9年~2011年3年间,共筛查了2403例,发育迟缓检出率低(2.91%。);高危儿童发育迟缓的检出率明显高出正常儿童(分别为10.34%。及1.89%。),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O.01)。结论我地区要控制o~6岁儿童的智能发育迟缓,关键是降低高危新生儿的发生率,做好孕产期的保健,是我地区今后保健工作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月龄儿童 ddst 分析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Disk Potentiation Test (DPT) and Double Disk Synergy Test (DDST) for The Detection of Metallo-β-Lactamases (MBLs)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Bangladesh
8
作者 Sumon Kumar Das Afzal Sheikh +4 位作者 Nikhat Ara Suma Mita Biswas Abhinandan Chowdhury Fatimah Az Zahra Chaman Ara Keya 《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23年第4期609-626,共18页
Objective: Increasing the emergence of Metallo-β-lactamase (MBL) producing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their dexterous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demands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 Objective: Increasing the emergence of Metallo-β-lactamase (MBL) producing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their dexterous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demands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a suitable method to promptly detect MBL-producing gram-negative bacteria. Methods: A total of 103 gram-negative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from various clinical samples at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Dhaka city. MBL producers were detected by two phenotypic methods, the Disk Potentiation Test (DPT) and the Double Disk Synergy Test (DDST) based on β-lactam chelator combinations where EDTA/SMA has been used as an inhibitor and Imipenem, Ceftazidime as substrates. Results: 103 isolates which were identified as Escherichia coli spp, Klebsiella spp, Pseudomonas spp, Acinetobacter spp, Proteus spp, Providencia spp were found to be multidrug-resistant in antibiogram test. Isolates showed complete resistance (100%) to Imipenem, Meropenem, and Amoxiclav. The highest carbapenem-resistant etiological agents were Acinetobacter spp 40 (38.8%) followed by Pseudomonas spp 27 (26.2%), Klebsiella spp 26 (25.2%), Escherichia coli 8 (7.8%), Proteus spp 1 (1%) and Providencia spp 1 (1%). DPT method detected significantly (p = 0.000009) a higher number of MBL-producers (Imipenem with 0.5 M EDTA n = 61, 59.2% & Ceftazidime with 0.5 M EDTA n = 56, 54.4%) compared to the DDST method (Imipenem -0.5 M EDTA n = 43, 41.7%, Imipenem – SMA n = 38, 36.9% & Ceftazidime -0.5 M EDTA n = 15, 14.6%). Conclusion: Pieces of evidence suggest that DPT is a more sensitive method than DDST and could be recommended for identifying MBL-producing bacteria in Bangladeshi hospitals for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to reduce time constraints and treatment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k Potentiation Test (DPT) Double Disk Synergy Test (ddst) Metallo-β-Lactamase (MBL) Sodium Mercaptoacetate (SMA) and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
下载PDF
Prevalence and Resistance Pattern of <i>Pseudomonas aeruginosa</i>Isolated from Surface Water 被引量:1
9
作者 Marufa Nasreen Animesh Sarker +2 位作者 M. A. Malek Md. Ansaruzzaman Mahububur Rahman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5年第1期74-81,共8页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frequently foun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samples. The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isolates has become an alarming concern for both patie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frequently foun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samples. The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isolates has become an alarming concern for both patient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record prevalence of P. aeruginosa in surface water of Dhaka city and to screen their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 The study was also extended to typing of resistant isolates according to 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 production. Hereby, Kirby-Bauer method was applied to test antibiotic sensitivity according to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Then, the Ampicillin resistant isolates were screened for ESBL production by Double Disk Synergy Test (DDST). In these prospects, 52 water samples were tested, of which 32 were found positive for P. aeruginosa isolates. Hundred percent of the positive isolates were found to Ampicillin (AMP) resistant followed by 93.7% to both Tetracycline and Gentamycin and 71.8% to Co-triimoxazole. P. aeruginosa is completely susceptible to third generation antibiotics ciprofloxacin, Imipenem and Aztreonam followed by moderately susceptible to Polymyxin-B (78.2%) and Colistin (87.5%). According to DDST, all of the susceptible isolates were found positive for AMC type beta-lactamase production. It is evident from this study that the surface water is contaminated with antibiotic resistant P. aeruginosa and that through the water systems antibiotic resistance can be transferred to humans and animals. So, appropriate and rationale use of antibiotic should be applied to minimize 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 isolates to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AERUGINOSA BETA-LACTAMASE ddst MULTIDRUG Resistant
下载PDF
基于DDST频域能量最大化的频偏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宗山 李小民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
数据依赖叠加训练序列(Data-Dependent Superimposed Training,DDST)常用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信道估计中,由叠加训练序列和数据依赖序列组成,与信息序列并行发送,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 数据依赖叠加训练序列(Data-Dependent Superimposed Training,DDST)常用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信道估计中,由叠加训练序列和数据依赖序列组成,与信息序列并行发送,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依赖叠加训练序列的OFDM载波频偏估计方法。叠加训练序列的周期性使其DFT能量间隔分布在特定的频点上,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频偏估计,只有得到正确的频偏估计时,这些特定频点的能量才得到最大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在不降低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有着较好的频偏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频偏估计 ddst DFT
下载PDF
儿童丹佛发育筛查临床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春萍 吴丽慧 +1 位作者 留佩宁 叶玲华 《上海护理》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了解丹佛发育筛查 (DenverDevelopmentScreeningTest,DDST)的临床应用情况 ;探讨智力低下的原因。方法 对 72 7例 0岁~ 6岁儿童做DDST筛查。结果 为≥ 2岁儿童做DDST比例与 <2岁儿童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DDST智... 目的 了解丹佛发育筛查 (DenverDevelopmentScreeningTest,DDST)的临床应用情况 ;探讨智力低下的原因。方法 对 72 7例 0岁~ 6岁儿童做DDST筛查。结果 为≥ 2岁儿童做DDST比例与 <2岁儿童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DDST智测的异常和可疑 ,男女相似 ;受试者中无特殊病史的占 2 6 3% ,异常和可疑为 2 8 4 % ;智测儿童中缺乏应有教养的占 33 1% ,其智测异常和可疑为6 8 5 % ;文盲与非文盲父母所生的小儿智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DST作为婴幼儿智测的筛查手段具有普及意义 ;缺乏应有的教养是小儿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智力低下 调查 丹佛发育筛查 临床应用 教养 ddst 正常行为模型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基于DDST的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
12
作者 董磊 卿朝进 +2 位作者 余旺 蔡斌 杜艳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第23期27-29,共3页
为提高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的精度且不增加系统频谱开销的情况下,在基于数据相关叠加训练序列方案(Data-De⁃pendent Superimposed Training,DDST)中加入降噪处理。发送端将导频与发送数据采用DDST方式叠加;接收端对估计的信道状态信息(Ch... 为提高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的精度且不增加系统频谱开销的情况下,在基于数据相关叠加训练序列方案(Data-De⁃pendent Superimposed Training,DDST)中加入降噪处理。发送端将导频与发送数据采用DDST方式叠加;接收端对估计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进行降噪处理,随后进行信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DDST系统中加入降噪处理能有效改善信道估计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信号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st 信道估计 降噪 信号检测
下载PDF
397名碘缺乏病区儿童DDST测试结果分析
13
作者 陈豪敏 王羽 +10 位作者 郑合明 柯庚寅 刘玉娥 李小烽 王华钦 韩旻雁 王传超 韩天雷 郭升起 李世鉴 张昭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共2页
在采用碘盐防治措施的碘缺乏病区,对397名6岁以下儿童作DDST测定,结果表明:DDST结果正常者占85.1%,异常和可疑者占7.8%,不合作者占7.1%。对DDST结果异常和可疑的31名儿童进一步作Gese11测定,智力发育商低于正常者29名,占93.4%,DDST... 在采用碘盐防治措施的碘缺乏病区,对397名6岁以下儿童作DDST测定,结果表明:DDST结果正常者占85.1%,异常和可疑者占7.8%,不合作者占7.1%。对DDST结果异常和可疑的31名儿童进一步作Gese11测定,智力发育商低于正常者29名,占93.4%,DDST假阳性比例占6.6%,说明DDST信度较强。DDST与Gese11智力发育测定法两者的测试能区相近,结合使用,可以很快在婴幼儿群体中对智力发育落后者做出定性定量诊断,建议在碘缺乏病防治研究中推广这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儿童 智力发育商 ddst
下载PDF
性别与早产对通州区8~12月龄婴儿发育影响的交互作用研究
14
作者 冯保雯 黄玥 +5 位作者 陈春屹 曲雪琪 刘美岑 王银平 梅楚楚 周虹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8~12月龄婴儿发育状况,探索婴儿发育状况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性别与早产因素对婴儿发育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常规保健的8~1...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8~12月龄婴儿发育状况,探索婴儿发育状况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性别与早产因素对婴儿发育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常规保健的8~12月龄婴儿发育的相关资料,采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中文版)进行婴儿发育评估,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婴儿发育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模型探索性别和早产因素对婴儿发育的交互作用。结果2013—2017年间共有42583例8~12月龄婴儿进行DDST筛查,剔除“无法解释”的7例,DDST筛查可疑/异常比例为2.7%(1161/42576)。婴儿性别为男(调整OR:1.3,95%CI:1.2~1.5)、早产儿(调整OR:2.9,95%CI:2.2~3.8)、低出生体重儿(调整OR:2.3,95%CI:1.6~3.1)在调整了所有纳入单因素分析的变量后仍然是DDST筛查可疑/异常的独立预测因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婴儿性别为男和婴儿为早产儿对婴儿DDST筛查可疑/异常的交互作用的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1.2、交互作用归因比(AP)为21.1%、交互作用指数(S)为1.3,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但未发现相乘交互作用(OR=1.1,95%CI:0.7~1.6)。结论性别为男、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8~12月龄婴儿DDST筛查可疑/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婴儿性别与早产因素对婴儿发育存在相加交互作用,没有发现相乘交互作用。未来,早产儿特别是早产男童的发育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ddst 婴儿 性别 早产 交互作用
下载PDF
64名3岁幼儿应用丹佛发育筛查测试的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海霞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06年第3X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幼儿园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特点,为开展早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所幼儿园64名3岁儿童进行丹佛发育筛查测试(DDST)。结果:大动作项目的通过率比精细动作的通过率低;语言发育表现为幼儿对生活环境和物质特点的认识不足,语言表... 目的:探讨幼儿园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特点,为开展早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所幼儿园64名3岁儿童进行丹佛发育筛查测试(DDST)。结果:大动作项目的通过率比精细动作的通过率低;语言发育表现为幼儿对生活环境和物质特点的认识不足,语言表达不丰富。结论:早期教育中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选择玩具,促进他们动作和动手能力的发育;要经常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鼓励他们模仿说话,促进语言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发育 ddst 早期教育 幼儿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金贤 程志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对81例住院HIE患儿的病因、阿氏评分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于10.5月至5.5岁时进行随访,详细地询问出院后的病史,全面体检与DDST智能测试。然后将有关因素与产生后遗症及DDST不正常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宫内慢性... 对81例住院HIE患儿的病因、阿氏评分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于10.5月至5.5岁时进行随访,详细地询问出院后的病史,全面体检与DDST智能测试。然后将有关因素与产生后遗症及DDST不正常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宫内慢性缺氧、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一周后临床症状未消失、5分钟后阿氏评分低于6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ddst 后遗症
下载PDF
育龄妇女孕前口服碘化油对其子代身心发育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豪敏 王羽 +13 位作者 郑合明 柯庚寅 刘玉娥 李小烽 王传刚 王华钦 韩闵雁 杜正旺 韩天雷 张昭 郭升起 武安霞 袁海 赵启亭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7年第4期189-192,共4页
在碘缺乏病重病区对育龄妇女孕前一次口服200mg、100mg碘油丸或碘油微型胶囊后,利用双盲法观察了子代的身心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育龄妇女孕前一次口服200mg碘油制剂后,其子代智力落后比例显著低于孕前一次口服1... 在碘缺乏病重病区对育龄妇女孕前一次口服200mg、100mg碘油丸或碘油微型胶囊后,利用双盲法观察了子代的身心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育龄妇女孕前一次口服200mg碘油制剂后,其子代智力落后比例显著低于孕前一次口服100mg碘油的育龄妇女所生子女和对照组;2、体格和骨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3、育龄妇女孕前口服碘油对其子代身心发育的影响受剂量的影响,不受剂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育龄妇女 碘油 智力低下 ddst 发育商
下载PDF
4月龄婴儿丹佛发育筛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娅娜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2001年第2期80-82,共3页
我区地处北京高科技园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婴儿父母的文化水平较高,对于新知识,新的科学育儿理念较易接受.为了解本地区婴儿的智能发育情况,我们用丹佛氏发育筛查法(简称DDST)对187名4月龄婴儿的智能发育进行检查.
关键词 婴儿 丹佛氏发育筛查法 ddst
下载PDF
一种基于DDST的频域能量最小化OFDM频偏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宗山 李小民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9期26-28,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依赖叠加训练序列的OFDM载波频偏估计方法。叠加训练序列的周期性使其DFT能量间隔分布在特定的频点上,为了减小信息序列对叠加训练序列的影响,引入数据依赖序列使信息序列DFT在这些特定频点上为零,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依赖叠加训练序列的OFDM载波频偏估计方法。叠加训练序列的周期性使其DFT能量间隔分布在特定的频点上,为了减小信息序列对叠加训练序列的影响,引入数据依赖序列使信息序列DFT在这些特定频点上为零,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频偏估计,只有得到正确的频偏估计时,这些旋转后的信息序列在这些特定频点的能量才得到最小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在不降低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有着较好的频偏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频偏估计 数据依赖叠加训练序列 信息序列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诊断及随访(附60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思齐 李钢洲 +2 位作者 刘克明 陈修添 官希吉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2年第6期244-245,285+243,共4页
本文通过对60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颅内出血及30例正常对照作头颅CT检查及远期体格智能发育随访,探讨诊断结果与临床表现及预后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颅内出血部位及程度与原发病及胎龄有关,出血广泛并有HIE者,CT复查可有脑萎缩表现并... 本文通过对60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颅内出血及30例正常对照作头颅CT检查及远期体格智能发育随访,探讨诊断结果与临床表现及预后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颅内出血部位及程度与原发病及胎龄有关,出血广泛并有HIE者,CT复查可有脑萎缩表现并远期智能发育不良;单纯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自行吸收,CT复查正常,共精神运动发育不受影响。故认为CT检查可作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时实际可靠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HIE CT ddst 随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