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LA-4(AT)n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侯红红 贺改涛 +1 位作者 刘丽 黄燕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AT)n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6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普查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AT)n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6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普查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ABI3130xl测序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对第4外显子3'端的AT重复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微卫星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的分布。结果 1微卫星(AT)n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共检出等位基因19种,AT重复次数5~34不等,当AT重复次数为16时,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OR=2.115,95%CI:1.049~4.267);2微卫星(AT)n按有无肾脏损害分层:各等位基因频率在有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HSPN)组与无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NHSPN)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微卫星(AT)n按性别分层:当AT重复次数为15时,等位基因频率在男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OR=0.210,95%CI:0.055~0.805)。结论 CTLA-4(AT)n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病相关,AT基因重复次数为16时可能为HSP发病的易感基因,重复次数为15时可能为女性HSP患儿发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过敏性紫癜 儿童
下载PDF
CTLA-4+49A>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冬 赵金鹏 孙岩岩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49位点A>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248例(疾病组)、结直肠腺瘤患者38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49位点A>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248例(疾病组)、结直肠腺瘤患者380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检测CTLA-4+49位点基因型。结果疾病组CTLA-4+49位点出现GG纯合子或至少出现1个G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携带CTLA-4+49A/A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CTLA-4+49G/G基因型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为OR=3.684(95%CI:1.670~8.128);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几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49A>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对结直肠癌进展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 多态性
原文传递
CTLA-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粤西汉族人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铭 郭中秋 +2 位作者 周飞 吴美芬 武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8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CTLA-4(AT)n]与湛江沿海地区汉族人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收取2006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确诊为Graves病(Graves'd...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CTLA-4(AT)n]与湛江沿海地区汉族人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收取2006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确诊为Graves病(Graves'disease,GD)102例和正常对照组10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SSLP)确定CTLA-4基因第4外显子3'末端AT重复序列的基因型。结果:CTLA-4基因3'末端微卫星位点有20个等位基因,G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之间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LA-4(AT)n多态性可能与GD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基因多态性 GRAVES病 遗传
原文传递
CTLA-4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
4
作者 郭义峰 范昱 +1 位作者 邱建新 刘永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635-638,共4页
目的了解和评价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T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CTLA-4)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位点-1722T/C、-1661A/G、-318C/T、+49A/G、+6230G/A对肾移植近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测序法对上海市... 目的了解和评价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T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CTLA-4)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位点-1722T/C、-1661A/G、-318C/T、+49A/G、+6230G/A对肾移植近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测序法对上海市器官移植中心167例首次尸体肾移植受者进行CTLA-4-1722T/C、-1661A/G、-318C/T、+49A/G、+6230G/A位点检测。结果①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167例。肾移植受者4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6.9%,第1次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术后5-140天,所有急性排斥反应经过抗排斥治疗均能逆转。②排斥组和非排斥组比较CTLA-4各个位点分布不同,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型为-1722TT。③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检测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等位基因为-1722T。结论CTLA-4中基因型-1722TT等位基因-1722T与肾移植受者近期急性排斥反应有关,可能为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差异表达基因CTLA-4、IL-10和IL-17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郝健亨 陈浩 +5 位作者 高艳 徐慧超 高玉亭 苗宇船 郝慧琴 刘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选用Agilent-085631芯片筛选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差异表达基因,并观察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探讨SS-d治疗AIH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0... 目的·选用Agilent-085631芯片筛选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差异表达基因,并观察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探讨SS-d治疗AIH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0只,分为芯片组(n=8)和SS-d治疗机制组(n=32)。芯片组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每组n=4),12 h后处死,进行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采用q RT-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SS-d治疗机制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处理同芯片组)、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参照文献及预实验结果,分别按2.5和5.0 mg/kg剂量腹腔注射SS-d,8 h后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Con A)(每组n=8)。12 h后收集小鼠静脉血及肝脏总蛋白、总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17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CTLA)-4蛋白的表达量,q RT-PCR技术检测IL-10、IL-17和CTLA-4 m RNA表达量。结果·共筛查差异表达基因11 512个(上调5 189个,下调6 323个),与138条信号通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IL-10、IL-17及CTLA-4的q 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筛查结果一致。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GPT、GOT含量升高;IL-17 m RNA表达量升高,IL-10 mRNA和CTLA-4 mRNA表达量降低;血清IL-17含量升高,血清IL-10含量降低,肝组织CTLA-4蛋白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小鼠血清GPT、GOT含量降低;IL-17 mRNA表达量降低,IL-10 mRNA和CTLA-4 mRNA表达量升高;血清IL-17含量降低,血清IL-10含量升高,肝组织CTLA-4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多条信号通路参与AIH的发病,而SS-d可通过调节IL-10、CTLA-4、IL-17的表达,改善AIH小鼠肝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柴胡皂苷-D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CTLA-4基因外显子1A/G^(49)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娈 王斐 +1 位作者 马瑞欣 于宏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 A- 4)基因外显子 1的 49位点 A/G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技术分析 12 2例自身免疫甲状腺病患者 ,其中 Graves...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 A- 4)基因外显子 1的 49位点 A/G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技术分析 12 2例自身免疫甲状腺病患者 ,其中 Graves’病 (GD) 87例 ,桥本甲状腺炎 (HT) 35例 ,84例健康对照的 CTL A- 4基因外显子 1的 49位点基因型。采用 EL ISA技术检测 AITDs患者甲状腺功能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和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 Ab)。结果 AITDs患者 CTL A- 4/G49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0 1,其中 GD组 P<0 .0 0 0 1,HT组 P<0 .0 1) ;GD、HT组按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 CTL A- 4/G49等位基因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L A- 4基因外显子 1G49等位基因与 AITDs显著相关 ;GD、HT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s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 基因多态性 基因外显子
下载PDF
参地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外周单个核细胞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茅燕萍 王亿平 +6 位作者 陈成 张磊 魏玲 任克军 金华 王东 章雪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于脾肾亏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外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外周单个核细胞B7-1(CD80)水平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探讨参地颗粒对CGN患者的CTL...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于脾肾亏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外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外周单个核细胞B7-1(CD80)水平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探讨参地颗粒对CGN患者的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脾肾亏虚型CG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另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参地颗粒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外周血B7-1、IL-2、IL-6、IFN-γ及尿B7-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1)治疗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3例,最终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完成试验。(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55.56%,临床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62.96%,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疾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各个时点,对照组的24hUPr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组在治疗8周、12周后的24hUPr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其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2水平均较正常组下降,IL-6、IFN-γ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IL-6、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 <0.05)。(6)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和尿B7-1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GN患者体内CTLA-4/B7-1信号系统存在紊乱,引起Th1/Th2细胞失衡,造成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脾肾亏虚证 参地颗粒 ctla-4 B7-1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CTLA-4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多态性导致的无效转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毛海婷 王雄彪 +1 位作者 张玲 顾洪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7-262,共6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的表达状况及由CTLA -4基因启动区多态性导致的不同遗传易感性机制。方法 ELISA法测定MG患者血清中sCTLA 4的水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用于检测启动区 1772...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的表达状况及由CTLA -4基因启动区多态性导致的不同遗传易感性机制。方法 ELISA法测定MG患者血清中sCTLA 4的水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用于检测启动区 1772、16 6 1位点的多态性;转录因子NF- 1和c -EBPβ结合位点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得以验证。结果 MG患者血清sCTLA 4的表达水平与等位基因的突变相关,携带T→C -1 772 突变基因的患者可表达高水平的sCTLA -4。TC -1 772 基因型的频率在MG患者尤其是胸腺瘤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 -1 6 6 1 等位基因和GG -1 6 6 1 基因型的频率在MG患者则显著降低。当 1772位点的等位基因是T而非C时,存在转录因子NF- 1结合位点;同样,当 16 6 1位点的等位基因是G而非A时,存在转录因子c -EBPβ结合位点,刀豆蛋白A(ConA)、植物血凝素(PHA)能促进NF -1和c- EBPβ的这种位点特异性转录活性。结论 MG患者CTLA 4表达异常,启动区C T 1 772 和A G 1 6 6 1 多态性可导致无效转录,T→C 1 772 的突变能影响基因的剪接,干扰蛋白的表达和功能,阻止了负性调节信号的传递而致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患者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无效 性导 Sctla-4 表达及 C/EBPΒ 等位基因 ELISA法 结合位点 NF-1 转录因子 遗传易感性 基因启动区 位点特异性 植物血凝素 表达状况 免疫沉淀
原文传递
T调节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颜兵 刘辉 +1 位作者 游俊浩 李方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结直肠癌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T调节淋巴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关键一环。然而不同于其他实体肿瘤的研究结论,目前对于T调节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包括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在肿瘤组织内的不同部位、肿瘤组... 结直肠癌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T调节淋巴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关键一环。然而不同于其他实体肿瘤的研究结论,目前对于T调节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包括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在肿瘤组织内的不同部位、肿瘤组织与外周血、肿瘤不同区域引流淋巴结中的存在状态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等均存在不一致结论。临床上,针对PD-1/PDL-1和CTLA-4靶点免疫治疗的成功为以T调节淋巴细胞为着眼点的抗肿瘤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结合T调节淋巴细胞在结肠癌中的相关研究结论,未来在此领域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调节淋巴细胞 细胞毒T细胞相关抗原-4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康 钟小娟 +2 位作者 袁火忠 李燕 黄兴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4488-4494,共7页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的负性调控因子,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而PD-1抑制剂则可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较其他治疗手段而言,PD-1抑制剂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的负性调控因子,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而PD-1抑制剂则可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较其他治疗手段而言,PD-1抑制剂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其仍然存在不足,即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癌症患者对PD-1抑制剂治疗是无效的。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可改善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有效率。联合治疗包括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放疗、化疗、癌症疫苗和其他癌症治疗方法。FDA已批准了PD-1抑制剂联合CTLA-4阻断剂治疗,其抗肿瘤效率与肿瘤微环境以及免疫相关因子有关,但关于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对肿瘤阳性响应率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本文将综述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PD-1抑制剂联合其他治疗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抗体(ctla-4)
下载PDF
基于GEO和TCGA数据库筛选恶性胸膜间皮瘤免疫治疗疗效预测关键基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明光 齐晓光 徐海军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35-139,I0007,共6页
目的探索免疫治疗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中免疫疗效相关关键分子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纳入GEO数据库中GSE117358的表达谱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是否对免疫治疗是否有效分为两组:免疫... 目的探索免疫治疗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中免疫疗效相关关键分子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纳入GEO数据库中GSE117358的表达谱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是否对免疫治疗是否有效分为两组:免疫治疗反应组和免疫治疗无反应组,同时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其次,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生物学行为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在生物学行为中的重要模块及关键基因,并对关键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进行整合分析验证。结果在免疫治疗反应组(12个样本)及免疫治疗无反应组(12个样本)中共筛选出1025个差异基因,相对于免疫治疗无反应组,在免疫治疗反应组中有782个上调和243个下调基因。GO和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受体通路、细胞黏附通路、T细胞受体通路及NFkappa B信号通路等;在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中,筛选出节点度最高的10个核心基因包括Tnf,Il6,Ptprc,Csf2,Cd86,Cxcl9,Sell,Cxcr3,Ccl2,Cd40。TCGA数据库整合分析显示,Tnf,Il6,Cd86,Cxcl9,Sell,Cxcr3,Cd40等疗效相关关键基因在肉瘤样胸膜间皮瘤中呈现相对高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心基因Tnf,Il6,Ptprc,Csf2,Cd86,Cxcl9,Sell,Cxcr3,Ccl2,Cd40有望成为预测MPM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胸膜 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 免疫治疗 生物信息学 TCGA数据库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下载PDF
中国人群CTLA-4基因第49位点和CT60位点多态性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涛 侯海峰 +1 位作者 李群伟 顿爱社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disease,GD)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49位点A/G(A49G)和3′非翻译区A/G(CT60)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disease,GD)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49位点A/G(A49G)和3′非翻译区A/G(CT60)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国内外关于中国人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A49G和CT60位点多态性与GD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严格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所需文献原始数据,用RevMan5.3软件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Egger′s线性回归检验,分别统计描述基因频率模型(G vs A)、共显性模型(GG vs AA)、显性模型(GG+AG vs AA)、隐性模型(GG vs AG+AA)的合并OR值及95%CI。结果入选文献25篇,中文16篇,英文9篇。CTLA-4基因A49G多态性的基因频率模型、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合并OR值(95%CI)分别是1.94(1.67-2.25)、3.93(2.84-5.45)、2.69(2.07-3.50)、2.09(1.73-2.53);CTLA-4基因CT60位点多态性的基因频率模型、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合并OR值(95%CI)分别是1.38(1.26-1.51)、1.61(1.28-2.03)、1.58(1.26-1.97)、1.40(1.26-1.56)。结论 GD病与CTLA-4基因A49G和CT60位点多态性有关,且为正相关,即两位点多态性是GD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病)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中国人
原文传递
CTLA-4基因多态性与粤西汉族人Graves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中秋 陈晓铭 +1 位作者 吴平 武革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外显子1+49A/G位点和启动子-318位点多态性与粤西汉族人Graves病(GD)发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102例GD患者与100例正常对照组CT...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外显子1+49A/G位点和启动子-318位点多态性与粤西汉族人Graves病(GD)发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102例GD患者与100例正常对照组CTLA-4基因的外显子1+49位点A/G及启动子-318位点C/T多态性。结果GD组外显子1+49A/G位点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GD组有家族史者外显子1+49A/G位点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GD组无家族史者(P<0.01);GD组启动子-318位点的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49A/G位点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可能是粤西汉族人GD的易感因素,尤以具有家族史的易感性更明显;启动子-318位点多态性与粤西汉族人GD的遗传易感性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格雷夫斯病 多态现象 遗传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飞霞 冯文焕 +5 位作者 蒋磊 汪大望 权金星 章海凌 朱虹 章惺惺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对Graves病(GD)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甲状腺药物的疗效关系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raves病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效果及其停药后是否复发分为A组(... 目的:对Graves病(GD)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甲状腺药物的疗效关系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raves病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效果及其停药后是否复发分为A组(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组)与B组(难治性或易复发组)。应用PCR技术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bvI来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分析其基因表型、基因频率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难治性或易复发的GD患者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频率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的GD患者,而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频率则明显低于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的GD患者。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表现为GG基因型可能是Graves病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疗效差及甲亢易复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sCTLA-4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荃沁 蒋敬庭 吴昌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038-1042,共5页
调节性T细胞(Treg)在保持免疫反应平衡、调节免疫反应中有重要作用。转录因子Foxp3被认为是Treg细胞的标志性分子。在恶性肿瘤中,Treg被认为参与了宿主免疫系统的肿瘤免疫逃避,与不同肿瘤患者较差的生存结局有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 调节性T细胞(Treg)在保持免疫反应平衡、调节免疫反应中有重要作用。转录因子Foxp3被认为是Treg细胞的标志性分子。在恶性肿瘤中,Treg被认为参与了宿主免疫系统的肿瘤免疫逃避,与不同肿瘤患者较差的生存结局有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在T细胞免疫反应中起负向调控作用。CTLA-4还能以溶解形式(s CTLA-4)存在于机体循环中,调节免疫环境稳定。CTLA-4和Treg功能上的重叠共同影响了免疫调节过程,其相互作用尚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调节性T细胞 肿瘤治疗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成人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洪光 刘鹏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96-397,46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3例LADA患...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3例LADA患者、3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进行CTLA-4A/G多态性检测。结果LADA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G49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T2DM组(P<0.01),主要表现为基因型G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1.3×10-2)和T2DM组(P=3.4×10-2),基因型AG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T2DM组(P=3.3×10-2),基因型AA显著降低正常对照组(P<0.01)和T2DM组(P<0.01)。结论CTLA-4基因A/G49多态性与LADA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原文传递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露 粘烨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5-753,共9页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性免疫细胞,在调控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增加体内Treg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目前,...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性免疫细胞,在调控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增加体内Treg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目前,基于Treg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法包括过继输注Treg、体内扩增Treg和利用抗原特异性Treg。本文对Treg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基础实验最新研究进展及国内外与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的Treg临床实践进行综述,并对Treg治疗未来的挑战与发展进行展望,旨在揭示Treg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探讨Treg治疗策略的优势和局限性,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Treg) 器官移植 细胞疗法 白细胞介素-2 嵌合抗原受体(CAR)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CTLA-4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江南地区汉族人群SLE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媛媛 杨晓惠 +6 位作者 孔令杰 高淑娜 江峰 付朝伟 王宝涛 许爱娥 孟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按临床表型和基因型、...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按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单倍型对120例女性SLE病人分组,分析基因与表型的相关性。结果-1722T〉C位点-3、18C〉T位点及单倍型与SLE各器官损害无关(P〉0.05)。在抗SSA抗体阳性患者中,-1722T〉C位点TT基因型的频率升高(P=0.020,OR=5.26,95%CI:1.30~21.32)。抗RNP抗体阳性患者中,-318C〉T位点CT与TT合并基因型的频率降低(P=0.016,OR=0.16,95%CI:0.04~0.71)。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P〈0.05),且在抗SSA抗体阳性患者中,T-C单倍型频率升高(P=0.014,OR=1.90,95%CI:1.14~3.18),C-C单倍型频率降低(P=0.028,OR=0.55,95%CI:0.32~0.94);而在抗RNP抗体阳性患者中,T-T单倍型频率降低(P=0.029,OR=0.20,95%CI:0.05~0.85)。结论在江南地区汉族人群中,CTLA-4基因-1722T〉C位点与抗SSA抗体的产生相关,-318C〉T位点与抗RNP抗体的产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表型
下载PDF
CTLA4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昊 汤正好 +2 位作者 臧国庆 奚敏 余永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651-652,共2页
目的:探讨CTLA4对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根据已公布的CTLA4核酸序列,设计并合成CTLA4 siRNA,转染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并观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指数的变化。结果:用CTLA4特异siRNA转染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CTLA4对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根据已公布的CTLA4核酸序列,设计并合成CTLA4 siRNA,转染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并观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指数的变化。结果:用CTLA4特异siRNA转染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指数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CTLA4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小干扰RNA(siRNA)
下载PDF
斑秃与CTLA-4基因外显子1 A/G49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西克 高顺强 +3 位作者 张国强 苗国英 张健慧 李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第49位点A/G多态性是否与斑秃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56例斑秃患者和124例正常对照者的CTLA-4基因外显子1的第49位点进...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第49位点A/G多态性是否与斑秃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56例斑秃患者和124例正常对照者的CTLA-4基因外显子1的第4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斑秃患者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第49位点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8,P>0.05);斑秃患者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第4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6,P>0.05)。结论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第49位碱基A→G多态性与斑秃的发病可能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