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白林》的道德地理与国家认同
1
作者 何荣钰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莎剧《辛白林》隐含地指涉着詹姆斯一世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计划,学界对此进行讨论时常聚焦于不列颠与罗马的和解剧情,未能就剧中的四个地点与联合计划之间的可能关联进行综合审视,难以回应长期以来对于该剧的矛盾性的责难。詹姆斯一世... 莎剧《辛白林》隐含地指涉着詹姆斯一世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计划,学界对此进行讨论时常聚焦于不列颠与罗马的和解剧情,未能就剧中的四个地点与联合计划之间的可能关联进行综合审视,难以回应长期以来对于该剧的矛盾性的责难。詹姆斯一世的联合计划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是地理差异生成的道德偏见。《辛白林》围绕伦敦王宫、罗马、威尔士山野、密尔福德上演剧情,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以毒药和污秽赋予前两个地点以消极的道德含义,以英雄主义与和平美德赋予后两个地点积极的道德寓意,由此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与联合计划支持者之间的认同对话,彰显美德对构建国家认同可能具有的形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莎士比亚 《辛白林》 道德地理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辛白林》中的旅行:两性、政治、民族冲突的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薇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7,共8页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辛白林》中有大量的旅行,从行动情态来看,有主动旅行、被动旅行;从旅行的原因来看,有流放之旅、打赌之旅、爱情之旅、报复之旅、避难之旅、谈判之旅、战争之旅、赎罪之旅。从旅行所反映的本质来看,有两性之争、王位...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辛白林》中有大量的旅行,从行动情态来看,有主动旅行、被动旅行;从旅行的原因来看,有流放之旅、打赌之旅、爱情之旅、报复之旅、避难之旅、谈判之旅、战争之旅、赎罪之旅。从旅行所反映的本质来看,有两性之争、王位之争、民族之争;两性冲突、政治冲突和民族冲突导致了旅行,旅行又缓解了诸种矛盾。从主题来说,"旅行"拓展了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从戏剧功能来说,"旅行"这一行动元是该剧场景转换的内推力,它扩大了场面,丰富了戏剧冲突,构成了戏剧的循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白林 旅行 性别冲突 政治冲突 民族冲突
原文传递
从莎士比亚谈到蒲松龄——《辛白林》与《霍生》文本互涉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辜美高 《蒲松龄研究》 2016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本文所做莎士比亚《辛白林》与蒲松龄《霍生》的文本比较,似乎很不对称,一个为英文完整的5幕剧,一个为中文极短的文言笔记,但是当我们深入挖掘背景资料,发现将两者加以比较,可以更清楚看出其题旨,具有相当的比较意义。两个作品,在不同... 本文所做莎士比亚《辛白林》与蒲松龄《霍生》的文本比较,似乎很不对称,一个为英文完整的5幕剧,一个为中文极短的文言笔记,但是当我们深入挖掘背景资料,发现将两者加以比较,可以更清楚看出其题旨,具有相当的比较意义。两个作品,在不同的时地、不同的文学创作传统,利用同一个题材,写出有比较类似题旨的作品。莎士比亚当时已经踏入暮年,在尝试新文类悲喜剧的创作,以歌颂妇女崇高的品德;而蒲松龄写《霍生》这一则时,正当盛年,继承传统志怪体,据事直书,抒发孤愤,不无对当时《大清律例》的不足提出质疑,对社会的弊端提出控诉,因此讽刺风格不一样。莎翁擅长多条线索交织、使剧情复杂化以进行伦理爱国的教化。印度民间故事的这一个"赌注试妻"的母题东西向的传播,得力于回教教文化作为中介,而为不同东西方作者所挪用,以抒发各自的美学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日谈 辛白林 聊斋·霍生 齐纳弗拉(伊莫根) 贝纳】 (波斯休谟) 贞洁 文本互涉
下载PDF
男性气概与女性气质:《辛柏林》中的性别象征与早期现代英国民族性
4
作者 遇美娜 王钢 《唐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77-82,共6页
《辛柏林》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传奇戏剧。该剧通过对英国王室贵族男性气概和女性气质的艺术刻画,以及对男性社群内部、男性与女性之间紧张关系的细腻描写,揭示出性别象征与早期现代英国民族性的内在关联。男主人公波塞摩斯与两位王子的男... 《辛柏林》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传奇戏剧。该剧通过对英国王室贵族男性气概和女性气质的艺术刻画,以及对男性社群内部、男性与女性之间紧张关系的细腻描写,揭示出性别象征与早期现代英国民族性的内在关联。男主人公波塞摩斯与两位王子的男性气概是早期现代英国民族性的性别象征;王后与公主伊摩琴则分别代表了野蛮、邪恶与温柔、贞洁两种女性气质,这两种女性气质威胁着早期现代英国民族性的塑造。剧中对两位王子身上女性气质的描写,以及对公主伊摩琴在男性社群中联结作用的展现,反映出莎士比亚对其所处时代性别等级极端二元化的反思;结尾处公主伊摩琴与波塞摩斯缔结婚姻则表达了莎士比亚“温柔与力量相结合”的民族性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辛柏林 男性气概 女性气质 民族性
下载PDF
《辛白林》中的法律与帝国想象
5
作者 胡鹏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77-84,共8页
早期现代的英国至少有3种法律传统且彼此间互相竞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的普通法,其次是流行且实践于欧陆的罗马法/民法,最后是王室法令。而莎士比亚对法律十分熟悉,其戏剧反复探索着法律与文学形式的相互作用。本文拟通过对莎士比亚... 早期现代的英国至少有3种法律传统且彼此间互相竞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的普通法,其次是流行且实践于欧陆的罗马法/民法,最后是王室法令。而莎士比亚对法律十分熟悉,其戏剧反复探索着法律与文学形式的相互作用。本文拟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辛白林》中的法律表征进行分析,结合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法律之争,探讨法律与帝国塑造之间的关系,以展现莎士比亚的法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法 罗马法 《辛白林》 帝国
原文传递
Parallel Structure of Topological Space in Shakespeare’s Cymbeline
6
作者 CHEN Xiao-fe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11期1095-1103,共9页
Topology is a newly branch of mathematics,dealing with the non-qualitative properties of members within a solid topological space.In a broad sense,space is considered as an arena to exemplify the power relations,and p... Topology is a newly branch of mathematics,dealing with the non-qualitative properties of members within a solid topological space.In a broad sense,space is considered as an arena to exemplify the power relations,and power relationship becomes a dominant property within a topological space in a holistic way.Recently,topology has been allied with literary criticism,arising as a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In Shakespeare’s Cymbeline,three physical places-namely chamber,cave and battlefield-function as three individual topological places due to the commonality of power relationship within each place.At first,Innogen,the female protagonist who is enclosed in her chamber,becomes an object of supervision and scrutiny by triplex authorities,thus female body gains a metaphorical meaning within the topological boundary.Later,she changes costumes and enters the cave,embodying as the other in terms of power relations,where gender awareness becomes blurred.Finally,Innogen moves to the battlefield,gets access to the court,a public topological space symbolizing male authority,and launches an equal dialogue with men,thus constructing a brave female image.From chamber to the battlefield,Innogen’s self-saving trip set up a parallel structure of topological space and a token for the subversiveness of hierarchy social order dominated by royalty,paternity and the absolute authority of husband in early Renaiss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structure topological space SHAKESPEARE cymbeline
下载PDF
论《达洛维太太》与《辛伯林》之间的互文性
7
作者 朱天龙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37-40,共4页
互文性是后现代批评的关键术语,它从文际关系的角度审视文学性。从整体上考察,伍尔夫的《达洛维太太》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两方面重复了莎士比亚的《辛伯林》。从细部考察,《达洛维太太》综合运用克诺西斯、异质性对话和戏仿的互文策... 互文性是后现代批评的关键术语,它从文际关系的角度审视文学性。从整体上考察,伍尔夫的《达洛维太太》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两方面重复了莎士比亚的《辛伯林》。从细部考察,《达洛维太太》综合运用克诺西斯、异质性对话和戏仿的互文策略与《辛伯林》进行互文交流,建构了女性主体性,解构了英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达洛维太太》 《辛伯林》 误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