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0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当归”药对主要活性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张莹莹 张科 +3 位作者 宋崟 马红英 邵佳 张弋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川芎-当归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和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9—12月。首先以“川芎”“当归”为关键词,在TCMSP 2.3数据库中检索药材的成分、靶点和对应疾病数据,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川芎-当归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和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9—12月。首先以“川芎”“当归”为关键词,在TCMSP 2.3数据库中检索药材的成分、靶点和对应疾病数据,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类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川芎-当归”药对作用机制。结果“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包含2个药物、10个活性成分,71个作用靶点,191种疾病。关键靶点涉及环氧化酶2(PTGS2)、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G)、雌激素受体(ESR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热休克蛋白90(HSP90)、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胆碱能受体2(CHRM2)、5羟色胺受体2A(HTR2A)、凝血因子Ⅱ受体(F2R)、盐皮质激素受体(NR3C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OS3)等,关键疾病涉及疼痛、心血管疾病、乳腺癌、阿尔茨海默病、炎症、癌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癌、实体肿瘤、脑损伤等。GO富集分析得到237个条目,包括生物过程178个,分子功能26个,细胞组成33个。通路富集分析包含66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离子信号通道、癌症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大肠癌、雌激素信号通路、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信号、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川芎-当归”药对中多个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和通路,对疼痛、心血管疾病、乳腺癌、阿尔茨海默病、炎症、癌症等多种疾病均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当归 药对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环氧化酶2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 受体 盐皮质激素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COX-2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的人肠癌细胞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6
2
作者 刘宣 王炎 +5 位作者 李丹光 周利红 殷佩浩 隋华 范忠泽 李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环氧化酶-2(COX-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人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PGE2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上调及抑制LoVo细胞COX-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X-2对β-cateni...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环氧化酶-2(COX-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人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PGE2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上调及抑制LoVo细胞COX-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X-2对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丹参酮ⅡA、PGE2和/或GSK-3β选择性抑制剂SB-216763作用人肠癌HCT-116细胞24h,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GE2能够显著上调LoVo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同时显著上调β-catenin在细胞总蛋白、浆蛋白和核蛋白中的表达水平;反之,COX-2抑制剂NS-398能够显著下调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下调COX-2和β-catenin蛋白在人肠癌LoVo细胞中表达水平,并且能够显著下调PGE2诱导的COX-2和β-catenin蛋白的高表达;同时,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下调人肠癌LoVo细胞VEGF表达水平,并且能够下调PGE2和GSK-3β抑制剂SB-216763诱导的VEGF高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人肠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阻止细胞中β-catenin的累积,从而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VEGF表达,这可能是丹参酮ⅡA抗大肠癌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丹参酮ⅡA 环氧化酶-2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中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6
3
作者 韩林峰 柯根杰 +4 位作者 王林 顾永昊 顾起宏 董凯 刘家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视网膜前膜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临床检查确诊并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PDR患者35例35只眼纳入研究。根据手术...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视网膜前膜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临床检查确诊并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PDR患者35例35只眼纳入研究。根据手术前是否接受过PRP治疗将患者分为非光凝组和光凝组,分别为19例19只眼和16例16只眼。收集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剥离的视网膜前膜病理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病理特征;CD34单克隆抗体、COX-2单克隆抗体、VEGF单克隆抗体、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视网膜前膜微血管密度(MVD)和COX-2、VEGF表达。结果非光凝组患眼视网膜前膜大而肥厚,纤维组织结构内可见数量较多、管径较大的新生血管;光凝组患眼视网膜前膜相对较薄,可见散在、管径较小的新生血管。非光凝组、光凝组患眼视网膜前膜平均MVD分别为7.42±1.39、4.56±1.22;非光凝组患眼MVD数量明显高于光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P〈0.001)。非光凝组患眼视网膜前膜CD34(t=6.147)、COX-2(t=5.944)、VEGF(t=7.445)表达明显高于光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RP能有效抑制PDR视网膜前膜中COX-2、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激光凝固术/副作用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原文传递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6
4
作者 吴广文 刘淑如 +3 位作者 陈俊 林洁 赵忠胜 叶锦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965-2971,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抑制膝骨关节炎炎症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滑膜miR-146a/-155-NF-κB/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抑制膝骨关节炎炎症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滑膜miR-146a/-155-NF-κB/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实验方案经福建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8]福中医伦理审字第(014)号。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24只)。造模组采用改良Hulth法于大鼠右膝关节复制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周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d)灌胃;实验组给予独活寄生汤9.3 g/(kg·d)灌胃。治疗3个月后,麻醉后切取大鼠右膝关节滑膜组织,ELISA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含量变化;取大鼠软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和p38 MAPK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46a、miR-155、NF-κB p65和p38 MAPK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Real-time PCR结果表明独活寄生汤能抑制miR-155、NF-κB p65和p38 MAPK基因表达,促进miR-146a基因表达(P <0.01);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Real-time PCR结果趋势一致,即独活寄生汤能抑制NF-κB p65和p38 MAPK蛋白表达(P <0.01);③ELISA结果显示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④结果提示,独活寄生汤可通过调控miR-146a/-155-NF-κB/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膝骨关节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膝骨关节炎 NF-κB信号通路 p38 MAPK信号通路 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survivin和COX-2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江伟 李开宗 +2 位作者 窦科峰 马福成 王映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35-636,共2页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环氧化酶 2(COX 2 )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 5 1例胰腺导管癌survivin和COX 2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5 1例胰腺导管癌中survivi...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环氧化酶 2(COX 2 )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 5 1例胰腺导管癌survivin和COX 2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5 1例胰腺导管癌中survivin蛋白和COX 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 80 .4 %和 74 .5 % ;两者在 1 1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均未发现阳性表达 .Surviv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P <0 .0 1 ) ,而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不大 (P >0 .0 5 ) ;COX 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分级关系不大 (P >0 .0 5 ) ;survivin的表达与COX 2的表达密切相关 (P<0 .0 5 ) .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部位均无关 .结论 :Survivin和COX 2密切相关 ,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可能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存活素 环氧化酶-2 凋亡
下载PDF
黄连素抑制结肠癌细胞环氧合酶-2的作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台卫平 罗和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58-560,共3页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结肠癌细胞系HT 2 9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为阐明黄连素作为一种新的结肠癌化学治疗药物进行理论上的准备并提供相关实验结果。方法 黄连素 0 1、0 3、3 0、30 0 μmol/L加入到HT 2 9结肠癌细胞系培养液中 ,每天...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结肠癌细胞系HT 2 9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为阐明黄连素作为一种新的结肠癌化学治疗药物进行理论上的准备并提供相关实验结果。方法 黄连素 0 1、0 3、3 0、30 0 μmol/L加入到HT 2 9结肠癌细胞系培养液中 ,每天测量各有关值。同时以NS 398为环氧合酶(COX 2 )活性抑制剂 ,对比观察黄连素对COX 2活性的影响。采用氮蓝四唑盐实验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逆转录 PCR法检测COX 2mRNA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OX 2蛋白表达 ,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 (PG)E2 的含量。结果 黄连素在浓度大于 0 3μmol/L时则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黄连素在浓度大于 0 3μmol/L时对COX 2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连素对PGE2 的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黄连素抑制COX 2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 ,同时也抑制COX 2活性 ,进而抑制PGE2 的生成 ,这可能为黄连素抑制HT 2 9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结肠癌 环氧合酶-2 疫细胞化学法 前列腺素E2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活血、破血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PTGS2、PADI4、ITGAM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杨 周岚 +5 位作者 汪典 卢青 王敏 陈旭 罗尧岳 谢海波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活血中药(当归、川芎)、破血中药(三棱、莪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主动脉环氧合酶-2(PTGS2)、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ITGAM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5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模型...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活血中药(当归、川芎)、破血中药(三棱、莪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主动脉环氧合酶-2(PTGS2)、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ITGAM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5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他汀组)、低剂量活血药组(低活血组)、低剂量破血药组(低破血组)、高剂量活血药组(高活血组)、高剂量破血药组(高破血组),制备AS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8周,模型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选用RT-PCR检测主动脉组织PTGS2、PADI4及TTGAM基因mRNA表达并分析其结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能显著下调PTGS2、PADI4、ITGAM基因表达水平(P<0.01)。(1)在下调PTGS2基因表达水平方面,破血组优于活血组(P<0.01),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1),他汀组优于活血组、破血组(P<0.01);(2)在下调PADI4基因表达水平方面,破血组优于活血组(P<0.01),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1),他汀组优于活血组、破血组(P<0.01);(3)在下调ITGAM基因表达水平方面,高活血组优于高破血组(P<0.01),低活血组与低破血组作用相当(P>0.05),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1),他汀组优于活血组、破血组(P<0.01)。结论活血中药、破血中药可通过下调主动脉PTGS2、PADI4及ITGAM基因表达水平,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活血中药 破血中药 环氧合酶-2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 ITGAM 小鼠
下载PDF
COX-2/PGE_2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人肠癌细胞VEGF表达 被引量:32
8
作者 刘宣 李丹光 +5 位作者 周利红 王炎 殷佩浩 季青 范忠泽 李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是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人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将PGE2或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作用LoVo细胞24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将PGE...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是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人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将PGE2或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作用LoVo细胞24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将PGE2和(或)β-catenin/tcf抑制剂FH-535作用LoVo细胞24h,采用ELISA法检测VEGF表达。以常规培养的LoVo细胞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GE2能够上调LoVo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同时上调β-catenin在细胞总蛋白、细胞浆蛋白和核蛋白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3.8倍、2.7倍和3.0倍,P均<0.01);COX-2抑制剂能够下调COX-2蛋白表达,同时下调β-catenin在细胞总蛋白、细胞浆蛋白和核蛋白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0.3倍、0.3倍和0.2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PGE2能够上调LoVo细胞VEGF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1.6倍,P<0.01);β-catenin/tcf抑制剂能够下调VEGF表达(是对照组的0.68倍,P<0.01);将PGE2和β-catenin/tcf抑制剂同时作用LoVo细胞后VEG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PGE2通过上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VEGF表达,这可能是COX-2/PGE2促进大肠癌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环氧化酶2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美虹 吴开春 +2 位作者 吴汉平 幺立萍 樊代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比较 7种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其体内成瘤性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的胃癌细胞 ;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体内成瘤性。结果  5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癌... 目的 比较 7种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其体内成瘤性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的胃癌细胞 ;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体内成瘤性。结果  5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以塞来昔布作用最显著 ,对SGC790 1细胞抑制率为 (43.4± 1.6 5 ) % ,对AGS细胞抑制率为 (45 .1±2 .74 ) %。布洛芬和萘普生对细胞增殖无作用。塞来昔布、尼美舒利、舒林酸、吲哚美辛对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 (93.8± 0 .97) % ,(93.1± 1.78) % ,(89.3± 2 .0 7) %和 (89.9± 5 .6 1) %。流式细胞术检测塞来昔布组和吲哚美辛组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 30 .4 % (34.5 %比 4 .1% )和 2 3.9% (2 8.0 %比4 .1% )。结论 塞来昔布抑瘤作用最明显 ,其次为尼美舒利、舒林酸、吲哚美辛 ,而布洛芬和萘普生作用不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胃癌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胃癌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环氧合酶-2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
原文传递
疏风解毒胶囊对大鼠肺炎模型的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马莉 黄妍 +4 位作者 侯衍豹 许浚 朱强 刘静 张铁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591-4595,共5页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肺炎链球菌致大鼠肺炎模型,观察疏风解毒胶囊给药后对细菌计数、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肺组织病理学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补体C3(C3)、缓激肽(BK)、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核转录因子-κ...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肺炎链球菌致大鼠肺炎模型,观察疏风解毒胶囊给药后对细菌计数、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肺组织病理学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补体C3(C3)、缓激肽(BK)、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1(COX-1)、COX-2的影响。结果疏风解毒胶囊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外周血、肺泡冲洗液中细菌数量与外周血WBC数量,显著减轻肺组织炎细胞浸润及降低血清NF-κB、MCP-1、炎症介质BK和COX-2水平。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有显著的体内杀菌与抗炎作用,其通过降低WBC数量,降低血清转录因子NF-κB、趋化因子MCP-1、炎症介质BK及COX-2水平对肺炎模型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抗炎作用 细菌计数 白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缓激肽 核转录因子-ΚB 环氧化酶2
原文传递
环氧酶选择性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1
11
作者 胡玉芳 程桂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 建立COX1和COX2活性检测模型 ,为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筛选及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COX1抑制剂筛选模型用新生小公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为酶源 ,6 keto PGF1α的含量变化评价化合物对COX1的抑制作用。COX2抑制剂筛选模... 目的 建立COX1和COX2活性检测模型 ,为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筛选及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COX1抑制剂筛选模型用新生小公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为酶源 ,6 keto PGF1α的含量变化评价化合物对COX1的抑制作用。COX2抑制剂筛选模型用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PGE2 含量变化评价化合物对COX2的抑制作用。结果 Indomethacin可显著地抑制COX1的活性 ,Meloxicam可显著地抑制COX2的活性 ,其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高于前者。结论 COX1和COX2抑制剂筛选模型可用于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筛选和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酶选择性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 COX1 COX2
下载PDF
黄柏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睿 胡家才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2,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黄柏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黄柏治疗组、别嘌呤醇治疗组,酵母和腺嘌呤合用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黄柏、别嘌呤醇灌胃,30 d后检测各组大... 目的:观察黄柏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黄柏治疗组、别嘌呤醇治疗组,酵母和腺嘌呤合用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黄柏、别嘌呤醇灌胃,30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并比较各组肾脏组织切片中环氧化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治疗30 d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黄柏治疗组大鼠血UA、BUN、Cr明显降低(P<0.05),COX-2与TNF-α表达明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黄柏对尿酸性肾病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尿酸,减少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及抑制相关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尿酸性肾病 COX-2 TNF-Α
原文传递
环氧合酶2对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兴鹏 徐选福 +5 位作者 谢传高 王冰娴 吴凯 董育玮 吴丽颖 张汝玲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52-556,共5页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人胰腺癌组织COX 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 ;同时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vWF和血管壁Ⅳ型胶原 ,计算肿瘤组...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人胰腺癌组织COX 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 ;同时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vWF和血管壁Ⅳ型胶原 ,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建立裸鼠胰腺癌细胞株PC 3移植瘤 ,观察选择性COX 2抑制剂Celebrex对肿瘤组织MVD的影响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研究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变化。结果 COX 2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87 5 % ,VEGF阳性率为 5 8 3%。COX 2强阳性组MVD平均值显著高于COX 2弱阳性 +阴性组 ,P <0 0 1。VEGF阳性组MVD平均值高于VEGF阴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COX 2与vWF和Ⅳ胶原标记的MVD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99和 0 6 ) ,P <0 0 5。在裸鼠移植瘤的体内实验中 ,与对照组MVD(6 3 89± 13 6 7)相比 ,Celebrex处理组MVD为 32 2 5± 12 99,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 PCR结果表明Celebrex处理组肿瘤组织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结论 COX 2与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高表达促进了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腺肿瘤 环氧合酶2 免疫组织化学 新生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环氧合酶-2反义核酸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汉平 吴开春 +2 位作者 幺立萍 徐美虹 樊代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34-537,共4页
目的 通过环氧合酶 2 (COX 2 )反义核酸基因转染 ,逆转COX 2高表达的人胃癌细胞系中其表达水平 ,观察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情况 ,以初步探讨COX 2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某些具体机制。方法 使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 ,用反义重组质粒及空载... 目的 通过环氧合酶 2 (COX 2 )反义核酸基因转染 ,逆转COX 2高表达的人胃癌细胞系中其表达水平 ,观察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情况 ,以初步探讨COX 2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某些具体机制。方法 使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 ,用反义重组质粒及空载体分别转染COX 2异常高表达的人胃癌细胞系SGC 790 1(转染细胞分别命名为 790 1 AS及 790 1 P细胞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及RNA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反义核酸转染的细胞中COX 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四唑盐 (MTT)比色试验检测转染细胞的体外增殖速度。应用裸鼠成瘤试验比较转染前后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差别。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及RNA斑点杂交试验证实 :在反义核酸转染的 790 1 AS细胞中COX 2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MTT比色试验显示 790 1 AS细胞的增殖速度低于亲本SGC 790 1细胞。裸鼠成瘤试验表明 ,反义核酸转染细胞成瘤潜伏期延长 ,成瘤体积减小。 3组细胞接种裸鼠 30d后 ,瘤体的平均重量( x±s)分别为 (82 6 6 7± 77 6 7)mg(SGC 790 1细胞 ) ,(776 6 7± 30 0 0 6 )mg(790 1 P细胞 )和 (486 6 7±15 2 8)mg (790 1 AS细胞 )。转染反义核酸的细胞成瘤性显著低于未转染细胞及转染载体对照细胞(P <0 0 1)。结论 胃癌细胞中过表达的COX 2与细胞的恶性表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反义核酸 胃癌细胞 恶性表型 细胞生物学
原文传递
食管癌组织中COX-2、p53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费素娟 黄水平 +3 位作者 周力新 陈淑敏 刘志发 陈玉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20,26,共5页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EnVision及S P)法 ,检测 8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 0例食管炎和 1 6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标本中COX 2、P53和PCNA的表达。结...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EnVision及S P)法 ,检测 8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 0例食管炎和 1 6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标本中COX 2、P53和PCNA的表达。结果 :82例食管癌组织中COX 2、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8% (72 82 ) ,82 .9% (68 82 )和 95 .1 % (78 82 ) ,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COX 2在高分化和中分化食管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 ;无淋巴结转移者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p53的过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COX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环氧合酶-2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6
16
作者 沈洪 尹明 +4 位作者 黎檀实 刘刚 王艳辉 冯丽洁 张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时环氧化酶 2 (COX 2 )的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6酮前列腺素 F1α(6 keto PGF1α)、血栓素 B2 (TXB2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 :在高脂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应用 COX 2抑制剂干预 ,观察粥样硬化...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时环氧化酶 2 (COX 2 )的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6酮前列腺素 F1α(6 keto PGF1α)、血栓素 B2 (TXB2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 :在高脂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应用 COX 2抑制剂干预 ,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变化 ,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COX 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并检测各组血脂及血清 6 keto PGF1α、TXB2 和 TNFα的变化。结果 :高脂饲料组较正常饮食对照组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低密度脂蛋白 (L DL)血清含量明显增高 ;两高脂饮食组 COX 2在动脉粥样斑块中高度表达 ,粥样斑块下的平滑肌细胞中有少量表达 ,对照组动脉无 COX 2表达 ;高脂饲料组 (B组 )和高脂饲料加美洛昔康组 (C组 )较对照组 (A组 ) 6 keto PGF1α、TXB2 和 TNFα含量明显增高 ,B组 6 keto PGF1α、TXB2 和 TNFα亦较 C组含量高。结论 :COX 2在动脉粥样斑块中高度表达 ,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过程。 COX 2抑制剂可能干预由氧化 L DL 诱导的前列环素、血栓素及炎症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环氧化酶-2 前列腺素 血栓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滑膜成纤维细胞环氧化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21
17
作者 姚航平 李敏伟 +2 位作者 张立煌 王青青 夏大静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环氧化酶 2 (COX 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其诱导产物前列腺素E2 (PGE2 )、一氧化氮 (NO)的表达水平 ,探讨它们在R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滑膜成纤维细胞 ;用酶...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环氧化酶 2 (COX 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其诱导产物前列腺素E2 (PGE2 )、一氧化氮 (NO)的表达水平 ,探讨它们在R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滑膜成纤维细胞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酶还原法检测正常人关节滑膜液和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 、NO的含量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联反应法检测滑膜组织及滑膜细胞COX 2、iNOSmRNA表达 ;并用细胞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COX 2、i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COX 2、iNOSmRNA表达及滑膜液PGE2 、NO的水平分别为 0 42 ,0 83和(4 82± 1 74) μg/L、(80 4± 2 3 2 ) μmol/L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0 0 8,0 1 4和 (0 64± 0 1 3) μg/L、(2 6 2± 1 4 4) μmol/L(P <0 0 1 ) ;在炎性细胞因子刺激下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COX 2、iNOSmRNA水平 (0 48,0 98)、蛋白表达水平 (0 92± 0 1 8,0 78± 0 1 3)以及培养上清液中PGE2 、NO含量 [(2 1 44±4 2 6) μg/L ,(1 2 6 6± 32 2 ) μ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结论 滑膜成纤维细胞COX 2、iNOS的过度表达及PGE2 、NO的大量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成纤维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环氧化酶-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RA 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还原法
原文传递
炎症诱导酶在大鼠肺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红钢 陈福春 +4 位作者 喻伦银 刘铭球 陈洪雷 张玉霞 刘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 研究参与炎症的重要诱导酶———环氧化酶 2 (COX 2 )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鼠肺鳞癌癌变及进展各阶段的表达情况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 (COX 2表达抑制剂 )和iNOS抑制剂防治肺鳞癌的可能性。方法 Wistar大鼠 80只 ,左... 目的 研究参与炎症的重要诱导酶———环氧化酶 2 (COX 2 )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鼠肺鳞癌癌变及进展各阶段的表达情况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 (COX 2表达抑制剂 )和iNOS抑制剂防治肺鳞癌的可能性。方法 Wistar大鼠 80只 ,左肺下叶支气管灌注致癌质碘油 ,分批处死获取肺鳞癌发生发展各阶段标本。免疫组化检测各阶段病变组织COX 2、iNOS的表达并计算免疫组化评分 (IHS) ,各阶段IHS与前一阶段比较。结果 获取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 14例 ,鳞状化生 2 5例 ,不典型增生 33例 ,原位癌 12例 ,侵袭癌 5 4例 ,转移癌 17例。支气管黏膜增生、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有炎症发生及COX 2、iNOS表达上调。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转移癌阶段COX 2的IHS增高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P <0 .0 1) ,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及转移癌阶段iNOS的IHS增高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COX 2与iNOS表达呈正相关 (r =0 .6 0 16 ,P <0 .0 0 1)。结论COX 2、iNOS在肺鳞癌发生及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可能是联系炎症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iNOS抑制剂化学预防支气管不典型增生、肺鳞癌的发生及肺鳞癌的转移 ,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炎症诱导酶 大鼠 肺鳞癌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陆红 陈晓宇 +2 位作者 刘文忠 彭延申 萧树东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 评估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环氧合酶 2 (COX 2 )表达的影响。 方法 与 1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 ,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检测 46例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治疗前后胃窦黏膜COX 2蛋白的表达 ,用悉尼分类标准对胃黏膜炎症、... 目的 评估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环氧合酶 2 (COX 2 )表达的影响。 方法 与 1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 ,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检测 46例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治疗前后胃窦黏膜COX 2蛋白的表达 ,用悉尼分类标准对胃黏膜炎症、活动性和Hp密度进行半定量测定。 结果 在胃黏膜表面上皮、腺上皮细胞和固有层间质细胞的胞浆中可见COX 2表达。与正常对照者比较 ,Hp感染胃黏膜的COX 2平均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加 [(18.0± 14.1) %比 (12 .3± 4.6 ) % ,P <0 .0 5 ) ];成功根除Hp后的胃黏膜COX 2平均阳性细胞率明显下降 [(2 0 .1± 13 .1) %比 (13 .8± 5 .9) % ,P <0 .0 5 ) ];COX 2表达与慢性炎症计分相关 (r =0 .78,P <0 .0 5 )。结论 Hp感染导致胃黏膜COX 2表达增加 ,提示COX 2在Hp相关性胃炎发生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胃炎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邱德凯 马雄 +1 位作者 彭延申 陈晓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环氧合酶 2 (COX 2 )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 ,研究 2 7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非肿瘤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中COX 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 目的 研究人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环氧合酶 2 (COX 2 )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 ,研究 2 7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非肿瘤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中COX 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 高分化HCC中COX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HCC(P分别 <0 .0 5 )以及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P分别 <0 .0 1) ;癌旁组织的COX 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5 ) ;癌旁组织、中分化和低分化HCC之间COX 2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COX 2蛋白阳性的肝癌细胞和癌旁肝细胞胞质中可见到COX 2mRNA呈阳性表达。结论 COX 2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高分化HCC的致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原发性肝细胞癌 原位杂交 癌旁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