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276
1
作者 敖祖辉 王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2,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是高等教育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它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是高等教育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它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和坚定政治理想信念,确保高校育人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课程思政"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高校育人的价值本源,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育人根本,实现各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研究和探讨"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内在机理,有助于巩固和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助于充分认识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引领功能,有助于推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其他各学科、课程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价值内核 价值引领 育人功能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51
2
作者 蒲清平 黄媛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6-298,共13页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既是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亦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更是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要把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等主要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有效性、学理性和实践性。一是把握系统性、有机性、实践性原则,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把握系统性原则,整体统筹、分类实施、协同推进、开放发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融入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把握有机性原则,“基因式”植入教材、“生态式”融入教案、“化学式”融入教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把握实践性原则,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支持机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实践体系。二是紧扣“融料”“融点”“融机”,切实提升融入的有效性。紧扣各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史、奋斗史、贡献史,各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诞生的杰出榜样、孕育的精神谱系,各学科专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中的角色定位,精选“融料”;紧扣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的育人目标,找准融入的着力点、侧重点、落脚点等“融点”;紧扣学生的关注热点,思想堵点、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融入 道理学理哲理 内化外化 新时代十年
下载PDF
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88
3
作者 孙跃东 曹海艳 袁馨怡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77-88,112,共13页
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对未来卓越工程师的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起到重要作用,而教师教学评价是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构成闭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理工科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薄弱环节。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专家... 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对未来卓越工程师的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起到重要作用,而教师教学评价是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构成闭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理工科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薄弱环节。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专家咨询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同行专家和教师在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身份特征,可以分别设计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含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为各评价项目分别赋值权重,共同构成了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通过多元评价主体从不同视角给予教师教学评价反馈,促进理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为其他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评价体系 身份特征 网络层次分析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育人优势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6
4
作者 孙广俊 李鸿晶 +1 位作者 陆伟东 王俊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120,共6页
在高校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向,专业课教师也是开展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专业课教师要从升华教育教学的理念、坚守人才培养的使命、深化高校教师的职责、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要务、遵循... 在高校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向,专业课教师也是开展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专业课教师要从升华教育教学的理念、坚守人才培养的使命、深化高校教师的职责、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要务、遵循三全育人的根本等方面高站位、多维度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充分认清专业课程思政在潜移默化育人、激发价值认同、提升教育效能等方面的优势。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顶层统筹规划、教师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方法探索等方面,发挥专业课程的特点,追求自然的思政融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推进广泛的校企协同,开展高效能的专业课程思政教与学,实现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价值引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50
5
作者 崔国鑫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7-42,77,共7页
课程思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课程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语言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化连接的人文学科,新时代外语专业肩负着为我国外交事业献计献策、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任,只有... 课程思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课程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语言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化连接的人文学科,新时代外语专业肩负着为我国外交事业献计献策、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任,只有在外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才能解决外语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外语专业应以融入了课程思政理念的专业课程为抓手,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目标,坚定信念,创新方法,竭尽所能达成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外语专业 课程思政 建设思路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1
6
作者 杨国栋 马晓雪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5,共10页
新文科给高校学科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助力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新文科倡导知识领域的融合驱动和交叉创新,其本身也蕴含课程思政。新文科视域下,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建设... 新文科给高校学科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助力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新文科倡导知识领域的融合驱动和交叉创新,其本身也蕴含课程思政。新文科视域下,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建设的同构性与互惠性;和知识传授具有学科发展的交互性与协同性;和课程思政、知识传授具有方法路径的共通性。新文科建设对思维范式、知识体系、话语建设进行系统性创新,其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为以知识融合引导学科价值体系的重构,以话语建设推动知识叙事方式的更新,以唯物主义建构价值与事实的协调统一。新文科视域下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的共同要素及其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知识树-元素库”体系,探索多方式的“话语-知识”融合途径,健全多支柱“教学-研究”互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课程思政 知识传授 立德树人 学科话语体系建设 唯物主义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以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为例 被引量:40
7
作者 鲁正 林嘉丽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3期136-144,共9页
十八大以来,各大高校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但如何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共进,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 十八大以来,各大高校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但如何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共进,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挖掘土木工程专业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以同济大学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工程法规为例,研究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进一步探索土木工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改革提出建议:首先,结合课程特色,以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为重要抓手,将思政教育内容具体化;其次,强调隐式教育,发挥教师“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作用;最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政治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建设工程法规
下载PDF
突破“窄化”:“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8
8
作者 庞洋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课程思政”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的重要工作方法。相较于传统思改课程的“窄化”“课程思政”在尊重各个专业学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和知识传授规律的基础上发掘课程的德性培... “课程思政”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的重要工作方法。相较于传统思改课程的“窄化”“课程思政”在尊重各个专业学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和知识传授规律的基础上发掘课程的德性培育潜质,促进整全性的课程育人格局;在对各学科教师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模式和独创精神尊重的同时,通过“显性思政教育者”和“隐性思政教育者”的分工合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团队;也在尊重各个学科既有的人力和实践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这些资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合力,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工作方法。而其正当化实践路径仍然需要坚持以“思政课程”的学理化打通学科课程之间的交流壁垒,通过师德建设和科际融合建设优化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团队,同时在党委与院校行政领导的主持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之中发挥更为常态化、制度化和资源优化的育人能效,是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必然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育人活动 窄化批判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8
9
作者 尤芳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2,共5页
随着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进入全面启动的新阶段,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日语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格局做出积极响应和回应。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下日语专业... 随着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进入全面启动的新阶段,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日语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格局做出积极响应和回应。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下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立足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需求,以"高级综合日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例,尝试构建课前主题视频先导、思政教育先行;课中日语知识传授融入思政元素、内化价值引领;课后作业日语讲述中国故事、强化铸魂育人的教学模式,探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日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探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日语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日语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高级综合日语 价值引领
原文传递
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探索与实践——以土力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卢黎 谢强 +1 位作者 朱正伟 华建民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3期108-113,共6页
课程思政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专业课的教案设计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科课程特点,遵循教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对课程总体定位的思考和凝练... 课程思政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专业课的教案设计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科课程特点,遵循教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对课程总体定位的思考和凝练,在教案设计融入适当的情感价值等思政教学目标是做好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中,需要思考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结合方法;在教学步骤与教学策略部分,要详细设计思政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切入时机与传递方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中,应合理纳入思政部分;在作业反馈评价部分,用专业开放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合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教案设计 土力学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授业解惑”中“传道”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骅骁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基础上传道。所谓“道”,就是贯穿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做人做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行为规范。“道”是对“业”的提炼升华,是“业”的本有之义,传道是教师职业的最高目标。《新闻评论》教学过程中,... 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基础上传道。所谓“道”,就是贯穿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做人做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行为规范。“道”是对“业”的提炼升华,是“业”的本有之义,传道是教师职业的最高目标。《新闻评论》教学过程中,整体设计思政教育路径,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主线,提升学生创新创造的思维品质为辅线,根据时局变动,顺势开展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增加思政教育内容;发挥教学行为的思政教育功能,身体力行感召学生,强化对学生的行为塑造,把思政教育引向灵魂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传道 新闻评论 行为塑造
下载PDF
我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红琳 张玮 张子振 《科教文汇》 2022年第7期89-94,共6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开展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全部课程铺开,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养培养。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论文发文数快速上升,研究内容也涉及课程思政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进...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开展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全部课程铺开,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养培养。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论文发文数快速上升,研究内容也涉及课程思政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到相关论文,采用数据统计及可视化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其领域分布、主题分布等潜在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课程思政的主要研究主题,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路径 研究主题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第华 张忠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6-608,616,共4页
当前医学类专业教育存在专业课程片面倚重临床训练,思政教育医学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成为破解这种教育困局的必由之路。医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思政教学中凸显医学特色也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 当前医学类专业教育存在专业课程片面倚重临床训练,思政教育医学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成为破解这种教育困局的必由之路。医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思政教学中凸显医学特色也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为此,要树立大医精诚的人才观和教育共同体观,凝练富含医学特色和思政意蕴的教学模块,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的联席会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医学类专业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关于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认证融合的思考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丽芳 程晔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对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推动一流专业建设,是当下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剖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12条毕业要求及课程思政的内涵基础上,指出课程思政可以涵盖工程认证的所有非技术指标要求,指出... 对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推动一流专业建设,是当下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剖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12条毕业要求及课程思政的内涵基础上,指出课程思政可以涵盖工程认证的所有非技术指标要求,指出课程思政需要进行顶层设计。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角度进行整体顶层设计,有规划地将思政目标与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相结合,通过课程具体落实思政的目标,整体实现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非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毕业要求 课程思政 非技术指标 素质要求
下载PDF
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新理路:法治中国情怀培育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伟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6-154,共9页
法治中国情怀培育是专业知识学习的政治课,是专业知识传承的价值课,是职业方向选择的导向课,是职业方向滋养的情感课。法治中国情怀培育,能够为法科生提升专业认同提供感情基础,为法科生提升专业技能提供内源动力,为法科生克服法治中国... 法治中国情怀培育是专业知识学习的政治课,是专业知识传承的价值课,是职业方向选择的导向课,是职业方向滋养的情感课。法治中国情怀培育,能够为法科生提升专业认同提供感情基础,为法科生提升专业技能提供内源动力,为法科生克服法治中国建设中的职业倦怠提供精神动力。应重点培育法科生争做科学立法推动者、严格执法表率者、公正司法捍卫者、全民守法引领者的担当情怀。应当以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质精湛、人文素养优良的情怀培育,锻造科学立法推动者的担当情怀;以执法为民、法律至上以及以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为导向的情怀培育,淬炼严格执法表率者的担当情怀;开展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公正为目标的情怀培育,淬炼公正司法捍卫者的担当情怀;以提升全民法律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培养公民法治思维的情怀培育,淬炼全民守法引领者的担当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怀培育 课程思政 法学教育 法治中国
下载PDF
“奋斗的幸福观”思政元素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媛 张祖耀 《设计》 2021年第5期94-96,共3页
针对当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以"奋斗的幸福观"思政元素为例,提出思政元素在设计专业课程中的融入机制与融入模式。在具体分析"奋斗的幸福观"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分析其融入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针对当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以"奋斗的幸福观"思政元素为例,提出思政元素在设计专业课程中的融入机制与融入模式。在具体分析"奋斗的幸福观"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分析其融入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并以"创意生活设计"课程为例,详细分析在设计专业课程的融入机制与融入模式下及其具体设计指导与设计结果,证明融入机制与模式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达到课程教学的智育目标与德育目标,同时提升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奋斗的幸福观 思政元素 艺术设计课程 创意生活设计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飞 王昆 +3 位作者 季薇 侯晓赟 徐小龙 蒋国平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1,55,共7页
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面临着思政教育资源不够、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强等问题。红色文化蕴含着... 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面临着思政教育资源不够、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强等问题。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成为培育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供给,是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本文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探讨了红色文化与研究生课程思政价值导向的趋同性和逻辑契合性,从实践层面提出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主体逻辑、要素逻辑和评价逻辑,并以江苏省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研究生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文静 张大富 许念勇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5期191-197,共7页
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以土建类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专业教学内容为载体,借助案例教学、人物故事教学、角色扮... 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以土建类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专业教学内容为载体,借助案例教学、人物故事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组织及实施的有效途径。将培养规范意识、工程思维、职业素养和家国情怀的思政内容,以规范解读、专题论文、课程作业等模块进行过程性考核,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土木工程施工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形势下基于专业思政、育教融合的河海大学土木类一流课程群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5
19
作者 沈扬 邓珏 刘云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3期86-93,共8页
国家近年来以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强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一流课程群建设为例,阐述了在“识变、应变、求变”要求的课程建设新形势下,服务于立德树人总目标的新时代土木类专业课... 国家近年来以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强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一流课程群建设为例,阐述了在“识变、应变、求变”要求的课程建设新形势下,服务于立德树人总目标的新时代土木类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施路径,介绍了专业体系视域下课程群思政建设新思路,基于历史共性和时代特性,构建专业思政二十条指标和专业—课程思政矩阵体系,再以此为抓手,从课程群、课程、课堂三个环节层层推进,解决“为谁学”的问题。此外,协同推进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进一步解决“如何学、学什么”的问题。三环相扣,育教融合,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全国高校产生显著辐射,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层面课程思政 土木类一流课程群
下载PDF
知识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洁 郭文刚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1,76,共6页
知识作为高等教育的材料与载体,与课程思政密不可分。概念密度和情境相关性两个维度把知识分成了四类,其中属于经验知识的专业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通用性知识由于各自的特性不同,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任务也不同。专业性知识应该遵循“... 知识作为高等教育的材料与载体,与课程思政密不可分。概念密度和情境相关性两个维度把知识分成了四类,其中属于经验知识的专业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通用性知识由于各自的特性不同,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任务也不同。专业性知识应该遵循“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的认知逻辑,其实质是包含着育智和育德两个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就是如何做到两个系统的统一和同频共振。对于实践性知识,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是关照知识在走向美德的过程中个体置身学习中的生命状态。通用性知识的课程思政建设,关键是在跨专业视野中解决好课程目标的凝练和聚焦、知识的遴选和构建问题,同时需要一个跨学科的团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 通用性知识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