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乡建 从许村到青田 被引量:19
1
作者 渠岩 《时代建筑》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乡村复兴"作为与现代性建设相伴随的话语实践和"文化自觉"在后现代思潮之后的回潮,在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日又重新摆在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等仁人志士面前,也摆在具体进行乡村实践的艺术家与建筑师面前... "乡村复兴"作为与现代性建设相伴随的话语实践和"文化自觉"在后现代思潮之后的回潮,在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日又重新摆在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等仁人志士面前,也摆在具体进行乡村实践的艺术家与建筑师面前。我们探索的两个艺术乡建实践.许村是从"艺术"入手,促进乡村社会复苏;青田将从"乡土"开始,接续传统文明根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地方性知识 接续文脉 艺术介入 乡村复兴
下载PDF
凉山彝族纹样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汪莉君 张亚池 +1 位作者 杨丁 骆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79,共4页
探究纹样在现代家居空间中的创新思路与应用方法。以调研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彝族传统纹样的类型、构成方式、常用纹样组合及纹样寓意的分析进行纹样应用的研究,得出彝族纹样的创新与应用应以文化延续为导向,以现代设计理念为参考,从而提... 探究纹样在现代家居空间中的创新思路与应用方法。以调研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彝族传统纹样的类型、构成方式、常用纹样组合及纹样寓意的分析进行纹样应用的研究,得出彝族纹样的创新与应用应以文化延续为导向,以现代设计理念为参考,从而提高彝族纹样在现代家居空间的兼容性。通过对文化延续最大化的分析,得出重新释义与肌理重塑两种创新方法。通过对功能和文化的延续性的研究,并根据纹样寓意与家居空间氛围的契合度,得出彝族纹样在现代家居空间中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样创新 彝族纹样 家居空间 创新应用 文化延续
下载PDF
中国武术师徒制文化传续论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启超 戴国斌 李文鸿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72,共10页
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武术师徒制的社会特性,重拾师徒传承的文化传统,为当代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认为:①师徒制是维系武术社会再生产的文化制度。中国武术师徒制不仅是“技术教学”模式,更是“身份传... 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武术师徒制的社会特性,重拾师徒传承的文化传统,为当代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认为:①师徒制是维系武术社会再生产的文化制度。中国武术师徒制不仅是“技术教学”模式,更是“身份传递”制度,因而具有社会再生产意义。武术师徒制研究不仅要关注“口传心授”的知识转移方式,还应关注“世代相承”的社群延续制度。②文化身份与传续责任是师徒传承的核心。师门谱系形成师徒“多边互动”关系,赋予“权责一体”的代际身份与角色使命,师传—徒续的代际责任关联是武术世代相传的动力内核。③师徒传续制度是民间武术的传承法则。一方面,师徒文化身份的代际接续维系武术社会再生产,传续责任保障武术传承动力。师徒制维系文化共同体存续,为武术技艺的生存提供社会生态土壤,师父与徒弟以及再传弟子建立的传续谱系维持武术活态传承。另一方面,师徒传续谱系是武术技艺发展的历史线索,技艺在师承脉络中保存个性并延续发展,保持生存活力。④文化传续意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应得到重视。落实武术传承不仅要“保护传承人、培养传习人”,还应“尊重传承制度,激活传续责任”。⑤革新师徒关系理念、重塑师徒角色意识、激活师徒责任担当是完善师徒传承的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传承 师徒制 文化传续 多边关系 世系身份 历史责任 代际行动伦理
下载PDF
环境审美规划的历史延续——与俞孔坚教授商榷“景观”等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姚亦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6-81,共6页
地理学中与风景园林中的景观是有联系的 ,也是有区别的。中国风景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却是非常年轻的学科。由于国内多年的封闭政策 ,缺乏国际交流形成了落后的局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俞孔坚教授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 ,但是其中... 地理学中与风景园林中的景观是有联系的 ,也是有区别的。中国风景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却是非常年轻的学科。由于国内多年的封闭政策 ,缺乏国际交流形成了落后的局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俞孔坚教授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 ,但是其中基本观点是错误的 :关于“风景园林”、“景观”的定义与内涵 ;关于“猿人择地行为”的“积淀”和“延续”的问题。在此本篇对其观点进行讨论 ,这对学科发展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审美规划 俞孔坚 风景园林 文化延续
下载PDF
冰与火之歌:首钢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单霁翔 《当代建筑》 2023年第6期13-17,共5页
在所有的物质遗产中,“工业遗产”是距今天时间最近的,也是最常见的,更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遗产。北京首钢园区作为目前国内活化利用较为成功的工业遗存项目,其更新经验对我国工业遗产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了解首钢... 在所有的物质遗产中,“工业遗产”是距今天时间最近的,也是最常见的,更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遗产。北京首钢园区作为目前国内活化利用较为成功的工业遗存项目,其更新经验对我国工业遗产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了解首钢园区的历史情况,结合实地调研和各方建议,围绕首钢园区现存的遗产资源,分析了工作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明确了首钢园区,乃至整个京西城区未来的规划要求和战略定位,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策略方法,总结、梳理了首钢产业转型、价值活化和文脉延续等相关内容,并记录塑造城市品质与延续工业文化精神的工作历程,从而为后续遗产的城市更新工作总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首钢园区 产业转型 文脉延续 价值活化
下载PDF
基于叙事空间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营造方法研究--以湘西墨戎苗寨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越 戴宏杰 张平 《中国名城》 2023年第11期81-87,共7页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较高价值及传承意义的村落,悠久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的发展、保护进程中,囿于诸多因素,大量的传统文化、建筑和村镇空间格局遭到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基于叙事...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较高价值及传承意义的村落,悠久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的发展、保护进程中,囿于诸多因素,大量的传统文化、建筑和村镇空间格局遭到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基于叙事空间理论,梳理传统村落叙事要素,分析空间的叙事条件,把叙事方法融入空间设计的过程。通过叙事空间营造,让村落成为文化感知载体,形成文化场,保护传统文化,激活村落内部活力。以墨戎苗寨为例,整理村落的叙事要素,分析公共空间叙事性,从叙述者、受述者、叙述媒介和叙述内容4个方面,提出叙事空间营造方法,为当代传统村落的文脉延续提出可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叙事空间 文脉延续 空间营造 文化遗产 墨戎苗寨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记忆延续路径研究——以兰州市白塔山-中山桥轴线为例
7
作者 魏娟霞 《城市建筑》 2023年第6期157-159,163,共4页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记忆的断层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兰州市白塔山—中山桥轴线空间的功能演变、街巷发展和城市记忆要素进行解析,对兰州市白塔山—中山桥轴线空间的城市记忆要素延续路径进行探索,最...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记忆的断层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兰州市白塔山—中山桥轴线空间的功能演变、街巷发展和城市记忆要素进行解析,对兰州市白塔山—中山桥轴线空间的城市记忆要素延续路径进行探索,最终认为城市记忆延续应当从城市轴线的功能定位、街巷空间肌理,以及各类文化符号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从而明确城市记忆的延续路径,并最终成为城市空间和文化构成最集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记忆 白塔山—中山桥轴线 街巷空间 文化延续
下载PDF
商号印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延续与转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帅 《湖南包装》 2020年第4期71-75,共5页
商号印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印章,为现代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商号印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延续主要体现在图文、功能以及文化精神3个方面,在理解商号印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通过创新设计将商号印... 商号印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印章,为现代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商号印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延续主要体现在图文、功能以及文化精神3个方面,在理解商号印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通过创新设计将商号印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现代的视觉形象设计中,不仅能够加强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更能展现出一种特色鲜明且具有民族特点的艺术形式,让传统商号印以一种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崭新面貌融入生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号印 视觉形象设计 文化延续 创新 再设计
下载PDF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设计研究——以黄山屯溪老街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帅男 陈炜 刘梦佳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7期100-101,共2页
随着建筑业的急速发展,对传统建筑也日趋重视,如何实现旧有建筑的高效、循环使用,以及达成对与之脱节的环境的有效、绿色提升,满足不断变化的传统建筑与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的需求,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黄山市屯溪老街原有... 随着建筑业的急速发展,对传统建筑也日趋重视,如何实现旧有建筑的高效、循环使用,以及达成对与之脱节的环境的有效、绿色提升,满足不断变化的传统建筑与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的需求,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黄山市屯溪老街原有建筑与环境的改造提升,通过对旧有建筑元素的整理和分析,探讨对旧有建筑的改造与环境的提升,发掘旧有传统建筑的改造与现代设计手法之间的联系,以及所运用的现代设计手法在传统建筑更新改造中的生命延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设计语言 街区改造设计 现代手法运用 文化延续
下载PDF
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景观设计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吉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616-3618,3625,共4页
阐述了步行街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对商业步行街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的现状,提出步行街存在缺乏文化内涵、布局单一、缺乏整体感、没有地方特色及艺术性、缺乏人性关怀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阐述了步行街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对商业步行街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的现状,提出步行街存在缺乏文化内涵、布局单一、缺乏整体感、没有地方特色及艺术性、缺乏人性关怀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街 地方特色 文化延续 人性关怀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明珠广场地段空间形象提升研究
11
作者 张婷婷 杨韩 隋金池 《江西建材》 2022年第7期336-338,共3页
文中基于对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明珠广场地段现状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采用城市更新理念指导,对明珠广场地段城市空间形象提升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设计应遵循人性化、整体性、生态性、文化性的原则,总结出重塑空间活力、完善城市功能... 文中基于对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明珠广场地段现状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采用城市更新理念指导,对明珠广场地段城市空间形象提升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设计应遵循人性化、整体性、生态性、文化性的原则,总结出重塑空间活力、完善城市功能、延续文化脉络和丰富植物景观的更新策略,以期通过城市更新的动态思维有效提升该地段的空间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空间活力 功能复合 文化延续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北京幸福社区周边地区为例
12
作者 崔怡冉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1期171-174,190,共5页
为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北京老城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北京幸福社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位于北京老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区内,针对北京幸福社区的多种问题,提出老旧社区活力提升、品质提升的改造设计,基于城市有机更新、社... 为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北京老城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北京幸福社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位于北京老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区内,针对北京幸福社区的多种问题,提出老旧社区活力提升、品质提升的改造设计,基于城市有机更新、社区微改造、开放街区理念,对社区服务设施、微社区空间、步行系统、新建住宅、文化创意园区、社区活动中心六个领域进行了重点的提升与设计。坚持老城保护,在保护的同时,不断改善社区周边景观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通过多个方面的建设,实现社区活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社区微空间 活力社区 文化延续
下载PDF
高等体育院校应如何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
13
作者 徐晓燕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9-103,共5页
体育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高等体育院校学生起着熏陶作用。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现在高等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育教学是主要途径,校园文化活动是催化剂,日常训练是动力平台,重大竞赛是展... 体育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高等体育院校学生起着熏陶作用。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现在高等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育教学是主要途径,校园文化活动是催化剂,日常训练是动力平台,重大竞赛是展示窗口,社会实践是有利通道,校园体育建筑和设备是物质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高等体育 高等教育 体育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汉水风俗文化研究的生态型范本——《三省山内风土杂识》内涵解读
14
作者 何道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5期11-14,共4页
清人严如煜所著《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记述清代中叶陕川鄂三省交界地区的山川形势,风土民情,其内涵体现出事象亲历、文化续接、思想另指等特征,堪称汉水风俗文化研究生态型范本。
关键词 《三省山内风土杂识》 内涵解读 事象亲历 文化续接 思想另指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式开发的实践与思索——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杰 吴承照 王莫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文化主题式开发的研究综述入手,指出其关联性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对热点问题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提出了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式开发:NCT (Nature + Culture Themed dev...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文化主题式开发的研究综述入手,指出其关联性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对热点问题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提出了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式开发:NCT (Nature + Culture Themed development)模式,对原地新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与旅游开发如何协调,如何深度挖掘"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创意与景观环境创意整合的可能性提出了4方面初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题开发 文化传承 NCT开发模式
下载PDF
论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延续与集聚——基于泰州城镇文化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树俊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与支柱,新型城镇化是文化的城镇化。文化的城镇化必须具有承载文化延续与集聚的功能。要发挥文化延续与集聚的制导功能,搞好文化延续与集聚中的城镇文脉定位、文化保护定位、载体建设定位。要注意路径选择,走好多重文...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与支柱,新型城镇化是文化的城镇化。文化的城镇化必须具有承载文化延续与集聚的功能。要发挥文化延续与集聚的制导功能,搞好文化延续与集聚中的城镇文脉定位、文化保护定位、载体建设定位。要注意路径选择,走好多重文化共融发展、专题文化集群发展和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之路。要坚持一些基本策略技术设计,如以本质定属性,以特色定方向,以规划定格调,以发展定渗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延续 文化集聚 城市文化
下载PDF
武汉美术馆-历史建筑改造设计及评论
17
作者 李梦薇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8期145-146,共2页
本文通过对武汉美术馆的改造进行建筑实践性调研和资料收集,思考武汉美术馆改造后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对其改造设计进行反思和评价。通过与成功实例的比较分析,得出历史建筑的改造保护可能的使用价值和积极应对的策略方式。
关键词 原真性 解释性 功能置换 文化延续
下载PDF
建筑元语言的特征演变及其文化延续解析——从三角形谈起
18
作者 孙元煦 《中外建筑》 2018年第8期27-29,共3页
建筑元语言是无法再简化的图形符号,具有较强的文化归属感,对延续城市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当今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对异样形态的追求不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研究以国内外典型案例解析了三角形在建筑中的形式特征演变,论述了其应用规律... 建筑元语言是无法再简化的图形符号,具有较强的文化归属感,对延续城市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当今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对异样形态的追求不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研究以国内外典型案例解析了三角形在建筑中的形式特征演变,论述了其应用规律、心理表征及对应的文化特质,揭示了三角形识别性的由来。为建筑元语言的创新表达提供新思路,以增强人居空间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言 三角形 特征演变 文化延续 归属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的可拆卸建筑装置在乡村文化延续中的应用--以郑州高新区矩形地设计为例
19
作者 杨柳 郑志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32-34,共3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向外蔓延。城市化为村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也在城市中失去归属感与安全感。不仅如此,随着乡村的消失,其承载的乡村文化也逐渐消逝。而场所精神的回归能够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同时延续乡村文...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向外蔓延。城市化为村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也在城市中失去归属感与安全感。不仅如此,随着乡村的消失,其承载的乡村文化也逐渐消逝。而场所精神的回归能够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同时延续乡村文化。文章在场所理论的基础上,以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块矩形地块为例,利用可拆卸建筑装置,从生活习俗提炼、生活情景模拟、建筑形态模拟三个层面,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以保护乡村文化与村民回忆,以期为已经消失的村庄提供延续乡村文化的方法,同时让村民在新环境中获得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场所理论 可拆卸建筑装置 乡村文化延续 城市化
下载PDF
论中华优秀文化的两个传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茂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52-58,共7页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应注意古代和近现代两个传统;两个传统既不同,又一脉相承,历史地联系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整体;强调不能用古代反对近现代,也不能用近现代反对古代;古代传统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内容已经定型,而近现代传统中的中华优秀文...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应注意古代和近现代两个传统;两个传统既不同,又一脉相承,历史地联系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整体;强调不能用古代反对近现代,也不能用近现代反对古代;古代传统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内容已经定型,而近现代传统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内容还在发展完善中,正日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都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根、脉、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源头活水,更是我们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努力奋斗的文化自信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文化 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经验 古代传统 近现代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