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翠湖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艺蕾 吴志宏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6期141-143,146,共4页
翠湖公园作为昆明城市文脉之一,沉淀了悠久的文化历史,寄存着昆明人的城市记忆。多年来,经过政府、企业的不断规划设计,如今翠湖公园已成为昆明城市中心的名片。但改造后的翠湖公园效果如何,以及如何评判规划的成果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 翠湖公园作为昆明城市文脉之一,沉淀了悠久的文化历史,寄存着昆明人的城市记忆。多年来,经过政府、企业的不断规划设计,如今翠湖公园已成为昆明城市中心的名片。但改造后的翠湖公园效果如何,以及如何评判规划的成果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现今国内公园中,从公园使用者出发的评价经常被规划者和机构忽略。使用后评价(POE)是一种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评估体系,本文结合观察法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使用者对于翠湖公园的使用后评价,提出对翠湖公园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 POE 翠湖公园 城市公园
下载PDF
昆明翠湖公园声景观的保护和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龚雪 唐文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9年第8期32-34,共3页
针对目前国家为改善民生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修养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各地从不同程度上将不少古典园林开放为非赢利性的公共性公园,这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但是随着这种转变趋势的加强,古典园林的声... 针对目前国家为改善民生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修养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各地从不同程度上将不少古典园林开放为非赢利性的公共性公园,这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但是随着这种转变趋势的加强,古典园林的声环境景观遭到破坏。本文通过对昆明市翠湖公园声景观的现状,使用者行为及其空间分布和声景观要素选择进行分析阐述,力求探索古典园林转变为公园之后的声景观环境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湖公园 声景观 保护和发展
原文传递
昆明翠湖公园植物空间对老年人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勇强 张云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74-77,80,共5页
本课题从昆明翠湖公园的植物造景形式、植物空间、植物特征、植物文化等角度出发,结合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来探讨昆明翠湖公园植物空间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⑴规则式绿篱对老年人具有引导作用,自然式植被密度、林荫效果、景... 本课题从昆明翠湖公园的植物造景形式、植物空间、植物特征、植物文化等角度出发,结合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来探讨昆明翠湖公园植物空间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⑴规则式绿篱对老年人具有引导作用,自然式植被密度、林荫效果、景观的可视性影响老年人的活动选择;⑵开敞式植物空间有助于老年人活动参与,半开敞半封闭植物空间满足了老年人安全需要和交流愿望;⑶植物颜色、香味分别对老年人具有辨别引导和促进活动参与的作用;⑷植物文化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追求。最后,基于调研结果为昆明翠湖公园植物空间的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空间 老年人 翠湖公园 行为活动
下载PDF
休闲体验视角下城市生态空间的共生优化——以昆明翠湖公园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文彤 邱以澄 《中国名城》 2019年第11期50-55,共6页
作为满足公众对环境、动物、植物等观赏体验需要的综合多元生态系统,仅从硬件角度探讨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建设,缺少生态发展中制度、活动、组织等软性管理环节的维护优化,城市生态空间的构建是难以成功的。以昆明翠湖公园为例,从体验视... 作为满足公众对环境、动物、植物等观赏体验需要的综合多元生态系统,仅从硬件角度探讨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建设,缺少生态发展中制度、活动、组织等软性管理环节的维护优化,城市生态空间的构建是难以成功的。以昆明翠湖公园为例,从体验视角分析生态观鸟活动者的动机、行为及评价,发现高质量的休闲体验效果来自生态空间各物种之间互利共存的決生关系,而这一切来自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所形成的城市生态空间软性管理,生态制度制定、人与自然的持续友善、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这些成为城市生态空间共生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空间 休闲体验 共生优化 翠湖公园
下载PDF
翠湖公园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訾文莉 张培森 宋钰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验证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三者间现有结构关系模型,为未来建设具有健康效益的公园景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环境的易识别性和景观的复杂性是城市公园游览者对公园环境产生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兼... 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验证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三者间现有结构关系模型,为未来建设具有健康效益的公园景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环境的易识别性和景观的复杂性是城市公园游览者对公园环境产生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兼容性对于城市公园的环境恢复性效果影响最显著,镇定情绪项更能反应游览者的健康效益评估;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三者间为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即游览者的环境偏好对恢复性评价有显著正影响,游览者的恢复性评价对健康效益评估有显著正影响;游览者的环境偏好对健康效益评估既有显著正影响,且两者之间也存在恢复性评价作为中介产生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偏好 恢复性评价 健康效益评估 翠湖公园
下载PDF
昆明翠湖公园越冬红嘴鸥觅食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志诚 梁良 +2 位作者 杨福花 吕婷 陈明勇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41-46,共6页
2014—2018年共4年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间),利用样线法、同步统计、定点观察等方法对昆明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觅食生境选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嘴鸥在翠湖公园水域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且形成典型的... 2014—2018年共4年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间),利用样线法、同步统计、定点观察等方法对昆明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觅食生境选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嘴鸥在翠湖公园水域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且形成典型的聚集分布型。对水域面积、水面漂浮物、投食人数、植被和建筑物盖度4个觅食生境因子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向红嘴鸥投食的人数(P<0.01)和水域开阔度主要决定了红嘴鸥觅食地的选择结果。其它生境因子影响不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开展文明喂鸥活动,倡导节约环保喂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觅食生境选择 分布格局 聚集分布型 投食人数 昆明翠湖公园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翠湖公园夜景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妮 刘嘉纬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1期50-53,共4页
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夜间户外活动的时间逐渐延长,城市公园是人们夜间活动的主要空间,城市公园夜景观的品质的提升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城市公园夜景观建设存在空间设计不合理、照明不合理、环境污染、灯具设置不... 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夜间户外活动的时间逐渐延长,城市公园是人们夜间活动的主要空间,城市公园夜景观的品质的提升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城市公园夜景观建设存在空间设计不合理、照明不合理、环境污染、灯具设置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夜间活动,也会影响公园夜景观意境的表达。以昆明翠湖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夜景观价值、夜场地空间、生态夜环境、园林夜间设施四方面对翠湖公园夜景观的现状进行了评价。从权重结果看,园林夜间设施(0.298)>夜景观价值(0.265)>生态夜环境(0.245)>夜间场地空间(0.19)。翠湖公园夜景观现状评价值中,生态夜环境(3.524)>园林夜间设施(3.282)>夜景观价值(2.976)>夜间场地空间(2.882)。说明生态夜环境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园林夜间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夜景观价值和夜间场地空间则需要重点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翠湖公园 夜景观 评价
下载PDF
浅析昆明翠湖濠上观鱼园林特征
8
作者 宋胜豪 潘瑞 何玲睿 《园林》 2019年第8期83-89,共7页
本文以昆明翠湖公园濠上观鱼一景为例,梳理其历史沿革,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现有的建筑与园林理论,从建筑、植物、园林文化3个层面进行分析,总结濠上观鱼的建筑类型与布局、植物空间营造、园林文化的特征,并从云南园林营造方法的角度阐释... 本文以昆明翠湖公园濠上观鱼一景为例,梳理其历史沿革,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现有的建筑与园林理论,从建筑、植物、园林文化3个层面进行分析,总结濠上观鱼的建筑类型与布局、植物空间营造、园林文化的特征,并从云南园林营造方法的角度阐释其特点,为云南本土园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湖公园 濠上观鱼 园林特征 云南园林
下载PDF
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姜志诚 梁良 陈明勇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29-35,41,共8页
采用定点观察、影像调查、追踪观察、瞬时扫描等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日间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并建立了红嘴鸥日间行为谱及其PAE编码系统。共记录到红嘴鸥9大类44种行为,类别包括非飞行类运动、迁飞、觅食、通讯... 采用定点观察、影像调查、追踪观察、瞬时扫描等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日间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并建立了红嘴鸥日间行为谱及其PAE编码系统。共记录到红嘴鸥9大类44种行为,类别包括非飞行类运动、迁飞、觅食、通讯、集群、清洁、停歇、竞争对抗、避害。结合人为干扰及斑块化生境中红嘴鸥的行为,在其行为生态及行为功能基础上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人为因素是影响红嘴鸥在翠湖越冬期间行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行为谱 PAE编码系统 斑块化生境 人为因素 昆明翠湖
下载PDF
翠湖湿地公园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成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光 刘筱竹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探讨了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水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方法,论证了生物防治藻类、高等植被恢复等基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方法对水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效果。实践表明,人工湿地污水净水系统、以营养环节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生... 探讨了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水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方法,论证了生物防治藻类、高等植被恢复等基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方法对水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效果。实践表明,人工湿地污水净水系统、以营养环节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水体防治方法,对翠湖湿地的水质有明显的净化、保护和提升作用,对水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生物多样性 湿地保护 翠湖湿地公园
下载PDF
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量平衡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国营 梁灵君 +1 位作者 刘乔木 徐小伟 《北京水务》 2007年第3期20-23,共4页
通过分析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需水量、项目区可利用来水量及项目发挥的效益,认为从用水角度来看该项目能充分利用地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一项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明显社会效益的环保工程。
关键词 翠湖湿地 水量平衡 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游客生态素养的保护地环境教育评价——以北京翠湖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诗雨 蔡君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4期451-457,共7页
培育公民的生态素养是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为研究自然保护地中环境教育效果和游客生态素养培育情况,以翠湖湿地公园为案例地,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游客的生态素养水平、环境教育满意度和游客生态素养培育效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翠湖... 培育公民的生态素养是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为研究自然保护地中环境教育效果和游客生态素养培育情况,以翠湖湿地公园为案例地,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游客的生态素养水平、环境教育满意度和游客生态素养培育效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翠湖湿地公园游客生态素养处于中等水平;翠湖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基本满足游客需求但仍需改善,其中自然观察类设施效果最佳,环境解说类次之,体验活动类最差;公园环境教育能有效促进游客生态素养的发展;生态素养高的游客对公园环境教育满意度更高,生态素养培育效果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素养 环境教育评价 自然保护地 北京翠湖湿地公园
下载PDF
北京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及水体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岩东 杜桂森 +4 位作者 商晓静 王博宇 张富春 李晓光 张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4年第1期70-75,共6页
北京翠湖湿地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为了给科学管理提供依据,2012年4月至11月对该公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监测。从定性、定量水样中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73属、154种(包括变种),其中绿藻门占50.6%(78种),硅藻门占24.0%(3... 北京翠湖湿地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为了给科学管理提供依据,2012年4月至11月对该公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监测。从定性、定量水样中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73属、154种(包括变种),其中绿藻门占50.6%(78种),硅藻门占24.0%(37种)、蓝藻门占12.3%(19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4 243.62×10~4cell/L,其中绿藻门占41.7%,硅藻门占12.3%,蓝藻门占37.2%。浮游植物群落属于绿藻-蓝藻-硅藻型。优势种群为富营养或严重富营养型水体指示种。翠湖浮游植物密度变化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绿素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透明度呈负相关。浮游植物密度,透明度与叶绿素a的TSI_M指数(56.28;81.63),均显示翠湖为富营养—重富营养型水体。翠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H′=1.50;均匀度指数平均值:J=0.32,显示水体为中污染。翠湖为北京的城市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地区小气候、补充地下水、洪灾防控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亟待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翠湖湿地公园 浮游植物 富营养 中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