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彝《牛津画记》的语图互动策略
1
作者 张晶 敬知玉 《华文文学》 2024年第4期7-15,共9页
《牛津画记》是二战前后在西方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本英语旅游文学畅销书,作者蒋彝使用了多重语图互动策略,成功开创了华人在海外以英文书写、书画结合的“画记”体游记。首先,《牛津画记》通过语象叙事策略以文字模仿作画、演剧的... 《牛津画记》是二战前后在西方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本英语旅游文学畅销书,作者蒋彝使用了多重语图互动策略,成功开创了华人在海外以英文书写、书画结合的“画记”体游记。首先,《牛津画记》通过语象叙事策略以文字模仿作画、演剧的动态过程,让眼前的风景经由文字的叙事而成为流动的风景。其次,《牛津画记》以虚指性的图像辅助语言,通过虚实共现的语图叙述将英国人作为凝视的对象,智慧地表达了蒋彝对西方社会风行的刻板印象、殖民话语的无声反抗。最后,《牛津画记》以“跳跃回归”的语图叙述方式统摄语言与图像,营造了一个敞开的、无边界的城市空间,表达了蒋彝消除种族隔阂、希冀世界和平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彝 《牛津画记》 语图互动策略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从跨文化的视角看丝绸之路上的中原音乐传播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雪莲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4-111,共8页
跨文化传播向来是双向度的,所指的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际互动。古代中原音乐在西渐的传播过程中,中亚的音乐也在持续东传,因此,这就导致作为文化主体的中原音乐在传播过程中势必接受影响与改造,而这种“影响与改造”是中原音乐主动... 跨文化传播向来是双向度的,所指的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际互动。古代中原音乐在西渐的传播过程中,中亚的音乐也在持续东传,因此,这就导致作为文化主体的中原音乐在传播过程中势必接受影响与改造,而这种“影响与改造”是中原音乐主动有选择地接受的结果。河西地区是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中枢,这里汇集多民族文化。我们以敦煌曲子辞为研究中心,分析其特点,并比较来自中原的曲子辞与流传于中原曲子辞的差异,探讨中原音乐在西传过程中所受的影响与冲击,挖掘中原音乐接受这种影响与改造的文化心理,从而发现华胡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与互动性,以及丝绸之路南北向、东西向的多向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跨文化 中原音乐 传播 接受
下载PDF
施高德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思思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0-83,共4页
通过对施高德撰写的中国戏曲论著的梳理,分析并阐述他在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采取的主要策略.在准确理解中国戏曲本质、考虑西方读者实际接受能力后,施高德从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出发,不仅介绍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与变化,也顾及戏曲... 通过对施高德撰写的中国戏曲论著的梳理,分析并阐述他在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采取的主要策略.在准确理解中国戏曲本质、考虑西方读者实际接受能力后,施高德从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出发,不仅介绍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与变化,也顾及戏曲研究文本的阅读价值与表演价值.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海外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风格与内涵,还鼓励他们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中国戏曲.虽然施高德对中国戏曲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对当下中国戏曲艺术的海外传播仍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高德 中国戏曲 跨文化传播 传播策略
下载PDF
基于融媒体的跨文化传播功效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嘉文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79-82,共4页
在融媒体时代,提高我国融媒体对外传播功效、传播中国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主体应充分利用融媒体的特点,准确定位传播重点,加强国际定位研究,提高传播功效,加强培养复合型全媒体人才,深层次发掘传播内容,打... 在融媒体时代,提高我国融媒体对外传播功效、传播中国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主体应充分利用融媒体的特点,准确定位传播重点,加强国际定位研究,提高传播功效,加强培养复合型全媒体人才,深层次发掘传播内容,打造传媒品牌,打造对外传播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融媒体跨文化传播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跨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力
下载PDF
语言跨文化传播的途径 被引量:1
5
作者 蒲春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7-80,94,共5页
语言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既有强权的军事、政治途径,又有和平的外交、宗教、移民、教育途径等。语言的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必然产物,拓展汉语传播途径,促进汉语走向世界,是丰富和发展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语言 跨文化 传播途径
下载PDF
中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影视翻译研究
6
作者 姜丽 《科教文汇》 2015年第36期178-179,共2页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国文学作品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并以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其中,影视传播作为最直观简洁的方式被不断应用,随之而来的影视翻译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为依...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国文学作品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并以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其中,影视传播作为最直观简洁的方式被不断应用,随之而来的影视翻译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为依托,对影视翻译中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对比,认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接受能力的探讨是解决中国文学作品有效传播的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作品 跨文化 影视翻译 传播接受
下载PDF
太极拳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杰 徐伟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0-55,共6页
太极拳在美国开展十分普遍,为了深入研究太极拳在美国跨文化传播,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对美国27家武馆的30位太极拳从业人员访谈,并对访谈内容编码分析。结果发现:传播者之间存在"多而不和"的现象... 太极拳在美国开展十分普遍,为了深入研究太极拳在美国跨文化传播,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对美国27家武馆的30位太极拳从业人员访谈,并对访谈内容编码分析。结果发现:传播者之间存在"多而不和"的现象,缺乏正规的管理组织,"正宗"与否是传播者之间竞争的核心;传播途径单一,传播范围较窄,多以长套路为主,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太极拳的传播受众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健身是主要的练习目的,多以尝试心理参加练习;太极拳传播范围"广而不深";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需要提高传播者素质、采用多元化传播途径、挖掘深层传播内容和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研究更深入的挖掘了太极拳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的深层动因,为更好地实现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美国 跨文化传播 传播途径 受众群体 传播内容 传播效果
原文传递
政治术语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依赖性——以“中国梦”英译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宏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语言形式优化和功能等效是政治术语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为确保受众准确把握术语内涵,需要理解并强调其语境依赖性,具体体现在语言语境依赖性和非语言语境依赖性两个层面。国内外对"中国梦"英译的研究集中于China Dream和Ch... 语言形式优化和功能等效是政治术语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为确保受众准确把握术语内涵,需要理解并强调其语境依赖性,具体体现在语言语境依赖性和非语言语境依赖性两个层面。国内外对"中国梦"英译的研究集中于China Dream和Chinese Dream两个主要译文,后者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中国梦"、"美国梦"、"欧洲梦"的语言形式相似,但内涵截然不同,各自代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跨文化传播中,对政治术语非语言语境的认同和接受是正确解读其内涵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术语 跨文化传播 语境依赖性
下载PDF
网络广告跨国传播的文化应对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品良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网络传播的兴起使文化的跨国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与直接。网络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其跨文化传播的特性更加突出。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广告跨国文化传播的特性及其带来的异质文... 网络传播的兴起使文化的跨国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与直接。网络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其跨文化传播的特性更加突出。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广告跨国文化传播的特性及其带来的异质文化传播的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文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网络广告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天下”比邻:19世纪东西方文明碰撞下俄国的中国形象建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彦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8-174,M0008,共18页
“天下”作为表征中国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术语已得到普遍使用,但像俄罗斯这样在两个多世纪里持续把中国称为“Поднебесная”(天下)的国家却是少见的。俄罗斯的“天下”形象是19世纪东西方文明交融与碰撞的产物。1820年前后,中... “天下”作为表征中国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术语已得到普遍使用,但像俄罗斯这样在两个多世纪里持续把中国称为“Поднебесная”(天下)的国家却是少见的。俄罗斯的“天下”形象是19世纪东西方文明交融与碰撞的产物。1820年前后,中国自称“天朝”的消息在西欧社会流传开来。帝俄在谋求领土扩张和寻求独特文明身份的历程中,共享了西方基于贸易利益和西方文明观而创造的野蛮傲慢的“天朝”形象,但未全盘接受西方将华夷观作为“天朝”精神内核的时代叙事,而是借助彼时居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汉学成果,力求建构出贴近中华文明的“天下”形象。尽管当时俄国对天下观的认知也有局限,但这一形象的复杂性及其联结的意义网络的深刻性,还是赋予了它超越特定历史时期的旺盛生命力。这构成“Поднебесная”至今仍能作为中国的代称而得到活跃使用的一个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国家形象 俄罗斯 跨文化传播 世界秩序
原文传递
川菜跨文化传播与系统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波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川菜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在接受传播时,都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解码。川菜跨文化传播设计,重要的是消除传播障碍、语义明确、清晰、准确,因此要遵循易懂性原则,符合受众的文化... 川菜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在接受传播时,都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解码。川菜跨文化传播设计,重要的是消除传播障碍、语义明确、清晰、准确,因此要遵循易懂性原则,符合受众的文化习惯。川菜设计还需要注意系统性原则,这种系统性设计,微观层面包括店面、室内、餐具、制服、菜单、标志等方面的设计,宏观层面还应该考虑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以点带面,通过川菜文化遗产的核心意义,规划相关文博园、产业园,促进文化旅游,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增长知识的场所,促进就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菜 跨文化 传播 设计 系统性
下载PDF
全球信息传播若干基本概念的厘清
12
作者 王凤仙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43-46,共4页
随着国内外对全球化问题的广泛关注,在传播学领域中对于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涌现了如全球传播等许多相似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多维而复杂的,而对于所有试图从传播的角度了解全球化的初涉者和全球信息传播的研究者来说... 随着国内外对全球化问题的广泛关注,在传播学领域中对于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涌现了如全球传播等许多相似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多维而复杂的,而对于所有试图从传播的角度了解全球化的初涉者和全球信息传播的研究者来说,弄清这些概念都成了首要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全球信息传播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厘清,以期更为全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传播 跨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 基本概念
下载PDF
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研究
13
作者 卢魁 张荣芳 刘春梅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文章指出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现状,提出了提升其对外传播质量的途径;特别强调了对外传播翻译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为相关外宣工作人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邢台 历史文化资源 对外传播
下载PDF
体语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14
作者 王西巧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体语学是人类非言语交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埃克曼和弗里森把体语分为五大类,即象征性动作、说明性动作、情绪表露动作、调节性动作、适应性动作,文章又补充一类,即表态性动作。在跨文化交际中,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表态性动作... 体语学是人类非言语交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埃克曼和弗里森把体语分为五大类,即象征性动作、说明性动作、情绪表露动作、调节性动作、适应性动作,文章又补充一类,即表态性动作。在跨文化交际中,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表态性动作比起专家们已列举出的前五类来说,显得更是至关重要。人体的各个部位有着发射不同信息的明确分工,双手、眼睛和面部是三个信息发射部位。人体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同一个信息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中用不同的手势或动作来表示;同一个手势或动作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含义;某些人体语言的手势和动作具有高度的地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语学 跨文化交际 信息传递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信仰的跨文化传播经验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
15
作者 陈橹 唐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4-33,共10页
人类文明史上不同信仰体系曾经历了长期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从世界性宗教传播的历史经验来看,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保持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对信仰体系进行重新解释和形式变通,实现与传入地文化环境的有机融合。在吸收外来信仰方面中国社... 人类文明史上不同信仰体系曾经历了长期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从世界性宗教传播的历史经验来看,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保持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对信仰体系进行重新解释和形式变通,实现与传入地文化环境的有机融合。在吸收外来信仰方面中国社会有独特的机制和能力,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提供了思考这一问题的丰富经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也曾面临着与佛教传入类似的环境,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正确的吸收学习方法,在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中澄清迷雾排除障碍,创造性传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跨文化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场域视角下中国国际化企业如何通过赛事营销突破跨文化传播障碍——基于海信集团的案例研究
16
作者 许晖 李阳 王亚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44-1755,共12页
以海信集团为分析对象,基于场域视角,在重新识别跨文化传播障碍类型和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企业借助赛事营销突破跨文化传播障碍的内在过程机理进行解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跨文化传播障碍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和价值观异质,且二者呈现动... 以海信集团为分析对象,基于场域视角,在重新识别跨文化传播障碍类型和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企业借助赛事营销突破跨文化传播障碍的内在过程机理进行解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跨文化传播障碍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和价值观异质,且二者呈现动态变化特征;企业通过构建营销场和社交场来聚合多元文化场域受众开展赛事营销活动,活动焦点呈现出“传递—沟通—共创”的演化轨迹;不同阶段赛事营销活动影响受众心理场域,所达到的传播效果由浅入深表现为“认知同构—联想转移—价值观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传播障碍 赛事营销策略 场域视角 案例研究
下载PDF
18世纪土耳其人接种人痘吗?——医学跨文化传通错位典例分析
17
作者 Alicia Grant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00-205,共6页
长期以来,人们将玛丽·蒙塔古夫人从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君士坦丁堡传人痘接种法到英国的史事,误读为是18世纪土耳其穆斯林开始种痘而基督教徒反对种痘。恰恰相反,蒙塔古夫人是从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督徒那儿获得种痘方法,而土耳... 长期以来,人们将玛丽·蒙塔古夫人从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君士坦丁堡传人痘接种法到英国的史事,误读为是18世纪土耳其穆斯林开始种痘而基督教徒反对种痘。恰恰相反,蒙塔古夫人是从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督徒那儿获得种痘方法,而土耳其穆斯林因其宿命论信条,迷信天命而拒绝种痘。这一医学跨文化传通过程中出现的概念性错位,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本文引用原始文献和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纠正这一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人 天花 人痘 跨文化传通 医学交流
原文传递
视觉艺术作品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信息遗失——对汉堡“中国月”文化活动的关注和判断
18
作者 熊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6期241-242,共2页
本文以一个在德学习的艺术者的身份,从德国汉堡的"中国月"视觉艺术作品的传播,去尝试思考德国现行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品所显现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同时对"中国月"跨文化交流和视觉艺术作品的传播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关键词 跨文化 中国月 视觉艺术 信息传递
下载PDF
论语言的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福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5,共7页
一种语言在国际间能有持久广泛的跨文化传播 ,是该语言的输出力和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 ,则是取决于语言输出方在国际上的综合国力及其影响力。语言的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必然产物 ,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一种语言在国际间能有持久广泛的跨文化传播 ,是该语言的输出力和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 ,则是取决于语言输出方在国际上的综合国力及其影响力。语言的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必然产物 ,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进程中出现的又一全球问题。在这一历史过程中 ,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与竞争 ,文化上的彼此碰撞与磨擦 ,民族情结与经济理性的痛苦抉择在所难免。与此同时 ,及早确认世界通用语言 ,努力减少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成本 ,为语言的最终统一创造条件 ,必将成为全世界的又一个新的共同发展目标。尽管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相当遥远 ,但必须从现在开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传播 影响力 全球化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翠兰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25-27,共3页
新时代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在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文化自信力不足、文化传播意识欠缺、跨文化视角受限、跨文化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课程设置存在偏差、实践环境和行业师资... 新时代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在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文化自信力不足、文化传播意识欠缺、跨文化视角受限、跨文化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课程设置存在偏差、实践环境和行业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为此,从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合理配置课程比例,多渠道营造跨文化环境、搭建跨文化平台,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探索跨文化能力培养新举措,强化传统文化素养和新媒体素养培育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施教能力 跨文化传播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