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列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孙玉海 董宏伟 +1 位作者 冯玉军 陈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925-1928,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二溴化-N,N'-二(二甲基烷基)乙二铵(12-2-m',m'=4,8,12,16),初步研究了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和电导率性质.结果表明,此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与所含疏水尾基的碳数密切相关.
关键词 不对称双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电导率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联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青 曹丹红 方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采用1,4-丁二醇、马来酸酐、环氧氯丙烷、十六烷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双联(Gemini)两性表面活性剂——丁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磺酸钠(HDBC)。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证,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为目标产物。该表面活性剂水... 采用1,4-丁二醇、马来酸酐、环氧氯丙烷、十六烷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双联(Gemini)两性表面活性剂——丁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磺酸钠(HDBC)。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证,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为目标产物。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为25.92mN·m-1、临界胶束浓度为0.01g·L-1;并考察了其发泡、稳泡性、乳化力和钙皂分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两性表面活性剂 马来酸酐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新型含氟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面性能 被引量:28
3
作者 徐运欢 郑成 +3 位作者 林璟 毛桃嫣 黄武欢 甘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9-444,452,共7页
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全氟己基乙基碘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氟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溶剂体积和反应时间对MDEA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溶剂为正丁醇... 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全氟己基乙基碘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氟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溶剂体积和反应时间对MDEA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溶剂为正丁醇,反应温度90℃,n(全氟己基乙基碘)∶n(MDEA)=2.5∶1,溶剂体积为8 mL,反应时间为42 h,转化率达到93.75%。通过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并通过测定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518 m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9.3 mN/m;单分子饱和吸附量、单分子饱和吸附面积和胶束化标准自由能分别为0.354×10-10 mol/cm2、4.69 nm2和-26.03 kJ/mol。与同类产品相比较,产物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季铵盐 表面活性剂 N-甲基二乙醇胺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 (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被引量:14
4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3,共4页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给出了浓度与表面活性剂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含弱碱性氮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临界胶束浓度 (cmc)随体系 p H不同而变化。当体系 p H等于两性表面活性剂...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给出了浓度与表面活性剂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含弱碱性氮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临界胶束浓度 (cmc)随体系 p H不同而变化。当体系 p H等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等电点时 ,两性表面活性剂在表面上的排列最紧密 ,cmc达到最低值。还讨论了其他影响 cmc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胶体性质 浓度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任霞 王珏 +1 位作者 孙会敏 涂家生 《中国药事》 CAS 2020年第8期916-924,共9页
目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是表面活性剂重要的功能性指标,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芘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CMC值,并... 目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是表面活性剂重要的功能性指标,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芘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CMC值,并将结果与传统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结果相比较。结果:芘荧光法测定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CMC值重复性良好,其测定结果与经典的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了重复性和准确度良好的芘荧光光谱法,该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以替代表面张力法及电导率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CM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芘荧光光谱法 表面张力法 电导率法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对姜黄素的增溶及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调调 杨白雪 +2 位作者 郭瑛玉 陈娜 李三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通过测定不同配比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Tween 8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摩尔增溶比(MSR)和姜黄素(Cur)在碱性水溶液(pH 13)及表面活性剂复配碱性溶液中的降解速率(k)来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对姜黄素的增溶及保护作用。结果显示... 通过测定不同配比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Tween 8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摩尔增溶比(MSR)和姜黄素(Cur)在碱性水溶液(pH 13)及表面活性剂复配碱性溶液中的降解速率(k)来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对姜黄素的增溶及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单独使用Tween 80时,增溶能力强但稳定性差;单独使用DTAB时,稳定性好但是增溶能力差;二者以不同的比例复配后稳定性均增强,当DTAB摩尔分数为0.4时,稳定性最好,虽然此时增溶能力不是最好,但是相比于单独使用DTAB, MSR增加了1.7倍。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增加溶解度的同时还能增加稳定性,此外,表面活性剂复配具有用量少、毒性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复配 临界胶束浓度 姜黄素 增溶 保护
原文传递
表面活性剂全氟庚酸和全氟辛酸的^(19)F NMR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定准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6,共8页
测定了全氟庚酸 (PFHA)和全氟辛酸 (PFOA)在三氟三氯乙烷或正戊醇溶液中的不同浓度的1 9FNMR化学位移并归属了谱图 .研究了活性剂浓度对化学位移影响的机理和对不同核的不同影响 .由化学位移δ值对浓度倒数作图 ,可求得活性剂的临界胶... 测定了全氟庚酸 (PFHA)和全氟辛酸 (PFOA)在三氟三氯乙烷或正戊醇溶液中的不同浓度的1 9FNMR化学位移并归属了谱图 .研究了活性剂浓度对化学位移影响的机理和对不同核的不同影响 .由化学位移δ值对浓度倒数作图 ,可求得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 :全氟庚酸 :0 .0 1 95mol/L (戊醇溶剂 )和 0 .0 4 0 6mol/L(三氟三氯乙烷溶剂 ) ;全氟辛酸 :0 .0 5 4 7mol/L(戊醇溶剂 ) .用计算模拟法使δ对浓度倒数作图同实验数据作图相比较 ,可推测得全氟辛酸戊醇溶液的单体分子与胶束大分子的平衡常数为K =2 1 (mol/L) - (n - 1 ) 和胶束聚集数n =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核磁共振 ^19F化学位移 表面活性剂 全氟庚酸 全氟辛酸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激基缔合物荧光测定 被引量:6
8
作者 沈兴海 王文清 +1 位作者 夏玉宇 郭荣芬 《铀矿冶》 CAS 1994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形成激基缔合物荧光性质来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CM)。室温下,当SDBS浓度低于CCM值时,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与单体荧光强度之比(Ie/Im)和SDBS浓度成正比;浓度大于C...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形成激基缔合物荧光性质来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CM)。室温下,当SDBS浓度低于CCM值时,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与单体荧光强度之比(Ie/Im)和SDBS浓度成正比;浓度大于CCM后,由于胶束的形成,Ie/Im与浓度之间呈复杂的变化关系,从而使Ie/Im-浓度曲线出现明显的转折。对应此转折点的SDBS浓度即为其临界胶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 磺酸盐 SDBS
下载PDF
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对脂肪酶催化酯水解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娜 杜伟燕 +2 位作者 黄卓楠 赵炜 王寿江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9-780,共12页
考察了1-烷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催化橄榄油水解反应活性的影响,利用电导法确定了磷酸盐缓冲液中Br-,Cl-,[BF4]-系列咪唑离子液体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PF6]-系列咪唑离子液体的溶解度.结果显示,离子液体... 考察了1-烷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催化橄榄油水解反应活性的影响,利用电导法确定了磷酸盐缓冲液中Br-,Cl-,[BF4]-系列咪唑离子液体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PF6]-系列咪唑离子液体的溶解度.结果显示,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与离子液体的Kosmotropicity性质无明显关联,但与离子液体在体系中的含量密切相关,在最适离子液体含量时,酶活性达到最高;阳离子[CnMIM]+中的n越大,可促进酶活性的离子液体适宜含量越低;Br-,[BF4]-系列离子液体的浓度超过CMC时则抑制酶活;阴离子对酶活性的最大促进作用顺序为Br->Cl->[BF4]->[PF6]-.离子液体对酶活性的影响随体系pH和温度的不同而改变,在最适离子液体浓度时的最适pH均为7.000.在pH7.000,30℃以及[C8MIM]Br离子液体浓度为47.6mmol/L的最佳条件下,最高相对酶活力和比活力分别达到1734%和54.4U/mg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类离子液体 脂肪酶 水解反应 酶活性 临界胶束浓度 Hofmeister效应
下载PDF
基于胶束强化超滤的金属离子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青旭 贾铭椿 王晓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48-1352,共5页
胶束强化超滤技术(MEUF)作为一种新兴的含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综合讨论了影响金属离子截留效果的各个因素,为优化MEUF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就当前采用胶束强化超滤法处理金属离子技术的最新发... 胶束强化超滤技术(MEUF)作为一种新兴的含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综合讨论了影响金属离子截留效果的各个因素,为优化MEUF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就当前采用胶束强化超滤法处理金属离子技术的最新发展与表面活性剂的循环再利用作了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强化超滤 表面活性剂 临界浓度
下载PDF
芘稳态荧光法研究疏水碳原子数对两性型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陈雅雯 郭宁宁 +2 位作者 李娇 曹柯萌 段华锋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为研究疏水碳原子数对两性型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笔者以疏水性芘为荧光探针,测定了疏水链碳原子数(m)分别为12、14、16、18的磺酸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记作S_(m))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确定了合成样品的微极性。以373 nm与384 nm... 为研究疏水碳原子数对两性型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笔者以疏水性芘为荧光探针,测定了疏水链碳原子数(m)分别为12、14、16、18的磺酸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记作S_(m))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确定了合成样品的微极性。以373 nm与384 nm的荧光强度之比I1/I3与样品浓度的关系可知,样品S12~S18的CMC分别为7.90×10^(-4)mol/L、5.39×10^(-4)mol/L、4.72×10^(-4)mol/L、4.14×10^(-4)mol/L,平衡I1/I3分别为1.667、1.211、1.272、1.294。表明随着疏水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合成样品形成有序聚集体的能力增强,所具有的表面活性随之增加,其中疏水碳原子数为14的样品S14形成聚集体的结构最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CMC 稳态荧光光谱法 微极性
下载PDF
复合表面活性剂在硝铵溶液中的胶束化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志文 吕春绪 刘祖亮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共4页
应用自动表面张力仪测量了对硝铵结晶有显著影响的阴阳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和在硝铵溶液中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求得了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得出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化时的热力学模型,并对其热力学性质进行... 应用自动表面张力仪测量了对硝铵结晶有显著影响的阴阳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和在硝铵溶液中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求得了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得出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化时的热力学模型,并对其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胶束 溶液 硝酸铵 热力学 炸药
下载PDF
2-十一烷基-1-羧甲基-1-羟乙基咪唑啉的表面活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保罗 赵二茹 +3 位作者 杨玉桓 冯金城 李平 高鸿宾 《表面活性剂工业》 1995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合成了一种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为——2-十一烷基-1-羧甲基-1-羟乙基咪唑啉。利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水溶液在10、20、30、40和50℃的临界胶束浓度;计算了胶束化过程的热力学函数、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和效能以及饱和吸附量和面... 本文合成了一种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为——2-十一烷基-1-羧甲基-1-羟乙基咪唑啉。利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水溶液在10、20、30、40和50℃的临界胶束浓度;计算了胶束化过程的热力学函数、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和效能以及饱和吸附量和面积/分子等重要物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胶束强化超滤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青旭 贾铭椿 王晓伟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99,共5页
胶束强化超滤技术(MEUF)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净化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综合讨论了影响金属离子截留效果的各个因素,为优化MEUF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就当前采用胶束强化超滤法处理金属... 胶束强化超滤技术(MEUF)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净化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综合讨论了影响金属离子截留效果的各个因素,为优化MEUF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就当前采用胶束强化超滤法处理金属离子技术的最新发展与表面活性剂的循环再利用作了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强化超滤 表面活性剂 临界浓度
下载PDF
多羧酸基多亲水基团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永 赵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7,共4页
以OP-10,顺丁烯二酸为原料,经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自由基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有多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引发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105℃,反应时间为7h,引发剂用量为... 以OP-10,顺丁烯二酸为原料,经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自由基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有多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引发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105℃,反应时间为7h,引发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质量的1.0%.利用1 H NMR、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表明: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8.84×10^-4 mol/L,最低表面张力为29.5 mN/m,硬水中的稳定性达4级,且具有良好的低泡沫稳定性和自乳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多亲水基团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胶束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其填充增塑糊触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仁才 文庆福 +2 位作者 王珠先 朱勇 黄媛珍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5-9,共5页
采用月桂酸钾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利用电导法测量了月桂酸钾临界胶束浓度为0.015 mol·dm^(-3)。考察了临界胶束浓度附近改性效果,利用水分测试、热重分析、TOC、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流变仪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碳酸钙和填... 采用月桂酸钾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利用电导法测量了月桂酸钾临界胶束浓度为0.015 mol·dm^(-3)。考察了临界胶束浓度附近改性效果,利用水分测试、热重分析、TOC、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流变仪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碳酸钙和填充增塑糊进行表征。临界胶束浓度附近表面改性的纳米碳酸钙水分最低,相应的填充增塑糊制品触变效果最好,浓度提高会使触变性变差,屈服应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改性 触变性
下载PDF
电导法研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二肽-水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艳琦 王晓兰 +3 位作者 颜振宁 李宇 陶燕 但俊英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4,120,共5页
采用电导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二肽-水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计算得到CTAB在这些体系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胶束化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二肽-水混合溶剂中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受温度和加入的二肽浓度的影响.二肽的... 采用电导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二肽-水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计算得到CTAB在这些体系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胶束化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二肽-水混合溶剂中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受温度和加入的二肽浓度的影响.二肽的存在增加了CTAB的表面活性,使其临界胶束浓度减小;胶束化过程的自由能变ΔGom均为负值,表明CTAB在二肽-水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过程是自发进行的;ΔHom对自由能变ΔGom的贡献相对于(-TΔSom)对自由能变ΔGom的贡献小很多,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且存在焓-熵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二肽一水混合溶剂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化热力学函数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三元离子缔合物光度法测定微量银
18
作者 谢增春 杭义萍 陈楠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8-610,共3页
研究并建立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x-100)胶束增敏离子缔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方法的灵敏度比未增敏体系提高了近5倍,络合物稳定性也大大增加。方法的最佳酸度是pH=4... 研究并建立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x-100)胶束增敏离子缔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方法的灵敏度比未增敏体系提高了近5倍,络合物稳定性也大大增加。方法的最佳酸度是pH=4.0,银浓度在0~0.4mg·mL-1符合比耳定律。以EDTA为掩蔽剂,只有Br-、I-、CN-、S2-有干扰。方法用于人工合成样品和显影废液中微量银的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离子缔合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增溶
下载PDF
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佟妍 《天津化工》 CAS 2008年第4期31-33,共3页
以无水乙二胺、丙烯酸甲酯及不同的脂肪酸反应,合成了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对系列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即C10(癸酸)Gemini型、C12(月桂酸)Gemini型、C14(肉豆蔻酸)Gem... 以无水乙二胺、丙烯酸甲酯及不同的脂肪酸反应,合成了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对系列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即C10(癸酸)Gemini型、C12(月桂酸)Gemini型、C14(肉豆蔻酸)Gemini型、C16(棕榈酸)Gemini型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不同金属离子的加入对于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金属配位联接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冷轧带钢无磷环保型脱脂剂的研究
20
作者 王雪 褚运伟 蒋贵福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759-1763,共5页
研究冷轧带钢用无磷安全环保型脱脂剂各组分的脱脂能力及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对脱脂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一种环保、易生物降解、低温、高效、对人体无害的脱脂剂产品,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 冷轧带钢 脱脂率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复配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