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王三宝 赵洛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7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早发组(n=286,早发冠心病者)、...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早发组(n=286,早发冠心病者)、晚发组(n=184,晚发冠心病者)、对照组(n=150,非冠心病者)三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早发组与晚发组的冠状动脉特点。结果晚发组、对照组在部分基线资料及部分临床指标上与早发组相比(P<0.05)。以对照组为参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95%CI>1)。早发组的单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晚发组(χ2=10.998,P=0.001);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晚发组(χ2=14.442,9.807,P=0.00,0.002)。Gensini积分越高表明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晚发组在56-85和>85阶段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早发组,经比较(t=2.601,5.290,P=0.010,0.000)。结论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且冠脉病变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脉病变特点
下载PDF
4174例冠状动脉造影人群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海华 俞梦越 +4 位作者 袁晋青 姚民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冠造脸查的人群中吸烟与冠造特点的关系。方法:人选1997—09至2001—07在我院行冠造的患者4174例,分为吸烟组(n=1936)和无吸烟组(n=2238例),研究两组患者中吸烟史和吸烟量与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探讨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冠造脸查的人群中吸烟与冠造特点的关系。方法:人选1997—09至2001—07在我院行冠造的患者4174例,分为吸烟组(n=1936)和无吸烟组(n=2238例),研究两组患者中吸烟史和吸烟量与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及严重程度是否相关。结果:吸烟组与无吸烟组比较,男性、年龄小于40岁以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比例较高,冠造结果阳性率也较高(82.8%VS66.2%,P〈0.001)。经多因素校正后,吸烟是冠造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1.756,95%CI=1.54~2.01,P〈0.01)。在3084例冠造阳性的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大量吸烟、少中量吸烟和不吸烟的比例分别为39.3%、11.6%和49.0%,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其比例分别为37.7%、14.7%和47.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0岁、女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男性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玲 杨天和 +2 位作者 李莉 沈权平 唐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339-2341,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PCHDAMI)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29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CHDAMI)患者分为3组,男、女PCHDAMI组和男性非PCHDAMI组,收集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男... 目的探讨男性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PCHDAMI)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29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CHDAMI)患者分为3组,男、女PCHDAMI组和男性非PCHDAMI组,收集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男性PCHDAMI组大量吸烟、饮酒及高3酰甘油(TG)患病比率显著高于女性PCHDAMI组和男性非CHDAMI组(P<0.01,P<0.05),高血压患病比率则显著低于女性PCHDAMI及男性非CHDAMI组(P<0.05)。(2)男性PCHDAMI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PCHDAMI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患病率低于男性非CHDAMI组(P<0.05)。(3)3组梗死相关的血管均主要为前降支(LAD)。(4)男性PCHDAMI组的单支血管病变高于男性非CHDAMI组(P<0.05)而低于女性PCHDAMI组,多支(≥2支)血管病变则低于男性非CHDAMI组(P<0.05)而高于女性PCHDAMI(P<0.05)。结论大量吸烟、饮酒、高三酰甘油及高尿酸血症是男性PCHDAMI主要的危险因素,男性PCHDAMI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低于男性非CHDAMI组而高于女性PCHD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血清IL-8、hsCRP和TNF-α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罗进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9-79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6例(冠心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n=100)。... 目的:观察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6例(冠心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n=100)。用酶联免疫吸咐法(ELISA)检测血清IL-8、散射光比浊法测定hsCRP和放射免役法检测TNF-α的水平。用改良的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IL-8、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Gensini评分增加,IL-8、hsCRP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趋势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组Gensini评分与IL-8(P〈0.05)、hsCRP(P〈0.05)和TNF—α(P〈0.05)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炎症因子IL-8、hsCRP和TNF—α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病变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冠心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悟 谭小青 +1 位作者 刘翠中 阳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797-279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冠心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76例患者的血清PCSK9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50%)116例和... 目的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冠心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76例患者的血清PCSK9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50%)116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60例,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36例、三支病变组38例。使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PCSK9与Gensini评分及冠心病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PCSK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血清PCSK9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冠心病组各亚组血清PCSK9水平比较,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血清PCSK9水平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人群中血清PCSK9水平与冠心病影响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亚男 张颖 刘玉洁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检查结果分为青年CHD组(年龄≤45岁,n=82)、老年CHD组...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检查结果分为青年CHD组(年龄≤45岁,n=82)、老年CHD组(年龄≥60岁,n=80)、青年对照组(年龄≤45岁,n=60)三组。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及青年对照组比较,部分基线数据及临床资料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男性CHD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且多累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青年CHD组Gensini积分在0~24分的比例明显多于老年CHD组(P〈0.05),而Gensini积分〉60分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CHD组(P〈0.05)。以青年对照组为参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为青年男性CHD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是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年男性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多累及前降支,病变范围、程度较老年男性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性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脉病变特点
下载PDF
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蓓 杨继敏 +9 位作者 米宏志 焦建 郭芳 孟晶晶 丁健 柏江 张烨虹 田文剑 陆遥 李珺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机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成像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改变,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同机负荷心肌灌注(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和冠状动... 目的:探讨同机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成像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改变,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同机负荷心肌灌注(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和冠状动脉CT成像(coronary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负荷心肌灌注和CTCA按常规方法完成,利用融合软件整合冠状动脉解剖与心肌灌注功能影像,所有患者1个月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负荷心肌灌注、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别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和影像科、心内科和影像科医师判读;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示心肌"可逆性"缺损判为心肌缺血,显示心肌"不可逆性"缺损判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及CTCA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定义为有临床意义。结果:基于冠状动脉血管及相应心肌供血区的对应关系,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负荷心肌灌注作为标准对照,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9.29%(25/28),特异性88.71%(55/62),阳性预测值78.13%(25/32),阴性预测值94.83%(55/58),准确性88.89%(80/90)。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0.73%(29/41),特异性81.63%(40/49),阳性预测值76.32(29/38),阴性预测值76.92%(40/52),准确性76.67%(69/90)。MPI/CTCA融合显像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的敏感性96.43%(27/28),特异性90.32%(56/62),阳性预测值81.82%(27/33),阴性预测值98.25%(56/57),准确性92.22%(83/90)。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和CTCA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与单一影像技术比较,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功能异常的诊断效能,并同时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及心肌血供功能信息,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冠心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 融合技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清IL-6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夏铭蔚 邵正斌 +4 位作者 梁国庆 戚先伟 王时光 杨帆 付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清白介素-6(IL-6)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HD患者204例(CHD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10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 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清白介素-6(IL-6)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HD患者204例(CHD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10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动脉综合征(NSTE-ACS)76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0例,另取6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按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将CHD患者分为轻度动脉粥样硬化(AS)组(Gensini<25)98例、中度AS组(25≤Gensini<50)78例和重度AS组(Gensini≥50)28例。测定血小板参数和IL-6水平。结果 CHD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W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WPV、PDW和IL-6水平在SAP组、STEMI组和NSTE-ACS组依次升高(P<0.05),而PLT在SAP组、STEMI组和NSTE-ACS组依次降低(P<0.05)。随着Gensini积分评分增加,WPV、PDW和IL-6水平依次增加(P<0.05),而PLT水平依次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IL-6、WPV、PDW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0.726、0.687、0691,P均<0.05),PLT与Gensini评分成负相关(r=-0.544,P=0.024);而CHD患者IL-6与PLT成负相关(r=-0.372,P=0.039),与WPV、PDW成正相关(r=0.487、0.541、P均<0.05)。结论 CHD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清IL-6异常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血小板参数与IL-6在促进CHD进展中有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参数 白介素-6 动脉粥样硬化 冠脉病变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园海 陆文文 +4 位作者 温怀凯 褚茂平 吴蓉洲 陈其 项如莲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54-355,共2页
目的动态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规律,探讨VEGF与KD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动态测定48例KD急性期及其缓解期患儿血清VEGF含量。结果①KD急性期血清VEGF含量高于KD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q分别... 目的动态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规律,探讨VEGF与KD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动态测定48例KD急性期及其缓解期患儿血清VEGF含量。结果①KD急性期血清VEGF含量高于KD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q分别为13.35、19.07,P均<0.01);KD缓解期血清VEGF含量下降,但较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q=6.18,P<0.05)。②非冠状动脉损害组VEGF含量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损害组(q=6.87,P<0.01)。③KD急性期患儿血VEGF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5,P<0.01)。结论VEGF参与KD的病理生理过程,KD患儿血清VEGF升高初期可能为血管内皮损伤后的保护性反应,而持续不降的VEGF可能与KD冠状动脉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含量变化 川崎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患儿 C反应蛋白(CRP) 血清VEGF 冠状动脉损害 酶联免疫吸附 病理生理过程 血管内皮损伤 正常对照组 保护性反应 缓解期 急性期 变化规律 动态研究 试验方法 动态测定 KD 统计学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利军 赵嫦姣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10例,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将其分为冠心病组(110例)和非冠心病组(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10例,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将其分为冠心病组(110例)和非冠心病组(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程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Crouse积分、斑块数目与等级积分分别为(3.67±3.10)分、(1.35±1.21)个与(2.20±1.96)分,各指标值均高于相应非冠心病组患者的(2.36±1.85)分、(0.96±0.81)个与(1.46±1.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积分也随其病变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度与冠脉病变相关系数为0.396(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对存在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进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冠心病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脉病变 颈动脉超声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欣 夏豪 +1 位作者 童随阳 李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入选笔者医院2012年6月~ 2014年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13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空...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入选笔者医院2012年6月~ 2014年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13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3支病变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结果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比非糖尿病组明显升高(8.45±0.40mmol/L vs 5.61±0.13mmol/L,P<0.001),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更高(50.00% vs 8.94%,P<0.001),单支病变、两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24.4% vs 48.8%,P<0.001;25.6% vs42.3%,P<0.001),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更多累及前降支(92.2% vs 82.1%,P=0.034)、左回旋支(68.9% vs39.8%,P<0.001)、右冠状动脉(64.4% vs 39.0%,P<0.001),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并无统计学意义(7.8% vs 2.4%,P=0.100).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广泛、严重,具有更高的致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老年和中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关系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超慧 王晋军 +3 位作者 杨玲临 苏春香 朱丽丽 肖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 为了解老年、中青年冠心病 (CHD)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 ,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将 110例 CHD患者按年龄分两组 ,老年组 72例 (60岁以上 ) ,中青年组 3 8例 (4 5岁以下 ) ,比较组间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 目的 为了解老年、中青年冠心病 (CHD)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 ,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将 110例 CHD患者按年龄分两组 ,老年组 72例 (60岁以上 ) ,中青年组 3 8例 (4 5岁以下 ) ,比较组间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结果 中青年组具有典型心绞痛者占 89.5% ,老年组仅占4 7.2 % (P<0 .0 5)。老年组高血压占 4 7.2 % ,而中青年组仅占 15.8% (P<0 .0 1)。中青年组吸烟占 50 % ,老年组仅占 2 7.8% (P<0 .0 5)。家族史中青年组占 3 9.5% ,老年组仅占 9.7% (P<0 .0 1) ,提示吸烟、家族史为中青年组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老年组三支病变占 4 3 .1%且狭窄程度较重 ,中青年组单支病变多占 55.3 % ,其中 7例 (18.4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轻度狭窄。结论  CHD患者的年龄对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有明显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中青年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Results of the First 10 Cases of Coronary Bypass Surgery in Senegal
13
作者 Papa Amath Diagne Jean Claude Ndiogou Dione +14 位作者 Papa Ousmane Ba Momar Sokhna Diop El Hadji Boubacar Ba Momar Dioum Marième Soda Mbaye Moussa Seck Diop Mory Camara Abdou Lahad Mbengue Abdou Aziz Thiaw Abdoul Khoudoss Diallo Moussa Mareme Samba Dialtabé Ibrahima Guéssé Ba Anta Mbaye Sall Papa Salmaneba Amadou Gabriel Ciss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24年第4期45-60,共16页
This is a review of the first 10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ies performed by the local team. The mean age was 62 years old [45 - 74]. The patients were predominantly male, with a M/F ratio of 4:1. Cardiovascular ris... This is a review of the first 10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ies performed by the local team. The mean age was 62 years old [45 - 74]. The patients were predominantly male, with a M/F ratio of 4:1.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were mainly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60%), hypertension (50%), obesity (40%) and diabetes (30%), with at least two risk factors per patient. Angina was the main symptom (80%). The average time from presentation to surgery was 8 months. The mean Euroscore 2 was 2.92 ± 1.65 [1.33 - 6.60]. Coronary angiography revealed an average of 2 lesions per patient, with 3-vessel involvement in 70% of cases: the Interventricular artery (IVA) (100%),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90%) and the circumflex artery (70%). On echocardiography, the mea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was 59% [33% - 76%].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edian sternotomy with bypass grafting.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th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as 150 min [46 - 275 min];that of aortic clamping, 120 min [43 - 232 min]. The grafts used were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 (ITA) in 100% of cases (80% on the left and 20% on the right), and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GSV) in 60% of cases (50% on the left and 10 on the right). Double bypass was performed in 60% of cases, single bypass in 30% and triple bypass in 10%. The bypas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IVA (100%), the middle lateral of the circumflex (30%) and the bisector (20%). The average time to extubation was 11 hours and the length of sta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was 7 days [03 - 17 days]. One patient had a reoperation on Day 0 post-op.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was 13 days [06 - 27 day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nine of the patients (90%), with a predominance of infectious and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verall operative mortality was 3%, all in intensive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Bypass Surgery coronary lesions Cardiac Surgery Senegal
下载PDF
早发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斌鹏 张钲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ACS患者496例,根据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40例,多支病变组156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并发症及治疗情况;记录入院患者首次测得的实验室指标...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ACS患者496例,根据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40例,多支病变组156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并发症及治疗情况;记录入院患者首次测得的实验室指标: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G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Tn)Ⅰ、脑尿钠肽(BNP)、D-二聚体.结果多支病变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左前降支病变、左回旋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冠脉TIMI血流0级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住院天数、最大支架长度、总支架长度明显长于单支病变组,溶栓治疗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TC、TG、LDL、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Mb、Tn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Glu、GHb、HDL、Scr、CK-MB、BNP水平在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冠脉TIMI血流0级、高血脂及D-二聚体水平是早发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治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病变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UA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方平 韩亚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日至2019年1月20日本院收治的2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评分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高分数组(>60分,90例...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日至2019年1月20日本院收治的2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评分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高分数组(>60分,90例)、中分数组(30~60分,98例)及低分数组(<30分,92例),并选取120例同时期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组。比较不同Gensini评分及病变支数患者与正常组的Hcy及UA水平,以及分析Gensini评分与Hcy、U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分数组的Hcy、UA水平高于中分数组、低分数组、正常组,且中分数组高于低分数组及正常组,低分数组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0例患者中三支病变61例、双支病变89例、单支病变130例。三支病变组的Hcy、UA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正常组,且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正常组,单支病变组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UA水平为Gensini评分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cy、UA水平升高,其冠脉病变的程度会相应加重。通过对Hcy、UA水平进行监测可一定程度上明确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研究 冠脉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老年 冠心病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敏 金琳 +2 位作者 姜琦 刘轶平 姜风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病变 临床护理路径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梗患者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健 李春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2-615,共4页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8例,根据PCI术后ST段回落程度分为两组,即ST段回落组及ST段无回落...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8例,根据PCI术后ST段回落程度分为两组,即ST段回落组及ST段无回落组,分别为137人及41人。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即刻测定H—FABP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并在PCI术后1h,6h,12h和24h再分别测定H—FABP质量浓度,PCI术后12h及24h测定cTnI。测定PCI术后2hST段回落幅度(ESTR)。结果ST段回落组及ST段无回落组PCI术前人口统计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hH—FABP明显高于术前(P〈0.05),ST段回落组患者于24hH—FABP恢复至正常水平,而ST段无回落组患者H—FABP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FABP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PCI术可影响H-FABP变化,∑STR≥50%与H—FABP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有利于判断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和心肌再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 ST段回落幅度 冠脉病变 心肌损伤 心肌再灌注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脑钠肽及和肽素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封红灵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病变程度与脑钠肽、和肽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8月到201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冠心病组)和我院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血浆脑钠肽、和肽素水平检测,比较两组BNP、Copeptin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病变程度与脑钠肽、和肽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8月到201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冠心病组)和我院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血浆脑钠肽、和肽素水平检测,比较两组BNP、Copeptin水平及冠心病组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程度、冠脉Gensini评分。结果对照组BNP、Copeptin水平、Gensini积分均明显低于各冠心病组(SAP、UAP、AMI),冠心病组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组内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病变、左主干病变与1、2支病变比较,BNP和Copeptin水平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主干病变与3支病变比较,BNP和Copeptin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和肽素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密切,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能准确的反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变程度 脑钠肽 和肽素
下载PDF
不同冠状病变支数及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小岗 何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21-823,85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冠状病变及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差异,为AMI的诊断、危险程度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二支病变组(37例)及三支病变组(38例),... 目的:比较不同冠状病变及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差异,为AMI的诊断、危险程度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二支病变组(37例)及三支病变组(38例),按年龄段分为<60岁组(22例)、60~75岁组(44例)、≥75岁组(54例),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组间的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包括24 h连续NN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NN间期标准差均值(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百分比(PNN50)、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频域指标极低频谱功率(VLF)、高频谱功率(HF)、低频谱功率(LF);窦性心率震荡(HRT)指标,包括震荡斜率(Ts)和震荡初始(T0);以及V1、V3、V5导联的最大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max)。结果:单支、两支、三支病变患者的SDNN、SDANN、T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50、VLF、LF、HF、T0、V1-MTWAmax、V3-MTWAmax、V4-MTWA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60~75岁、≥75岁患者的ADNN、SDANN、Ts、HF及V1-MTWA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50、VLF、LF、T0、V3-MTWAmax、V5-MTWA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的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和HRT现象的改变与其年龄和冠状病变支数有关,可为AMI的诊断、危险程度预测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动态心电图 冠状病变 年龄 诊断 危险程度
下载PDF
冠脉CTA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研究
20
作者 杨国富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7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接诊的11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接诊的11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接受冠脉CTA检查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并将冠脉CAG作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评价冠脉CTA与冠脉CAG诊断冠脉病变的一致性以及冠脉CTA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金标准,冠脉CTA诊断冠心病96例,冠脉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4.06%、特异度为92.31%、阳性预测值为98.96%、阴性预测值为66.67%、准确率为93.86%。经kappa一致性检验,冠脉CTA与冠脉CAG诊断冠脉病变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40,P<0.05)。冠脉CTA诊断正常冠脉节段1188个,冠脉病变节段864个。基于金标准,冠脉CTA准确诊断正常冠脉节段1149个、冠脉狭窄Ⅰ级215个、Ⅱ级330个、Ⅲ级191个、Ⅳ级9个,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4.10%、83.66%、90.66%、95.02%、100.0%。结论冠状CTA检查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检测中有重要意义,其冠心病检出率以灵敏度较高,可在冠心病患者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病变 冠脉CTA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