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治理理论与模拟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浪 范喜生 +2 位作者 蔡昌宣 刘震 刘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9-132,共4页
针对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浓度容易超限的难题,采用解析法研究了U型通风的漏风场和由插管抽采产生的流场,结合二号斜井A504回采工作面参数,采用Fluent软件分别模拟了仅上隅角封堵及上隅角封堵联合插管抽采的瓦斯治理效果。结果表明,仅上隅... 针对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浓度容易超限的难题,采用解析法研究了U型通风的漏风场和由插管抽采产生的流场,结合二号斜井A504回采工作面参数,采用Fluent软件分别模拟了仅上隅角封堵及上隅角封堵联合插管抽采的瓦斯治理效果。结果表明,仅上隅角封堵治理瓦斯效果有限,封堵上隅角与插管抽采采空区瓦斯联合作用是治理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通风 上隅角 瓦斯 瓦斯浓度超限 瓦斯治理
下载PDF
顶板走向高位钻孔在综放面上隅角瓦斯治理中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会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9-72,共4页
以高瓦斯矿井唐山矿T229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治理措施和主要隐患问题,计算了工作面冒落带和裂隙带的理论高度,并在分析顶板活动规律、考察"三带"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顶板走向高位... 以高瓦斯矿井唐山矿T229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治理措施和主要隐患问题,计算了工作面冒落带和裂隙带的理论高度,并在分析顶板活动规律、考察"三带"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顶板走向高位钻孔的合理层位和布置方式。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工作面回风流和上隅角切顶线附近瓦斯超限问题,回风流瓦斯浓度稳定在0. 3%~0. 4%,上隅角切顶线附近瓦斯浓度长期处于0. 5%左右,切实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钻孔 综放面 上隅角 瓦斯治理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高位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实践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功华 魏泽云 +3 位作者 梁道富 李希建 李明 王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69,74,共5页
为有效解决青龙煤矿21602工作面采煤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问题,利用定向钻进技术的轨迹可控、覆盖区域广等优势,在21602工作面布置高位定向长钻孔抽采采动卸压瓦斯。介绍了高位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原理,分析了钻孔布置层位及设计方... 为有效解决青龙煤矿21602工作面采煤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问题,利用定向钻进技术的轨迹可控、覆盖区域广等优势,在21602工作面布置高位定向长钻孔抽采采动卸压瓦斯。介绍了高位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原理,分析了钻孔布置层位及设计方案,通过现场实践确定了21602工作面高位定向长钻孔优先布置在顶板距离煤层16~28 m区域。实践表明,21602工作面采煤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由抽采前的最高值0.72%降低到抽采期间的0.20%~0.40%,单孔抽采瓦斯纯流量达1.58 m 3/min,有效保证了工作面的高效安全回采,可为近距离煤层群上隅角瓦斯治理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瓦斯抽采 高位定向长钻孔 上隅角 瓦斯治理
下载PDF
均压通风技术在上隅角瓦斯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登屹 曹文平 +1 位作者 吴日明 王春林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甘庄煤矿8303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采空区漏风通道两端风压差造成采空区内部瓦斯涌出,从而导致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瓦斯来源及造成浓度超限的原因,提出采用均压通风技术治理上隅角瓦斯的方案。... 甘庄煤矿8303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采空区漏风通道两端风压差造成采空区内部瓦斯涌出,从而导致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瓦斯来源及造成浓度超限的原因,提出采用均压通风技术治理上隅角瓦斯的方案。根据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可知,均压通风在8303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通风 上隅角 瓦斯治理 “U”型通风 漏风通道 压差
原文传递
综放工作面高位定向钻孔层位参数优化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15
5
作者 彭冬 段会军 赵永哲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76,共6页
为了有效解决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难题,通过高位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高位定向钻孔层位与瓦斯抽采效果的关联特性。以王家岭矿综放工作面为跟踪研究对象,计算了工作面冒落带与裂隙带的理论高度,分别从水平错距和垂直层距分析... 为了有效解决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难题,通过高位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高位定向钻孔层位与瓦斯抽采效果的关联特性。以王家岭矿综放工作面为跟踪研究对象,计算了工作面冒落带与裂隙带的理论高度,分别从水平错距和垂直层距分析不同错距区与层距区对瓦斯抽采浓度与抽采纯量的影响,得出同一层距区和错距区内的最佳布孔层位。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降至0. 64%,证明了选择不同区域优化后的钻孔层位能有效的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保证了综放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定向钻孔 上隅角 瓦斯治理 布孔层位
下载PDF
高抽巷联合高位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合理层位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吕晓来 杨宏民 +1 位作者 范尚崇 邱向雷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3,共5页
针对黄岩汇煤矿"U"型通风综采工作面高抽巷层位高、错距大,导致的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提出了高抽巷联合走向倾斜高位钻孔立体化抽采技术来治理上隅角瓦斯涌出。以黄岩汇煤矿15108、15105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现场跟踪考察了... 针对黄岩汇煤矿"U"型通风综采工作面高抽巷层位高、错距大,导致的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提出了高抽巷联合走向倾斜高位钻孔立体化抽采技术来治理上隅角瓦斯涌出。以黄岩汇煤矿15108、15105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现场跟踪考察了高抽巷和高位钻孔联合抽采的合理布孔层位及上隅角瓦斯治理效果。研究表明:高抽巷层位在50~60 m时,抽采瓦斯纯量稳定,平均抽采纯量可达到80 m^(3)/min,可以有效地阻截邻近层瓦斯涌向采空区,降低采空区瓦斯总量。走向倾斜高位钻孔作为高抽巷的补充措施,其层位布置在煤层顶板以上25~30 m时,能够较好地发挥对采空区上隅角瓦斯流场的干预作用,达到较好的瓦斯防治效果。在联合层位下,高抽巷和高位钻孔联合抽采作用下,能够将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3%以下,该技术对相似条件下上隅角瓦斯治理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钻孔 高抽巷 合理层位 U型通风工作面 上隅角 瓦斯治理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志晶 《能源与节能》 2014年第4期176-177,共2页
对于综采工作面来说,上隅角是最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一旦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超限就会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对采煤工作面回风流瓦斯组成分析和上隅角瓦斯积聚成因的归纳,提出了综合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方法。实践证明,对... 对于综采工作面来说,上隅角是最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一旦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超限就会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对采煤工作面回风流瓦斯组成分析和上隅角瓦斯积聚成因的归纳,提出了综合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方法。实践证明,对于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治理来说采用风障法导风和设置移动引射器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效果十分明显,对于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治理来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上隅角 瓦斯治理 技术
下载PDF
基于载荷控制的拐角铣削进给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献礼 丁云鹏 +2 位作者 岳彩旭 史慧楠 张芮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89-196,共8页
针对模具型腔拐角铣削过程,提出一种考虑刀具变形及铣削力变化的基于载荷控制的进给量优化方法。根据拐角的铣削中刀具与工件接触情况的不同,将铣削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分析拐角铣削时刀具切削刃真实运动轨迹,建立拐角圆弧运动轨迹下... 针对模具型腔拐角铣削过程,提出一种考虑刀具变形及铣削力变化的基于载荷控制的进给量优化方法。根据拐角的铣削中刀具与工件接触情况的不同,将铣削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分析拐角铣削时刀具切削刃真实运动轨迹,建立拐角圆弧运动轨迹下瞬时切屑厚度模型,提高切屑厚度模型在拐角加工中的预测精度。修正铣削力预测模型,使其满足拐角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要求。选取刀具变形量为约束条件,计算不同阶段的允许最大载荷,利用二分迭代法得到该载荷下对应的进给量值。考虑到数控机床的运动加速度限制,对得到的优化进给量值进行二次优化,以满足实际加工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在进给优化后的拐角铣削过程中,载荷变化趋于平稳,加工时间缩短。进行拐角加工验证试验,数值仿真计算和试验测量结果表明,建立的铣削力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拐角铣削过程。所建立的优化模型为模具型腔的高精、高效加工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角铣削 载荷控制 进给优化
下载PDF
黄岩汇煤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范尚崇 杨宏民 +2 位作者 尹海 吕宝艳 吕晓来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5期1-6,13,共7页
黄岩汇煤矿煤层透气性系数差,原始瓦斯含量低,在回采期间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较大,上隅角瓦斯浓度容易超限。现场跟踪考察分析了15108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来源,找到了采放煤和采空区瓦斯涌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以高抽巷和顶板低位斜... 黄岩汇煤矿煤层透气性系数差,原始瓦斯含量低,在回采期间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较大,上隅角瓦斯浓度容易超限。现场跟踪考察分析了15108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来源,找到了采放煤和采空区瓦斯涌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以高抽巷和顶板低位斜向钻孔相结合的卸压瓦斯治理模式,对卸压瓦斯抽采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高抽巷平均抽采纯量69.5 m^3/min,最大90.0 m^3/min,可达全部抽采量的92%;低位钻孔抽采措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最大抽采纯量为12.4 m^3/min,平均为5.8 m^3/min。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维持在0.08%~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瓦斯涌出量 上隅角 卸压瓦斯 瓦斯治理 高抽巷 低位钻孔
下载PDF
高位定向长钻孔抽采技术在上隅角瓦斯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蓬勃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2期91-94,共4页
根据象山矿井5#煤层煤系地层赋存条件,分析了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层位,设计施工5个顶板高位定向长钻孔进行采空区瓦斯抽采治理。现场抽采结果表明:顶板高位定向长钻孔布置层位高度20~22m,水平内错距离0~45m较为合理;通过进行5#煤层顶板定... 根据象山矿井5#煤层煤系地层赋存条件,分析了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层位,设计施工5个顶板高位定向长钻孔进行采空区瓦斯抽采治理。现场抽采结果表明:顶板高位定向长钻孔布置层位高度20~22m,水平内错距离0~45m较为合理;通过进行5#煤层顶板定向长钻孔抽采技术应用,工作面日产量大幅提升,而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由此前长期维持在0.7%降至0.4%左右,有效遏制了上隅角瓦斯超限事故,实现了取消高位裂隙钻孔和采空区埋管抽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长钻孔 瓦斯富集 采空区抽采 上隅角 瓦斯治理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范向军 高宗飞 +1 位作者 林来彬 狄存绪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3-54,59,共3页
针对郭家河矿130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高,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瓦斯来源和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采取了增加风量、设置风障、吊挂水射流风机、伪巷排放、隅角埋管抽放和高位钻孔抽放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上隅角... 针对郭家河矿130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高,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瓦斯来源和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采取了增加风量、设置风障、吊挂水射流风机、伪巷排放、隅角埋管抽放和高位钻孔抽放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上隅角及回风瓦斯超限问题,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隅角 瓦斯治理 综放工作面 特厚煤层
原文传递
轴流压气机角区分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艳辉 王博 +1 位作者 付裕 刘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123,共22页
角区分离是一种常发生于轴流压气机"吸力面-端壁"角区的三维分离现象,该现象以及随之产生的流场堵塞和流场损失会对压气机的稳定工作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发展为"角区失速"。随着现代轴流压气机单级负荷的提... 角区分离是一种常发生于轴流压气机"吸力面-端壁"角区的三维分离现象,该现象以及随之产生的流场堵塞和流场损失会对压气机的稳定工作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发展为"角区失速"。随着现代轴流压气机单级负荷的提升,角区分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高负荷压气机的发展,各种主动、被动流动控制方法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角区分离的流动控制。首先,从角区分离对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角区分离的流场特征和角区失速的判别准则3个方面对轴流压气机角区分离的流动机理研究进行了回顾,详细讨论了角区分离的影响因素、角区分离的流动拓扑分析以及角区失速的定义与判别方法。其次,对三维叶片设计、翼刀与凹槽、旋涡发生器、非轴对称端壁造型、射流式旋涡发生器、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以及附面层抽吸与附面层射流7类流动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重点探讨了这些流动控制方法在抑制角区分离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了这些流动控制方法的对角区分离的作用机制。最后,对角区分离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地总结,指出了现有角区分离的机理研究和流动控制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角区分离 角区失速 流场特征 流动控制
原文传递
低瓦斯矿井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震 张俊凯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10期25-29,33,共6页
针对雨田煤矿W1103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的问题,当增加工作面配风量,会增加采空区漏风量,造成上隅角瓦斯难以控制。上隅角区域的不充分冒落,也为瓦斯积聚提供了空间,在顶板预裂爆破时,会造成... 针对雨田煤矿W1103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的问题,当增加工作面配风量,会增加采空区漏风量,造成上隅角瓦斯难以控制。上隅角区域的不充分冒落,也为瓦斯积聚提供了空间,在顶板预裂爆破时,会造成瓦斯超限问题。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来源,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以开采层为主、邻近层为辅;采用顶板预裂爆破、风障引风、本煤层瓦斯抽放、上隅角插管抽放等综合瓦斯治理技术,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预裂爆破 工作面瓦斯来源 上隅角 瓦斯治理
下载PDF
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月明 汪开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3,共4页
为了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提出了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阐述了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原理。以五阳煤矿7609工作面排水巷为试验点,通过在7609排水巷和回风巷之间施工超大直径钻孔,然后进行应用效果考察,并... 为了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提出了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阐述了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原理。以五阳煤矿7609工作面排水巷为试验点,通过在7609排水巷和回风巷之间施工超大直径钻孔,然后进行应用效果考察,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孔抽采时钻孔间距25 m或者30 m均可满足治理上隅角瓦斯的目的,在抽采负压3 kPa左右时,五阳煤矿超大直径钻孔抽采影响范围可达78 m,能对深部采空区高浓度瓦斯有持续的抽采作用,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可有效控制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钻孔 上隅角 瓦斯治理 瓦斯抽放 采空区瓦斯
下载PDF
东曲煤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万明亮 《山西焦煤科技》 2012年第11期46-47,50,共3页
针对"U"型通风的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较大的问题,分析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方法,根据综采工作面瓦斯赋存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杜绝上隅角瓦斯超限。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上隅角 瓦斯 治理 研究
下载PDF
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华明国 汪开旺 +1 位作者 傅永帅 傅国廷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7期122-125,共4页
为了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提出了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阐述了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原理,结合现场经验,得出了钻机操作注意事项,形成了超大直径钻孔施工工艺,并对影响钻孔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为了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提出了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阐述了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原理,结合现场经验,得出了钻机操作注意事项,形成了超大直径钻孔施工工艺,并对影响钻孔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现场施工结果表明: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影响因素后,钻孔成孔率从40%提高到89%,断钻杆率从60%降低到22.2%,钻孔终孔高度从平均1.6 m提升到3.0 m,极大提高了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钻孔 上隅角 瓦斯治理 瓦斯抽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氮质量分数对铸坯角部裂纹的影响及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明贤 朱国军 《中国冶金》 CAS 2017年第6期54-57,共4页
从理论方面重点对氮质量分数与铸坯角裂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钢中氮质量分数水平与板坯角部横裂纹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对氮质量分数控制目标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氮质量分数的来源,研究氮质量分数对含硼钢、含铝钢和含铌钢的影响... 从理论方面重点对氮质量分数与铸坯角裂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钢中氮质量分数水平与板坯角部横裂纹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对氮质量分数控制目标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氮质量分数的来源,研究氮质量分数对含硼钢、含铝钢和含铌钢的影响,结合其他钢厂氮质量分数控制情况,查找某厂各工序氮质量分数控制情况,制定氮质量分数控制措施,并对比钢中氮质量分数与铸坯切角数据,摸索出了部分钢种的氮质量分数控制目标,进一步降低了铸坯切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质量分数 角部裂纹 影响 控制
原文传递
凹角与吸气控制下高层建筑平均风荷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朝荣 张继同 张智栋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为减小高层建筑的风荷载,改善其抗风性能,基于等高度等体积的原则,设计了刚性基准模型、凹角模型和凹角吸气模型等三种高层建筑模型,通过对三种模型的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风向角和吸气流量系数C_Q对模型平均风荷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 为减小高层建筑的风荷载,改善其抗风性能,基于等高度等体积的原则,设计了刚性基准模型、凹角模型和凹角吸气模型等三种高层建筑模型,通过对三种模型的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风向角和吸气流量系数C_Q对模型平均风荷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风向角下,三种模型的平均风荷载特性差异较大;在0°~35°风向角范围内,凹角与凹角吸气模型均有助于减小顺风向风荷载,且0°风向角(模型表面与风向垂直)时控制效果最佳。吸气流量系数绝对值越大,吸气控制区域各表面的风压折减越显著,整体/层气动力折减效果越好。当C_Q=-0.035 7时,整体气动力系数折减最大达62%,表明凹角与主动吸气控制结合具有良好的风荷载减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凹角 吸气控制 风洞试验 风荷载减阻
原文传递
Corner Flow Control in High Through-Flow Axial Commercial Fan/Booster Using Blade 3-D Optimization 被引量:8
19
作者 Fang Zhu Donghai Jin Xingmin Gu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2-41,共10页
This study is aimed at using blade 3-D optimization to control corner flows in the high through-flow fan/booster of a high bypass ratio commercial turbofan engine. Two kinds of blade 3-D optimization, end-bending and ... This study is aimed at using blade 3-D optimization to control corner flows in the high through-flow fan/booster of a high bypass ratio commercial turbofan engine. Two kinds of blade 3-D optimization, end-bending and bow, are focused on. On account of the respective operation mode and environment, the approach to 3-D aerodynamic modeling of rotor blades is different from stator vane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corner flow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intensity problem for rotors, this paper uses a variety of blade 3-D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such as loading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perturbation of departure angles and stacking-axis manipulation, which are suitable for rotors and stators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3-D blades and vanes can improve the corner flow features by end-bending and bow effec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flows in corners of the fan/booster, such as the fan hub region, the tip and hub of the vanes of the booster, are very complex and dominated by 3-D effects. The secondary flows there are found to have a strong detrimental effect on the compressor performance. The effects of both end-bending and bow can improve the flow separation in corners, but the specific ways they work and application scope are somewhat different. Redesigning the blades via blade 3-D optimization to control the corner flow ha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loss generation and improved the stall margin by a large am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r flow control fan/booster blade 3-D optimization end-bending bow
原文传递
复杂型腔环切清角加工刀轨生成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鸣 刘伟军 李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99-2404,共6页
针对环切轨迹中残留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去除残留区域的轨迹生成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识别出轨迹中的尖角,然后通过匹配出轨迹中的尖角对来确定刀具无法加工的残留区域。在残留区域确定后,对于每一个尖角对,以子尖角的尖... 针对环切轨迹中残留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去除残留区域的轨迹生成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识别出轨迹中的尖角,然后通过匹配出轨迹中的尖角对来确定刀具无法加工的残留区域。在残留区域确定后,对于每一个尖角对,以子尖角的尖点作为初始条件,计算该点的Frenet标架信息,并依据该信息预测出清角刀轨上下一点的近似位置。在获得近似位置后,依据一定精度对预测位置进行修正,得到该点的精确位置。迭代该过程,逐步生成清角加工轨迹,直到该点的中轴变换圆的半径等于刀具半径为止。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加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切加工 轨迹规划 尖角 数控加工 残留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