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预测中药抗颈椎病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探讨其成分-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近10年内服治疗颈椎病的有效中药复方,应用Access 2003数据库录入复方,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运用软件Cytoscape建立中药配伍网络,选择网...目的:预测中药抗颈椎病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探讨其成分-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近10年内服治疗颈椎病的有效中药复方,应用Access 2003数据库录入复方,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运用软件Cytoscape建立中药配伍网络,选择网络相对中心度较高的前5味药作为核心中药,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查询中药的化学成分,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蛋白对应的Gene Name,应用Cytoscape3.6进行成分-靶标-通路的网络分析和GO分析,通过KOBAS网络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332首,当归、葛根、黄芪、川芎和甘草构成核心中药;共得到419个疾病靶标以及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MAPK14、CCND1、EGFR、FOS、SRC等10个核心靶标在内的312个药物靶标。根据靶标对应的化学成分,从五味核心中药中筛选出包括槲皮素、大豆苷元、山柰酚、葛根素等146个成分。结论:五味核心中药很可能主要作用于MAPK14、FOS、CXCL8、CCL2、MAPK1、SRC等核心靶标及IL-17通路、MAPK通路,P1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延缓椎间盘老化,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减轻疼痛,通过减少缺血性伤害治疗眩晕以及促进钙离子释放,减缓肌肉痉挛来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白芷抗色素沉积的有效成分、靶点及通路。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白芷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构建PPI网络实现蛋白交互作用分析;在DAVID平台解析白芷抗...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白芷抗色素沉积的有效成分、靶点及通路。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白芷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构建PPI网络实现蛋白交互作用分析;在DAVID平台解析白芷抗色素沉积所涉及的生物过程和通路;最后在Auto dock Tools1.5.7软件中进行分子对照试验。结果:白芷抗色素沉积的成分主要有豆甾醇、β-谷甾醇、别欧前胡素等;分子对接证明,β-谷甾醇与TGFB1、别欧前胡素与CDK1的结合活性最强。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白芷改善色素沉着的多个分子靶点和途径。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治疗便血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其“核心配伍-作用靶点”的关联性。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治疗便血的方剂,录入数据库,进行频数、聚类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配伍组方规律。找到核心配伍组合后,再使用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目的:研究治疗便血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其“核心配伍-作用靶点”的关联性。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治疗便血的方剂,录入数据库,进行频数、聚类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配伍组方规律。找到核心配伍组合后,再使用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对核心配伍组合进行活性成分-靶点预测,从而分析核心配伍组合的共同作用靶点。结果:共收录便血方剂616首,涉及中药340味;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是当归、甘草、黄连、芍药、枳壳、生地黄、黄芩、地榆、槐花、黄芪;主要使用的中药类别依次是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发现生地黄、黄芩、赤芍,人参、白术、茯苓,侧柏叶、地榆、槐花,当归和川芎等是治疗便血的四组核心配伍组合;经分析发现这四组核心配伍组合均有AR、ESR1、NR3C1、PGR、VDR这5个共同作用靶点,即治疗便血的11个核心药物有5个共同作用靶点。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所载便血方剂的核心配伍组合关联的AR、NR3C1、PGR、VDR等靶点与肠炎、结直肠癌、胃癌等常导致便血的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提示其“核心配伍-作用靶点”的关联性对于指导临床用药以及相关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有一定参考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预测中药抗颈椎病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探讨其成分-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近10年内服治疗颈椎病的有效中药复方,应用Access 2003数据库录入复方,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运用软件Cytoscape建立中药配伍网络,选择网络相对中心度较高的前5味药作为核心中药,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查询中药的化学成分,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蛋白对应的Gene Name,应用Cytoscape3.6进行成分-靶标-通路的网络分析和GO分析,通过KOBAS网络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332首,当归、葛根、黄芪、川芎和甘草构成核心中药;共得到419个疾病靶标以及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MAPK14、CCND1、EGFR、FOS、SRC等10个核心靶标在内的312个药物靶标。根据靶标对应的化学成分,从五味核心中药中筛选出包括槲皮素、大豆苷元、山柰酚、葛根素等146个成分。结论:五味核心中药很可能主要作用于MAPK14、FOS、CXCL8、CCL2、MAPK1、SRC等核心靶标及IL-17通路、MAPK通路,P1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延缓椎间盘老化,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减轻疼痛,通过减少缺血性伤害治疗眩晕以及促进钙离子释放,减缓肌肉痉挛来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文摘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白芷抗色素沉积的有效成分、靶点及通路。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白芷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构建PPI网络实现蛋白交互作用分析;在DAVID平台解析白芷抗色素沉积所涉及的生物过程和通路;最后在Auto dock Tools1.5.7软件中进行分子对照试验。结果:白芷抗色素沉积的成分主要有豆甾醇、β-谷甾醇、别欧前胡素等;分子对接证明,β-谷甾醇与TGFB1、别欧前胡素与CDK1的结合活性最强。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白芷改善色素沉着的多个分子靶点和途径。
文摘目的:研究治疗便血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其“核心配伍-作用靶点”的关联性。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治疗便血的方剂,录入数据库,进行频数、聚类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配伍组方规律。找到核心配伍组合后,再使用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对核心配伍组合进行活性成分-靶点预测,从而分析核心配伍组合的共同作用靶点。结果:共收录便血方剂616首,涉及中药340味;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是当归、甘草、黄连、芍药、枳壳、生地黄、黄芩、地榆、槐花、黄芪;主要使用的中药类别依次是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发现生地黄、黄芩、赤芍,人参、白术、茯苓,侧柏叶、地榆、槐花,当归和川芎等是治疗便血的四组核心配伍组合;经分析发现这四组核心配伍组合均有AR、ESR1、NR3C1、PGR、VDR这5个共同作用靶点,即治疗便血的11个核心药物有5个共同作用靶点。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所载便血方剂的核心配伍组合关联的AR、NR3C1、PGR、VDR等靶点与肠炎、结直肠癌、胃癌等常导致便血的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提示其“核心配伍-作用靶点”的关联性对于指导临床用药以及相关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