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104
1
作者 张米尔 孔令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9-31,39,共4页
资源型城市选择转型模式应立足比较优势 ;再造竞争优势 ;通过选择适宜的转型模式 ,推动替代产业的良性发展 ;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三种主要模式 ,并对影响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针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 资源型城市选择转型模式应立足比较优势 ;再造竞争优势 ;通过选择适宜的转型模式 ,推动替代产业的良性发展 ;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三种主要模式 ,并对影响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针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转型模式 竞争优势
下载PDF
几种模型在平面坐标转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姚朝龙 刘立龙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第2期64-66,8,共3页
针对在平面坐标转换时选取不同模型将得到不同的转换精度,通过所编程序进行实验,对比了四参数模型、六参数模型和二次曲面模型的转换精度。实验表明,当合理选择转换点时二次曲面模型在平面坐标转换中精度高于四参数模型和六参数模型的... 针对在平面坐标转换时选取不同模型将得到不同的转换精度,通过所编程序进行实验,对比了四参数模型、六参数模型和二次曲面模型的转换精度。实验表明,当合理选择转换点时二次曲面模型在平面坐标转换中精度高于四参数模型和六参数模型的转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坐标 坐标转换 转换模型 转换精度
下载PDF
BJ-54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转换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柳光魁 王振禄 +1 位作者 赵永强 杜明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年第3期167-168,173,共3页
根据大连市C级GPS网中重合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25个三角点成果,采用三、七参数转换模型,完成了我国54坐标系与世界84坐标系转换参数的计算与精度分析。
关键词 BJ-5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 转换模型 转换参数 精度分析
下载PDF
温度和压力对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肖 杜志敏 +3 位作者 姜贻伟 孙留军 刘相海 张柟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64,共5页
气水相对渗透率是气藏开发方案设计与开发动态指标预测、动态分析和气水分布关系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参数。实验室现有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测试条件与实际地层高温高压渗流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可能造成测试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地下渗流特征... 气水相对渗透率是气藏开发方案设计与开发动态指标预测、动态分析和气水分布关系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参数。实验室现有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测试条件与实际地层高温高压渗流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可能造成测试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地下渗流特征。目前在实验温度和压力对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尚存在分歧。为此,在实验室常温、较低压力条件下,测试了12块岩样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从理论上建立了实验室条件与地层条件相对渗透率曲线转换关系;并以某高温高压井为例,模拟计算了不同温度、压力对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和压力不会对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造成影响,而对气相相对渗透率却有很大影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甚至能相差超过10倍。结论指出,应谨慎考虑使用实验室条件测试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来预测地层高温高压条件的开发动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 温度 压力 转化模型 实验室条件 地层条件 影响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与沉降吸管法测定喀斯特地区土壤机械组成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冯腾 陈洪松 +1 位作者 张伟 王克林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与传统的沉降吸管法相比,激光粒度仪在测定土壤机械组成时具有效率高、操作误差低的优势,但其粘粒含量的测试结果通常偏低。本文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棕色石灰土和砂页岩红壤土,包括表土和剖面样品共70个,对比分析激光粒... 与传统的沉降吸管法相比,激光粒度仪在测定土壤机械组成时具有效率高、操作误差低的优势,但其粘粒含量的测试结果通常偏低。本文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棕色石灰土和砂页岩红壤土,包括表土和剖面样品共70个,对比分析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沉降吸管法的测定结果,并建立不同粒级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结果表明:按照美国制分类标准,与沉降吸管法相比,激光粒度仪测试的粘粒(<0.002 mm)体积含量均偏低,粉粒(0.002 mm-0.05 mm)含量均偏高,粘粒和粉粒的相对误差均随吸管法粘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加,砂粒含量(0.05 mm-2 mm)则互有高低且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两种方法测定的粘粒及砂粒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粉粒相关性不显著,但<0.02 mm粒级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激光粒度仪和传统吸管法的测试结果可通过<0.002 mm、<0.02 mm、0.02 mm-0.05 mm及>0.05 mm四个粒级的回归方程建立转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壤机械组成 沉降吸管法 激光粒度仪 转换模型
原文传递
城市衰退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德鲁 张米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构建衰退产业识别模型对城市衰退产业进行筛选和分类;通过分析国内外衰退产业转型的实例,将衰退产业转型划分为企业能力再造、产业区位转移、产业延伸和产业创新四种模式,并对影响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衰退产业 产业转型 转型模式
下载PDF
基于多源时序NDVI的稀土矿区土地毁损与恢复过程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恒凯 雷军 吴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240,共9页
为分析稀土开采的时空分布及矿区土地毁损与恢复过程,该文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以1990—2016年的HJ-1B CCD、Landsat 5和Landsat 8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回归分析法、遥感时序NDVI分析方法,对岭北稀土矿区的稀土开采状况及土地毁损与恢... 为分析稀土开采的时空分布及矿区土地毁损与恢复过程,该文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以1990—2016年的HJ-1B CCD、Landsat 5和Landsat 8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回归分析法、遥感时序NDVI分析方法,对岭北稀土矿区的稀土开采状况及土地毁损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为减少不同数据由于传感器自身原因而带来的NDVI误差,采用回归分析法构建HJ-1B CCD、Landsat5/8数据的NDVI转换方程并利用均方根误差对转换方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HJ-1B CCD、Landsat5/8数据的NDVI影像对应转换方程的R2值均超过0.9以及模拟影像与真实影像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值均小于0.05,说明HJ-1B CCD、Landsat5/8的NDVI数据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所求的转换方程具有较高精度,可以消除数据来源差异对NDVI的影响;稀土开采时空分布分析表明岭北稀土矿区在2001—2004年、2006年的开采面积较大,均超过1 km^2,其中2006的开采面积最大,达到2.546 1 km^2;稀土开采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不仅增加了监管的困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理困难;土地毁损与恢复分析表明受到人为扰动的区域占矿区总面积的54.59%,其中受森林砍伐扰动影响的面积最大,为86.5341 km^2;稀土开采扰动的土地面积为11.354 4 km^2,其植被恢复的平均加权时长为11年。其中复垦恢复的面积为5.004 9 km^2,仍有6.349 5 km^2的区域植被未恢复,急需治理。该研究能较好的反映稀土干扰下的土地毁损与恢复过程,为岭北稀土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及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地利用 遥感 多源时序NDVI 稀土矿区 转换方程 时序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字面相似度的地理信息分类体系自动转换方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雪英 闾国年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3-441,共9页
地理信息分类体系转换对于实现异构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语义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转换方法效果较好,但是对时间、经费和领域专家的要求较高。提出了一种基于字面相似度的地理信息分类体系自动转换方法,包括类别语义... 地理信息分类体系转换对于实现异构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语义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转换方法效果较好,但是对时间、经费和领域专家的要求较高。提出了一种基于字面相似度的地理信息分类体系自动转换方法,包括类别语义相度计算方法、类别转换模型和分类体系转换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有效地构建不同地理信息分类体系的类别转换关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自动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分类体系 语义转换 字面相似度 转换模型
下载PDF
北京54和西安80坐标系转换方法及精度分析——基于大连市C级GPS网成果 被引量:12
9
作者 柳光魁 赵永强 +1 位作者 张守忱 杜明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年第2期138-139,142,共3页
基于大连市C级GPS网内控制成果,采用四、七参数转换模型,完成了我国54坐标系与80坐标系转换参数的计算与精度分析。
关键词 北京54坐标系 西安80坐标系 转换模型 转换参数 坐标转换 精度分析
下载PDF
西安1980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转换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柳光魁 赵永强 +1 位作者 王振禄 杜明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年第6期40-41,共2页
根据大连市C级GPS网中的25个重合三角点成果(1980西安坐标系与WGS-84坐标),采用四、七参数转换模型,完成了我国1980参心系与世界84地心系转换参数的计算与精度分析。
关键词 西安1980坐标系 WGS-84坐标系 转换模型 转换参数 精度分析
下载PDF
CGCS2000与独立坐标系转换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东 毛之琳 +1 位作者 廖文兵 陈敏 《测绘工程》 CSCD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CGCS2000与城市独立坐标系转换中,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转换模型,使产生的转换坐标具有高精度或者高符合性问题,利用CGCS2000与独立坐标系边长差和方位角差比较方法,分析转换模型特性。并通过实例对常用转换模型进行验证,归纳出模... 针对CGCS2000与城市独立坐标系转换中,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转换模型,使产生的转换坐标具有高精度或者高符合性问题,利用CGCS2000与独立坐标系边长差和方位角差比较方法,分析转换模型特性。并通过实例对常用转换模型进行验证,归纳出模型的适用性,解决坐标转换中不同需求模型选择问题。文中方法对其它坐标转换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坐标系 CGCS2000 精度估计 坐标转换 转换模型
下载PDF
地形起伏地区平面坐标转换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海英 胡月明 +3 位作者 姚朝龙 范亚南 胡碧霞 张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4,112,共5页
坐标转换的精度受转换模型、公共点个数和分布、地形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高原地区某县矿权核查数据为例,采用四参数模型和二次曲面模型进行平面坐标转换,在地形起伏大的大范围区域探讨公共点选取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分... 坐标转换的精度受转换模型、公共点个数和分布、地形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高原地区某县矿权核查数据为例,采用四参数模型和二次曲面模型进行平面坐标转换,在地形起伏大的大范围区域探讨公共点选取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分析两种平面坐标转换模型的特征,为相关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转换 地形起伏 转换模型 精度分析
下载PDF
测量匹配网络S参数的转换模型 被引量:13
13
作者 窦建华 徐兰天 杨学志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给出了复特征阻抗间的S参数转换模型、差模和共模的S参数转换模型。该模型基于亥姆霍兹方程、戴维南定理,采用信号流图的分析方法,完成了任意特征阻抗间的S参数转换以及不同工作模式下的S参数转换。该模型弥补了矢量网络分析仪(VNA)测... 给出了复特征阻抗间的S参数转换模型、差模和共模的S参数转换模型。该模型基于亥姆霍兹方程、戴维南定理,采用信号流图的分析方法,完成了任意特征阻抗间的S参数转换以及不同工作模式下的S参数转换。该模型弥补了矢量网络分析仪(VNA)测量匹配网络S参数的不足。该模型转换的结果与软件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参数的幅度误差小于0.025 dB,相位误差小于0.018°;共模和差模输入阻抗的幅度误差小于0.05 dB,相位误差小于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网络 S参数 转换模型 信号流图
下载PDF
WGS-8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转换方法及精度分析——基于新疆兵团C、D级GPS网成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永甲 臧登峰 《测绘工程》 CSCD 2009年第3期55-57,共3页
根据新疆兵团C、D级GPS网中的重合三角点、GPS2000网联合平差点、天文点成果,采用二维高斯平面坐标转换模型和Bursa七参数转换模型,完成WGS-84坐标系与80西安坐标系转换参数的计算与精度分析。
关键词 WGS-84坐标系 西安80坐标系 转换模型 转换参数 坐标转换 精度分析
下载PDF
AutoCAD数据到Arc GIS数据的转换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凤志 尤俊龙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前各地区都在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数据管理,为此需要将以AutoCAD格式存在的测量基础数据转换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围绕数据质量控制,提出将AutoCAD测量数据完整地转换成Arc GIS数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Xdata FME 转换模型 实体编码 数据质量控制
下载PDF
坐标转换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正玉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4期115-117,I0008,共4页
根据国家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数据转换的工作要求,充分考虑到广东省内的市县级存量地理数据的类型、格式以及数据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了支持格式多样化、功能齐全、转换快速的坐标转换软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 根据国家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数据转换的工作要求,充分考虑到广东省内的市县级存量地理数据的类型、格式以及数据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了支持格式多样化、功能齐全、转换快速的坐标转换软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地理数据 坐标转换 转换模型
下载PDF
砂土场地国标与美标标准贯入试验能量分析及击数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葛一荀 张洁 +6 位作者 祝刘文 程小久 廖先斌 汪华安 孔明 郑文棠 王占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7-519,共13页
本文进行了美国《标准贯入测试和对开管取样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1586-11)(美标)和中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国标)标准贯入原位测试对比试验,获得了美标、国标标贯对比数据。标贯锤击能量分析表明,美标锤击能量较国... 本文进行了美国《标准贯入测试和对开管取样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1586-11)(美标)和中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国标)标准贯入原位测试对比试验,获得了美标、国标标贯对比数据。标贯锤击能量分析表明,美标锤击能量较国标高。利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法考虑锤击数的空间变异性,将不同空间位置的锤击数据转化到同一位置进行比较,分别建立了考虑与不考虑克里金插值误差的美标与国标标准贯入转换关系模型,发现考虑插值误差后转换模型的模型误差显著降低。对境外液化数据库的分析表明,当采用本文提出的标准贯入转换关系后,境外液化案例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的液化判别方法符合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贯入 转换关系 克里金插值 插值误差 液化判别
下载PDF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储层微观孔喉表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芮昀 王长江 +3 位作者 张凤生 姚亚彬 郭宁 郑儒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8-85,共8页
页岩气储层具有纳米级孔隙特征。为了定量表征页岩气储层特殊的孔隙结构及其孔径分布规律,利用高精度的气体吸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测试技术联立的页岩全尺寸孔喉探测方法,采用CO2吸附、N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得到微孔、中孔和大孔的... 页岩气储层具有纳米级孔隙特征。为了定量表征页岩气储层特殊的孔隙结构及其孔径分布规律,利用高精度的气体吸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测试技术联立的页岩全尺寸孔喉探测方法,采用CO2吸附、N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得到微孔、中孔和大孔的信息以及孔喉分布曲线;结合核磁共振实验得到孔喉半径与横向弛豫时间的幂指数转换模型,实现了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基于核磁共振弛豫谱的孔喉分布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CO2吸附、N2吸附、压汞实验可以描述不同尺度的孔径,通过三者联立,可以较为全面地描述页岩的全孔径分布;(2)核磁共振T2谱与气体吸附—压汞联合建立页岩全孔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两者呈幂指数关系,可建立定量转换模型,从而用于测井刻度;(3)将实验关系应用于核磁共振测井刻度,有效地提升了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评价精度。结论认为,通过CO2吸附、N2吸附、高压压汞实验及核磁共振测试等高精度的页岩岩石物理测试技术,结合岩心刻度测井,可以实现测井评价页岩储层纳米级孔隙结构,不仅克服了岩心测试不连续的缺陷、实现了连续深度纳米级孔喉定量表征,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测井评价技术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孔喉定量表征 气体吸附 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 转换模型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耕地转换研究--以辽宁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秋梅 蔡运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概念和"耕地转换数量"计算模型对辽宁省1997-2007年间耕地资源转换数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应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15年耕地转换数量变化进行了预测,据此提出了耕地合理利用和有... 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概念和"耕地转换数量"计算模型对辽宁省1997-2007年间耕地资源转换数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应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15年耕地转换数量变化进行了预测,据此提出了耕地合理利用和有效利用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工业大发展以来,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转换数量只有1997年、2000年、2001年这三年为负值,其余年份都为正值,说明耕地转换它用不会对粮食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预测未来耕地转换数量始终为正值,说明未来辽宁的经济建设与耕地矛盾趋于平缓,科技进步以及生态建设的完善是减轻耕地压力,保障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转换 转换模型 灰色预测 辽宁省
原文传递
对流层散射最坏月转换模式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磊 赵振维 +3 位作者 吴振森 林乐科 雷园 张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7,共7页
针对目前的最坏月预测模型无法有效反映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的最坏月时间概率分布随地域和气象气候条件变化的特点,结合ITU-R P.617-3和ITU-R P.841-4建议书给出的最坏月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最坏月时间概率预测方法。... 针对目前的最坏月预测模型无法有效反映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的最坏月时间概率分布随地域和气象气候条件变化的特点,结合ITU-R P.617-3和ITU-R P.841-4建议书给出的最坏月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最坏月时间概率预测方法。通过合理的数学推演和数值优化,该方法得到了对流层散射最坏月与年平均传输损耗的时间概率转换与地面折射率Ns的对应关系。该方法不仅解决了上述2种ITU模型的缺点,而且更加简单实用,适用范围更广。随后,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全球适用性,利用该方法模拟了全球对流层散射数据库中各实验链路典型概率(50%、90%、99%)下的最坏月传输损耗,并与实测值和ITU-R P.841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对对流层散射传播的发展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散射 最坏月 转换模式 传输损耗 时间概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