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 PID 控制在温湿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焦连渤 沈东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7-442,共6页
针对模糊控制的不足和PID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的方法。该方法把模糊控制技术和PID算法结合起来,采用多模态分段控制设计出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可知,该方法对多变量、强耦合、大惯性对象的控制是... 针对模糊控制的不足和PID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的方法。该方法把模糊控制技术和PID算法结合起来,采用多模态分段控制设计出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可知,该方法对多变量、强耦合、大惯性对象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具有超调小,调节迅速和上升时间短的特点,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系统 温度 湿度 模糊控制 智能PID控制
下载PDF
多缸电液调平系统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 被引量:25
2
作者 董春芳 孟庆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6-370,共5页
针对某导管架平台电液调平系统多缸运动同步控制问题,引入最小相关轴数控制思想,基于相邻交叉耦合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多缸运动同步控制器,该同步控制器由1个单通道跟踪误差控制器和2个相邻同步误差控制器构成.对单通道子... 针对某导管架平台电液调平系统多缸运动同步控制问题,引入最小相关轴数控制思想,基于相邻交叉耦合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多缸运动同步控制器,该同步控制器由1个单通道跟踪误差控制器和2个相邻同步误差控制器构成.对单通道子系统中由于长管路存在导致的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滑模预估结构的误差跟踪控制器,并以四缸运动同步控制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同步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强的鲁棒性,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同步 相邻交叉耦合 滑模预估 时延 电液调平系统
下载PDF
基于偏差耦合的起重机起升机构同步控制 被引量:18
3
作者 曹玲芝 王红卫 +2 位作者 李春文 陈华英 苗维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233-235,共3页
针对大型起重机起升机构的驱动电机在负载发生扰动时同步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与偏差耦合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起重机起升机构同步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 针对大型起重机起升机构的驱动电机在负载发生扰动时同步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与偏差耦合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起重机起升机构同步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并且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控制 偏差耦合控制 电机控制 起重机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车辆纵横向耦合控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以农 杨柳 +1 位作者 郑玲 卢少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66-870,共5页
在车辆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纵向速度、横向速度、横摆角速度为状态变量的车辆纵横向耦合的动力学模型。以发动机扭矩(或制动力矩)和前轮转角为控制目标,车辆与前导车的纵向距离误差以及相对预瞄路径的横向距离误差作为输入参数... 在车辆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纵向速度、横向速度、横摆角速度为状态变量的车辆纵横向耦合的动力学模型。以发动机扭矩(或制动力矩)和前轮转角为控制目标,车辆与前导车的纵向距离误差以及相对预瞄路径的横向距离误差作为输入参数,采用滑模控制、动态表面控制方法来设计控制器,并通过仿真计算比较了耦合与解耦两种情况下的纵向、横向位置误差。结果表明,耦合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纵向控制 横向控制 耦合 滑模控制 动态表面控制
下载PDF
公共领域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耦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春颜 许尧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1,共8页
在公共冲突管理中,控制和化解是两种最基本的手段,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必须结合社会情境采取适当的耦合模式。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控制式耦合模式,改革开放后,交互式耦合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变化主要基于... 在公共冲突管理中,控制和化解是两种最基本的手段,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必须结合社会情境采取适当的耦合模式。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控制式耦合模式,改革开放后,交互式耦合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变化主要基于中国由政治化、等级化的社会逐渐转变为了多元化、平权化的社会。从近年来的案例来看,当前的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的耦合还存在着时机错位、化解不足、控制不当等问题,应当在两者之间的转换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耦合模式 交互耦合模式 公共冲突管理
原文传递
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升降系统同步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伟 叶树林 刘会涛 《中国修船》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文章针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升降系统在升/降过程中受到扰动后同步性能变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幂次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用来提高升降系统的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文章采用滑模控制器设计转速环控制器,应用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 文章针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升降系统在升/降过程中受到扰动后同步性能变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幂次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用来提高升降系统的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文章采用滑模控制器设计转速环控制器,应用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对同步误差控制器作出改进。利用Simulink建立了4台异步电机的同步控制模型,分别验证了单电机的滑模控制和多电机的滑模同步控制的控制效果,并根据仿真图像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即对于单电机控制,滑模控制的效果较PI控制器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对于多电机同步控制,滑模同步误差控制器相较传统偏差耦合控制策略,同步精度高,且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系统 多电机同步控制 矢量控制 偏差耦合 滑模控制
下载PDF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vibration control for flexible spacecraft based on its global analytical modes 被引量:4
7
作者 LIU Lun CAO DengQing WEI J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08-618,共11页
In this study, we used global analytical modeswfny(GAMs) to develop a rigid-flexible dynamic modeling approach for spacecraft with large flexible appendages(SwLFA). This approach enables the convenient and precise cal... In this study, we used global analytical modeswfny(GAMs) to develop a rigid-flexible dynamic modeling approach for spacecraft with large flexible appendages(SwLFA). This approach enables the convenient and precise calculation of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 designing an attitude control law for the spacecraft while simultaneously suppressing the active vibration of its flexible appendages. We simplify the flexible spacecraft as a rigid-flexible coupling hub-beam system with tip mass and derive the system's governing equations of motion based on Hamilton's principle. By solving the linearized form of those equations with their associated boundary conditions, we obtain the frequencies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GAMs of flexible spacecraft,which we use to discretize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Using this approach, we perform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system's global modes and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GAM model.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GAM model can be used to directly calculate the exact global modes of SwLFAs and that th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iscrete GAM model can achieve a control-index for a SwLFA in a shorter time with less input energy than other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SPACECRAFT GLOBAL ANALYTICAL mode dynamic modeling vibration control rigid-flexible coupling system
原文传递
真空泵用多台屏蔽电机模式切换与位置补偿偏差耦合同步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龙 安跃军 +1 位作者 张志恒 王光玉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0年第1期21-28,35,共9页
针对真空泵用多台屏蔽电机起动、突加随机扰动、突加周期性负载及单/多电机不同时刻故障停机过程,设计了模式切换与位置补偿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系统,创新性地在速度补偿器中引入位置补偿器,同时在故障瞬间将偏差耦合控制方式切换为主从控... 针对真空泵用多台屏蔽电机起动、突加随机扰动、突加周期性负载及单/多电机不同时刻故障停机过程,设计了模式切换与位置补偿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系统,创新性地在速度补偿器中引入位置补偿器,同时在故障瞬间将偏差耦合控制方式切换为主从控制。将所提出的控制系统与传统的虚拟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发生单电机故障以及双电机不同时刻故障时,在相同的模式切换和位置补偿条件下,所提出的控制系统位置误差分别为4.6°和4°,在5°的误差允许范围内,而传统虚拟电机控制系统的位置误差分别为15°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控制 屏蔽电机 偏差耦合 虚拟电机 主从控制 位置补偿 模式切换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解耦的直驱H型平台滑模轮廓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惠芳 王丽梅 张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1-247,共7页
针对直驱H型平台轮廓控制中轮廓误差受机械耦合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解耦的直驱H型平台滑模轮廓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对多变量、强耦合的直驱H型平台设计解耦控制律,将耦合模型解耦为独立的单输入、... 针对直驱H型平台轮廓控制中轮廓误差受机械耦合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解耦的直驱H型平台滑模轮廓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对多变量、强耦合的直驱H型平台设计解耦控制律,将耦合模型解耦为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的系统.为克服不确定项的影响,保证系统的鲁棒性,实现参考轮廓的精密跟踪,将滑模控制应用于解耦后的系统中.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控制器的渐近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有效提高H型平台轮廓跟踪精度和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平台 直接驱动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轮廓控制 机械耦合 反馈线性化 解耦控制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四卷扬同步控制性能分析
10
作者 张彤 高顺德 +1 位作者 王盼盼 金铭 《机电工程技术》 2021年第8期92-95,共4页
随着吊装重物的大型化,单卷扬单吊钩的形式已不能提供足够的起重力矩来吊取重物,工程上常采用多卷扬单吊钩的吊取形式。但卷扬系统各自单独的液压控制系统常常会存在泄漏、参数不一致和比例阀死区等问题,导致马达输出角度之间存在同步... 随着吊装重物的大型化,单卷扬单吊钩的形式已不能提供足够的起重力矩来吊取重物,工程上常采用多卷扬单吊钩的吊取形式。但卷扬系统各自单独的液压控制系统常常会存在泄漏、参数不一致和比例阀死区等问题,导致马达输出角度之间存在同步误差。同时,卷筒平均半径的不一致和吊钩存在的初始角度误差也会导致钢丝绳出绳长度不一致,进而导致吊钩发生倾斜,存在安全问题。基于四卷扬单吊钩的形式,提出了将四卷扬系统分为两组,组间以吊钩水平倾角数据作为反馈量采用交叉耦合控制,系统内采用马达转角数据作为反馈量,采用主从控制的控制方法,利用常规PID和滑模变结构分别进行控制。仿真研究表明,此种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消除吊钩存在水平倾角的问题,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较好,鲁棒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马达 同步控制 主从控制 交叉耦合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同步控制 被引量:49
11
作者 彭晓燕 刘威 张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83,共7页
针对现有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案难以满足高精度控制的要求和不能实现比例同步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带PI补偿控制的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可适用于多电机完全同步和比例同步控制.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设计了自适应模... 针对现有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案难以满足高精度控制的要求和不能实现比例同步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带PI补偿控制的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可适用于多电机完全同步和比例同步控制.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来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跟踪控制.建立了4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同步控制仿真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结构相对于带固定增益补偿的控制结构具有更高的同步控制精度.与PID和常规滑模控制算法相比,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具有更高的同步稳定性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同步控制 偏差耦合控制 PI补偿器 滑模控制
下载PDF
智能电动车辆横纵向协调与重构控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景华 罗禹贡 李克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38-1244,共7页
针对具有高度非线性、强耦合和冗余特性的智能电动车辆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协调控制律和控制分配律组成的横纵向综合控制新方法.首先,建立准确表征智能电动车辆行为机理的动力学模型;其次,采用非奇异滑模控制技术,引入非线性滑动... 针对具有高度非线性、强耦合和冗余特性的智能电动车辆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协调控制律和控制分配律组成的横纵向综合控制新方法.首先,建立准确表征智能电动车辆行为机理的动力学模型;其次,采用非奇异滑模控制技术,引入非线性滑动模态切换面,设计有效克服非线性及不确定特性的协调控制律,保证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平衡点;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轮胎存在冗余和耦合特性,提出基于内点法的控制分配算法来完成期望广义力/力矩的优化分配,实现轮胎横纵向力的协调与重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动车辆 协调控制 控制分配 耦合 非奇异滑模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多电机速度同步偏差耦合控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毛诗柱 梁志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3-157,共5页
目的解决传统机械连接方式多电机同步控制存在的机械结构磨损大、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方法基于偏差耦合控制系统结构,与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多同步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策略。结果该算法能够针对电机在不同转速和扰动负... 目的解决传统机械连接方式多电机同步控制存在的机械结构磨损大、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方法基于偏差耦合控制系统结构,与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多同步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策略。结果该算法能够针对电机在不同转速和扰动负载下作出快速响应,减少了扰动对系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多电机运行时的同步精度。结论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同步控制 偏差耦合 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
下载PDF
均值耦合多电机滑模速度同步控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丁威 杜钦君 +3 位作者 宋传明 凌辉 罗永刚 黄蒙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针对传统阿胶制粒机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精度低和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的多电机均值耦合非奇异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速度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转速自适应磁链观测器,避免了加热筒体温度较高导致电机速度... 针对传统阿胶制粒机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精度低和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的多电机均值耦合非奇异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速度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转速自适应磁链观测器,避免了加热筒体温度较高导致电机速度传感器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然后,利用均值耦合策略对多电机转速进行耦合控制,实现系统误差全局补偿,保证多电机速度误差同步收敛;其次,通过设计具有非线性函数的非奇异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面,实现电机速度误差在有限时间内全局快速收敛,并消除了Terminal滑模的奇异问题,提高了单电机速度跟踪精度,降低了多电机间速度同步误差;最后,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观测器和控制器的稳定性及收敛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速度观测器能够在0.4 s内实现速度跟踪,当系统存在负载扰动时,调节时间小于0.05 s,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稳态精度;与均值耦合滑模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相比,本文控制方法能够在0.15 s内实现对期望转速的跟踪,各电机同步误差调节时间减少了1.2 s,响应速度快,能够有效抑制负载扰动,具有更好的动态调节能力、稳态精度和鲁棒性,可满足阿胶制粒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 速度同步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 均值耦合 非奇异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
下载PDF
多感应电机相邻交叉耦合快速终端滑模同步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薛建峰 王景芹 杨昭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3-177,共5页
目的提高多感应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控制精度,提高印刷业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方法基于相邻交叉耦合控制结构,利用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的强抗扰动性和有限时间到达特性,提出一种多感应电机相邻交叉耦合快速终端滑模同步控... 目的提高多感应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控制精度,提高印刷业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方法基于相邻交叉耦合控制结构,利用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的强抗扰动性和有限时间到达特性,提出一种多感应电机相邻交叉耦合快速终端滑模同步控制策略。结果通过仿真结果分析,相比传统相邻交叉耦合控制,在文中所提控制算法作用下其系统同步误差小,具有更高的同步控制精度。结论该控制策略可提高多感应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同步跟随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增强多感应电机无轴传动的同步协调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应电机同步控制 相邻交叉耦合 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下载PDF
CAN-based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for Induction Motors 被引量:5
16
作者 Jun Ren Chun-Wen Li De-Zong 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2009年第1期55-61,共7页
A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based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an advanced synchronized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strategy is to incorporate the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trate... A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based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an advanced synchronized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strategy is to incorporate the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into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architecture. As illustrated by the four-induction-motor-ba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ulti-motor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ystem, via the CAN bus,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With the employment of the advanced synchronized motion control strategy, the synchroniz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tor motion control system speed synchronization adjacent cross-coupling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CANbus.
下载PDF
多电机速度同步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文华 张冬梅 +1 位作者 刘昕彤 王建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1-125,共5页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指数趋近律方法所固有的收敛速度慢和抖阵问题,从而提高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控制精度。方法基于相邻交叉耦合控制系统结构,采用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多同步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策略。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电机的实...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指数趋近律方法所固有的收敛速度慢和抖阵问题,从而提高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控制精度。方法基于相邻交叉耦合控制系统结构,采用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多同步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策略。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电机的实际转速能够迅速跟踪参考转速,且同步误差为0。结论该策略可提高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同步跟随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增强系统的同步协调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同步控制 相邻交叉耦合 自适应趋近律 积分滑模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与观测器的环形耦合多电机协调滑模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志浩 于海生 《微电机》 2021年第4期48-55,共8页
在多电机控制系统中,参数摄动和负载转矩变化会影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同步性能,且传统的补偿方法难以有效的抑制系统的同步误差。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电流补偿的环形耦合结构,设置同步比例系数实现多电机的协调运行,设计自抗扰补偿器对电... 在多电机控制系统中,参数摄动和负载转矩变化会影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同步性能,且传统的补偿方法难以有效的抑制系统的同步误差。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电流补偿的环形耦合结构,设置同步比例系数实现多电机的协调运行,设计自抗扰补偿器对电机进行电流补偿来减小同步误差,同时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和扰动观测器用于单台电机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使系统的鲁棒性和跟踪精度都有所提高;相比于固定增益补偿和PI补偿,系统的同步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了高精度的多电机协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协调控制 环形耦合 自抗扰补偿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扰动观测器
下载PDF
Adaptive Proportional-Deriva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Law With Improved Transient Performance for Underactuated Overhead Crane Systems 被引量:6
19
作者 Menghua Zhang Xin Ma +4 位作者 Rui Song Xuewen Rong Guohui Tian Xincheng Tian Yibin Li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683-690,共8页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proportional-deriva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APD-SMC) law, is proposed for 2D underactuated overhead crane systems.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im...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proportional-deriva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APD-SMC) law, is proposed for 2D underactuated overhead crane systems.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implement of PD control, strong robustness of SMC with respect to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uncertain system parameters, and adaptation for unknown system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the feedforward parts. In the proposed APD-SMC law, the PD control part is used to stabilize the controlled system, the SMC part is used to compensate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system uncertainties,and the adaptive control part is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unknown system parameters. The coupling behavior between the trolley movement and the payload swing is enhanced and, therefore, the 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is improved.The Lyapunov techniques and the La Salle's invariance theorem are employed in to support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s.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ovided to validate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ABILITY adaptive proportional-deriva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APD-SMC) coupling behavior La Salle’s invariance theorem Lyapunov techniques robustness underactuated overhead crane
下载PDF
改进型相邻交叉耦合结构的多电机同步控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志刚 赵志强 王保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18,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凹版印刷机电子轴传动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控制精度,提出一种相邻交叉耦合滑模变结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方法基于相邻交叉耦合补偿基本原理建立相邻交叉耦合控制结构,并将滑模变结构引入到相邻交叉耦合结构中,通过饱和函数... 目的为了提高凹版印刷机电子轴传动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控制精度,提出一种相邻交叉耦合滑模变结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方法基于相邻交叉耦合补偿基本原理建立相邻交叉耦合控制结构,并将滑模变结构引入到相邻交叉耦合结构中,通过饱和函数削弱抖振。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相邻交叉耦合多电机同步控制时系统在0.004 s便进入了稳定状态,在初期的0.002 s时间内同步误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从总体来看误差百分比很小。结论与其他控制策略相比,基于相邻交叉耦合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下其系统同步误差较小,具有更高的同步控制精度、更强的削弱抖振能力,同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版印刷机 多电机同步控制 相邻交叉耦合 滑模变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